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早春,上海公共租界的广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日军在广场中央搭起高高的行刑台,铁丝网外架着机枪,岗哨密密麻麻,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沈软软被两个日军士兵架着走上台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她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身上的囚服布满血污和破洞。
露出的胳膊和小腿上全是结痂的伤痕,可她的脊背却挺得笔直,像一株在寒风中不屈的翠竹。
松井站在行刑台一侧,眼神复杂地看着她。
这个他曾视为“得力助手”,甚至在得知她身份后仍存着一丝私心的女人,即将死在他的命令下。
他身边的副官低声提醒:“司令官,时间到了。
共产党的人要是要来,早就该出现了。”
松井没说话,目光扫过广场外围的人群。
他知道,陆沉舟一定会来。
这个几次破坏他计划的军统组长,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人赴死。
而他要的,就是引蛇出洞,将上海的抗日力量一网打尽。
台下,陆沉舟藏在人群中,手指深深掐进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衣襟上。
他身后站着军统和地下党的三十多名精锐,每个人都握紧了枪,只等他一声令下。
可当他看到行刑台上那个遍体鳞伤却依旧挺直脊背的身影时。
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几乎无法呼吸。
沈软软刚站稳,就敏锐地捕捉到了人群中那道熟悉的目光。
她缓缓转过头,看向陆沉舟藏身的方向,尽管看不清他的脸,却能感受到他的焦灼和痛苦。
她轻轻摇了摇头,幅度很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陆沉舟的身体猛地一僵,他看懂了。
她知道周围的火力有多密集,知道他们冲上去就是送死,她不想让他们为了自己牺牲。
他看懂了沈软软的意思,可那是他的爱人啊,是他发誓要护着、要一起看太平盛世的人!
他死死咬住嘴唇,血腥味在口腔里蔓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什么也做不了。
“宫泽惠子,”松井终于开口,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广场。
“最后给你一次机会。告诉我,共产党的根据地在哪里?
你的同伙是谁?只要你说出来,我就放你走。”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他对这个女人的私心,早已压过了对“叛徒”的恨意。
沈软软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台下的百姓。
他们的脸上满是恐惧和同情,却也藏着一丝不甘。
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力气,大声喊道:“我不是宫泽惠子!我叫林晚!”
这几个字像一道惊雷,炸响在广场上空。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松井和陆沉舟。
“我是林晚,是潜伏在日本人身边的中国共产党人员!”
她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字字清晰,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因为信仰,因为要救国救民,我才顶着这个身份,在敌人的心脏里周旋。
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击毁的,是民众身上的镣铐和枷锁;
我们建立的,是一个美好自由的新世界。
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不合理,都应该有人站起来去改变、去打破、去重造!”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到陆沉舟藏身的方向,眼里闪着光:“为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可以牺牲生命!”
台下的百姓们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他们看着这个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女人,看着她此刻眼中的自信和坚定,心里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
(用了《追风者》沈近真的台词)
有人悄悄握紧了拳头,有人在低声啜泣,还有人偷偷将仇恨的目光投向台上的日军。
松井的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她还在煽动人心。
可看着她那双清澈而决绝的眼睛,他还是忍不住上前一步:“林晚,你真的不后悔吗?
只要你点头,我立刻带你离开这里。”
林晚没有看他,只是定定地望着陆沉舟的方向。
声音轻柔却坚定:“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这里借用了电影《风声》顾晓梦的台词)
说完,她缓缓闭上双眼,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仿佛只是要睡去一般,再也不理会身边的日军。
松井看着她这副模样,终于彻底绝望。
他猛地转过身,对着行刑手吼道:“执行死刑!”
“砰——”
一声枪响,划破了广场的寂静。
林晚的身体轻轻晃了晃,缓缓倒了下去。
她的手在空中微微抬起,像是要抓住什么,最终却无力地垂落。
台下的陆沉舟猛地冲出人群,却被身边的同志死死拉住。
“组长,不能去!日本人就等着我们上钩!”
“放开我!那是我的爱人!是林晚啊!是我的妻子啊!”陆沉舟嘶吼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我答应过她,要带她去看弄堂的老槐树,要和她一起等胜利的那一天!我不能让她一个人……”
他挣扎着,指甲抠进了同志的胳膊,留下深深的血痕。
可他最终还是停住了脚步。
他看到林晚倒下时,嘴角那抹安心的微笑,看到她闭上眼睛前,那最后一瞥里的嘱托。
他知道,他不能让她的牺牲白费,不能让更多的人因为他的冲动而死去。
他缓缓蹲下身,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广场上,百姓们的哭声越来越大,有人对着行刑台扔石头,有人在大喊“打倒日本侵略者”。
日军的机枪对准了百姓,却在看到他们眼中的仇恨时,犹豫了。
松井看着这混乱的一幕,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他知道,这个女人虽然死了,可她带来的力量,却永远留在了这些百姓的心里。
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行刑台上。
林晚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朵凋零的花,却在百姓们的心里,开出了最美丽的希望之花。
陆沉舟站起身,擦干眼泪,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他知道,他要带着林晚的信念,带着她的希望,继续战斗下去。
他要替她,替所有牺牲的同志,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等到那个美好自由的新世界到来的那一天。
而此刻,林晚的意识漂浮在半空中。
她看着台下的陆沉舟,看着那些流泪的百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001,任务完成了吗?”她轻声问。
“完成了。”001的声音带着哽咽,“你成功阻止了日军的多次计划,点燃了百姓的抗日热情,原主的执念已经消散。”
林晚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她用生命守护的土地,看了一眼那个她深爱的人。
“陆沉舟,等胜利的那一天,记得替我去看看弄堂的老槐树。”
说完,她的意识渐渐消散,融入了夕阳的余晖里。
而她的精神,却像一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林晚牺牲的第二天,上海的地下党就将她的事迹印成了传单,贴满了大街小巷。
《申报》的地下印刷点更是冒险加印了特刊,头版头条印着“女英雄林晚:甘为星火,燃尽自身照山河”。
配着她在行刑台上挺直脊背的素描像。
百姓们争相传阅,有人边看边哭,有人将传单贴身藏好,还有人把她的名字刻在自家门板上。
那个被日军折磨得不成人样,却在刑场上喊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女人,成了上海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原本有些沉寂的抗日热情,像被点燃的干柴,瞬间熊熊燃烧起来。
更多青年主动加入地下党和军统,商铺老板偷偷给抗日力量送粮送药。
甚至连租界里的巡捕,都开始暗中给他们通风报信。
松井看着满城的传单和百姓们眼中的仇恨,气得将办公室的茶杯摔得粉碎。
他想下令严查,却发现连自己的士兵里,都有人在偷偷传阅林晚的事迹。
他终于明白,这个女人用自己的死,给日军挖了一个永远填不平的坑。
而陆沉舟,自刑场一别后,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说一句话多余的话,每天埋在作战计划和情报里,眼睛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
他带着队伍,炸毁了日军的弹药库,截获了他们的增援物资。
甚至潜入日军司令部,偷走了他们“秋季大扫荡”的核心文件。
每次行动前,他都会摸一摸怀里的怀表,表盖里林晚的名字,是他唯一的支撑。
1943年冬天,陆沉舟接到了去重庆汇合的命令。
临走前,他去了百乐门旁边的那条弄堂。
老槐树还在,只是枝桠上积满了雪。
他站在树下,仿佛看到林晚穿着学生装,笑着朝他走来,说要等抗战胜利了,来看槐花。
他伸手,轻轻碰了碰冰冷的树干,低声说:“晚晚,等我回来,一定带你看满树的槐花。”
在重庆的两年里,陆沉舟参与制定了多次重要的作战计划。
他见过太多牺牲,也见过太多坚持。每次遇到困难,他都会想起林晚在刑场上的话,想起她眼中的坚定。
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林晚的灵魂,一直和他们同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时,陆沉舟正在上海的一处联络点。
他手里拿着刚收到的电报,愣了很久,突然蹲下身,捂住脸,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眼泪里有喜悦,有激动,还有对林晚的思念——他们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当天下午,上海的百姓们涌上街头,敲锣打鼓,欢呼雀跃。
有人举着“庆祝抗战胜利”的横幅,有人拿着国旗,还有人喊着“打倒日本侵略者”的口号。
陆沉舟混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
这是林晚想要的太平盛世,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他去了刑场所在的广场。
那里已经没有了铁丝网和机枪,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土地。
他站在曾经的行刑台位置,仿佛还能看到林晚穿着囚服,挺直脊背的样子。
他从怀里掏出怀表,打开表盖,里面的照片已经有些泛黄,却依旧清晰。
“晚晚,我们胜利了。”他轻声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你看到了吗?百姓们都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日本人被赶出去了。”
几天后,陆沉舟重建了父亲的诊所。
诊所就开在苏州巷子里,门前种了一棵槐树。
他每天给百姓看病,闲暇时就坐在槐树下,看着来往的行人,想着林晚。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娶个媳妇,他总是笑着摇摇头:“我在等一个人,等她来看槐花。”
1946年春天,槐花开了。满树的白色槐花,像雪一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陆沉舟坐在树下,手里拿着一张照片——是他请人画的,画里的林晚穿着学生装,站在槐树下,笑着看向他。
他轻轻抚摸着照片,眼里满是温柔。
“软软,你看,槐花开了。”他轻声说,“我们的约定,我做到了。”
风轻轻吹过,槐花落在他的肩膀上,像林晚的手,轻轻拂过。
陆沉舟知道,林晚没有离开,她化作了槐花开满枝头;
化作了春风拂过大地;化作了这片土地上永恒的希望。
他会带着林晚的信念,好好活下去,守护好这片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他相信,只要有人记得林晚,记得那些牺牲的先烈。
星星之火就永远不会熄灭,这片土地就永远不会再受战火的侵袭。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槐树上,也洒在陆沉舟的身上。
他坐在树下,看着远方的天际线,嘴角露出了一丝久违的微笑。
和平的日子,终于来了。
而他和林晚的故事,也会像这槐花一样,年复一年,在这片土地上,静静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坚守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