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户部尚书马齐的府邸内,灯火通明。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气息,混合着上等龙井的茶香,却无法舒缓在场任何一个人的神经。
马齐的手指在紫檀木桌面上一下下地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没有再去看那份来自陕西的战报,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联军溃败,仅余四成兵力逃窜。
而他寄予厚望的陕西提督张承业,竟然以整备粮草为名,按兵不动,坐视防线被撕开一个致命的口子。
“废物!”
他再一次低声咒骂,这一次却不是对着空气。
他面前站着一个神情阴鸷的中年人,是他的心腹幕僚。
“大人,张承业此人,向来首鼠两端,只顾自家利益。指望他为朝廷尽忠,怕是所托非人。”
幕僚的话语冷静而刻薄。
马齐停下了敲击桌面的手指,端起茶杯,却发现茶水早已冰凉。
他将茶杯重重放下。
“他不是只顾自家利益吗?那本官就让他明白,他的身家性命,到底攥在谁的手里。”
马齐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狠厉。
“派人去,把他留在京师的家眷,给我‘请’到府里来。好吃好喝招待着,但一步也不许离开。”
幕僚欠了欠身。
“大人英明。”
“再写一封密信给他。”
马齐的声音压得很低,仿佛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
“告诉他,三日之内,本官要看到他的五万大军,不,他剩下的两万多人,全部投入战场,与汉寇死战到底。”
“如果他做不到……”
马齐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道。
“诛、他、满、门。”
……
三日后,渭南城。
陕西提督张承业的府邸内,死一般的寂静。
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面前的桌案上,摊开着一封来自京师的密信。
信纸很薄,上面的字迹却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压与森然的杀意。
“……三日内若不率军死战,便诛你满门。”
张承业反复看着最后这一行字,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
他身旁那杯刚刚沏好的热茶,已经完全失去了温度。
他想起了几天前,自己还在这里悠闲地品茶,嘲笑阿尔瓦雷斯的疯狂,庆幸自己没有趟进那片血腥的泥潭。
现在,泥潭的浑水却主动淹到了他的脖颈。
他缓缓抬起手,将那封信纸捏在掌心,纸张在他的指间被揉搓成一团。
“呵呵……”
一声干涩的笑从他的喉咙里挤了出来,听上去比哭还要难听。
“死战?”
他喃喃自语,仿佛在问一个看不见的鬼魂。
“拿什么去死战?”
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那天的景象。
红毛鬼子铺天盖地的炮火,将他的五万大军炸得人仰马翻。
那些他视若珍宝的绿营兵,在铁与火的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灯笼。
侥幸逃回来的两万三千人,一大半都是临时抓来的民夫,许多人连刀枪都握不稳。
让他们去和那些装备着五雷神机,还有铁甲怪物开路的汉军死战?
那不是打仗,那是单方面的屠杀。
“岳升龙归汉,封了川陕总督。”
“赵良栋归汉,依旧手握重兵,镇守甘肃。”
他的声音逐渐变大,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疯狂。
“我张承业为大清流过血,为朝廷卖过命,换来的是什么?”
“是让我的士兵去送死!是用我全家老小的性命,来填补他们指挥失当的窟窿!”
“砰!”
他终于无法抑制胸中的怒火,将桌上的茶杯狠狠扫落在地。
青花瓷的碎片四散飞溅。
他剧烈地喘息着,胸口起伏不定。
愤怒过后,是彻骨的冰冷。
他是一个军人,更是一个政客。
他比谁都清楚,当朝廷开始用家眷来威胁一个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时,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再信任你。
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等待你的都将是清算。
战,是死路一条。
不战,是满门抄斩。
横竖都是死。
张承业的呼吸慢慢平复下来,他的脸上恢复了惯有的平静,只是那份平静之下,涌动着一股决绝的暗流。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对着门外的亲兵吩咐道。
“去,把几位总兵都请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半个时辰后,张承业麾下仅剩的几名心腹将领,都聚集在了书房内。
他们看着地上的瓷器碎片,又看了看张承业阴沉的脸,都默不作声,等待着提督大人的训示。
张承业没有说话,只是将那团被他捏得不成样子的信纸,扔到了桌上。
一名离得最近的总兵迟疑着上前,捡起信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
他将信传给下一个人。
很快,所有将领都看完了这封来自京师的密信。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都看到了吧。”
张承业终于开口,声音沙哑。
“马尚书的命令,让我们去死。”
一名脾气火爆的总兵忍不住骂出了声。
“他妈的!这群京城里的老爷,坐在暖房里动动嘴皮子,就要我们拿命去填!”
“大人,咱们的兵什么样,您最清楚。那些民夫,听到炮声就尿裤子了,怎么跟汉军打?”
“是啊大人,这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
将领们群情激奋,积压已久的怨气与恐惧,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张承业抬手,向下压了压。
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
他环视着自己的部下,这些都是跟着他多年的老人。
“清廷,已经弃我等于不顾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死战,我们都会变成汉军的军功。我们的家人,会因为我们的‘畏战不前’而被朝廷问罪。”
他停顿了一下,给众人消化的时间。
“但是,还有另一条路。”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岳升龙、赵良栋,他们归汉了。他们的家人安然无恙,他们自己也得到了重用。”
张承预的语速很慢,像是在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归汉,可保家人性命,也可保麾下数万弟兄,尤其是那些无辜民夫的性命。”
书房里一片死寂。
“叛……叛清?”
一名将领下意识地吐出这两个字,身体都哆嗦了一下。
张承业冷笑一声。
“是它先逼反我们的!”
“我只问你们一句,是愿意跟着我去死,还是愿意跟着我,去博一条活路?”
将领们互相看着,从彼此的脸上,他们看到了恐惧、犹豫,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上绝路的认同。
终于,那名最先看信的总兵,单膝跪地。
“末将……愿随大人,共谋生路!”
“扑通!扑通!”
其他的将领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
“愿随大人!”
张承业看着跪倒一片的部下,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
他的计划迅速敲定。
首先,他以“粮草不足,无力供养”为由,将麾下一万八千名被强征来的民夫就地遣散。
他自掏腰包,给每个人发了三天的口粮与几两碎银作为路费。
这个举动,既是向汉军示好,也是为了甩掉包袱,保全这些无辜者的性命。
做完这一切,他手中只剩下五千名真正能战的绿营精锐。
然后,他带着这五千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西安城。
城中由朝廷派驻,用以监视他的“西安将军”与“陕西知府”,还在睡梦中,就成了刀下之鬼。
府库、粮仓、兵器库,一夜之间,尽数易主。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照亮西安城的城楼时,城头已经换上了陌生的旗帜。
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周大勇率领的龙骧军团前锋,刚刚抵达城下,便看到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张承业一身便服,不带兵器,亲自站在城门口。
他身后,是那五千名神情复杂的绿营兵。
周大勇策马上前,与他遥遥相对。
张承业对着周大勇,深深地躬下身子,双手奉上了一串沉甸甸的钥匙。
“末将张承业,愿献西安城、府库钱粮,以为投名状。”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望汉王殿下,念末将保全城中百姓、遣散无辜民夫之功,予以任用。”
周大勇看着这个几天前还是敌人的清廷提督,又看了看他身后洞开的城门,立刻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他没有立刻答复,而是通过随军的电信局,将这里的详细情况,一字不差地汇报给了远在银川的李信。
线路那头的回令很快传来。
“暂命张承业为‘陕西绿营安抚使’,负责收拢陕西境内溃散的绿营兵,维持地方治安,但有一条,不得扰民。”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陕西失守……张承业兵变,献城投敌……”
一名太监用颤抖的声音,念着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报。
康熙皇帝的脸,在一瞬间变得惨白。
他身体晃了晃,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皇上!皇上!”
宫内顿时乱作一团。
不知过了多久,康熙悠悠转醒。
他睁开眼睛,看着头顶熟悉的龙纹藻井,两行清泪无声地从眼角滑落。
“陕西一失,我大清……亡矣……”
他发出一声绝望的叹息,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而在户部尚书府,马齐在接到“张承业兵变、西安失守”的消息后,气得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想要再用同样的手段去逼迫其他将领,却发现,他的命令,已经再也调不动一兵一卒。
清廷在西北的统治,伴随着西安城门的洞开,彻底土崩瓦解。
作者深知大家的期待,正全力以赴赶更中,认真打磨每一个细节!恳请各位朋友多留下催更和书评,你们的鼓励能让我更有冲劲,在这里跟大家说声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