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营地格外热闹。张强和陈峰刚把新做的陷阱扛出去,就听到老陈在围栏边喊:“苏哥!快来看看三十一号!”
苏一跑过去时,正看到三十一号扶着铁网,慢慢抬起腿,跨过了地上的一根木柴。那根木柴是昨天陈峰修补围栏时落下的,不算粗,却对之前连走路都僵硬的三十一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它抬起腿时,膝盖还微微发颤,却一步一步,稳稳地跨了过去,落地后,还转头看向老陈,发出“成……功……”的音节。
“它能跨过障碍物了!”老陈激动地说,“昨天喂它茯苓山药兔肉丸的时候,它还只能扶着网慢慢走,今天居然能跨木柴了!”张老也凑过来,仔细观察三十一号的腿:“肌肉的协调性在恢复,气血能供到四肢了,这都是草药荤膳的功劳——黄芪补气血,茯苓健脾胃,脾胃好了才能吸收营养,四肢才有劲儿。”
林薇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三十一号可自主跨过10厘米高障碍物,动作虽有颤抖,但连贯无卡顿,伴随语言反馈‘成功’。”她刚写完,又听到围栏另一头传来陈峰的声音:“苏哥!三十七号在捡东西!”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三十七号蹲在地上,用手指轻轻拨弄着几片荠菜叶——那是林薇早上晒草药时不小心掉进去的。它把荠菜叶一片一片捡起来,叠在一起,然后扶着铁网站起来,慢慢走到苏一面前,把荠菜叶从网眼里递了出来,嘴里说着“菜……给……”。
苏一伸手接过荠菜叶,叶片上还带着三十七号指尖的温度。他看着三十七号,轻声说:“谢谢你,三十七号。”三十七号听到这话,眼睛亮了亮,又蹲下去,继续捡地上的草屑,像是在找更多能“给”人的东西。
“这不是简单的动作了,是有目的的行为。”张老感慨道,“它知道捡东西能递给我们,这说明它的逻辑思维在慢慢恢复。以前的丧尸,只会本能地嘶吼,现在却能想着‘做什么’‘给谁’,这是质的突破。”
整个上午,类似的惊喜不断。七号能自己拿着小木勺,舀起碗里的黄芪炖兔肉,虽然会撒出来一些,却不用再靠喂食杆;三十八号能扶着围栏,慢慢转身,避开迎面走来的老陈,嘴里还说着“让……开……”;就连刚进来没几天的四十号,也能扶着网,从蹲姿慢慢站起来,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屁股坐在地上。
营地的节奏也跟着变了。以前,大家的重心是“喂药”“观察”,现在,多了“引导动作”的新任务。老陈每天会在围栏里放些小石子、木片,引导丧尸们捡起来、递出去;林薇会教它们说简单的词语,从“饿”“吃”到“谢谢”“你好”;陈峰则把围栏里的地面整平,还做了几个矮矮的木墩,让它们练习上下台阶。
中午吃饭的时候,营地的气氛格外轻松。张强和陈峰从外面回来,竹筐里装着两只野兔和一堆荠菜,还有一只刚抓到的野鸡。“今天陷阱运气好,抓了不少!”张强笑着说,“晚上给大家炖野兔汤,也给丧尸们加顿荤的,争取让它们早点能跑能跳!”
陈峰一边擦汗,一边说:“我下午想在围栏里搭个小架子,让它们练习伸手够东西,这样能锻炼手臂的力气。”林薇立刻接话:“我跟你一起,顺便把晒干的蒲公英挂在架子上,让它们够到的时候还能闻到草药香,一举两得。”
苏一看着大家忙碌又充满干劲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之前的日子,虽然有希望,却总带着一丝不确定——不知道这些丧尸能不能恢复,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对不对。而现在,看着它们能说话、能做事、能互动,所有人都确定了:这条路走对了。
傍晚的时候,七号真的能自己走到篝火旁,接过林薇递来的温水杯,还说了句“谢……谢……林……”。林薇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笑着说:“不用谢,七号,你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围栏里的其他丧尸也围了过来,有的拿着小石子,有的拿着草叶,像是在分享自己的“成果”。苏一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个临时营地,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点”,更像是一个慢慢苏醒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