林薇没有依靠顾夜琛的强压,而是凭借对人性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对项目前景的清晰描绘,成功地说服了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暂时“借”出了几名骨干。加上她自己从外部物色的一名精通国际并购法的年轻律师,以及内部主动请缨的两位对变革充满热情的年轻项目经理,一支八人的北美项目核心团队总算初步搭建起来。
首次团队会议在变革中心的小型会议室举行。气氛算不上热络,甚至有些微妙的紧张。来自财务部的资深分析师赵峰,约莫四十岁,脸上带着资深员工特有的审慎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而来自研发部的技术天才、刚提拔上来的副总监陈亮,则是一副技术宅的耿直模样,对数据和逻辑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林薇站在白板前,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和初步尽调重点。她刚提到要初步评估“创芯科技”核心专利的长期市场价值与潜在替代风险,赵峰就推了推眼镜,开口质疑:
“林总监,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精确的财务模型,评估收购价格区间和投资回报率。您提到的这个‘技术前瞻性风险评估’,听起来很虚,而且需要投入大量技术人力进行深度研判,周期长,在初期阶段是否必要?我们应该先抓主要矛盾,把账算清楚。”
他语气平稳,但话语间的倾向性很明显——重财务,轻技术,追求效率和短期可量化的成果。
陈亮立刻皱起了眉头,不等林薇回答,就直接反驳:“赵工,账算得再清,如果买回来的技术三五年后就被淘汰,或者存在我们尚未发现的致命漏洞,那投入再多资金也是打水漂!技术尽调是地基,地基不牢,财务模型建得再漂亮也是空中楼阁!”
他语气急切,带着技术派特有的对“外行指导内行”的反感。
会议室内瞬间充满了火药味。其他团队成员面面相觑,不敢轻易插话。
林薇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了然。这是典型的不同职能部门思维模式的碰撞,也是她推行“跨界协作”、“赋能团队”理念必然会遇到的挑战。
她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用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逻辑链:“赵工强调财务模型的重要性,没错。陈工强调技术尽调的基础性,也没错。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二选一,而是让二者有机结合。”
她看向赵峰:“赵工,一个更精准的财务模型,是否应该建立在对未来现金流更可靠的预测上?而技术的先进性与可持续性,正是决定未来现金流的关键变量之一。”
她又看向陈亮:“陈工,技术尽调的结果,最终也需要转化为财务语言,才能被决策层理解和运用。如果我们能提前与财务团队共享风险评估的维度和初步发现,是否有助于他们构建更科学的模型?”
她将双方的立场拉回到共同的目标——促成一次成功且风险可控的收购——上,并指出了协作的必要性。
赵峰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消化她的话。陈亮也冷静了些,点了点头。
“这样,”林薇趁热打铁,“我们分两步走。陈工带领技术小组,优先排查已知的最高风险领域,一周内给出初步的‘红黄绿’风险等级清单和简要说明。赵工带领财务小组,同步根据现有数据和假设,搭建基础模型框架,并明确需要技术团队输入的关键参数。每周我们进行一次跨组会议,同步进展,弥合分歧。如何?”
这个方案兼顾了效率和深度,也给了双方明确的职责和协作节点。赵峰和陈亮对视一眼,最终都点了点头。
“好的,林总监。”
“没问题。”
首次团队内部危机,暂时化解。但林薇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会议结束后,林薇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普通文件袋。她疑惑地打开,里面是一份打印出来的技术分析报告,标题是——《关于“创芯科技”第三代芯片架构潜在设计缺陷与专利壁垒风险的匿名评估》。
报告内容专业且犀利,直指“创芯”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可能存在的几个致命弱点,并且暗示其部分关键专利可能面临海外巨头的无效诉讼。如果这份报告内容属实,那么顾氏对“创芯”的估值模型需要推倒重来,甚至整个收购计划都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是谁送来的?沈哲吗?他上次发信息被自己冷处理,改用这种匿名方式?这份报告是真是假?是雪中送炭,还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意图误导尽调方向,拖延时间,或者……让她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在顾夜琛面前失去信任?
林薇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感觉它像一个烫手山芋。理智告诉她,应该立刻将报告交给顾夜琛和团队,公开讨论其真实性。但直觉又提醒她,在来源和动机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公开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甚至打草惊蛇。
她正陷入沉思,内线电话响了,是顾夜琛。
“团队会议开得怎么样?”他声音听起来比昨天平和了许多。
“有些小分歧,但初步解决了。”林薇避重就轻。
“嗯。”顾夜琛应了一声,顿了顿,状似随意地提起,“我让周伯炖了汤,晚上送到庄园。你……加班别太晚。”
这看似平淡的关心,背后是他笨拙的道歉与和解。林薇心头微暖,但手中匿名报告带来的压力也随之加重。
她该告诉他吗?如果告诉他,他会怎么想?会相信她的判断,还是怀疑她与沈哲仍有牵连?如果不告诉,万一报告内容属实,后续因此造成损失,她又该如何自处?
信任,不仅仅是他对她,也需要她对他。但这信任,在复杂的商业利益和过往的纠葛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好,谢谢。”林薇最终只是轻声回应,没有提及报告的事。
挂断电话,她将匿名报告锁进了抽屉。她需要一点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先验证其真伪。
团队的信任刚刚建立,她与顾夜琛之间的信任,也面临着新的、严峻的考验。
下一集预告:
林薇暗中联系可靠的技术专家验证匿名报告真伪,同时带领团队按计划推进尽调。赵峰与陈亮在协作中摩擦不断,林薇巧妙调解。顾夜琛察觉林薇似有心事,却未点破,只是以更细致的方式关注着她的工作与状态。而沈哲,在匿名报告石沉大海后,开始了新的动作……《醋海微澜,暗中护航》即将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