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九月,豫菜预制菜海外运营中心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市场部的员工们手里拿着笔,飞快地记录着从东南亚传来的反馈。
“胡辣汤卖断货了!”“食客说辣度不够,想要更辣的版本!”“华人顾客问什么时候有特辣胡辣汤!”
“李总,首批5000份预制菜在东南亚上架10天,就卖了3800份!其中胡辣汤卖得最好,20家超市有15家已经断货!”
市场部负责人周萌拿着销售报表,快步走进李明远的办公室,语气里满是兴奋,“反馈表我整理好了,您看,80%的好评都集中在胡辣汤上,不过有个普遍需求——加辣!”
李明远接过报表和反馈表,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手写反馈:
马来西亚吉隆坡华味超市的反馈写着“本地华人顾客说‘胡辣汤不够劲,想念家乡的辣度’”;新加坡牛车水分店的反馈是“本土食客能接受更辣的口味,建议推出加辣款”;泰国曼谷分店则备注“胡辣汤的香料味很受欢迎,辣度再提两成会更畅销”。
“果然是这样!”
李明远笑着点头,之前考虑到东南亚部分食客可能不适应太辣的口味,特意将胡辣汤的辣度减了三成,没想到反而成了最需要调整的点,“东南亚华人多,对胡辣汤的‘够劲’有记忆,本土食客受东南亚酸辣口味影响,对辣的接受度也高,咱们还是低估了他们的辣度需求。”
周萌补充道:“我们还做了线上问卷,参与的1200名食客中,75%希望胡辣汤推出‘加辣版’,20%想要‘特辣版’,只有5%觉得现有辣度合适。而且不少食客建议,辣油包单独包装,让他们可以自己控制辣度。”
李明远立刻召集团队开会,研发部、生产部、采购部的负责人都准时到场。
会议桌上,摆着几碗不同辣度的胡辣汤样品——从现有版本,到加辣10%、20%、30%的版本,旁边还放着东南亚反馈的辣油包样品。
“研发部先说说,加辣版本怎么调整?”李明远看向研发总监李哲。
李哲拿起加辣20%的胡辣汤样品,解释道:“我们计划在现有配方基础上,增加河南特产生椒粉的比例,同时保留原有的香料包,保证辣度提升的同时,不影响胡辣汤的复合香气。针对‘特辣版’,会额外添加少量印度辣椒碎,辣度比加辣版再高15%,但会控制在不刺激肠胃的范围内。”
“辣油包一定要单独包装!”生产负责人张凯立刻补充,“之前的辣油包是和调料包混在一起的,食客没法调整。单独包装后,每个胡辣汤预制包配两个辣油包——普通辣油包和特辣油包,食客想加多少加多少,更灵活。”
采购负责人李娜也说道:“生椒粉和印度辣椒碎的采购渠道已经联系好了,河南本地的生椒粉供应商能保证每周供货500公斤,印度辣椒碎从广州港进口,10天内能到货,不会影响生产。”
会议结束后,研发部立刻投入加辣版本的调试。
李哲带着研发团队,每天熬制十几锅胡辣汤,从加辣10%开始,逐次调整生椒粉和辣椒碎的比例,邀请公司里有东南亚生活经验的员工品尝,直到确定最适合的辣度。
“这个加辣20%的版本正好!”曾在马来西亚工作过的员工王琳尝了一口,点头道,“辣度够,但不烧胃,香料味还很足,和我在马来西亚吃的本地辣菜口味很搭。特辣版再减一点辣,不然本地食客可能接受不了。”
李哲立刻记录调整,将特辣版的印度辣椒碎比例减少5%,重新熬制后,王琳尝了尝,满意地说:“这下好了!特辣版够劲,适合喜欢重口味的华人顾客,加辣版适合大多数食客,兼顾得很好。”
与此同时,生产部也开始调整包装生产线。原本混装的调料包被拆分成“基础调料包”“普通辣油包”“特辣油包”,包装上用中英双语标注“可根据口味自行添加”,还印了个小小的辣椒图标,方便食客识别辣度。张凯每天都在生产车间盯着,确保包装拆分准确,辣油包的密封完好,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
一周后,加辣版和特辣版胡辣汤的样品送到了东南亚各超市。陈先生第一时间组织试吃活动,邀请之前反馈辣度不足的食客品尝。“这个加辣版太好吃了!就是我想念的家乡味道!”马来西亚华人张先生喝完一碗加辣版胡辣汤,激动地说;泰国本土食客阿玲则尝了特辣版,虽然辣得直冒汗,却笑着说:“够辣!够过瘾!下次还要买!”
试吃反馈非常好,陈先生立刻给李明远打电话,要求追加5000份加辣版和3000份特辣版胡辣汤:“李总,加辣版和特辣版太受欢迎了!试吃当天就有顾客预定,赶紧发货,不然又要断货了!”
李明远笑着答应,挂了电话后,立刻安排生产部启动加急生产。
车间里,工人们加班加点,熬制加辣版和特辣版胡辣汤,包装线上,单独的辣油包整齐地进入预制菜箱,冷链车早已等候在门口,准备第一时间将货物运往广州港。
“李总,这次不仅胡辣汤调整,其他菜品也收到了一些小反馈。”
周萌拿着新的反馈表走进来,“河南烩面的椰浆味可以再淡点,糖醋里脊的甜度可以再减一成,卤汁排骨的香料味可以再浓点。”
李明远接过反馈表,认真看了看:“这些调整都记下来,研发部下周开始调试。东南亚市场是咱们豫菜预制菜出海的第一个重点市场,一定要根据食客反馈快速调整,既要保留豫菜的正宗味道,也要贴合当地口味,这样才能长久做下去。”
九月底,首批加辣版和特辣版胡辣汤顺利抵达东南亚,上架当天就卖出了1200份,不少超市又紧急追加订单。陈先生给李明远发来现场照片——超市的豫菜预制菜货架前挤满了食客,大家手里拿着加辣版胡辣汤,脸上满是期待。
李明远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欣慰。
他想起首批发货时的忐忑,想起收到反馈时的紧张,再到现在调整后的畅销,心里更加坚定了“因地制宜、灵活调整”的思路。豫菜出海,不是简单地把国内的菜品搬到国外,而是要在保留文化内核和正宗口味的基础上,适配当地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偏好,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食客,都能爱上豫菜的味道。
“接下来,我们要把加辣版胡辣汤作为主打,同时推进其他菜品的调整。”
李明远在团队会议上说,“还要收集更多反馈,比如不同国家的口味差异、线上销售的数据、食客对文化卡片的评价,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让豫菜预制菜在东南亚站稳脚跟,然后推向更多海外市场。”
窗外的阳光洒进办公室,照亮了墙上的“豫菜出海规划图”——东南亚、北美、欧洲,一个个市场标记在地图上,等待着中原美食的香气去填满。
李明远知道,这只是豫菜预制菜海外拓展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只要用心倾听食客的声音,用心做好每一份菜品,中原美食的味道,一定会飘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