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梭”的信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林晓心湖,激起惊涛骇浪。第三方调查,内部高管与韩子峰的资金往来……她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棋盘上,脚下的每一块地砖都可能塌陷。
那个“第三方”是谁?是程煜用来测试她忠诚度的又一重手段?还是陈董事那边不甘寂寞的出手?或者是……她不敢深想的、更隐秘的敌人?
而内部的高管内鬼,像一根毒刺,扎在“暗夜同盟”最脆弱的连接处。程煜知道吗?如果他不知道,自己贸然告知,是否会打草惊蛇,甚至被他怀疑是挑拨离间?如果他知道却隐而不发,那自己在他眼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一枚用来引蛇出洞的棋子?
信任,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奢侈,也无比危险。
第二天,林晓带着一身疲惫与警惕走进公司。 她强迫自己将所有纷乱的思绪压下,专注于“方舟”混合模型熔断机制的测试工作。魏博士和安全团队正在实验室进行最后的极限模拟,气氛紧张得如同爆破现场。
程煜的每日简报依旧。他看起来与往常无异,冷静,专注,过问着“方舟”的进展和韩子峰那边的动向,对“星辉”数据泄露事件,只简单提了一句“内部调查已有眉目”,便不再多言。
他没有提及内鬼,也没有询问她是否还有别的发现。这种过分的平静,反而让林晓更加确信,他一定知道些什么,甚至可能比她知道的更多。
他是在等她主动开口吗?还是在观察她的反应?
林晓决定按兵不动。她不能确定程煜对内部问题的态度,也不能确定那个内鬼的身份和能量。贸然行动,可能让她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她只是在那十分钟的简报里,更详细地汇报了“方舟”熔断机制的测试进展,并“顺便”提到了“影梭”信息中关于韩子峰与境外资本代表会面的最新细节(隐去了信息来源),强调其融资成功的威胁性。
程煜听完,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着线,忽然问了一句看似无关的话:“你觉得,忠诚的基础是什么?”
林晓的心跳瞬间失衡。她抬起眼,对上他深邃难测的目光。
是恐惧?是利益?还是……共同的敌人?
她斟酌着词句,谨慎地回答:“我认为,是清晰的目标和彼此认可的价值。”
她没有提信任,也没有提情感。在这个步步惊心的环境里,那太奢侈,也太脆弱。
程煜的唇角似乎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像是笑,又不像。“很好的答案。”他没有再追问,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走出他的办公室,林晓后背沁出一层薄汗。每一次与他的对话,都像一场心理博弈。
下午,周总监送来一份需要她签字的日常行政文件。 在林晓低头签字时,周总监状似无意地,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快速说了一句:“王副总上周末的行程,与‘影梭’提供的那个境外资本代表入住酒店有重叠。”
王副总?主管集团部分传统业务板块,是陈董事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原来内鬼是他!
林晓签字的手微微一顿,墨水在纸上洇开一个小小的墨点。她不动声色地签完,将文件递还给周总监,两人目光短暂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总监这是在向她示好?还是奉了程煜的指令,向她传递信息?无论是哪种,这都意味着,程煜确实知情,并且,他选择让她也知道。
这是一种更进一步的捆绑,也是一种更危险的试探。他将内鬼的信息分享给她,是要将她彻底拉入他的阵营,共同对敌。但同时,她也失去了置身事外的可能。
信任的边界,在这一刻被重新划定。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上下级,也不是纯粹的工作伙伴,而是共享着致命秘密的……共犯。
当晚,林晓再次联系了“影梭”,追加了一笔巨额资金,要求其重点调查王副总与韩子峰之间资金往来的具体用途,以及那个“第三方”调查的确切来源。
她必须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也就在这个晚上,“方舟”混合模型的极限压力测试结果终于出炉。魏博士亲自将报告送到林晓办公室,一向严肃的脸上难得地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痕迹:“熔断机制有效!在模拟的极端环境下,成功拦截了十七次潜在的风险数据流,系统稳定性超出预期!”
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强光。
林晓看着报告上那些详实的数据和图表,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松弛。至少,在技术层面,他们守住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她立刻将这份报告同步给了程煜。
几分钟后,程煜回复了信息,只有简短的四个字:「做得很好。」
紧接着,又一条信息紧随而至:「明晚八点,凯旋厅。」
凯旋厅,那是程煜私人使用的、不对外开放的顶楼餐厅,只用于极少数最重要的庆祝或密谈。他从未在那里招待过她。
林晓看着这条邀请,心情复杂。这是对“方舟”进展的嘉奖?是对她“忠诚”表现的认可?还是……一场关于内鬼与第三方调查的、新的谈判?
信任的边界已然模糊,前路是盛宴,也可能是鸿门宴。
她回复:「好的。」
放下手机,林晓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汇成一条光的河流。
她知道,从她踏入凯旋厅的那一刻起,她和程煜之间的关系,将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第九十八集 结束
下一集预告:
凯旋厅的晚餐,程煜会给出怎样的信息?他会如何处置内鬼王副总?第三方调查的迷雾能否被拨开?韩子峰的融资计划进展如何?林晓与程煜的“共犯关系”将走向何方?信任边界之外,是深渊还是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