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德四年三月初,盛京睿亲王府的书房内,烛火彻夜未熄。多尔衮身着玄色暗纹常服,指尖摩挲着案上一枚白玉佩——那是努尔哈赤生前赐下的,玉上刻着的“受命于天”四字已被岁月磨得温润。他面前围坐着范文程、刚林、多铎、阿尔津、图赖五人,皆是他的心腹亲信,帐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连府内的侍女太监都被远远遣开。

“十四哥,豪格那小子还不死心,昨儿又派人去了敖汉旗,想拉达尔罕一起向八哥请战,”多铎率先开口,他刚从城外大营回来,甲胄上还沾着未化的雪沫,“达尔罕那老狐狸没敢应,偷偷让人把消息递到我这儿了。”

阿尔津紧接着道:“王爷,前线传回消息,济尔哈朗正让穆尔祜整饬镶蓝旗,说是‘防备明军反扑’,可我看他是想趁机扩充兵力——镶蓝旗最近从蒙古部落征了不少壮丁,军械也比上个月多领了三成。”

图赖放下手中的茶碗,沉声道:“盛京粮库那边,马光远大人说,索尼上周以‘核查粮饷’为由,调走了去年至今年的所有粮税账本,还盘问了几个负责朝鲜粮运的小吏,怕是在查咱们的底细。”

多尔衮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却未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范文程。范文程会意,上前一步,展开一幅盛京周边势力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道:“王爷,目前局势已渐清晰。其一,陛下龙体欠安,太医私下里说,肺疾已入肌理,恐难根治,这意味着储位之争将提前浮出水面;其二,豪格失权后急于翻盘,却只知拉拢外藩、请战邀功,行事张扬,不足为惧;其三,济尔哈朗看似中立,实则想坐收渔利,他一边向陛下表忠心,一边暗中联络代善二哥,想借宗室之力制衡王爷与豪格;其四,庄妃娘娘野心渐显,她拉拢索尼、希福等汉臣,又让福临亲近代善,显然是想为福临铺路。”

“范先生说得在理,”刚林补充道,“更关键的是蒙古与朝鲜。喀喇沁、察哈尔虽依附王爷,可敖汉、奈曼仍在观望;朝鲜那边,李倧派来的使者上周刚见过济尔哈朗,说是‘愿为大清提供粮米,但若有宗室纷争,恐难及时供应’——说白了,他们只认稳定的皇权,不认贸然上位的亲王。”

多铎不耐烦地拍了拍桌子:“那又如何?咱们手里有正白旗、镶白旗,还有阿尔津的三千骑兵在八哥大营里,图赖掌控着盛京粮库,苏布地的喀喇沁部就在城外,真要动手,还怕拿不下盛京?”

“十五弟,你还是太急了。”多尔衮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以为夺权只是靠兵马?当年父汗去世,八哥能登基,靠的不是正白旗的兵力,是代善二哥的支持,是蒙古部落的认可,是汉臣们的拥戴。如今我若贸然出手,代善二哥第一个不答应——他虽老了,可正红旗、镶红旗仍在他手里;济尔哈朗会借‘清君侧’之名联合豪格;蒙古部落见宗室内乱,定会倒向朝廷;朝鲜断了粮饷,前线将士饥寒交迫,到时候别说当皇帝,怕是连睿亲王的爵位都保不住。”

“那咱们就眼睁睁看着八哥把皇位传给豪格?或是让福临那毛孩子占了便宜?”多铎急道。

“福临?”多尔衮笑了,指尖点了点地图上的永福宫位置,“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懂什么治国理政?庄妃娘娘想扶他上位,不过是想做第二个阿巴亥母亲。可她忘了,幼主登基,靠的是谁?是辅政大臣,是手握兵权的亲王。”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皇宫的轮廓,语气低沉却字字清晰:“当年父汗在时,曾说‘储位不定,则国无宁日’。可他没说,储位定了,若主少国疑,又该如何?八哥的儿子不少,豪格有勇无谋,叶布舒、硕塞年幼,只有福临,母妃是庄妃,看似有靠山,实则孤立无援——庄妃的势力,不过是几个汉臣和宫里的太监,翻不起大浪。”

范文程眼中一亮:“王爷的意思是……扶持福临?”

“正是。”多尔衮转身,目光扫过众人,“八哥的肺疾撑不了多久,豪格失了圣心,济尔哈朗无子嗣可依,代善二哥年近六十,活不了几年。若八哥百年之后,我们拥立福临登基,以辅政王的身份总揽朝政,蒙古部落会支持——他们认宗室正统;宗室诸王会默许——总比豪格上位强;汉臣们会依附——他们需要靠山;朝鲜会继续供粮——他们要的是稳定。”

多铎皱眉:“可福临是八哥的儿子,等他长大了,难道不会反过来对付我们?”

“长大了?”多尔衮冷笑一声,“他能不能长大,要看谁在辅政。再说,八哥的儿子不止福临一个,豪格若在,定会与福临争位;叶布舒、硕塞若是长起来,也会分走宗室的支持。咱们只需‘好好辅佐’,让他们兄弟间互相制衡,等八哥这一脉的子嗣渐渐凋零……这大清的皇位,除了我,还能有谁?”

阿尔津恍然大悟:“王爷高见!如此一来,既不用背负‘弑君夺位’的骂名,又能名正言顺地掌控朝政,等到时机成熟,皇位自然到手!”

“这就叫‘以退为进’。”多尔衮拿起案上的《太祖实录》,翻到努尔哈赤立储的章节,“父汗当年想传位给我,却因四大贝勒反对而未能如愿。如今我若强行夺权,便是重蹈父汗的覆辙。不如学八哥当年的法子,先隐忍,再布局,最后水到渠成。”

正说着,府外传来通报:“王爷,察哈尔部额哲贝勒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对众人道:“你们先退下,阿尔津去盯着索尼的动静,图赖把粮库的账本再理一遍,刚林去给马光远捎个话,让他加快造炮进度,就说陛下催得紧。”

“属下遵令!”四人躬身退下。

片刻后,额哲走进书房,手里捧着一个锦盒,躬身道:“十四叔,这是敖汉旗达尔罕让属下转交给您的——豪格贝勒派人去敖汉旗时,达尔罕收了他的绸缎,却把密信扣了下来,让属下呈给您过目。”

多尔衮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封用火漆封口的信,信上写着“达尔罕贝勒亲启”。他拆开一看,里面竟是豪格写给达尔罕的承诺:“若助我重掌正黄旗,他日我若登基,赏敖汉旗草场两千顷,嫁宗室女为贝勒福晋。”

“豪格倒是大方,”多尔衮将信扔在案上,“可惜他连自己的兵权都保不住,还敢许这种空头愿。达尔罕怎么说?”

“达尔罕说,他虽为敖汉旗贝勒,却深知大清的规矩,不敢私结宗室,”额哲道,“他还说,日后察哈尔与敖汉旗,都唯十四叔马首是瞻。”

多尔衮点头:“你回去告诉达尔罕,他做得很好。等下次征明,让他率敖汉旗为先锋,战后我奏请陛下,赏他草场一千顷,再从镶白旗选一位格格,许配给他的长子。”

“谢十四叔!”额哲大喜,连忙躬身道谢。

“还有一事,”多尔衮道,“你最近多去盛京的蒙古驿馆走动,和奈曼旗的衮楚克、巴林旗的色布腾多聊聊,就说我有意在蒙古各部推行‘盟旗制’,让他们各部落之间互不侵扰,朝廷会派人调解纠纷——记住,不要提我的名字,就说是朝廷的意思。”

额哲会意:“属下明白,这是要让蒙古部落知道,朝廷的好处,是十四叔带来的。”

“聪明。”多尔衮笑道,“你也长大了,该学着为察哈尔部谋长远了。等时机成熟,我会奏请陛下,封你为和硕亲王,让察哈尔部成为蒙古各部的首领。”

额哲躬身道:“属下定不负十四叔的期望!”

待额哲离去,范文程去而复返,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王爷,这是宁完我和鲍承先联名写的《请立辅政大臣疏》,说是‘陛下龙体欠安,储位未定,需早立辅政,以安民心’。”

多尔衮接过奏折,扫了一眼,问道:“宁完我怎么突然想起写这个?”

“是刚林透了口风,说陛下近日咳嗽加剧,太医已在熬制汤药,”范文程道,“宁完我是个聪明人,知道该站在哪边。他还说,希福也有意联名,只是怕引起陛下疑心,想先看看王爷的意思。”

“让他联吧。”多尔衮道,“越多汉臣联名,越能显得这是‘民心所向’,而不是我授意的。不过,暂时不要递上去,等陛下的病情再重些,代善二哥忍不住开口时,再让他们呈上去。”

范文程道:“王爷考虑周全。对了,济尔哈朗那边,刚才派人来请王爷明日去府中赴宴,说是‘商议蒙古部落的安置事宜’。”

“他倒是消息灵通,”多尔衮冷笑,“定是知道额哲来了我这儿,想探探我的底。你替我回了,就说我明日要去造炮工坊查看进度,改日再去拜访。”

“是。”范文程应道,“还有,豪格那边,图尔格已按王爷的吩咐,在正黄旗散布‘豪格私结外藩,陛下欲削其旗主之位’的流言,现在正黄旗人心惶惶,不少牛录章京都在偷偷联系岳托,想转投正红旗。”

“做得好。”多尔衮道,“让图尔格继续,不要停。豪格越是慌乱,越容易出错。等他慌不择路时,我们再给他‘递个梯子’,让他以为我们是在帮他,实则把他牢牢攥在手里。”

正说着,多铎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战报:“十四哥,阿济格十二哥从盛京至锦州的官道传回消息,吴三桂又率骑兵袭扰了粮道,抢了两车军械,不过被阿尔津的人追了回来,还俘虏了十几个明军。”

“吴三桂倒是个麻烦,”多尔衮沉吟道,“不过也不是坏事。让阿济格上书,说‘明军屡袭粮道,需增兵防守’,我再奏请陛下,让多铎你率镶白旗去义州协助阿济格——义州是粮道要冲,你去了,既能掌控粮饷,又能就近监视锦州的动向。”

多铎眼睛一亮:“好啊!我早就想离开盛京这个是非之地了,去义州至少能打仗,总比在这儿看豪格那小子的脸色强!”

“你去了义州,要记住三件事,”多尔衮叮嘱道,“其一,不可贸然与吴三桂交战,只需守住粮道即可;其二,多与朝鲜来的粮船接触,摸清他们的粮运路线和调度情况;其三,每月派人回盛京一趟,向我禀报阿济格的动向——十二哥性子鲁莽,别让他坏了大事。”

“放心吧十四哥,我记住了!”多铎拍着胸脯保证。

次日清晨,多尔衮刚到造炮工坊,就见马光远带着一群工匠在门口等候。工坊内炉火熊熊,工匠们正忙着铸造炮管,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铁水的味道。

“王爷,您来了!”马光远上前躬身道,“这是上个月造出的三门红夷大炮,已经试过炮了,射程比明军的远五十步,威力也更大。”

多尔衮走到炮前,伸手摸了摸冰冷的炮管,问道:“每月能造几门?”

“回王爷,若铜料充足,每月能造三门,”马光远道,“只是朝鲜的铜料还没到,上次刚林大人说,海上风浪大,船在仁川港停了半个月,估计还要十日才能到盛京。”

“十日?怕是赶不上了,”多尔衮道,“你让人去盛京的铜器铺看看,把民间的铜器都收上来,熔了造炮——就说是陛下的旨意,按价赔偿,百姓不会有怨言。”

“是!”马光远应道,“属下这就去办。对了,宁完我大人昨天来工坊了,问造炮的进度,还说希福大人也想来看看,说是‘了解军需,为陛下分忧’。”

“让他们来,”多尔衮道,“正好让他们看看,我们为了大清的军务,有多尽心尽力。你给他们详细讲讲造炮的难处,尤其是铜料短缺的事,让他们回去在朝堂上多替我们说说话。”

马光远躬身道:“属下明白!”

离开造炮工坊,多尔衮又去了盛京粮库。图赖正在清点粮米,见多尔衮来了,连忙上前:“王爷,粮库现有粮米十二万石,足够盛京及前线三个月的供应。只是索尼大人昨天让人来借去年的粮税账本,属下按王爷的吩咐,给了他一本改过的,真的账本已经藏起来了。”

多尔衮点头:“做得好。索尼是个细心人,你要小心应对,别让他看出破绽。对了,多铎明日要去义州,你让人准备两万石粮米,让他带去——就说是‘支援前线粮道防守’,实则让他在义州建个粮仓,掌控粮饷的转运。”

“属下遵令!”图赖应道,“还有,朝鲜的粮船预计五日后到,属下已经安排人去港口接应,到时候会把粮米直接运到义州,不经过盛京的户部,这样索尼就查不到了。”

“很好。”多尔衮道,“你再让人去查查豪格在盛京的私宅,看看他有没有藏什么金银珠宝,或是与外藩往来的书信——若有,悄悄拿过来,别让人知道。”

图赖躬身道:“属下明白!”

回到王府时,已是午时。阿巴亥派人来请他去府中用膳,多尔衮便转身去了大妃府。府内的正厅里,阿巴亥正坐在桌前等候,桌上摆着他爱吃的烤羊腿、奶茶和奶豆腐。

“额娘,您怎么想起让我来用膳了?”多尔衮坐下,拿起一块奶豆腐,放进嘴里。

阿巴亥看着他,眼中满是担忧:“我听说你最近忙得连觉都睡不好,又是去造炮工坊,又是去粮库,还要应付济尔哈朗和豪格,身子要紧。”

多尔衮笑了:“额娘放心,我没事。您在府中过得还好吗?代善二哥最近没再来过吧?”

“没有,”阿巴亥道,“自从上次他来劝我劝你收敛锋芒,我就没再见过他。不过,庄妃娘娘前几日派人送了些绸缎过来,说是‘给大妃娘娘做新衣服’,我没敢收,让来人带回去了。”

“做得对,”多尔衮道,“庄妃现在一门心思扑在福临身上,想拉拢所有人,我们不能给她机会。您在府中,只管安心住着,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插手,也不要问——有我在,不会让您受委屈。”

阿巴亥点头:“我知道。只是我总担心,你和皇太极……你们毕竟是兄弟,别闹得太僵。”

多尔衮沉默片刻,道:“额娘,有些事,您不懂。我和他之间,不是兄弟那么简单。不过您放心,我不会像当年那样冲动了,我会慢慢来,一步一步,把属于我们的东西拿回来。”

阿巴亥叹了口气,不再多问,只是给多尔衮夹了块烤羊腿:“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用过膳,多尔衮刚回到王府,就见索尼在府门外等候。索尼身着朝服,手里拿着一份文书,见多尔衮回来,连忙上前躬身:“睿亲王,陛下召您即刻入宫,商议蒙古部落的盟旗事宜。”

多尔衮心中一动,问道:“陛下的身体好些了吗?”

“回王爷,陛下今日咳嗽轻了些,只是脸色还是不好,”索尼道,“庄妃娘娘也在宫里,说是要带福临给陛下请安。”

多尔衮点头:“知道了,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待索尼离去,范文程道:“王爷,陛下突然召您入宫,怕是庄妃在陛下面前提了什么,或是济尔哈朗说了什么,您需小心应对。”

“放心,”多尔衮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你去告诉刚林,让他把盟旗制的章程准备好,我在宫里可能会用到。”

“是。”范文程应道。

半个时辰后,多尔衮来到清宁宫偏殿。皇太极靠在软榻上,脸色依旧苍白,庄妃站在一旁,福临则坐在皇太极的腿上,手里拿着一个小木马。

“臣参见陛下。”多尔衮躬身行礼。

“起来吧,”皇太极摆了摆手,声音沙哑,“你来得正好,庄妃刚跟我说,蒙古部落最近有些不安分,敖汉旗和奈曼旗在边界上起了争执,你怎么看?”

多尔衮道:“陛下,臣以为,蒙古部落之所以不安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制度约束。臣近日正与范文程、刚林商议‘盟旗制’,将蒙古各部划分为盟、旗,设盟长、旗主,由朝廷任命,各部之间互不侵扰,若有纠纷,由盟长调解,再报朝廷裁决——这样既能稳定蒙古部落,又能加强朝廷对蒙古的控制。”

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哦?你详细说说。”

多尔衮便将盟旗制的具体内容一一说明,包括如何划分盟旗、如何任命官员、如何征收赋税等。庄妃在一旁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她没想到多尔衮竟已暗中准备了这么多,显然是早有预谋。

“好,这个主意好!”皇太极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让范文程、刚林尽快拟定章程,呈给朕看。”

“臣遵令!”多尔衮躬身道。

这时,福临突然开口:“皇阿玛,十四叔说的盟旗制,是不是能让蒙古的小朋友也有木马玩?”

皇太极笑了,摸了摸福临的头:“是啊,等盟旗制推行了,蒙古的小朋友就能和你一样,有木马玩,有奶豆腐吃了。”

庄妃趁机道:“陛下,福临年纪小,不懂事,不过他说得也有道理。盟旗制推行后,蒙古部落稳定了,大清的边境也就安全了,将士们也不用再打仗了。只是这盟旗制的推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睿亲王多费心。”

多尔衮道:“娘娘放心,为陛下分忧,为大清效力,是臣的本分。”

皇太极看着多尔衮,沉默片刻,道:“多尔衮,你是个有才干的人,这些年为大清做了不少事。朕知道,宁远战败,你心里也不好受,不过你放心,朕不会怪你——造炮进度迟缓,粮饷调度不易,这些朕都知道。”

多尔衮躬身道:“陛下明察!臣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早日推行盟旗制,稳定蒙古部落,为下次征明做好准备。”

皇太极点头:“你退下吧,朕累了。”

“臣遵令!陛下保重龙体,臣告退。”多尔衮躬身退下。

离开清宁宫,多尔衮抬头望着阴沉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正在一步步推进,而庄妃和索尼的小动作,在他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只要他按部就班,耐心等待,这大清的江山,终将落入他的手中。

回到王府,范文程早已在书房等候。见多尔衮回来,连忙上前问道:“王爷,宫里情况如何?”

多尔衮坐下,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缓缓道:“一切顺利。陛下已同意推行盟旗制,庄妃也没敢多说什么。接下来,我们只需按计划行事,扶持福临,静待时机。”

范文程道:“王爷,臣还有一事担忧——代善二哥那边,若是他看出我们的计划,怕是会从中作梗。”

“代善二哥?”多尔衮笑了,“他老了,只想安稳度过晚年,不会管太多事。再说,他也不希望豪格上位,福临登基,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你去安排一下,让岳托来府中一趟——岳托是代善二哥的长子,在正红旗有不小的影响力,拉拢了他,就等于拉拢了代善二哥。”

范文程躬身道:“臣遵令!”

多尔衮望着窗外,心中默念:八哥,你安心养病吧。这大清的将来,不用你操心了。等你和你的儿子们都不在了,我会让这江山,变得比你想象的更加强大。而我,也会成为这江山真正的主人,名正言顺,不留痕迹。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