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峰悬而未决的威胁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舆论虽被程煜强行压下,但那份需要密码解密的“幽灵”证据包,如同埋藏在“方舟”航线下的一颗深水炸弹,不知何时会被引爆。林晓深知,被动等待只有死路一条。
程煜给予的卫星电话是最后的保障,但她绝不能轻易动用那唯一的“1号键”。那意味着彻底的依赖与认输。她必须依靠自己,在韩子峰设定的这场残酷游戏中,找到突围的路径。
“影梭”那边暂时没有突破性进展,黑客“V”的行踪如同人间蒸发,与韩子峰当前的直接关联被隐藏得极深。时间,在一分一秒的焦虑中流逝。
这天,林晓在处理“方舟”团队提交的一份关于用户沉浸度测试的报告中,看到了一个被魏博士重点标注的异常数据波动案例。 一名参与测试的志愿者在体验某个模拟“极端压力环境”的声景时,脑波数据和生理指标出现了短暂但剧烈的、超出模型预测的应激反应,伴随有短暂的现实认知模糊。报告结论是“小概率个体特异性事件,熔断机制已生效,风险可控”。
但这个案例,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林晓脑海中的迷雾!
韩子峰的“灵境”项目,其情绪模拟,尤其是负面情绪的模拟,远比“方舟”更加激进和粗糙!如果“方舟”在魏博士的严格把控下都会出现这种不可控的个体极端反应,那么“灵境”呢?在韩子峰刻意忽视风险、追求极致刺激的策略下,是否已经造成了……实际的用户伤害?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韩子峰攻击她的“幽灵”身份,是想从道德和形象上摧毁她。但如果她能证明,韩子峰的项目本身就在造成实质性的、隐蔽的用户身心伤害,那将是更具毁灭力的反击!这不再是商业竞争,而是涉及公共安全与伦理的致命问题!
她立刻重新调阅了“影梭”之前传来的关于“灵境”漏洞的所有资料,重点聚焦于那些可能引发神经适应性紊乱或认知障碍的风险点。然后,她动用了程煜赋予她的独立运营权,以“优化‘方舟’安全模型,进行竞品风险对比分析”为由,组建了一个高度保密的技术小组,成员仅限于魏博士和两名签署了最严格保密协议的、专精神经科学与数据建模的核心成员。
她给小组的任务明确而隐秘:基于已知的“灵境”技术架构和漏洞信息,建立数据模型,模拟推演其在缺乏有效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对特定敏感人群可能造成的、短期内难以察觉的累积性神经损伤概率。
这是一步险棋,是在利用程煜给予的资源,进行一场未经他明确许可的、针对韩子峰的致命调查。一旦被程煜察觉她的真实意图,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林晓做出了另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不再仅仅依靠“影梭”。韩子峰能挖她的过去,她也能利用韩子峰的“过去”。她想起了“影梭”最初提供的、关于韩子峰在“深渊回响”时期的资料。那个极端音乐社群,本身就是一座信息的富矿。
她换上了不起眼的衣物,再次利用午休时间,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潜入城市边缘一个破旧的唱片店。这里是许多地下音乐爱好者和老派乐迷的聚集地,也是各种亚文化信息的交汇点。她凭借记忆中“深渊回响”的一些音乐特征和成员化名,以一种怀旧乐迷的姿态,与店主和几个老顾客攀谈起来。
她小心地引导着话题,不着痕迹地打探着关于“深渊回响”的往事,尤其是那个与韩子峰合作密切、代号“V”的黑客成员。她的态度真诚,对音乐的理解专业,很快赢得了对方的信任。
“你说‘V’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店主眯着眼,陷入回忆,“那是个怪才,音乐和代码都玩得转,但脾气很孤僻。后来好像惹上了什么麻烦,就彻底消失了。不过,我好像记得……他消失前那段时间,和一个搞生物传感的家伙走得很近,好像还帮那个人调试过什么……情绪捕捉设备?”
生物传感!情绪捕捉!
林晓的心脏猛地一跳!这线索与“灵境”的核心技术方向隐隐吻合!“V”的消失,是否与他为韩子峰早期技术构想提供的、可能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帮助”有关?
这是一条未经证实却极具价值的线索!它直接将韩子峰的过往与他现在的商业项目联系起来,其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技术原罪!
带着这条意外收获的线索,林晓如同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太久的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微光。她迅速将这条信息加密传送给“影梭”,要求其沿着“生物传感”和“情绪捕捉设备”这条线,重新深度挖掘“V”与韩子峰早年的所有交集。
回到那座冰冷的、充满监控的办公大厦,林晓感觉自己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她不再仅仅是那个被困在程煜与韩子峰夹缝中的棋子。
她在程煜的“镜像”世界里(b座监控、日常工作)扮演着忠诚的合伙人,同时在他看不见的角落,利用他给予的资源和自己的力量,编织着反击的罗网。
韩子峰想用“幽灵”的镜像来困住她,那她就反过来,去挖掘他“科技先锋”镜像之下,那可能更加黑暗的深渊。
镜像之内,她谨小慎微。
镜像之外,她开始突围。
第一百一十集 结束
下一集预告:
林晓主导的“灵境”风险推演会得出怎样惊人的结论?老唱片店的线索能否带领“影梭”找到“V”与韩子峰关联的铁证?韩子峰手握的“幽灵”密码何时会放出?程煜是否察觉了林晓暗中的行动?镜像内外的博弈,胜负的天平会开始倾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