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海岛被蒸腾的热气紧紧地包裹着,仿佛被一层透明的薄纱笼罩着一般。阳光毫不留情地倾洒在晒谷场上,晒谷场的石板被晒得滚烫,赤脚踩上去,一股强烈的热浪瞬间顺着脚底往上蹿,让人不禁感到一阵灼热。

紫米早已被收割归仓,加工厂里新磨出的米粉堆积如山,像一座洁白的小山丘。这些米粉被精心地用防油纸包裹起来,整齐地码放在竹筐里,散发出阵阵清甜的香气,让人闻了就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养殖池里的虾苗也在这炎热的天气中茁壮成长,它们已经长到了巴掌大小,青灰色的外壳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偶尔,这些活泼的虾苗会跃出水面,溅起一串细碎的水花,给这宁静的养殖池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

林小满一大早就带着阿泽去海边收渔网。前几天让赵伯帮忙下的网,据说能捕到些小石斑鱼,正好给新做的鱼丸添些鲜味。潮水刚退,沙滩上留着密密麻麻的小水洼,里面藏着搁浅的小螃蟹,宛宛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小竹篓,专捡那些爬得慢的小螃蟹:“妈,这些能养在水缸里不?等长大了给加工厂当‘门卫’。”

“等养到冬天,说不定就成了你的盘中餐,”林小满笑着挽起裤脚,踩着微凉的海水往渔网处走,“快别玩了,帮你哥扶着网头。”阿泽已经抓住了渔网的一端,正使劲往沙滩上拽,网眼里挂着的石斑鱼扑腾着尾巴,溅得他满脸是水。

“这鱼真肥!”阿泽抹了把脸,眼里闪着光,“够做一大盆鱼丸了。”林小满数了数,足有二十多条,最大的那条快有胳膊长,她把鱼放进竹筐,又把渔网重新下到海里:“过两天再来收,正好赶上培训班开课,给来学习的同志加个菜。”

提到培训班,宛宛立刻来了精神:“妈,我能去给大家送米糕不?我想让他们尝尝我做的梅花糕。”“当然能,”林小满帮她理了理被海风刮乱的头发,“但得先把功课做完,不能耽误学习。”

回到家,李婶已经带着几个妇女在院子里忙活了。石磨转得吱呀响,磨好的鱼糜里掺了切碎的海菜和姜末,散发出鲜美的腥味。“按你说的法子加了点淀粉,”李婶用勺子舀起一团鱼糜,“你看这黏度,搓成丸子肯定q弹。”

林小满试了试手感,确实比上次做的更劲道:“再加点胡椒粉去腥味,烧开水后小火慢煮,别让丸子散了。”她转头看见墙角堆着几捆新割的海紫苏,“这是阿泽他们昨天采的?晾得差不多了,剪成小段掺进米粉里,正好防潮。”

王大嫂拿着剪刀剪海紫苏,嘴里念叨着:“供销社刚捎信来,说外贸部门的包装设计图寄到了,让你抽空去县城取。”“等忙完这阵就去,”林小满一边搓鱼丸一边说,“顺便问问出口的手续咋办,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中午的太阳最烈,加工厂里却凉快得很。王大哥在屋顶搭了层芦苇帘,海风顺着窗户吹进来,带着淡淡的凉意。粉碎机转得正欢,新磨的米粉通过竹管落到竹筐里,阿泽站在旁边,时不时用刷子清理机器缝隙里的米糠:“妈,这机器要是再快点就好了,一天能多磨两袋米。”

“别贪快,机器也得歇口气,”林小满递给他一块凉毛巾,“下午去看看花生地,最近雨水多,别涝着了。”阿泽刚走,宛宛就端着个盘子跑进来,里面摆着十几个小巧的梅花糕:“妈,你看这花纹清楚不?我特意用红豆摆了个‘丰’字。”

林小满拿起一个,糕体雪白,梅花纹路清晰,红豆做的花蕊恰到好处:“真好看,下午让你李婶教你做鱼形的,凑成‘年年有余’的好意头。”

下午的雷阵雨来得又急又猛,豆大的雨点砸在芦苇帘上噼啪作响。林小满站在屋檐下,看着雨水顺着房檐汇成小溪,忽然想起花生地的排水问题。“王大哥,借把锄头用用,”她抓起草帽往头上一扣,“花生地怕是要积水,得赶紧挖条排水沟。”

王大哥跟着她往坡地跑,雨水打在身上瞬间湿透,脚下的泥土变得泥泞难行。“这边地势低,水都往这儿聚,”林小满指着花生地边缘,“从这儿挖条沟通到山脚,让水流到溪里去。”

两人挥舞着锄头,很快挖出一条浅浅的水沟。雨水顺着沟往山下淌,原本泡在水里的花生苗渐渐露出了根须。“幸好来得及时,”王大哥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不然这半亩地的花生就全泡烂了。”

正说着,阿泽带着几个孩子也扛着小锄头来了。小家伙们浑身湿透,却一个个精神头十足,跟着大人在地里挖排水沟。宛宛的小辫子往下滴水,手里的小锄头却抡得有模有样:“妈,我挖的沟能过一只小螃蟹不?”

林小满被她逗笑了:“能过一群呢,等雨停了,让小螃蟹顺着沟去小溪里做客。”

雨停时,天边挂起了彩虹,七色光带横跨海面,美得让人移不开眼。花生地的水排干了,叶片上挂着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林小满蹲下来,轻轻拨开泥土,看见花生的根须上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豆荚,心里踏实了不少。

“再过一个月就能收了,”王大哥凑过来看,“到时候榨成油,拌辣椒酱肯定香。”“还能做花生酥,”林小满补充道,“磨成粉掺进米糕里,又是个新品种。”

回到家,浑身湿透的孩子们被李婶拉去换衣服,灶房里飘出鱼丸汤的香味。林小满舀起一碗,撒上葱花和白胡椒,鲜美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炸开。“明天培训班开课,就给大家做这个当早饭,”她对李婶说,“再配上紫米粥和梅花糕,让他们尝尝咱海岛的早饭。”

第二天一早,晒谷场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临时搭起的凉棚下摆着几十条长凳,前面放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海岛种植加工培训班”几个大字。张奶奶的孙子用红颜料在旁边画了片紫米田,田埂上站着个挥镰刀的小人,看着格外生动。

来参加培训的有周边几个岛的村民,还有县城供销社的同志,满满当当坐了一棚子。村长先讲了几句话,然后把话筒递给林小满:“接下来让小满给大伙讲讲,咱这紫米是咋种出来的,米粉又是咋做的。”

林小满站到前面,手里拿着一束紫稻穗:“种紫米没啥诀窍,就靠‘三勤’——勤浇水、勤施肥、勤除虫。咱用的是海藻肥,地里种的玉米能挡风,旁边栽的辣椒能驱虫……”她讲得实在,时不时有人举手提问,气氛格外热烈。

讲到加工环节时,王大哥搬来粉碎机,现场演示磨米粉的过程:“看见没?这米得泡够六个时辰,磨的时候要加水,出来的米浆得沉淀三次,这样米粉才够细……”李婶则端来刚蒸好的米糕,分给大家品尝:“这是加了野桂花的,甜不腻,配着鱼丸汤吃正好。”

中午休息时,一个穿蓝布衫的妇女找到林小满,手里捧着个布包:“小满同志,俺是隔壁青屿岛的,想问问这紫米种子咋卖?俺们岛的地跟你们差不多,说不定也能种。”

林小满打开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海带:“种子不要钱,等秋收了给你留些。但这紫米挑地,得用海藻肥,你回去试试先沤肥,明年开春我再让人去给你指导。”她把海带收起来,“这东西好,能做肥料,还能凉拌着吃,留着给大伙加个菜。”

下午讲养殖技术,王大叔带着大家去参观养殖池。池里的虾游得正欢,芦苇帘下的阴影里藏着不少小鱼。“这水得三天一换,换的时候留一半老水,”王大叔捞起一网虾给大家看,“喂的是粉碎的玉米和鱼内脏,纯天然,长出来的虾才鲜。”

有个年轻人指着池边的辣椒藤问:“这辣椒种这儿干啥?不怕被虾吃了?”“这你就不知道了,”林小满笑着解释,“辣椒的气味能防虾病,掉下来的辣椒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培训班办了三天,来的人不仅学会了技术,还跟互助组订了不少货。青屿岛的妇女临走时拉着林小满的手:“等俺们种出紫米,也跟你们一起搞加工,到时候咱联合起来,把生意做遍全地区。”

送走最后一批学员,林小满才有空去县城取包装设计图。供销社主任递给她一个牛皮纸信封:“外贸部门的同志说,这设计既要有海岛特色,又得符合出口标准,改了三回才定下来。”

林小满打开一看,图纸上画着个蓝色的陶罐,罐身上用金色画着海浪和紫米穗,标签上写着“海岛紫米”四个大字,旁边还有行小字“中国·海岛特产”。“真好看,”她忍不住赞叹,“比我想象的还精致。”

“他们说罐子得用陶土烧,不能用塑料,”主任补充道,“县里的陶瓷厂能做,就是得先交定金,你回去跟大伙商量商量。”林小满把图纸折好放进包里:“没问题,这钱该花,好马配好鞍,好东西也得有好包装。”

回程的船上,林小满望着窗外的海浪,心里盘算着烧陶罐的事。互助组的账上还有些结余,够付定金,但要批量生产,还得再挣点钱。她忽然想起养殖池的虾:“等这批虾收了,做成虾酱,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回到岛上天已经黑了,加工厂里还亮着灯。王大哥正和几个年轻人检修粉碎机,看见林小满回来,赶紧迎上去:“你可回来了,刚才外贸部门打电话来,说明天派人来拍宣传照,让咱把最好的米粉和米糕摆出来。”

“那得好好准备准备,”林小满把图纸递给他们看,“这是新设计的包装,咱先按这个样式,用竹筐和油纸做几个样品,拍出来肯定好看。”李婶也凑过来看:“这罐子真洋气,等烧出来,咱的辣椒酱也用这装。”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加工厂里就已经热闹非凡了。妇女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她们熟练地拿起防油纸,将米粉仔细地包裹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然后轻轻地放进竹筐里。这些竹筐外面都缠着鲜艳的红布条,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喜庆的色彩。更有趣的是,每一个竹筐上还插着一朵晒干的海紫苏,那淡雅的紫色与红色的布条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别致。

与此同时,李婶也在忙碌着。她把米糕精心地摆成了一座塔形,一层一层地堆叠起来,每一层都摆放得整整齐齐。而在这座米糕塔的最顶端,放置着一个特别的糕——那是宛宛亲手制作的鱼形糕。这个鱼形糕栩栩如生,仿佛在游动一般,让人不禁想起“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外贸部门来的同志带着相机,对着米粉、米糕、辣椒酱拍个不停。当拍到养殖池时,阿泽正好在撒鱼食,一群虾跃出水面,同志赶紧按下快门:“这张好,有动感,能体现咱海岛的原生态。”

拍宛宛做米糕时,小姑娘紧张得手都抖了,林小满在旁边鼓励她:“就像平时在家做的那样,别紧张。”宛宛深吸一口气,慢慢捏出个梅花形状,脸上露出了笑容,相机刚好捕捉到这一瞬间。

中午吃饭时,同志拿出张报纸递给林小满:“这是地区日报,上面登了你们互助组的事迹,标题是‘海岛巾帼带领乡亲致富’,写得可好了。”林小满接过报纸,看见上面有张自己在紫米田里劳作的照片,旁边配着长长的文章,心里既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

“这都是大伙一起干的,我就是带个头,”她把报纸递给村长,“得把这报纸贴在晒谷场的墙上,让大伙都看看。”

下午,同志要走了,林小满装了满满一筐新做的虾酱给他带回去:“这是刚做的,用的今年的新虾,您回去尝尝,要是觉得好,也给咱出口试试。”同志笑着收下:“肯定好,你们海岛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

送走同志,林小满去花生地查看。经过几场雨,花生苗长得更旺了,绿油油的叶子铺了一地。她拨开叶子,看见根部结满了饱满的豆荚,有的已经微微泛黄,估计再过半个月就能收了。

“妈,你看这颗!”阿泽从土里挖出一把花生,每颗都有拇指大,“比去年李婶家种的大多了。”林小满剥开一颗,红皮白仁,咬一口满嘴油香:“这品种确实好,等收了留些做种子,明年扩大种植。”

傍晚,互助组的人聚在晒谷场,商量着烧陶罐的事。王大哥算了笔账:“陶瓷厂说一个罐子成本两毛,咱先订五百个,就是一百块,等第一批货卖了,就能回本。”

“我觉得行,”张奶奶的孙子举手,“我还能在罐子上画画,不用请人设计,能省点钱。”“这主意好,”林小满点头,“就画咱的渔船、紫米田、养殖池,让买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咱海岛的东西。”

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决定一同前往县城交付定金。会议结束后,人们陆续散去,晒谷场上渐渐恢复了宁静。林小满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刻离开,而是独自坐在晒谷场中央的石碾上,静静地凝视着天边的晚霞。那绚烂的色彩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她的思绪也随着晚霞飘荡,开始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首先,他要抓紧时间收割花生,这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然后,将收获的花生送去榨油坊,制成香浓的花生油。接着,打算用这些花生油来制作美味的花生酥,相信一定会大受欢迎。

除了花生酥,林小满还想到了烧陶罐。他可以用这些陶罐来装虾酱,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虾酱的质量,还能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而说到虾酱,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办一家虾酱加工厂!这一系列的计划在林小满的脑海中不断涌现,虽然忙碌,但他却感到无比充实。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策划和执行,而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夜里进系统空间,精灵正趴在一堆贝壳上睡觉,旁边放着本厚厚的书。“这是啥?”林小满轻轻碰了碰精灵。精灵揉揉眼睛:“这是做陶瓷的古法,里面说用海边的陶土烧罐子,再用海藻灰釉上色,能防潮还好看,正适合你们。”

林小满翻开书,里面画着制陶的步骤,从和泥、拉坯到上釉、烧制,写得清清楚楚:“这可太及时了!明天去陶瓷厂,就能跟他们说说这法子。”

精灵又指着一小堆黑色的粉末:“这是墨鱼骨磨的粉,加到鱼丸里能让口感更嫩,还能补钙。你们海边墨鱼多,自己就能做。”林小满拿起一点闻了闻,没什么味道:“明天就让阿泽去捡墨鱼骨,晒干了磨成粉试试。”

空间里的月光草开得正盛,淡银色的花瓣在夜里闪着光。林小满想起白天报纸上的照片,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心里也更有底了。她知道,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海岛上的好日子,就会像这月光草一样,越开越旺。

第二天去县城交了定金,陶瓷厂的师傅拿着林小满带的图纸和古书,连连点头:“这法子可行,海边的陶土含沙量高,烧出来的罐子结实,加上海藻灰釉,颜色还特别好看。”他答应半个月后先做十个样品,让林小满看看效果。

从陶瓷厂出来,林小满去了趟书店,想买本关于出口手续的书。在书架上翻了半天,终于找到本《农产品出口流程简介》,虽然有些旧,但内容很实用。她付了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这可是接下来要用到的“宝贝”。

回到海岛时,夕阳正染红海面。加工厂里,王大哥他们正在安装新做的竹制晾晒架,李婶带着妇女们在缝新的防油纸包,孩子们则在晒谷场上追逐打闹,笑声像银铃一样。

宛宛看见林小满回来,举着个刚画好的陶罐图案跑过来:“妈,你看我画的,上面有你在田埂上走路的样子。”林小满接过画纸,上面的小人虽然简单,却透着股认真劲儿,心里暖暖的。

阿泽则拿着本笔记本跑过来,上面记着今天采的墨鱼骨数量:“妈,我捡了二十个,晒在屋顶了,过两天就能磨粉。”“真能干,”林小满摸了摸他的头,“明天教你怎么磨粉,以后这活儿就归你了。”

晚饭时,收音机里播放着新闻,说国家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林小满听得格外认真,心里更有底气了:“你看,国家都支持咱,咱更得好好干。”李婶点点头:“等咱的东西卖到国外,让全世界都知道咱海岛!”

夜里,海风吹进窗棂,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林小满翻开那本《农产品出口流程简介》,借着煤油灯的光慢慢看,时不时在本子上记着要点。阿泽和宛宛已经睡熟了,小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大概是梦见了丰收的场景。

窗外,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稳的声响,像是在为这片奋斗的土地伴奏。林小满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困难,会有挑战,但只要像这海岛的礁石一样,牢牢扎根,像这海浪一样,永不退缩,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达不到的远方。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加工厂里就已经传来了那熟悉而又嘈杂的轰鸣声。这声音仿佛是海岛生活的交响乐,每天都会准时奏响,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晒谷场上,那块黑板静静地立在那里,上面的粉笔字清晰可见。这些字是新的一天的计划,也是海岛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收花生、制陶样、学出口流程……每一项任务都被认真地写在黑板上,一笔一划都透露着海岛人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计划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它们代表着林小满和乡亲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去努力的决心。他们相信,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能够迎来属于他们的好日子。

而这黑板上的计划,就像是他们人生新篇章的开篇,虽然只是刚刚翻开了精彩的一页,但已经让人充满期待。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早晨,海岛人将带着满满的干劲,去迎接新的挑战,去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总裁老公:高先生的金丝雀飞了!风华正茂再重逢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重生逆天凰后:帝尊,你再撩!凤落紫霄之嫡女倾华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九天叶飘零瑶妃传浅予禇知白无明深渊快穿攻略之务实任务者原神:仙兽的我成为了执行官副本boss恋爱脑,娇娇宝快跑玄门小祖宗重生后再次封神【快穿】好孕尤物粉嫩嫩说好免费领福袋,你怎么骗我修仙从火影开始还散楼都市位面聊天群嫡女重生后,娇宠了高冷将军苟了千年,她的村民都成神了异世重生之:哥哥是个智能体快穿:宿主大大又抢男主了最后还是跟了你姚远小说全本免费阅读克苏鲁世界:我在那开诊所的日子蔚蓝档案重新的故事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养老世界,玩成末日求生惊悚直播:人畜无害小白兔?猫猫我啊,靠养皇子升咖啦叙世羽奥特:带着游戏技能系统穿越了时空绮梦:王爷拥有读心术快穿之炮灰只想修炼姐姐的名字宫门深海来自旧时光我们的家人啊先婚后宠的妻神秘复苏,但是无敌原神:别跑呀,我的树王大人柯南:我的人设很柯学前夫,认输吧!我身价千亿你高攀不起独爱天价暖妻我的小青梅好可爱开局爆打懒儿,宿主她凶残成性至尊霸爱:火爆召唤师太妖孽穿越之许笑笑的修仙人生从五雷神火令开始:捕快修仙
315中文网搜藏榜: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被休后:我带娘家登顶为王极品男漂亮女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夜月之暗东隅虽逝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世子爷的心尖宠:长公主婚后日常重生之霸气嫡女勇谋权快穿:宿主是个呆萌小花妖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你妹又作妖啦充电风云录携随身厨房,穿到四合院,发大财爱你如旧霸总的冰冷特工妻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暗黑向日葵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退婚夜,疯批大佬撩她吻她失控了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逃荒后,我怀孕了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异次游戏怦然心动第五人格之在庄园中嗑到嗨!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从医十八年,重生到高考报志愿前末世重生我靠囤货零元购硬核求生猎户家的小娇娇撩不停武祖之巅地府驻外临时工我的宿主有点傻穿书七零小知青撩爆偏执大佬回到二十年前,我成了阿飘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反派乖乖!我是来生崽的【快穿】汝本明珠海贼:开局被卡普忽悠进海军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超神道士修仙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快穿:钓系宿主疯癫,但过分美艳这不是意外你就是我的天堂港片:大佬的全球帝国港综:我靓坤头马,苟在洪兴搞钱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学神霸业:科技魔途分身诀我总感觉他们的忍术是盗版修真世家,废柴小姐的灵田系统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甩完渣男,转头上恋综谈恋爱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峥嵘岁月,风光无限斗罗:重生霍少宠妻成瘾四合院你敢道德绑架我就敢扣帽子开局即无敌:我的系统统御外卖全城吃瓜,太子妃又骑着猪跑了圣女大人,你的炉鼎又去种田啦!救命!穿成动物后总有痴汉追着我半人马:杀人就升星?我直接屠城全民航海,但我是舰娘?年代修真,开局练成遁地术重生军婚成团宠:带着空间成神医七零将门虎女,开局掀桌断亲熵光夜城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时空信息传递实我被坑到异界当传奇火影:木叶博弈者开局上娃综反派崽崽的亲妈觉醒了排球少年之经理她日常抽象遐蝶?可我并不是她桃花源村小神农何谓之道帮兄弟看店,还能捡到校花学姐?父兄只疼义女?亲女儿转身入王府天疫毒世错认福星?侯府捡到小饕餮杀疯了洪荒:开局表白云霄十八岁太奶,带系统拯救全员黑化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穿成合欢宗老祖,成万人迷龙傲天快穿:死后成了白月光贫道真贫喜灰你逃不掉喜羊羊高武:高考前,我被拉入神魔聊天通房丫鬟上位记之血色侍寝太子爷女帝养成逃妾成商,我在古代做首富封神:穿成妲己,开局魅惑元始病娇对我上瘾后,原女主后悔了万家来了个小先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假少爷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开局说好和离,我成仙帝你后悔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