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和商行事件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持续扩散。赵处长被调离原岗位,卫生署的风向彻底转变,对广慈医院设备引进项目大开绿灯。那些曾经暗中刁难的目光,要么收敛,要么随着几个替罪羊的落马而消失。
一个月后,德国消毒设备顺利运抵上海港。在海关官员异常高效的配合下,设备很快完成清关,运抵广慈医院。
安装调试期间,顾魏更加忙碌。他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确保这台肩负着特殊使命的设备能够完美运行。魏若来则通过青石资本的渠道,将最后几批紧要物资混在设备配件和耗材中,安全送抵目的地。
“最后一批盘尼西林,已经随培训教材一起送到郑州了。”阿文低声汇报,“沈小姐那边传来消息,所有物资均已安全接收。”
魏若来站在书房窗前,轻轻松了口气。持续数月的紧张筹划,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这条新的生命线,总算在敌人眼皮底下成功建立。
“医院那边怎么样?”他问。
“设备调试很顺利,顾医生这几天都在医院盯着。”
魏若来点点头。是时候给这个阶段画上句号了。
三天后,广慈医院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设备启用仪式。顾魏作为项目负责人,做了简短发言。他穿着白大褂,站在崭新的设备前,神情专注而从容。台下坐着卫生署官员、院方领导和各界代表。
魏若来坐在后排角落,看着台上那个熠熠生辉的人。他想起数月前两人在书房里谋划的情景,想起遭遇的种种刁难和危机,此刻终于尘埃落定。
仪式结束后,顾魏在人群中找到魏若来。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晚,魏若来推掉了所有应酬,特意让厨师做了几道顾魏喜欢的淮扬菜。
“今天怎么有空?”顾魏脱下白大褂,有些意外。
“庆祝一下。”魏若来替他拉开椅子,“阶段性胜利。”
顾魏看着满桌菜肴,眼底泛起暖意:“都是你在幕后运筹。”
“台前演戏更辛苦。”魏若来举起酒杯,“敬顾医生。”
两只酒杯轻轻相碰。
“沈近真那边……”
“任务完成,她已经离开上海了。”魏若来知道顾魏在担心什么,“后续物资输送会通过更隐蔽的线路,我们这条线,暂时进入静默期。”
顾魏点了点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暂时回归相对平静的生活。
饭后,两人坐在阳台上。初夏的夜风带着花香,远处外滩的灯火如同星河。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魏若来轻声道。他知道顾魏承受的压力并不比他小。
顾魏靠在椅背上,望着夜空:“比起前线,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沉默片刻,他忽然问:“你说,我们做的这些,真的有用吗?”
“有用。”魏若来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坚定,“每一条送出去的盘尼西林,都可能挽救一个战士的生命;每一批物资,都在为最终的胜利积累力量。我们不在前线,但这里同样是战场。”
顾魏侧过头,看着魏若来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的侧脸。这一刻,他更加理解了这个人肩上的担子,和心中的信念。
“嗯。”他轻轻应了一声,将手覆在魏若来的手背上。
魏若来反手握住他,十指相扣。
楼下传来卖夜宵的梆子声,黄浦江上轮船的汽笛悠长。这座城市的夜晚依旧喧嚣,但在这个阳台上,只有宁静相守。
第一个阶段的战斗告一段落。他们成功地在敌人金融封锁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建立了一条隐蔽而有效的补给线。
前路依然漫长,暗处的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但此刻,他们享受着这难得的平静。
因为他们都明白,只要彼此并肩,就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难关。
夜色渐深,阳台上的两道身影依偎在一起,如同暴风雨中紧紧相依的舟楫,等待着下一段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