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德国汉堡,港口的集装箱吊车正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不远处的明远楼欧洲食材仓库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刚到港的焦作山药、开封花生搬进冷藏库。
这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仓库,是明远楼在欧洲布局的首个食材集散中心,从选址、建设到投入使用,历时半年,可储存500吨河南特色食材,预计能将欧洲门店的食材物流成本降低30%,彻底解决海外门店“食材不新鲜、供应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这座仓库的筹备,源于去年欧洲门店的运营困境。
当时,明远楼在伦敦、巴黎的两家分店刚开业,却因食材供应问题频频受挫。
焦作山药从国内空运到欧洲,运费是食材本身价格的2倍,还因运输时间长(48小时),部分山药出现发芽、霉变;特制的豫菜调味料(如胡辣汤料、烩面汤底料)依赖进口,中间经过3-4级经销商,价格被层层加价,比国内贵40%;最棘手的是新鲜蔬菜(如十香菜、香椿),国内空运成本高,本地采购又找不到正宗品种,导致部分菜品无法供应,顾客投诉率高达15%。
“海外门店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解决供应链问题。”
李明远在海外运营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零散采购、多次中转是成本高、鲜度差的根源,我们必须在欧洲建自己的仓库,实现‘批量采购、集中存储、直达门店’,把供应链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团队经过三个月的考察,最终选定德国汉堡作为仓库选址,核心原因有三点:
一是汉堡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物流枢纽发达,海陆空运输便捷,能快速辐射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欧洲主要城市;二是汉堡有成熟的食品仓储物流体系,冷链设施完善,符合食材存储标准;三是当地政策支持跨国企业仓储建设,税收和租金成本相对较低。
仓库建设从去年八月启动,团队按照“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要求规划设计:
- 功能分区:仓库分为冷藏区(0-4c,存储新鲜山药、蔬菜、肉类)、冷冻区(-18c,存储预制菜、调味料)、常温区(存储干货、米面粮油)三大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温湿度监控系统,实时上传数据,确保食材存储环境稳定;
- 冷链设备:采用德国进口的智能冷藏柜,温度控制精度达±0.5c,能根据食材特性自动调节温度(如山药存储温度3c,香椿存储温度1c);配备2辆冷链配送车,可实现“仓库-门店”全程恒温运输,温度波动不超过2c;
- 智能管理:引入wmS仓储管理系统,食材入库时贴电子标签,记录采购时间、产地、保质期等信息,出库时自动生成配送单,全程可追溯,避免食材过期或错发。
仓库的核心功能是“集中采购+区域配送”。
明远楼与河南本土食材供应商签订“欧洲专供协议”,焦作山药、开封花生、许昌腐竹等特色食材,按季度批量采购,通过海运发往汉堡港(海运成本仅为空运的1\/5),到港后直接进入仓库存储;豫菜特制调味料(如胡辣汤料、烩面汤底料)由国内工厂批量生产,统一装箱运至仓库,再按需分发到各门店;新鲜蔬菜则采用“国内空运+本地采购”结合的方式,十香菜、香椿等国内特有品种从郑州空运至汉堡,存储在冷藏区,生菜、菠菜等常规蔬菜从德国本地农场采购,确保新鲜度。
为了验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团队在仓库投入使用前做了一次“压力测试”:从郑州采购10吨焦作山药、5吨开封花生、2吨胡辣汤料,通过海运发往汉堡,全程28天。
到港后检测,山药新鲜度达95%,无发芽、霉变;花生水分含量控制在12%,符合存储标准;胡辣汤料包装完好,无受潮。随后,将这批食材配送到伦敦、巴黎门店,门店反馈“山药口感和国内一致,胡辣汤料味道正宗,成本比之前降低35%”。
仓库投入使用后,欧洲门店的运营效率显着提升。
伦敦分店的店长小王说:“以前要提前一周下单采购食材,还经常断货;现在仓库就在汉堡,当天下单,第二天就能到货,食材鲜度好,成本还低。比如胡辣汤料,以前一袋20元,现在只要12元,每月能省1万多块。”
巴黎分店的厨师长也表示:“有了仓库,终于能稳定供应十香菜、香椿了,顾客点‘十香菜核桃仁’‘香椿炒土鸡蛋’的频率越来越高,菜品好评率提升了20%。”
除了降低成本、稳定供应,仓库还承担着“食材本土化研发”的职能。
团队在仓库设立“食材检测实验室”,定期对本地采购的食材进行品质检测,比如测试德国本地面粉是否适合做烩面,法国的鸡肉是否能替代国内的麻鸭做酸梅扒鸭。
经过多次测试,团队发现德国面粉蛋白质含量高,适合做筋道的烩面;法国鸡肉肉质较嫩,可用于改良版“酸梅扒鸡”,既降低成本,又符合当地口味。
仓库运营过程中,团队还解决了“食材保质期管理”的难题。
针对山药、香椿等保质期短的食材,仓库采用“先进先出”原则,临近保质期30天的食材,优先配送到距离近的门店;保质期不足15天的食材,免费赠送给当地华人社区或慈善机构,避免浪费。
“去年年底,有一批香椿还有10天到期,我们赠送给汉堡的华人养老院,老人们都说吃到了家乡的味道,特别开心。”仓库负责人老杨说。
三月初,仓库运营满一个月,数据显示:欧洲门店的食材物流成本平均降低30%,其中海运替代空运的食材成本降低50%,经销商环节减少的食材成本降低40%;食材新鲜度达标率从之前的80%提升至98%;顾客因食材问题的投诉率从15%降至3%;门店的菜品供应种类增加了15%,新增了“香椿拌豆腐”“十香菜核桃仁”等之前无法供应的菜品。
李明远在仓库运营总结会上说:“欧洲仓库是明远楼海外供应链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要在北美建仓库,覆盖美国、加拿大的门店;未来三年,要在全球建立‘3大区域仓库+10个城市配送点’的供应链网络,让海外门店都能用上新鲜、便宜的河南食材。”
陈静雅补充道:“仓库不仅是存储和配送中心,更是豫菜食材的‘海外推广站’。我们计划在仓库举办‘河南食材品鉴会’,邀请欧洲的餐饮企业、食材经销商参观,推广焦作山药、开封花生等特色食材,让更多人了解河南食材,了解豫菜。”
太阳的余晖洒在明远楼欧洲食材仓库的招牌上,仓库里的工作人员还在忙着分拣食材,冷链配送车整装待发,即将把新鲜的河南食材送往欧洲各地的门店。
这座仓库,不仅解决了明远楼海外门店的供应链难题,更搭建了河南食材走向欧洲的“桥梁”。
从此,在伦敦的餐厅,在巴黎的街头,食客们吃到的豫菜,不仅有地道的中原风味,更有来自家乡食材的新鲜与温度;明远楼的海外扩张,也因这条稳定、高效的供应链,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