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开幕日,场馆内人声鼎沸,来自全球的科技精英、投资者、媒体记者如同潮水般涌入。炫目的灯光,巨大的屏幕,形态各异的展品,共同构成了一场感官的盛宴,也弥漫着无声的硝烟。
瑞科集团的“声觉未来”展位,经过临战前夜的精心打磨,在开幕这一刻,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与“Aether pulse”那边充满未来金属感、科技感爆棚的炫目风格不同,“声觉未来”的展位设计呈现出一种内敛而温暖的质感。半开放式的结构,巧妙地利用了不规则空间,靠近通道的“情绪声景初体验区”以柔和的灯光和不断变幻的、极具感染力的自然意象视频,配合着一段段简短却直击人心的音景(一段模拟母亲心跳的安稳节拍,一阵勾起童年回忆的夏日蝉鸣,一段仿佛来自深海的空灵频率……),成功地将川流不息的人流吸引、驻足。
许多人脸上露出惊讶、怀念或宁静的表情,不由自主地被引导向内侧更私密的“深度体验区”。
这里才是真正的核心。参与者坐在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座椅上,通过简单的交互(选择当前情绪关键词,或佩戴非侵入式传感器),系统便会通过“情感共振锚点”算法,生成或匹配一段独一无二的、持续约三分钟的“个性化声景旅程”。
没有炫技的视觉效果,没有震耳欲聋的音效,只有声音,纯粹而富有层次的声音,如同最了解你的朋友,在你耳边低语、抚慰、或给予力量。
效果是惊人的。
一位面带疲惫的中年商务人士在体验后,眼眶微红,低声对同伴说:“好像……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夏天。”
一位看起来焦虑不安的年轻女孩,在一段模拟雨后森林气息与缓慢水滴声的声景中,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甚至有一位苛刻的科技评论博主,在体验结束后,沉默良久,然后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写道:“‘声觉未来’让我意识到,科技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忘记科技的存在,只感受到被理解的情感连接。”
口碑,如同水波纹般在现场和网络上悄然扩散。
相比之下,“Aether pulse”那边虽然依旧人头攒动,体验者对其顶尖的全息投影和沉浸式虚拟环境赞叹不已,但那种赞叹,更多是对于技术奇观本身的惊叹,少了几分触及心灵的共鸣。
伊莎贝拉站在自家展位的控制台旁,看着对面“声觉未来”展位前排起的、安静而有序的队伍,以及体验者脸上那种沉浸式的、带着情感反馈的表情,脸色越来越阴沉。她显然低估了这种“柔软”力量带来的冲击。
安德森和几位核心评审穿梭在各个展位之间,表情严肃。他们在“Aether pulse”停留了很久,仔细体验了每一项技术演示。当他们来到“声觉未来”展位时,林晓亲自为他们做了引导。
她没有过多介绍技术参数,只是让他们分别进行了深度体验。
安德森选择的是一段针对“专注与灵感”的声景。当他从体验椅上站起身时,那双冰川般的蓝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没有立刻评价,只是深深地看了林晓一眼,点了点头。
这是一种无声的认可,比任何赞美都更有分量。
整个上午,“声觉未来”展位的热度持续攀升,甚至一度出现了体验预约排到下午的情况。小王和团队成员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林晓穿梭在展位间,应对着媒体的采访,解答着专业观众的提问,姿态从容,应对得体。她穿着简洁的深蓝色套装,妆容淡雅,与周围光怪陆离的环境相比,反而有种沉静的力量,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周总监则如同定海神针,处理着现场的各种突发状况,协调资源,确保体验流程的顺畅,她的存在让林晓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站在台前。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中午人流相对稀疏的间隙,一场无声的惊雷,猝不及防地炸响。
一名戴着眼镜、记者模样的人,拿着手机,径直走到林晓面前,屏幕上显示着一张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的照片——正是那晚在城西地下酒吧,Siren站在dJ台上,戴着金属面饰,沉浸在音乐中的侧影!
“林晓女士,或者说,Siren女士?”记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猎犬般的兴奋,“据我们调查,瑞科集团‘声觉未来’项目的核心负责人,与地下音乐圈神秘知名的dJ Siren,似乎是同一个人?请问您对此作何解释?您不觉得这种‘双重身份’,与瑞科集团严谨的企业形象,以及‘声觉未来’所倡导的科技人文理念,存在巨大的割裂和……欺骗性吗?”
他的话语如同毒刺,瞬间刺破了展位表面和谐成功的气氛。
周围几个尚未离开的观众和附近展位的工作人员,都惊讶地看了过来,窃窃私语声开始蔓延。
小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周总监立刻上前一步,试图阻拦:“这位先生,现在是博览会时间,如果您有采访需求,请先与我们公关部预约……”
林晓的心脏在那一瞬间几乎停止了跳动,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她看着那张照片,看着记者眼中毫不掩饰的、即将挖掘到大新闻的狂热,大脑有片刻的空白。
最大的恐惧,最深的秘密,在她事业看似即将达到顶峰的这一刻,以最猝不及防的方式,被赤裸裸地掀开了一角。
程煜的“风眼”未能庇护到的危机,终于降临。
她感觉自己像是被剥光了站在聚光灯下,无所遁形。
然而,就在那极致的恐慌即将淹没她的瞬间,她看到了周总监挡在她身前的背影,看到了小王和其他团队成员担忧而坚定的目光,更感受到了内心深处,那个属于Siren和“幽灵”的、从不屈服的灵魂在咆哮。
不能在这里倒下。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极其浅淡的、近乎Siren式的、带着疏离与掌控感的微笑。
她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目光平静地看向对方,声音清晰地反问,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这位先生,我不明白您在说什么。您确定这张模糊的照片,能证明什么吗?还是说,有人指使您,在瑞科集团项目展示的关键时刻,散布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
她将问题,轻描淡写地抛了回去,并暗示了背后可能存在的恶意竞争。
这一反问,让那名记者愣了一下。
而就在这电光火石的间隙,周总监已经示意现场的安保人员上前。
“请无关人员不要干扰正常展览秩序。”周总监的声音冷静而有力。
那记者还想说什么,但已经被两名高大的安保人员礼貌而坚定地“请”离了展位范围。
危机似乎暂时被挡了回去。
但林晓知道,那颗名为“身份危机”的惊雷,已经炸响。余波,必将蔓延。
她站在原地,感受着周围那些变得更加复杂、探究、甚至怀疑的目光,背脊挺得笔直,只有藏在身侧、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远非表面的平静。
无声的惊雷之后,往往是倾盆的暴雨。
第七十九集 结束
下一集预告:
身份疑云如同病毒般在会场扩散,林晓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公关危机?程煜在国内是否会得知消息?他会作何反应?“Aether pulse”是否与这次爆料有关?博览会的评审结果会否因此受到影响?无声惊雷,已引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