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都市资本农数局 预判破局促农智
八月初的周日上午,都市农业大数据中心的玻璃穹顶下,蓝光在环形大屏上流转。林凡抱着小电,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绿色热力图——西坡村的玉米田被标注成深绿色,旁边跳出“长势优良,预计亩产1350斤,成熟时间8月25日”的实时数据。小电伸手去够屏幕上的玉米图标,嘴里念叨“爸爸,这个能知道玉米啥时熟吗?”
苏晚晴站在旁边,翻着手机里的农户反馈表:“去年李叔靠这大数据,提前知道玉米要减产,及时补种了晚熟品种,没亏反赚了两万多。今年王婶把家里五亩地全接入系统,天天看数据调整浇水时间。”
大屏旁,强子穿着浅灰色科技服,手里拿着平板和技术员交流:“凡哥,这是农数科技(NSKJ001)今早的运营数据,农户接入率92%,数据准确率99.8%,昨天刚和工信部签了‘农业大数据安全示范项目’,资金储备120亿,银行续了80亿授信,黑石想找漏洞都难!”
话音刚落,林凡的手机突然震动,孙浩的声音带着急促的电流声冲出来:“凡哥!农数科技开盘崩了!黑石联合渣打亚洲、台新创投,砸了23亿股,股价从109.6元跌到105.1元,成交量破240亿!还在‘农业大数据服务2312’期货加了18万手多单,拉到元\/吨,放消息说‘数据造假误导农户,导致玉米绝收,索赔10亿,工信部终止合作’,咱股票+期货浮亏12.3亿了!”
林凡把小电递给苏晚晴,摸了摸儿子的头:“你们在这看大屏,我去公司盯一波,中午带你们吃新开的日式拉面,有小电爱吃的溏心蛋。”强子递过一份农户收成报告,上面有签字和测产照片:“凡哥放心,我刚联系了15户接入系统的老乡,全是增产,绝收纯是瞎编!农数科技的陈总说,工信部的项目还在推进,根本没终止!”
赶到公司时,投资部的多屏墙红得刺眼。孙浩盯着主控屏,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额角的汗滴在键盘缝隙里:“凡哥!黑石又砸了20亿股,股价跌到104.2元,十九家券商下调评级,从‘强烈推荐’到‘持有’,说‘数据安全风险过高’,小散割肉单跟潮水似的,连两家科技基金都开始减仓了!”
林凡走到屏幕前,把强子发的农户实时监控视频投上去——画面里,王婶正对着平板调整灌溉阀,屏幕上“土壤湿度65%,建议补水”的提示清晰可见:“强子今早一点刚汇总的数据,农数科技的数据零造假,索赔纠纷为零,黑石说的‘10亿索赔’是伪造的。小雨,农业局联合工信部的‘农业大数据补贴220亿+数据安全专项金70亿’文件,确认今天下午三点发布吗?是不是附‘工信部数据安全认证报告’?”
电话那头,林小雨的声音带着小跑的喘息,背景里有农业局科技科的打印机声:“哥!文件盖完双章了,三点准时发,认证报告是工信部联合信通院出的,两点半先在官网挂!黑石的人刚才要‘绝收现场视频’,我发了份十年前旱灾的旧视频,他们立马加仓空单了,连时间都没核对!”
“好,盯紧挂网时间,差一秒都跟我说。”林凡挂了电话,转身对团队说:“孙浩,联系‘省级农数基金’和十六家科技国企,借100亿股流通盘锁仓,102元以下全接;分二十一批挂单:105元挂21亿,104.8元挂28亿,104.5元挂38亿,104元压70亿应急金——股票接死,期货空死,债券兜死,三端不留缝隙!”
“凡哥!104元压70亿?股票端得浮亏126亿!”孙浩的手都在抖,“渣打亚洲还在暗盘找机构借券,想再砸19亿股,要是借到了,咱的应急金可能真不够!”
“借不到,他们的资金链早绷断了。”林凡点开胖子发来的加密文件——里面是黑石72亿资金的拆解明细,58亿是年化75%的过桥资金,明天凌晨四点必须还款,合同里写了“若农数科技数据安全认证维持AAA则需提前16小时还款”,“张磊,期货端加17.5万手空单,点位元,再买12万手看跌期权,行权价元,把他们的多单钉死;眼镜,联系信通院和第三方数据公司,两点半同步发‘农数科技数据准确率99.8%’的公告,再协调13亿资金,83元以下接‘农数债13’!”
两点半,股价跌到103.5元,黑石果然玩起了狠招——联合财经媒体发“农数科技泄露农户数据,被监管调查,多家合作方解约”的假新闻,还配了张合成的调查通知书截图。市场恐慌升级,“农数债13”从115元跌到85元。
“凡哥!台新创投砸了16亿面值的债!”眼镜拿着风险报告冲进来,声音都在发颤。林凡却指着屏幕:“看,工信部的认证报告挂网了!还有半小时政策发布!”
两点半整,工信部官网置顶“农数科技数据安全认证AAA,无泄露记录”的公告,信通院的准确率报告同步推送。观望资金瞬间倒戈,科技国企进场接盘,农数科技股价回弹到104.3元,“农数债13”回到100元,黑石最后19亿股卖单钉在103.9元,撤单按钮成了灰色。
“凡哥!期货爆了!”张磊猛地跳起来,屏幕上“农业大数据服务2312”跌到元,“黑石18万手多单爆仓!空单赚7.8亿,期权赚7.2亿!”
两点五十分,黑石收到过桥资金方最后通牒:“最后五十分钟还款,否则强制平仓。”最后19亿股卖单在104.5元被瞬间吃掉,104.8元、105元的股票买单汹涌进场,“农数债13”冲回113元。三点整,农业局290亿补贴公告发布,农数科技直线涨停(120.56元),换手率仅0.1%,买一挂110亿股封单。
孙浩盯着成交记录,声音都在发颤:“凡哥!接了102亿股,成本均价104.1元,股票端浮盈171.42亿!债市赚9.3亿,期货期权赚19.8亿,共200.52亿!黑石亏120亿,还得付28亿利息违约金!”
张磊抱着交割单冲过来,脸涨得通红:“科技国企要合作,投农数科技的‘卫星遥感+大数据’项目,以后不用下地,卫星就能测玉米长势,数据更准!”
林凡喝了口苏晚晴早上泡的柚子茶,发微信:“忙完了,去吃拉面,给你留了叉烧多的。”
中午的拉面店里,小电坐在儿童椅上,用勺子挖着溏心蛋,强子也来了,手里拎着一袋刚打印的农户数据手册:“凡哥,卫星遥感系统下月就能测试,以后老乡们在手机上就能看卫星拍的玉米田,比现在还方便!”
苏晚晴给林凡夹了块叉烧:“妈刚说,李叔靠大数据预测,提前联系了收购商,玉米还没熟就订出去了,价格比去年高两毛,特意让妈跟你说谢。”
下午,公司组织团建,员工们带着家属参观大数据中心后台——有的看数据采集流程,有的体验农户端App,小电跟着强子的儿子在模拟大屏前玩“预测收成”游戏,对着虚拟玉米田喊“长高高”,笑声飘满整个中心。林凡和强子坐在休息区,看着屏幕上流转的乡村数据,强子说:“以前老乡种玉米靠天猜,现在靠数据算,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怕行情不准、收成不明了。”
傍晚回家,父亲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满是笑意:“强子送了份咱村的玉米长势报告过来,说预计能增产15%,我跟你妈晚上煮了玉米粥,你们过来吃。”
晚饭时,胖子带着妻子和闺女来了,手里拎着一篮刚摘的葡萄:“凡子,黑石的过桥资金逾期被起诉了,渣打和台新都跟他们划清界限了,以后农业大数据的盘,没人敢跟你对着干了!”
林凡给小电盛了碗玉米粥,看着窗外的星空:“不是我厉害,是农数是老乡的收成镜——数据准了,收成能算,行情能判,心里就有底了。资本想靠假消息砸盘,终究赢不了屏幕上的真实数据,赢不了老乡们看着增产报告时的笑脸。”
夜色渐深,大数据中心的灯还亮着,环形大屏上的绿色热力图覆盖了越来越多的乡村。林凡抱着睡着的小电,苏晚晴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白天拍的大屏照片。他心里清楚,资本的博弈或许还会有新的花样,但只要守住“让老乡们靠数据种好地、多赚钱”的初心,再狠的“农数局”,也能凭着扎根农土的预判稳稳破局——毕竟,所有脱离“农业要智慧、农户要踏实”的套路,最终都只会输给屏幕上那抹代表丰收的绿色,输给老乡眼里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