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核”平台的首发日,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虚拟世界中悄然打响。以林清音《丝路回响》纪录片概念曲《归途》为核心的数字藏品,限量发行999份。宣传预热巧妙地融合了敦煌采风的幕后花絮、音乐创作的灵感悟动,以及区块链技术的科普,既吊足了乐迷胃口,也吸引了部分科技爱好者的关注。
发售通道开启瞬间,后台数据如同被注入强心剂般剧烈跳动。林清音的粉丝基础、纪录片前期积累的关注度,以及“新国风”概念本身的热度,在此刻汇聚成强大的购买力。短短三分钟,999份数字藏品被一抢而空!平台服务器甚至经历了短暂的高峰拥堵。
“售罄了!江总!全部售罄!”项目负责人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办公室里,一直紧绷着神经的团队成员们瞬间爆发出小小的欢呼。这不仅意味着一笔可观的、直接注入“音核”研发的资金,更意味着他们独立商业模式的初步验证成功!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信任票。
江以辰看着后台最终锁定的数据,一直紧抿的唇角终于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只是抬手揉了揉眉心,眼底却掠过一丝如释重负的锐光。首战告捷,意义重大,但这仅仅是开始。
他拿起手机,给林清音发去了两个字:【成了。】
几乎是在下一秒,她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背景音是录音棚特有的轻微电流声,她的声音却清亮而雀跃:“学长!我看到了!太好了!”
隔着电话,江以辰仿佛能看到她此刻眼睛弯成月牙,脸上带着小小骄傲的模样。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缓:“嗯。你的旋律,功不可没。”
“是我们的节奏。”林清音纠正他,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没有你的平台和技术,旋律也只是旋律而已。”
她总是这样,清晰地认知彼此的价值,从不独占功劳。江以辰握着手机,心底那片因连日博弈而冰封的角落,悄然融化了一角。
---
与此同时,林清音在专业领域也迎来了高光时刻。《丝路回响》的完整配乐小样得到了马修导演和投资方的高度认可。尤其是那首融入了敦煌风沙感悟和江以辰“心跳节奏”灵感的核心曲目《归途》,磅礴大气中蕴含着细腻的生命力,让所有审听者都为之动容。
“林,这不仅仅是配乐,这是赋予影片灵魂的诗篇!”马修导演毫不吝啬他的赞美。
专业的认可,市场的成功,如同双重加持,让林清音的名字在音乐圈内愈发响亮。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庇护的“江以辰女友”或“民乐新星”,而是真正凭借实力站稳脚跟的“青年演奏家、作曲家”。
晚上,为了庆祝“音核”首战告捷和林清音音乐创作得到肯定,两人难得地都有空,在江以辰的公寓里吃了一顿简单的家常菜。是林清音下的厨,几道清爽的江南小菜,味道竟出乎意料地不错。
江以辰尝了一口清炒虾仁,挑眉看她:“什么时候学的?”
林清音微微脸红:“就……最近看菜谱学的。总不能一直吃外卖。”
他低笑一声,没再说什么,却将她夹到他碗里的菜都默默吃完了。温馨的灯光下,两人对坐用餐,偶尔交谈几句工作上的趣事,气氛是暴风雨中难得的宁静与缱绻。
饭后,林清音抱着笔记本电脑,窝在沙发里修改一段旋律。江以辰处理完几封紧急邮件,走到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将她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看着她屏幕上的音符。
“这里,”他伸手指着某一小节,“加个切分,会不会更有张力?”
林清音依言尝试了一下,眼睛一亮:“真的诶!学长你好厉害!”
他低头,看着她近在咫尺的、充满崇拜的亮晶晶的眼睛,喉结微动。鼻尖萦绕着她发间淡淡的清香和方才饭菜的烟火气,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家”的安定感,悄然包裹住他。
他低下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这里……可以吗?”
林清音身体微僵,脸颊瞬间染上绯红,却没有躲闪,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将头埋得更低了些。
温馨的气氛在静谧中流淌,带着青涩的甜蜜。
---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更深的漩涡正在酝酿。
江瀚书房内,气氛冷凝。助理刚刚汇报完“音核”平台首发成功的消息,以及沈墨等文化界元老对“辰音”隐约的支持态度。
江瀚坐在宽大的书桌后,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指尖缓慢敲击红木桌面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翅膀硬了。”他缓缓开口,声音没有任何温度,“以为靠着一点小聪明和几个老古董的赏识,就能跳出棋盘了?”
他抬眼,看向垂手站在一旁的助理,眼神锐利如鹰:“去查一下,那个纪录片,最大的海外投资方是谁。另外,给苏家递个话,就说……我最近得了一饼好茶,请苏董有空来品鉴。”
他的手段,从来不止于商业打压。切断上游资源,联动利益同盟,才是他惯用的、一击毙命的杀招。他要在林清音事业腾飞的前夜,抽掉她的梯子;要在江以辰刚刚站稳脚跟时,让他看清什么是真正的资本力量和无形的壁垒。
初战告捷的喜悦尚未细细品味,
更深的漩涡已张开黑洞般的巨口,
等待着将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彻底吞噬。
(第八十二集 完)
下一集预告:
海外投资方迫于压力要求更换音乐总监?苏氏父女再次登场意欲何为?面对父亲更精准狠辣的打击,江以辰将如何应对?而林清音在遭遇事业重大挫折时,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敬请期待《学长,这里不可以》第八十三集:《釜底抽薪与她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