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的光晕在纸面上投下一圈温暖的黄色,将那些冰冷复杂的字符照得清晰无比。魏若来调整了一下坐姿,让受伤的左腿伸展得更舒服些,然后拿起铅笔,开始仔细研究顾魏留下的密码片段。
纸上记录着五组对应的加密文和明文:
加密文:K7h2p | 明文:转账
加密文:L9m4R| 明文:确认
加密文:N3J8t| 明文:延期
加密文:p5F1V| 明文:取消
加密文:q6d9x| 明文:紧急
每组都是五个字符的加密文对应两个中文字的明文。魏若来首先排除了简单替换密码的可能,因为字符和汉字之间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他的目光落在加密文的字符类型上——字母和数字混合。他尝试将字母和数字分开处理。字母部分是:K, L, N, p, q。数字部分是:7,9,3,5,6 和 2,4,8,1,9。
字母部分看起来像是顺序排列,但缺少了m和o。数字部分则显得杂乱无章。
他拿起一张空白纸,开始列出所有可能的相关信息。陈威廉的生日?银行内部代码?交易日期?他尝试了几个自己记得的、可能与陈威廉相关的数字,代入计算,都毫无头绪。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窗外彻底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魏若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倒了一杯水。冷水下肚,带来片刻清醒。
他换了个思路。既然这是银行内部可能使用的密码,会不会与银行的某些内部编号或流程有关?他回想汇丰银行的内部结构,各部门的代码,交易类型的编号……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陈威廉曾经抱怨过银行更换了一套新的内部安全码,说是为了提高安全性,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麻烦。那套安全码似乎是基于当天的日期和某个基数进行换算的。
日期!
他立刻回到书桌前,仔细看那五组密码。顾魏没有提供这些密码对应的日期,但既然是“可能使用”的密码,很可能基于一个固定的算法,而不是随日期变化的。
他尝试将字母部分转换成数字。K是第11个字母,L是12,N是14,p是16,q是17。数字序列是:11,12,14,16,17。这看起来像是跳过了13和15的递增序列。为什么跳过?13在西方是不吉利的数字,15呢?
他暂时放下字母部分,转向数字部分。第一组数字是7和2,第二组是9和4,第三组是3和8,第四组是5和1,第五组是6和9。
他注意到一个规律:每一组的两个数字之和,似乎与字母转换后的数字有关。11=7+4(但第二组是9+4=13,不对),12=9+3(不对)...
不是简单的加法。也许是某种乘积或差值关系?
他尝试计算差值。第一组:7-2=5;第二组:9-4=5;第三组:|3-8|=5;第四组:|5-1|=4;第五组:|6-9|=3。不一致。
他又尝试将两个数字视为一个两位数。72,94,38,51,69。这些数字之间似乎也没有明显规律。
魏若来放下铅笔,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挫败。破译密码需要灵感,而灵感此刻似乎抛弃了他。
他起身在房间里慢慢踱步,活动着僵硬的四肢。左腿的伤处传来熟悉的酸痛感,但这疼痛反而让他的大脑更加清醒。
他重新审视那五组密码,不再试图寻找复杂的数学关系,而是单纯地看着这些字符。K7h2p,L9m4R,N3J8t,p5F1V,q6d9x。
突然,他注意到一个之前忽略的细节:每一组密码中的字母位置是固定的——第一个和第三个是字母,第二、四、五个是数字。而且第一个字母是顺序排列的K,L,N,p,q,跳过了m和o。
为什么跳过m和o?m是13,o是15...13和15...他灵光一闪,想起银行内部确实会避免使用某些不吉利或容易混淆的数字和字母。13因为不吉利,15因为与字母I和数字1相似而被避免。
那么第一个字母实际上代表的是顺序编号:K=11,L=12,N=14,p=16,q=17。跳过了13和15。
现在看第三个字母:h,m,J,F,d。转换成数字:8,13,10,6,4。这看起来毫无规律。
等等...如果第一个字母代表序号,那么第三个字母会不会与明文的内容有关?
他列出明文:转账、确认、延期、取消、紧急。
这些词在银行业务中都很常见。会不会每个词对应一个固定的代码?
他尝试将第三个字母与明文建立联系,但“转账”对应h(8),“确认”对应m(13),看起来并不相关。
也许...整个密码的解读需要结合所有字符?
他再次回到那五组密码前,决定尝试一种不同的思路——栅栏密码?维吉尼亚密码?这些常见的加密方式他都试过,都不符合。
夜更深了。魏若来感到眼皮沉重,但他强迫自己保持专注。他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看着镜中自己疲惫的面容和布满血丝的双眼。
“耐心,魏若来。”他对自己说,“就像在医院里一样,一点一点来。”
他回到书桌前,决定从头开始,用最笨的方法——暴力破解。他假设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替换加密,只是替换规则比较复杂。
他取来一叠草稿纸,开始系统地列出所有可能的替换组合。字母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可能基于键盘位置?银行内部代码表?还是某种自定义的映射?
两个小时后,草稿纸已经用去了厚厚一叠,桌上散落着各种演算过程。他的手指被铅笔磨得发红,太阳穴突突直跳,但进展依然微乎其微。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第五组密码:q6d9x 对应“紧急”。
“紧急”...在银行业务中,紧急事务通常会使用特殊的代码。陈威廉会不会在设置密码时,特意为“紧急”设计了一个容易记住的规则?
他仔细看这组密码:q6d9x。q是第17个字母,6和9是两个数字,d是第4个字母,x是第24个字母。
17,6,9,4,24...这些数字有什么特殊?
他尝试加减乘除各种运算,依然没有头绪。疲惫和挫败感再次袭来。
就在这时,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陈威廉在办公室里快速拨打算盘的样子。陈威廉擅长心算,而且有个习惯,喜欢把数字拆解重组...
拆解重组!
魏若来猛地坐直身体,重新看向那组密码。q6d9x — 如果把字母全部转换为数字:17,6,4,9,24。
如果把这些数字两两分组:[17,6],[4,9],[24]?不对,应该是[17,6],[4,9,24]?也不对。
他尝试另一种分组:[17,6,4]和[9,24]?17+6+4=27,9+24=33,没有意义。
就在他准备再次放弃时,一个简单的想法冒了出来:为什么不试试最直接的数字顺序?17,6,4,9,24 — 如果重新排列呢?
他试着将数字按从小到大排列:4,6,9,17,24。这看起来像是斐波那契数列:4+6=10(不是9),不对。
也许是银行内部某种特定的排序?
他想起汇丰银行的内部部门编号:国际结算部是4,信贷部是6,外汇部是9,投资部是17,风险控制部是24...
心跳骤然加速!他赶紧查看其他几组密码:
K7h2p — 11,7,8,2,16
L9m4R— 12,9,13,4,18
N3J8t— 14,3,10,8,20
p5F1V— 16,5,6,1,22
如果第三个数字代表部门代码:8是?13是?10是?6是?4是?
他努力回忆汇丰银行的部门编号:国际结算部4,信贷部6,外汇部9,投资部17,风险控制部24...8是什么部门?13呢?
记忆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纱,他怎么也想不起其他部门的编号。毕竟他不是行政人员,对这些内部代码并不熟悉。
但思路应该是正确的——这些数字很可能对应银行内部的部门编号、交易类型代码等特定信息。
他继续研究字母部分。除了第一个字母是顺序编号,第五个字母p,R,t,V,x — 16,18,20,22,24,这看起来像是偶数序列,从16开始,每次加2。
这意味着第五个字母可能代表优先级或者某种状态码?16-24,数字越大可能代表越紧急?但“紧急”对应的x是24,确实是最大的,符合这个推测。
现在剩下第二个和第四个数字,以及第三个字母转换的数字。
他盯着这些数字看了很久,突然意识到一个可能——这些数字会不会是某种运算的结果?比如,第一个数字和第二个数字通过某种运算得到明文对应的代码?
他尝试了几种简单的运算,都不成功。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他知道今晚可能不会有突破了。
收拾好桌上的草稿纸,他将密码原件小心地夹在书本中,准备明天继续。虽然没能完全破译,但至少找到了一些方向——这些密码与银行内部编码有关,而且很可能基于部门编号和优先级系统。
躺到床上时,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魏若来闭上眼睛,数字和字母仍在脑海中旋转。破译密码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次失败都让最终的成功更近一步,只是没人知道那一步何时会到来。
窗外传来早起的鸟鸣声,新的一天开始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不过是又一个平常的早晨。但对魏若来而言,每一分钟都意味着香港那边的局势正在发生变化,而他必须尽快找到答案。
睡意终于战胜了意志,他沉入短暂的睡眠中。在梦里,他仍在与那些跳动的数字搏斗,而远方的海面上,一艘名为“和平号”的客轮正驶向未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