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雕刻着飞蛾的黄铜钥匙,被林晓放进了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与陈董事那张早已被遗忘的名片作伴。她没有再去那间顶级的私人修复工作室,程煜的“琥珀标本论”像一层冰冷的油脂,覆盖在她与任何可能被他视为“收藏空间”的地方。她宁愿在喧闹的开放式办公区,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处理最核心的创意,也不愿再踏入任何一个被他标记为“专属”的领地。
这种无声的抗拒,程煜似乎有所察觉,但他并未点破。他依旧给予她极大的运营自主权,“方舟”海外推广的初期反馈远超预期,这足以让他暂时满足于她作为“利刃”的锋利。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驯兽师,懂得在猛兽龇牙时,适当放松一下手中的锁链。
然而,林晓内心的暗流,却从未停止涌动。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扮演好“林合伙人”的角色。程煜想要收藏她的光芒与阴影,她便要让这光芒刺眼到他无法直视,让这阴影庞大到他难以掌控。
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程煜赋予她的权限和资源,不动声色地培植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在“方舟”海外团队的人员选拔上,她绕开了集团人力资源的常规流程,亲自面试并启用了一批背景干净、能力出众且对她个人能力表现出极高认同感的年轻精英。她与他们共同奋战,解决难题,分享成功的荣耀,潜移默化地建立着超越公司层级的忠诚。
同时,她以“优化跨文化用户体验”为由,启动了一个名为“深潜”的隐秘子项目。该项目独立于“方舟”主架构之外,由她直接领导,仅有魏博士和另外两名绝对核心的成员知晓。项目的表面目的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的潜意识情感触发点,而林晓的私人目的,则是借此深入研究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的前沿成果,试图找到一种能够量化、甚至一定程度“抵御”或“引导”程煜那种无处不在的心理施压与操控的方法。她要理解他掌控的“术”,并找到破解之道。
这天,她以考察合作方为名,前往邻市参加一个顶尖的神经科技学术研讨会。 程煜批准了她的行程,或许在他看来,这只是她尽职工作的又一表现。
研讨会间隙,她避开人群,在消防通道一个无监控的角落,再次启用了那部预付费手机。韩子峰虽已倒下,但“影梭”这条线不能断。她发出了新的指令,目标不再是商业对手,而是转向了更基础、更隐蔽的信息搜集:
「搜集所有关于程煜早年,尤其是在他执掌瑞科之前,在海外求学及第一段创业时期的公开及非公开信息,重点是重大挫折、性格形成的关键事件,以及……他身边重要人物的变故。」
她要了解程煜的“源代码”,找到他强大控制欲背后的根源与可能存在的弱点。这并非为了简单的报复,而是一种在绝境中寻求生存本能的驱使——了解你的敌人,才能预判他的行动,才能找到他铠甲下的缝隙。
信息发出后,她删除了记录,若无其事地回到会场。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权威学者正在阐述长期情绪压抑对前额叶皮层功能的隐性影响。林晓认真地听着,做着笔记,仿佛一个勤奋好学的与会者。
她感觉自己正在下一盘极其复杂的棋,棋盘的一边是程煜构筑的、规则森严的帝国疆域,她必须在他的规则内行走,攻城略地;而棋盘的另一边,则是她凭借自身意志开辟的、隐藏于阴影中的战线,她在那里悄悄地布下自己的棋子,积蓄着力量。
程煜以为他是唯一的棋手,掌控着一切。
但他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亲手赋予权力的“合伙人”,早已不再甘心只做一枚听话的棋子。
当晚回到酒店,林晓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飞蛾钥匙,并非唯一的门。——K」
林晓盯着那条短信,瞳孔微缩。K?是谁?是程煜新的试探?还是……某个潜在的、观察着这一切的第三方?这条信息是警告,还是……邀请?
她没有回复,迅速将号码拉黑。但那条信息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新的涟漪。
局面似乎比她想象的更为复杂。除了与程煜的明暗博弈,似乎还有未知的力量在悄然介入。
她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陌生的城市灯火。
暗流已然自涌,不再仅仅源于她与程煜的对抗。新的变量正在加入,这盘棋,正在变得更加危险,也……更加有趣。
她不知道K是谁,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未知的陷阱或机遇。
但她知道,自己绝不能停下。无论有多少道门,有多少把锁,她都要找到那把能真正打开自由之门的钥匙。
第一百一十五集 结束
下一集预告:
神秘的“K”究竟是谁?是敌是友?林晓对程煜过去的调查会否触及危险的禁区?“深潜”项目能否取得突破性的发现?海外市场的成功会否引来新的嫉妒与挑战?暗流自涌,多方势力开始浮出水面,林晓将如何应对这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