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的“战略静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瑞科内部激起千层浪。表面上看,几位副总裁共同主持大局,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握有“方舟”这艘未来旗舰船舵的,是林晓。
她搬进了程煜离开后空置的、象征权力顶峰的总裁办公室,却没有丝毫喜悦。巨大的办公桌后,她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被放置在聚光灯下的靶子。程煜与星轨资本创始人同处瑞士的消息,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她无法判断这是合作的前奏,还是……背叛的序曲。
考验来得很快。
程煜离开的第三天,一场棘手的跨国技术标准谈判陷入僵局。对方代表态度强硬,抓住了“方舟”近期安全风波作为把柄,质疑技术的成熟度,要求瑞科在核心专利授权上做出巨大让步。几位参与会议的副总裁显得有些束手无策,目光纷纷投向林晓。
这不是她熟悉的领域,程煜也从未让她直接处理过如此专业的法律与技术交叉的谈判。一瞬间的慌乱后,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想起了“深潜”模型中的情绪锚定点,想起了程煜在压力下依旧冰冷的眼神。
她没有立刻反驳对方,而是示意暂停会议。回到办公室,她立刻连线了魏博士和法务团队的核心成员,同时调取了程煜电脑里(他留给了她部分权限)所有关于此类谈判的历史记录和底线条款。
她没有试图模仿程煜的强势,而是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在会议重新开始后,她避开了对方在安全问题上咄咄逼人的纠缠,转而将话题引向了“方舟”混合模型在情感安全上的独特优势和新建立的、远超行业标准的安全筛查体系。她用数据和魏博士的权威背书,巧妙地化解了对方的攻击,并在此基础上,就专利授权提出了一个结构复杂但核心利益无损的替代方案。
她的思路清晰,语速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与自信,那是在无数次与程煜的博弈和“深潜”修炼中淬炼出的气场。对方代表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似年轻的女人如此难缠,节奏被打乱,气势不知不觉弱了下去。
谈判最终以对瑞科相对有利的条件达成初步共识。
初战告捷,并未让林晓放松。 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危机,往往来自内部。
果然,当天晚上,周总监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办公室,这次带来的不是暗示,而是一份加密的财务数据流分析报告。
“有人在通过多个离岸空壳公司,小规模但持续地抛售瑞科的散股,同时,有几笔来源可疑的资金正在悄然吸纳。”周总监的声音压得很低,“手法非常隐蔽,如果不是刻意追踪特定模式的资金流向,几乎无法察觉。”
林晓看着报告上那些错综复杂的资金路径,心脏沉了下去。这不像普通的市场操作,更像是有预谋的、针对瑞科股权的缓慢侵蚀。是在为某种收购做准备?还是想制造市场恐慌?
“能追溯到最终受益方吗?”林晓问。
周总监摇了摇头:“对方很谨慎,层层嵌套,最终指向几个知名的、以保密着称的托管机构。但资金最初的汇聚点,有几个与……星轨资本投资过的某些基金会存在交叉。”
又是星轨资本!
林晓感到一阵寒意。程煜知道吗?如果他不知道,那意味着星轨资本在背着他搞小动作;如果他知道……那他和星轨资本在瑞士的会面,目的就更加令人不安。
“继续监控,不要打草惊蛇。”林晓下达指令,声音冷静得不像她自己。
周总监点了点头,准备离开,却在门口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复杂:“林总,有时候,镜子有两面。你看到的,未必是全部真相。”
说完,她转身离开,留下林晓独自品味这句充满玄机的话。
镜子有两面?是指程煜?指星轨资本?还是指……她自己?
林晓走到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玻璃映出她略显疲惫却眼神锐利的倒影,也映出身后那座庞大而冰冷的城市。
她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面巨大的双面镜前。一面映照出她作为“林总”的光鲜与权力,另一面,则隐藏着程煜的秘密、星轨资本的谋划、内鬼的阴影,以及她自身那些无法言说的过去。
她能看到镜前的自己,却看不清镜后究竟藏着什么。
程煜将她留在这面镜子前,是要她独自面对镜后的风雨?还是想看看,在绝对的权力和压力下,镜中的倒影,是会碎裂,还是会……变得更加清晰坚固?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她不能退缩。无论镜后藏着什么,她都必须站在那里,看清一切,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双面镜前,真实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第一百二十五集 结束
下一集预告:
股权异动的背后主使究竟是谁?程煜在瑞士与星轨资本的会面结果如何?周总监的提醒暗示着什么?林晓能否在程煜不在的情况下,稳住瑞科的局势?双面镜的真相会何时揭晓?权力的游戏进入新阶段,林晓是成为棋子,还是下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