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零六章 星槎龙骨鸣

星槎冲破大气层的瞬间,陈景明听见了龙骨发出的声音。

不是金属摩擦的锐响,是类似鲸歌的低频共鸣,从星槎底部的合金骨架里渗出来,顺着舱壁的纹路往上爬。他正趴在舷窗上看地球,蓝色的弧光在视野里逐渐收缩,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成玻璃珠,而那共鸣声就在这时漫过耳际,带着海水般的湿意——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泉州湾打捞古船时,潜水钟外传来的座头鲸的歌声,也是这样裹着咸涩的震动,仿佛要把人的骨头缝都泡软。

“是地磁场剥离的应激反应。”周砚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他面前的屏幕上正跳动着一组波浪状的曲线,“星槎的龙骨用的是定向结晶合金,内部有纳米级的磁畴结构,离开地球磁场时会重新排列,这声音是磁畴翻转的振动频率。”他调出三维模型,龙骨的脉络在全息投影里亮起,像人体的血管在输送某种发光的液体,“你看,这些发光的脉络,走向和石峁祭台的地脉走向完全一致。”

陈景明凑近看,模型里的发光脉络确实与他手绘的石峁地脉图重合。最粗的那根主脉从星槎底部延伸至驾驶舱,正好对着林薇手中的黑曜石车辖,而车辖此刻正泛着淡淡的青光,表面的鳞纹像活过来似的轻微起伏。“不是巧合。”他指尖划过模型里的一个节点,那里的光芒突然闪烁了一下,“守契人把地球的地脉结构复刻到了星槎里,就像给船装了一副‘大地的骨架’,让它在宇宙里也能保持与母星的共振。”

林薇忽然“呀”了一声,举起车辖对着舷窗。黑曜石的切面将地球的蓝光折射成七道光束,正好落在控制台的七个按钮上。按钮的颜色瞬间变了,从原本的银白变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与璇玑铜盘的玉牙色泽一一对应。“它们在响应。”她转动手腕,光束随之旋转,按钮上的颜色也跟着流动,像融化的宝石,“这不是普通的装饰,是星槎的‘七窍’,对应北斗七星的能量节点。”

周砚立刻做了频谱分析,发现按钮变色时发出的电磁波频率,与石峁玉璋在阳光下的衍射频率完全相同。“是光频密码。”他调出数据库里的玉璋光谱图比对,重合度达到99.7%,“守契人用可见光的频率来编码指令,就像用不同颜色的光写信,只有特定的‘眼睛’才能读懂——比如这枚黑曜石车辖,它的折射率经过精确计算,刚好能解开这个密码。”

陈景明的目光落在储物格里的璇玑铜盘上。刚才还安静沉睡的铜盘,此刻正浮在半空中,底部的凹槽里渗出银色的雾霭,将铜盘托在离格三厘米的地方。那些雾霭不是静止的,在做着螺旋上升的运动,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一致,而铜盘边缘的“归”字,正随着雾霭的旋转逐渐变得透明,能看见背面的刻痕在发光。

“是暗物质场的作用。”林薇放下车辖,走到储物格前,“星槎离开大气层后,周围的暗物质密度会升高,铜盘里的超导材料开始响应这种密度变化。”她指着铜盘背面的刻痕,那些原本模糊的纹路此刻清晰如新,“这些不是普通的刻痕,是超弦理论里的‘卡拉比-丘成桐空间’模型,守契人用最原始的方式,在青铜器上刻下了十维空间的拓扑结构。”

陈景明忽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玉有九窍,通于九天;铜有七律,应于七政。”他一直以为“七政”指的是日月五星,此刻看着铜盘的七枚玉牙与控制台的七个按钮共振,突然明白“七政”其实是星槎的七个核心系统——动力、导航、生命维持、武器防御、信息处理、暗物质探测、时空校准,每个系统都对应着一颗北斗星的能量特征。

“第一组数据来了!”周砚的声音带着兴奋,他面前的屏幕上跳出紫星云的实时扫描图像。与哈勃望远镜的静态观测不同,星槎的探测器捕捉到了星云内部的动态变化:那些六边形的细丝正在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转产生的引力场在星云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的转速呈现出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与向日葵花盘的种子排列方式完全一致。

“是‘活体星云’。”陈景明调出《山海经》里关于“烛龙”的描述:“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他指着屏幕上的漩涡,“这个漩涡就是烛龙的‘呼吸’,每次收缩扩张的周期是23.5小时,正好是地球的一个恒星日,守契人用地球的自转周期来标记烛龙的呼吸频率,方便我们计算进入时机。”

林薇的鱼符突然从手腕上挣脱,飞到控制台上方。鱼符表面的鳞纹全部竖起,像一把把细小的刀片,每个鳞片都反射出不同的星点——这些星点组成的图案,与紫星云漩涡中心的恒星分布完全吻合。“是星图校准器。”她伸手想抓住鱼符,却被一股无形的力挡开,“鱼符在自动校准我们与漩涡的相对位置,那些鳞片是微型的引力透镜,能放大漩涡中心的星光信号。”

周砚根据鱼符反射的星图,调整了星槎的航线参数。当参数输入完毕的瞬间,控制台突然弹出一个三维投影:那是一个由无数齿轮组成的机械结构,每个齿轮的齿数都是质数,咬合方式遵循着某种复杂的数学规律。最中心的齿轮上刻着一个“归”字,与璇玑铜盘上的字体一模一样。

“是星槎的‘心脏’。”陈景明认出这是石峁遗址出土的青铜齿轮组的放大版,当年发掘时,这些齿轮被认为是祭祀用的礼器,此刻看来,分明是某种精密的传动装置,“守契人把地面的齿轮组按比例放大,变成了星槎的核心引擎,每个齿轮的转动都对应着一组宇宙常数,比如π齿轮、黄金分割齿轮、光速齿轮……”

他的话音未落,星槎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不是来自外部的撞击,是内部的齿轮开始高速转动,发出的声音与璇玑铜盘的金线嗡鸣完全同步。驾驶舱的穹顶星图上,所有的星点都开始移动,最终汇聚成一条发光的航线,航线的终点正是紫星云的漩涡中心,而航线的两侧,浮现出二十八星宿的名称,像路灯一样照亮前路。

“收到来自地球的加密信号。”周砚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翻飞,“是卡洛斯发来的,他破解了玛雅水晶气泡的最后一组数据。”屏幕上出现了一组动态图像:水晶气泡在不同温度下会呈现不同的结构,当温度达到37c时(正好是人体的平均体温),气泡会组成一个双螺旋结构,与人类的dNA分子链完全一致,而螺旋的每个节点上,都标注着一个星座的名称。

“守契人是人类的先祖。”陈景明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星槎的所有系统都与人类的生理特征完美匹配——体温、心跳、dNA结构,“他们不是外星文明,是四万八千年前的人类,他们驾驶着更早的星槎探索宇宙,把发现刻进地球的各个角落,等着后代子孙有一天能看懂这些‘家书’。”

林薇的掌心突然被黑曜石车辖烫了一下。她低头看去,车辖表面浮现出一行甲骨文:“星槎有骨,骨有灵,灵在人。”这句话像电流一样击中了她——之前所有的疑惑都有了答案:为什么鱼符会与她的体温共鸣?为什么黑曜石车辖只对她的触碰有反应?为什么星槎的系统参数与人体特征吻合?因为星槎的“龙骨”不仅是金属结构,更是一种与人类意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

“烛龙的呼吸频率在加快!”周砚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屏幕上的漩涡图像开始闪烁红色警告,“根据最新数据,它的收缩周期从23.5小时缩短到了17.8小时,正好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这说明我们的接近已经引起了它的注意。”

陈景明立刻翻开笔记本,父亲在某一页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一个圆圈里套着七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顶角都是51.8度。他一直没弄懂这个符号的含义,此刻看着屏幕上烛龙漩涡的顶角角度正好是51.8度,突然恍然大悟:“这是‘安全阈值’!父亲当年在石峁的陶片上发现的,当烛龙漩涡的顶角小于这个角度时,就会形成致命的引力湍流,我们必须在它收缩到阈值前穿过去!”

林薇闭上眼睛,将意识沉入与星槎的连接中。她“看见”星槎的龙骨正在发光,光芒顺着脉络流到每个齿轮组,那些齿轮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转动,转动产生的能量波在舱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茧,将他们三个人包裹其中。“是防御屏障。”她睁开眼,瞳孔里映着流动的光纹,“星槎在自我调整,用齿轮转动的离心力对抗即将到来的引力湍流。”

周砚计算出最后的窗口期:7小时13分钟。这个时间正好是石峁祭台石板上刻痕的总长度——当年测量时,他曾疑惑为什么祭台石板的刻痕总长不是整数,此刻才明白,那是守契人用地球的时间单位,提前标注了穿越星云的最佳时长。

“璇玑铜盘在传递新的信息!”陈景明指着悬浮的铜盘,此刻铜盘背面的刻痕全部亮起,在舱壁上投射出一组动态星图。星图上,除了归墟的坐标,还标记着七个红色的点,这些点的位置正在缓慢移动,移动轨迹与已知的小行星带完全吻合。“是危险预警!”他放大其中一个红点,“这些小行星不是自然形成的,它们的金属成分与星槎相同,是守契人留下的‘路障’,或者说……是筛选机制。”

林薇的鱼符突然发出尖锐的鸣叫,所有的鳞片都指向星图上的一个红点。她立刻明白这是要她做出选择:绕开还是穿过?绕开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穿过则需要精准的操控。她看向陈景明,发现他正盯着铜盘上的“归”字——那个字此刻已经完全透明,能看见里面流动的金线,这些金线组成的图案,正是星槎穿越小行星带的最佳航线。

“相信它。”陈景明的声音很坚定,“守契人不会给我们设置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些小行星更像是‘路标’,它们的排列方式遵循着北斗七星的周日运动轨迹,只要我们沿着这个轨迹飞行,就能避开所有碰撞。”

周砚将铜盘投射的航线输入导航系统。当星槎驶入小行星带的瞬间,那些小行星突然像活过来一样,自动调整了位置,在星槎周围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通道。通道的内壁闪烁着与璇玑玉牙相同的光泽,仿佛在为他们引路。

“它们在‘欢迎’我们。”林薇看着舷窗外擦肩而过的小行星,发现每个星体表面都刻着细小的螺旋纹,与石峁陨石里的气泡结构完全一致,“这些不是路障,是守契人建造的‘星际灯塔’,用来指引后来者找到正确的航线。”

穿过小行星带后,紫星云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它不再是屏幕上模糊的光斑,而是一片真实的、流动的紫色海洋,那些六边形的细丝在星槎周围飞舞,像无数只透明的蝴蝶。星槎的探测器显示,这些细丝的主要成分是氦-3与某种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种物质能与星槎的合金表面产生共生反应,在船体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

“是‘宇宙珊瑚’。”陈景明想起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虫,它们也是这样与宿主共生,共同构建起庞大的生态系统,“守契人发现了这种物质的特性,用它来保护星槎免受星云辐射的伤害。这层保护膜的厚度会随着星云密度自动调整,就像活的皮肤。”

就在他们距离烛龙漩涡还有300万公里时,璇玑铜盘突然剧烈震动起来。铜盘上的“归”字迸发出刺眼的光芒,将整个驾驶舱照成金色。光芒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影——那是一个穿着兽皮、戴着玉璋头饰的古人,他的手中举着与璇玑铜盘相同的器物,正对着星槎的方向做出指引的手势。

“是守契人!”林薇的声音带着激动,她能感觉到对方的意识正在穿过时空,与自己的意识产生连接。在那一瞬间,她“看见”了四万八千年前的景象:一群古人在戈壁上建造星槎,他们的额头上都刻着与“归”字相似的符号,天空中,紫星云的光芒像极光一样照亮了整个夜空。

“他在传递记忆。”陈景明也感受到了那股意识流,“归墟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是一个随着宇宙膨胀而移动的时空节点。守契人当年发现归墟时,它还在银河系的边缘,现在已经移动到了盾牌座δ星团附近。铜盘上的动态坐标,就是根据归墟的移动轨迹实时计算的。”

周砚的控制台突然收到一组高能信号,信号源正是烛龙漩涡的中心。经过解码,信号显示为一组复杂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完美解释了暗物质通道的形成原理——原来所谓的“暗物质通道”,是归墟周围的时空被引力扭曲形成的“虫洞”,而烛龙的呼吸,正是维持虫洞稳定的能量来源。

“还有最后10分钟。”周砚的额头渗出汗水,星槎的震动越来越剧烈,控制台的警报声此起彼伏,“漩涡的顶角已经降到52度,再等下去就会超过安全阈值!”

林薇深吸一口气,将黑曜石车辖插入驾驶舱中央的凹槽。车辖完全没入的瞬间,星槎的龙骨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这一次,不再是鲸歌般的低频,而是像无数面鼓同时敲响,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驾驶舱的穹顶星图上,“归”字的笔画开始延伸,与烛龙漩涡的边缘完美重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通道入口。

“我们走!”陈景明紧紧握住观测台的边缘,看着舷窗外的紫色星云像潮水一样退去,露出漩涡中心那片深邃的黑暗——那黑暗不是虚无,而是充满了流动的光,像被揉碎的星河。

星槎像一支离弦之箭,冲进了烛龙漩涡的中心。剧烈的挤压感传来,陈景明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拉长又缩短,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只剩下流动的光带。他看见林薇的鱼符在发光,看见周砚的控制台显示着归墟的实时坐标,看见璇玑铜盘悬浮在舱中央,“归”字的笔画里,无数个守契人的身影在向他们挥手。

不知过了多久,挤压感突然消失。眼前的光带散去,露出一片从未见过的星空——这里的星星不再是点状,而是呈现出螺旋状的结构,像一个个巨大的dNA分子。在这片星空的中央,有一个缓慢旋转的银灰色球体,球体表面刻着与星槎龙骨相同的脉络,脉络的交汇处,闪烁着与“归”字相同的光芒。

“那就是……归墟?”林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陈景明看着那个银灰色球体,突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归墟者,非墟也,是谓‘初心’。”他终于明白,守契人所说的归墟,不是宇宙的某个角落,而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源头,是四万八千年前的他们,为后代子孙在宇宙中留下的一个坐标——一个关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终极答案。

星槎缓缓靠近银灰色球体,球体表面的脉络开始与星槎的龙骨产生共鸣。陈景明知道,真正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守契人用四万年的等待,为他们打开了这扇门,而门后的秘密,需要他们用勇气和智慧去解读。

他低头看向掌心时,指腹的皮肤正泛起一层极薄的光晕。那枚“归”字印记不是刻上去的,更像从皮肉里长出来的——笔画边缘泛着半透明的青,像是石峁玉璋被沁了千年的水色,而笔画中央流动的光,比归墟银灰色球体的光芒更暖,带着人体的温度,像把戈壁正午的阳光揉碎了封在里面。

他试着蜷起手指,印记竟随着指节的弯曲微微收缩,像块有弹性的活物。当指尖触到印记的竖画时,一股细微的震颤顺着血管爬向心脏,频率与璇玑铜盘七次搏动的韵律分毫不差。这不是巧合,他忽然想起五年前在石峁遗址清理那具玉璋时,玉璋的中空管道里也有过同样的震颤——当时他以为是风沙钻进了缝隙,此刻才惊觉,那是守契人埋下的“共鸣密码”,要等一个真正踏上归墟之路的人,用体温和心跳去激活。

“你们看。”他抬起手,掌心的光在驾驶舱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落在林薇和周砚面前的控制台上。林薇下意识地抬手抚向自己的手腕,鱼符原本贴合皮肤的地方,正浮出与陈景明掌心相同的“归”字,只是她的印记带着淡淡的金红,像极了星槎推进器喷出的气流颜色。周砚愣了愣,也摊开手掌,他的印记藏在虎口处,颜色最浅,近乎透明,却在接触控制台金属表面时,让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泛起涟漪——那些跳动的参数里,凭空多出一行甲骨文:“三契合一,方见归途。”

“是生物感应印记。”周砚迅速调出三人的生理数据,瞳孔微微收缩,“我们的心率、脑电波、甚至指尖的生物电流,都与印记的光频形成了共振。守契人在设计星槎时,就把人类的生物特征编码进了‘守契’的仪式里——不是谁都能获得这枚印记,得是能与星槎、与归墟、与四万八千年的星象产生共鸣的人。”他指着屏幕上的共振曲线,三条曲线像纠缠的藤蔓,在“归”字的笔画节点处交汇,“就像石峁祭台的三块主石板,必须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才能引出地脉的能量。”

林薇的鱼符突然从领口滑出来,贴在她掌心的印记上。鱼符表面的鳞纹与印记的笔画瞬间咬合,像钥匙插进锁孔——原本静止的金红光晕顺着鳞片的纹路爬上去,在鱼符边缘织出一圈星图,星图里的北斗七星正在缓慢转动,斗柄指向的位置,正是地球在星图上的坐标。“它在认主。”她轻声说,指尖传来鱼符发烫的温度,“守契人不是把使命交给某个人,是交给一个‘共生体’——鱼符记录方位,璇玑校准星象,而我们的身体,是激活这一切的‘活钥匙’。”

陈景明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印记上,那些流动的光突然慢了下来,在“归”字的捺画末端凝成一个极小的光斑。他凑近看,光斑里竟映出模糊的画面:是石峁遗址的发掘现场,年轻的自己正蹲在祭台边,父亲戴着老花镜,用软毛刷清理一块刻着螺旋纹的陶片。阳光穿过帐篷的缝隙,在父亲的白发上镀了层金,他说:“小景你看,这纹路多像银河,古人眼里,大地和星空是连在一起的。”

原来那些被他当作寻常唠叨的话,都是父亲在传递某种感知。就像此刻掌心的印记,不仅是个符号,更是条跨越时空的丝线——一头拴着四万八千年前凿铜制器的守契人,一头拴着蹲在陶片前的父亲,而现在,线头落到了他手里。

“龙骨的声音变了。”周砚突然抬头,驾驶舱里的低频共鸣正在抬升,像潮水退去后露出的沙滩,带着阳光晒过的暖。之前的鸣响是鲸歌般的辽阔,此刻却裹着细碎的震颤,像有人在用手指轻叩青铜编钟,每个音节里都藏着熟悉的频率——陈景明听出来了,那是戈壁风穿过发射塔钢架的哨音,是考古队收工时金属工具碰撞的脆响,甚至有林薇当年在洛阳古墓里哼过的调子,不成调,却带着人间烟火的温度。

他走到舷窗前,归墟的银灰色球体正在缓缓转动,表面的脉络不再是冰冷的金属光泽,而是泛着水纹般的波动。那些脉络的走向,竟与地球的河流分布图完全重合——亚马逊河的蜿蜒,尼罗河的舒展,长江的湍急,都在这颗球体上以光的形式流淌。当星槎的龙骨与球体脉络最粗的那根“主脉”对接时,一股暖流顺着舱壁涌进来,驾驶舱的温度突然升到了22c,是石峁遗址春末最舒服的温度。

“不是回家的‘终点’,是回家的‘起点’。”林薇的声音带着哽咽,她掌心的印记正与鱼符共振,投射出更清晰的画面:四万八千年前的守契人围着篝火,将璇玑铜盘埋进土里,他们的掌心也有同样的印记,在火光里忽明忽暗。其中一个守契人抬起头,目光穿过漫天星斗,仿佛正落在此刻的驾驶舱里,“他们知道我们会来,知道我们会带着印记回去。这不是‘交托’,是‘接棒’。”

陈景明忽然想起父亲笔记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个用铅笔描了又描的“归”字。当时他以为是父亲练字时的涂鸦,此刻才看清,笔画的转折处藏着极小的星点——那是归墟在四万八千年前的坐标。原来父亲早就摸到了这秘密的边缘,只是没等到揭开的那天。他抬手按在舷窗上,掌心的印记与窗外归墟的光芒融在一起,像把父亲的笔迹、守契人的铜盘、自己的掌纹,都烙进了这一瞬的时空中。

周砚的控制台突然弹出一段音频,是星槎龙骨鸣响的频谱分析。那些起伏的波形里,竟藏着一段完整的旋律——是《步天歌》里“紫微垣”的唱词,被守契人编成了声波密码。当旋律响起时,三人掌心的印记同时亮了起来,在舱内投下三个重叠的“归”字,笔画交错处,浮现出地球的全息影像:从戈壁的发射塔,到石峁的祭台,到玛雅的竖井,再到复活节岛的石像,所有守契人留下的遗迹都在发光,像散落在蓝星上的火种,此刻被星槎的光芒一一点燃。

“他们不是要我们带回‘秘密’。”陈景明终于明白,掌心的光流进心脏时,带来的不是沉重的使命,而是踏实的温暖,“是要我们带回‘连接’——让地球知道,我们和四万八千年前的祖先,和浩瀚宇宙里的‘同类’,从来都是连在一起的。”

星槎的龙骨鸣响得更柔和了,像母亲哼给婴儿的歌谣。归墟的银灰色球体开始向后退去,那些与地球河流对应的脉络,正将星槎轻轻“推”向归途。陈景明低头看掌心的印记,光流得更缓了,像怕惊扰了什么。他忽然想,等回到地球,要把这印记的温度告诉博物馆里的玉璋,告诉石峁遗址的陶片,告诉所有沉默的古物:你们等的人,回来了;你们守的约定,我们接住了。

舷窗外,归墟的光芒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亮的蓝——那是地球的颜色。林薇和周砚的笑声混在龙骨的鸣响里,带着劫后余生的轻松,更带着回家的笃定。陈景明握紧掌心,印记的光透过指缝渗出来,与远处地球的蓝光连成一线,像根永远不会断的丝线。

他知道,这不是旅程的结束。当星槎穿过大气层,当他们踏上戈壁的土地,当掌心的印记被更多人看见,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就像四万八千年前的守契人举起铜盘时那样,每个时代的“守契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归”字的光,在宇宙里永远亮下去。

龙骨的鸣响里,终于掺进了熟悉的风声——是戈壁的风,带着沙粒的微涩,裹着阳光的暖意,像在说:欢迎回家。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末世:极度崩坏不死神奴港综1986我在末日三国杀矩阵游戏穿越废土,多拾几次荒就老实了!征战诸天从青云门开始无尽穿越世界快穿之我有特殊的工作技巧游戏王之削血之王末日领主废土领主和他的沙雕玩家们诸天大化身文娱高手超级资源帝国极限成长系统全民空间,进攻异界天书进化荣耀星空下麻衣风水师星途纪元:银河开拓者永生好莱坞巨星收手吧鹰酱,外面全是华夏歼星舰电脑附身随身带着星际争霸武道禁书领袖!为了人族,你就多娶点吧!亮剑世界:我疯狂扩兵位面时空指南变身机械圣女系统竟是GPT!?星海:从零开始将人类送上星空苟在末世搞黑科技退婚后,厉总私下跪地求亲亲星空始祖觉醒中脊蛊:从灵笼开始吞噬无尽杀戮:我的火球有bug!星空极限末世游戏,提前八小时氪金刷道具末日求生莫管他人警告!禁止S级觊觎顶级貌美向导无限之万界独尊未来一亿年真仙奇缘II封魔网游修仙:开局睡了赛博画皮末世空间法则末日,姐有系统做圣母怎么了?漫威之神级法师死神垂钓科技世界:我能拯救未来
315中文网搜藏榜:我为人类造诺亚念兰溪我在末世直播变异快穿之女配对恋爱不感兴趣重生末世之我哥是反派湮灭2089快穿:等我来寻你变成尸王的我,率无尽尸潮杀疯了末日:开局听见老婆心声,她是重生者某崩坏的型月世界黑石密码重回末世:我靠亿万物资躺赢天灾人在东京,专业男友末世女僵尸无限之军王丧尸游戏,开局遇到病娇末世:外星飞船撞向地球灭绝人类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木叶之井上千叶末世:无限军团系统开局我总是被谋杀娱美人浩海微尘装甲咆哮潇洒在影视世界末世:我有一屋子美女房客抗战:从四行仓库开始末世:开局推倒病娇校花我在末世双修无敌小青铜你别怂你在阴间我在阳末日诛邪令我本肥宅,奈何丧尸围城篮球之魔沧海无缘星空蚁族重生之山村传奇穿越诸天聊天群末世:从获得紫薇星卡开始无敌!逃生直播,暴力美人她比恶诡还凶超神学院之守护银河大帝经末世之枭雄崛起我能召唤伞兵重生末日前百亿物资打造地下堡垒女主她又失忆了带着墓园闯末世丧瘟末世手握气运空间之人类新纪元从九叔开始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白河禁区我,末日战神,觉醒SSS天赋末日:从拿下邻居御姐开始70娇宠:冷面首长的沉睡小祖宗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北大博士易镜玄图末世百年轮回录纳米生物殖装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新纪元前夜废土蝼蚁?抱歉,我能穿越诸天末世:我有四维空间金兰厌胜劫当金丹修士被送进实验室末世简易修仙末世之热血烬途黑道红棍:我在末日焚尸证道机甲逆潮星枢葬经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星骸继承者丧尸海?比数量我从不虚末日降临,重生为王!末世冰封:重生不做舔狗熵光夜城人造之物末世求生:男友是疯批反派末世:穿成炮灰,靠刷短视频翻盘小饿包在无限流抢BOSS成神快穿:卑微系统跪求反派宿主摆烂穿越异世界,觉醒帝皇铠甲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重装机兵:终末旅者开局掌控空间,我在末世杀穿了都星际文明了,谁还打螺丝啊快穿:开局末世,我靠人设自救重生末世,疯狂囤货躺赢这末世明日营地开局三个SSS级,躺赢星火纪元:苍穹誓约说好的赛博废柴反手掏出诛仙阵!无尽的拉格朗日之文明演化诡豪:我在末世当冥币帝王末世重生,我囤了一个市的物资梦境游戏,我靠骚操作当大佬魂穿高达:从掌握VEDA开始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拥有物品提示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