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封容器在防震箱中稳稳落定,特战队员的手套边缘沾着一粒未被察觉的黄沙。酒泉基地指挥中枢的主控屏上,星际门能量环流依旧平稳,但陈御风的目光已从撒哈拉的坐标移开,转向北方空域——文昌发射场的实时数据流正涌入终端。
他站在控制台前,手指轻敲桌面,调出飞行王朝系统后台。b计划的诱饵数据包已触发三处响应,而d计划残留信道的最后一次脉冲记录,正与当前测控系统的异常波动频率吻合。这不是攻击,是回声,是境外势力在确认“得手”后的自我暴露。
“切换至量子加密备用链路。”
“指令已执行。”
周子豪的声音从技术席传来:“‘龙鳞’涂层自检完成,通信模块抗干扰强度达标。”
陈御风点头,目光扫过遥测界面。南海方向的气象云图不断刷新,强对流云团边缘距发射塔仅两百公里,轨迹却呈现偏移趋势。他接通沈昭华频道:“气象模型确认?”
“沈氏数据库推演结果一致。”她的声音冷静,“云团将在发射窗口前17分钟偏离主轴,不影响点火。”
“按原计划推进。”
全球二十国代表已在观礼区就位。镜头扫过各国技术官的脸庞,有人皱眉,有人交头接耳。一名西方代表手持平板,突然起身走向中方协调席,投影画面随即切至核心舱能源模块剖面图。
“反物质反应堆的密封层级是否足以应对微陨石撞击?是否存在泄露风险?”
全场安静。
陈御风未动,直接调出实时遥测信号,投射至中央全息屏。纳米级密封层的动态监控画面展开,每一层材料的应力分布以不同色阶呈现。
“这是当前状态下的实时数据流。”他说,“密封结构共七层,最内层为自修复纳米复合材料,可在0.3秒内闭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穿孔。”
他顿了顿,继续道:“三年前,俄方总师曾指出超导磁体存在热斑隐患。我们采纳其警示,将磁约束场冗余度提升至400%,并引入分布式冷却系统。”
大屏幕切换至模拟动画:一道高能粒子流撞击反应堆外壳,防护层逐级吸收能量,最终被完全阻隔。
沈昭华接过话音:“《太空安全公约》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成员国可在紧急情况下启动联合应急协议。目前,所有监测节点均已接入共享网络。”
多国代表 exchanged glance,一位德国技术官微微颔首。
周子豪此时调出实验舱内的微型熔炉画面:“这是‘自修复纳米材料’在模拟太空辐射环境下的愈合过程。”
镜头拉近:一道裂痕在金属表面蔓延,随即被流动的银灰色物质填充,三秒后恢复如初。
“材料修复不依赖外部干预,且可在真空环境中自主激活。”
质疑声渐息。
倒计时进入最后十分钟。
陈御风注视着燃料预压曲线,瞳孔微缩。机械表指针轻微震颤,幅度不足一度,持续时间不到半秒。系统未报警,但他知道,这是发动机预热阶段的毫秒级延迟——前世无数次试飞积累的本能,在此刻苏醒。
他闭眼,思维接入飞行王朝系统。
【申请临时权限:精准推力控制算法】
【检测到“星际跃迁”前置贡献值达标】
【奖励发放:精准推力控制算法(v1.0)】
【是否注入当前任务链?】
“确认注入。”
代码流无声汇入主控程序。燃料泵压参数自动微调,预热曲线回归标准区间。倒计时归零前五秒,所有指标转绿。
“点火程序启动。”
“一级发动机点火。”
长征九号底部轰然爆燃,烈焰撕裂空气,托举着核心舱缓缓离地。地面震动传导至控制中心,玻璃幕墙发出低频嗡鸣。全球直播画面中,火箭尾焰划破天际,像一把燃烧的利剑刺入苍穹。
“一级分离正常。”
“二级发动机点火。”
陈御风紧盯遥测数据。轨道切入精度、姿态控制稳定性、能源模块输出功率——每一项都在阈值内运行。直到核心舱进入预定近地轨道,太阳能帆板展开指令下达。
“帆板展开程序启动。”
十秒后,遥测信号显示左侧帆板展开到位,右侧陀螺仪读数突现波动。
“姿态控制系统异常!”周子豪迅速调出传感器阵列日志,“地磁扰动引发陀螺仪误判,偏差0.8度。”
“启动冗余校准。”
“校准程序运行中……完成。姿态恢复稳定。”
就在此刻,沈昭华左手无名指上的翡翠戒指泛起一抹温润绿光,光线柔和,持续约两秒后隐去。几乎同时,陈御风腕间上海牌机械表的表盘也浮现出淡淡荧光,与戒指光芒频谱一致。
两人同时抬头,目光交汇。没有言语,但某种超越物理规则的感知在瞬间联通——那光芒,与曲率引擎启动时的能量频谱完全重合。
“‘龙鳞’材料太空验证任务准备情况?”沈昭华低声问。
“样本已装载至返回舱适配器,待命发射。”周子豪回答。
陈御风未移开视线。他抬起手腕,指尖轻抚表盘裂纹处。系统界面无声浮现:
【飞行贡献值:100%】
【下一阶段解锁条件满足】
【新权限开启:深空航行蓝图(第一阶段)】
他未点击查看,而是将注意力重新投向主控屏。核心舱已全面建立天地通信,太阳能帆板角度调整完毕,能源输出稳定。
“报告北京指控中心,文昌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收到。转入轨道运行监测阶段。”
控制室内掌声响起,各国代表纷纷起身致意。一名法国技术官走上前,向陈御风伸出手:“这不只是华夏的胜利,是人类共同迈出的一步。”
陈御风与其握手,尚未回应,沈昭华的通讯终端突然亮起。一封加密邮件自动弹出,标题为空,发件人字段显示一串乱码。她指尖划过屏幕,调出元数据追踪路径,发现该邮件经七个跳转节点后,源头指向一个早已注销的国际航空备案号。
周子豪此时低声提醒:“酒泉基地刚传回消息,‘龙鳞’样本的温控系统出现短暂断联,持续1.2秒。”
“查原因。”陈御风说。
“初步判断为外部电磁干扰,频率特征……”周子豪停顿一秒,“与曲率引擎启动时的背景辐射残余一致。”
沈昭华盯着那封乱码邮件,忽然注意到附件图标——一个极小的六边形轮廓,边缘带有蜂窝状纹路。她放大图像,像素重组后,显现出一行极细的文字:
“d-pRotocoL\/\/phASE III p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