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投资协议那天,阳光透过公司的玻璃窗,洒在崭新的合同上。吴尘看着创始人激动的模样,心里却很平静。
紧接着,吴尘又将目光转向在线教育领域。他通过行业数据库筛选,找到一家主打“K12同步课程”的初创公司。
团队核心成员来自知名教育机构,课程覆盖小学到高中的主要科目,正处于扩张期,急需资金支持。这家公司,正是早期新东方在线的原型。
他约创始人在咖啡馆见面,详细了解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市场规划。
创始人提到“想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时,吴尘想起未来在线教育的普及,想起这家公司会在两年内成为K12在线教育的头部品牌,用户付费率能达到30%以上。他没有过多犹豫,当场决定投500万,占20%股份。
“我们现在的用户还不到一万,您就敢投这么多?”创始人满脸疑惑。
“教育是长期赛道,需要耐心,更需要精准的定位。”吴尘搅拌着杯中的咖啡,语气沉稳,“你们的‘同步课程’能解决家长和学生的核心需求,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做出成绩。”
助理整理投资清单时,看着短短半个月内新增的两笔大额投资,忍不住问:“吴哥,您最近怎么这么关注互联网和教育领域?之前您不是只投资房产吗?突然扩大投资范围,会不会风险太大?”
吴尘正对着《琅琊榜》剧本标注台词,闻言抬头笑了笑:“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布局几个有潜力的领域,以后咱们的事业也能更稳。而且,这些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现在入局,正是时候。”
他没有告诉小李,这些“布局”都来自对未来的“先知”;更没有说,在“失去爱情”后,他想通过事业的成长,填补心里的空缺。
忙碌的工作能让他暂时忘记感情的遗憾,而投资带来的成就感,也能让他更有底气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六月初,吴尘投资的朝阳北路房产传来好消息——中介成功找到租客,第一个月的租金7000元准时到账。看着银行账户里新增的金额,吴尘没有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打开公益平台,搜索“戏曲教育”相关项目。
他想起曾莉对戏曲的热爱,想起两人曾经约定“要让更多人了解戏曲”,手指在捐赠金额栏里输入“7000”,又额外以曾莉的名义捐了2万元,备注“支持戏曲教育,传承传统文化”。
他没有告诉曾莉这件事,只是想以这种安静的方式,纪念两人曾经的“戏曲约定”,为过去的遗憾做一点弥补。
看着捐赠成功的提示页面,吴尘轻轻合上电脑,窗外的玉兰树随风摇曳,叶片翠绿鲜亮,像极了曾莉教他练戏曲时的温柔模样。
那天晚上,吴尘在书房工作到深夜。书桌上,《琅琊榜》剧本、专辑后期文件和投资协议整齐排列,台灯的光芒在纸上投下温暖的光影。
他翻开专辑曲目清单,看到《陪我看日出》的戏曲改编版,想起曾莉吹笛的模样,心里泛起一丝淡淡的暖意。
他拿出手机,点开与曾莉的聊天框。虽然还在黑名单里,却能看到之前的聊天记录。他没有发送消息,只是默默看了一会儿,然后关掉页面,重新拿起《琅琊榜》剧本。
“梅长苏能放下过去的身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我也可以。”吴尘轻声对自己说。他知道,感情的遗憾需要时间疗愈,但事业的脚步不能停下。
几天后,吴尘收到“戏曲教育”公益项目发来的感谢信,里面附了几张乡村孩子学戏曲的照片。
孩子们穿着简单的戏服,拿着自制的水袖,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他把照片打印出来,夹在《琅琊榜》剧本里,每当研读角色感到疲惫时,就拿出来看看。
照片里孩子们的笑容,驱散了他心里的阴霾。他希望,即使与曾莉的感情已经结束,两人曾经的约定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即使过去有遗憾,未来也依旧充满希望。
京华的夏天越来越热,《琅琊榜》的开机时间越来越近,专辑的发行也进入倒计时。横店的清晨还带着一丝凉意,《琅琊榜》剧组的开机仪式却已热闹非凡。吴尘穿着梅长苏标志性的素色长袍,站在片场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树下,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与长袍的厚重感交织在一起,让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与角色融为一体”的奇妙。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素色长袍上,勾勒出他清瘦的身形。他微微垂眸,眼神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隐忍”,仿佛下一秒就要说出梅长苏的台词。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感叹:“吴尘往这儿一站,不用演就像梅长苏本人了!”
开机第一场戏,拍摄的是“梅长苏初到金陵,在船上眺望江面”。道具船停在人工湖上,吴尘站在船头,风吹起他的长袍下摆,猎猎作响。导演喊“开始”的瞬间,他原本略带轻松的眼神慢慢变得深邃,仿佛透过眼前的湖面,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那眼神里的复杂情绪,不是刻意演出来的——风拂过脸颊时,他想起了高缘缘的误会,想起她离开时留下的那封信,字里行间的遗憾像湖面的涟漪,轻轻荡开。
长袍的重量压在肩上时,他想起了曾莉的不告而别,想起新房里空荡荡的房间,那份失落化作了眉宇间的沉重。
指尖触碰玉佩的冰凉时,他想起自己对爱情的失望,想起情人节那天发出去的短信,那份无助融入了眼神的平静。
所有的过往与遗憾,都在这一刻化作了梅长苏“藏在平静下的沉重”——历经沧桑后,不再轻易流露情绪,却在细微的眼神变化里,藏着道不尽的故事。
“过!”导演的声音打破了片场的安静,他快步走到吴尘身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叹,“吴尘,你太懂梅长苏了!刚才那个眼神,把‘历经沧桑后的平静’演活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