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就正式开始了。道观门口挂着巨大的太极旗,红色的旗面在风中飘扬,像个 “威风的小红太阳”;千年古柏上系满了红绸带,游客们还在绸带上写了祝福的话,有的写 “身体健康”,有的写 “万事如意”,绸带飘起来,像挂满了 “小红灯笼”;炼丹房周围围满了游客和精怪,游客们有的掏出小本子记录,有的踮着脚尖往里看,精怪们则挤在前面,田螺精背着小螺壳,河蚌精半开着蚌壳,都想看看炼丹的过程,连老渔民都带着孙子来了,孙子手里还拿着竹编的小筐,想装颗炼丹果。
道童灵们穿着崭新的淡绿色道袍,手里拿着拂尘,站在炼丹房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像一群 “精神的小道士”;河虾精们则化成人形,穿着青衣,虾须裙泛着银光,手里提着装满河水精华的瓶子,站在泸溪河边,准备随时给炼丹房送精华;道长们穿着朱红色的道袍,手里拿着桃木剑,站在道观的台阶上,准备主持文化节的开幕仪式,台阶下还摆着香炉,飘着淡淡的檀香。
孙悟空早早地就起了床,穿上迷你道袍,还让唐笙帮他把尾巴藏好,手里拿着金箍棒,站在炼丹炉旁,等着当支架。他太兴奋了,来回踱步,道袍的袖子晃得像在 “跳舞”,时不时还伸手摸一下炼丹炉,想看看炉身烫不烫,结果被炉身烫得 “吱呀” 叫,赶紧收回手,像个 “被烫到的小猴子”,还对着手吹气,引得旁边的小道士笑了起来。
没等道长宣布开幕,孙悟空就迫不及待地把金箍棒变成支架,放在炼丹炉下,结果放反了,粗的一头朝上,细的一头朝下,炼丹炉 “嘎吱” 响了一下,差点倒下来,里面的柏叶撒了一地。道道赶紧跑过去,用拂尘扶住炼丹炉,“清越” 地说:“孙大圣!支架放反了!要把粗的一头朝下,细的一头朝上,不然会不稳!炼丹炉倒下来会砸到人的!” 孙悟空赶紧把支架调整过来,这次总算放对了,可他的道袍被风吹得翻了起来,尾巴露了出来,毛茸茸的尾巴晃了晃,引得游客们哈哈大笑,有的还伸手想摸,他赶紧把尾巴塞回道袍里,脸都红了,像个 “害羞的小番茄”。
随着道长的一声 “龙虎山道教文化节,炼丹仪式开始!”,道童灵们排着队,往炼丹炉里放材料。道道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柏叶,一片一片轻轻放进炉里,像在 “撒绿星星”;柏柏拿着灵芝,小心翼翼地放进炉里,生怕把灵芝碰坏,像在 “放宝贝”;丹丹则拿着装满河水精华的瓶子,慢慢往炉里倒,精华洒在柏叶上,泛着淡蓝光,像在 “倒仙水”。三个道童灵配合得整齐划一,游客们纷纷拍手称赞,嘴里还念叨着:“这小道士们真可爱!” 有个老奶奶还从兜里掏出颗糖,递给道道,道道不好意思地接过来,道了声谢,脸颊都红了。
孙悟空则扶着金箍棒做的支架,不敢乱动,眼睛盯着炼丹炉里的材料,想看看怎么炼出炼丹果。可他太无聊了,没一会儿就开始东张西望,看到旁边的河虾精们在聊天,就想凑过去听听,结果没注意脚下,被一块石头绊倒,手一歪,金箍棒晃了一下,第 225 章:鹰潭(续?扩写版)
炼丹炉里的河水精华 “哗啦” 洒出来,像倒了杯泛着蓝光的 “小仙泉”,溅在旁边的青石板上,还冒起淡淡的白汽。道道吓得赶紧扑过去,用拂尘挡住剩下的精华,淡绿色的微光裹着拂尘,像给拂尘套了层 “绿纱”,总算没让精华全洒光。河虾精虾虾也慌了,举着备用的精华瓶跑过来,虾须裙跑得歪歪斜斜,银光点掉了一路,像撒了把 “小银豆”:“别慌别慌!俺这还有!洒多少俺补多少!”
孙悟空趴在地上,一手还抓着金箍棒,一手撑着地面想爬起来,结果手按在刚洒的精华上,“滋溜” 一下又滑了个屁股墩,道袍后面沾了片蓝光,像被 “蓝墨水” 泼了似的。他龇牙咧嘴地揉着屁股,尾巴从道袍里露出来,毛茸茸的尾巴尖还沾了滴精华,晃一下就掉在地上,逗得周围游客笑出了声。有个穿粗布衣裳的小哥还笑着喊:“这位小道士,地上滑,可得站稳咯!” 孙悟空脸一红,赶紧爬起来,拍了拍道袍上的灰,可蓝光像长在上面似的,怎么拍都拍不掉,活像个 “被染了色的小绿球”。
“孙大圣!你要是站不稳,就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看着!” 道道叉着腰,拂尘还滴着精华,“清越” 的声音里带着点无奈,“再摔一次,炼丹炉真要被你晃倒了!” 孙悟空赶紧摇摇头,双手紧紧扶住金箍棒,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俺老孙不坐!俺能站稳!这次肯定不动了!” 说着还把脚分开站稳,结果没注意到旁边有颗小石子,脚趾头踢上去,疼得他直咧嘴,又不敢喊出声,只能偷偷揉脚趾,模样滑稽极了。
炼丹仪式还在继续,道童灵们每隔一会儿就往炉里加材料。道道加柏叶的时候,突然发现炉盖边缘沾了片灰,想用拂尘擦掉,结果拂尘太长,不小心把炉盖推得晃了晃,里面的柏叶灰 “噗” 地飘出来,正好落在丹丹的道袍上,像给她撒了层 “小灰粉”。丹丹赶紧拍灰,结果越拍灰越多,连头发上都沾了点,活像个 “小灰人”,引得河虾精们 “清脆” 地笑,虾须都晃成了 “小波浪”。
丹丹委屈地瘪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俺不是故意的……” 道道赶紧安慰她:“没事没事,等炼丹结束,俺们去河边洗干净,道袍还能穿!” 唐笙也走过来,从包里掏出块干净的帕子,帮丹丹擦掉脸上的灰:“别难过,炼丹的时候难免会沾灰,你看孙悟空的道袍,还沾着蓝光呢!” 丹丹看了看孙悟空的道袍,忍不住 “噗嗤” 笑出声,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成了 “又哭又笑的小道士”。
旁边的渔民大叔看得热闹,从船上拎来一筐刚摘的莲蓬,笑着递过来:“小道士们,累了吧?吃个莲蓬解解渴!这可是泸溪河刚摘的,甜得很!” 道道接过莲蓬,高兴地 “清越” 叫:“谢谢大叔!” 他掰了颗莲子,剥壳就往嘴里塞,甜滋滋的汁水在嘴里散开,顿时眉开眼笑:“真甜!比新余的莲子还甜!” 孙悟空一看,眼睛都亮了,凑过去伸手就要拿:“俺老孙也要吃!俺要吃最大的!” 渔民大叔笑着递给他一颗:“慢点吃,别噎着!” 孙悟空接过莲蓬,掰了颗莲子就往嘴里塞,结果没剥壳,“嘎吱” 咬了一下,差点把牙硌到,疼得他直跺脚,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概过了两个时辰,炼丹炉突然 “嗡” 地响了一声,炉身泛着的金光越来越亮,像个 “小太阳”,连周围的空气都暖和起来。道长赶紧走过来,手里拿着桃木剑,围着炼丹炉转了一圈,嘴里念着咒语,桃木剑上泛着淡红光,像给炼丹炉镀了层 “红纱”。道童灵们和河虾精们都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炼丹炉,连孙悟空都忘了打闹,伸长脖子往炉里看,尾巴在道袍里晃来晃去,像个 “好奇的小松鼠”。
突然,炉盖 “嘎吱” 响了一下,慢慢打开,一颗淡绿色的丹丸从炉里飘了出来,丹丸泛着微光,像颗 “小绿宝石”,还散发着淡淡的柏香,闻一口都觉得神清气爽。道童灵们高兴地 “清越” 叫,河虾精们也 “清脆” 地欢呼,游客们纷纷拍手称赞,老渔民的孙子还蹦着喊:“炼丹果!是炼丹果!好漂亮!”
孙悟空一看炼丹果飘出来,伸手就想抓,结果被道长拦住:“小道士,炼丹果刚炼出来,还很烫,等凉了再拿!” 孙悟空赶紧收回手,可眼睛还盯着炼丹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什么时候能凉啊?俺老孙想尝尝!” 道长笑着说:“再等半个时辰,炼丹果凉了,就给大家分着吃!” 孙悟空只好乖乖等着,时不时就凑过去闻一下,像只等着吃饭的 “小馋猫”。
趁炼丹果晾凉的功夫,河虾精们开始筹备 “泸溪虾宴”。她们从泸溪河里捞了满满一筐泸溪虾,虾壳青亮,虾须修长,一看就很新鲜。虾虾负责洗虾,她的虾须轻轻碰了碰虾壳,淡蓝光从虾须上飘出来,虾壳上的杂质瞬间就掉了,像在 “给虾洗澡”;青青负责煮虾,她把虾放进锅里,倒上泸溪河的河水,还加了点姜片和葱段,锅里的水 “咕嘟咕嘟” 响,香味很快就飘了出来,引得孙悟空不停地往厨房跑,每次都被虾虾拦住:“还没好呢!再等一会儿!”
孙悟空只好蹲在厨房门口,鼻子凑到风里猛嗅,从虾香闻到柏香,再到炼丹果的香味,最后连空气里的莲蓬香都嗅了出来,嘴里还念叨着:“快点好!快点好!俺老孙都快饿扁了!” 小焰焰也蹲在他旁边,扇动翅膀,把风里的香味扇到他鼻子前,结果扇得太用力,把厨房门口的竹筐都吹倒了,里面的姜片撒了一地,气得虾虾 “清脆” 地喊:“小焰焰!别添乱!再乱扇,就不给你吃虾了!” 小焰焰赶紧收起翅膀,尾巴耷拉着,像个 “做错事的小宠物”,再也不敢乱扇了。
半个时辰后,炼丹果终于凉了。道长把炼丹果分成小块,递给大家。孙悟空接过一块,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甜滋滋的味道里带着柏香,还有淡淡的河水味,顿时眉开眼笑:“好吃!比俺老孙吃过的蟠桃还好吃!再来一块!” 道长笑着递给他一块:“慢点吃,还有很多呢!” 唐笙也尝了一块,觉得神清气爽,手腕上的吃瓜系统还 “叮咚” 响了一声:【鹰潭美食瓜!炼丹果不仅好吃,还能提神醒脑,精怪吃了能增强灵气,人类吃了能缓解疲劳;小提示:炼丹果和泸溪虾一起吃,味道更特别,就是不知道孙悟空会不会把两种食物混在一起吃,闹出新笑话!】
果然,孙悟空吃完炼丹果,就跑到厨房去吃泸溪虾。他拿起一只油焖虾,剥壳就往嘴里塞,还不忘蘸点炼丹果的汁水,结果两种味道混在一起,又甜又辣,差点把他呛到,咳嗽得直跺脚,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唐笙赶紧递给他一杯水:“慢点吃,别混在一起吃,会呛到的!” 孙悟空喝了口水,缓过劲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俺老孙不是故意的!就是想尝尝两种味道混在一起好不好吃!” 结果刚说完,又拿起一只虾,蘸了点炼丹果的汁水,这次慢慢吃,居然觉得味道还不错,又接连吃了好几只,引得大家笑了起来。
中午时分,“泸溪虾宴” 正式开始。河虾精们端上了满满一桌子菜,有油焖泸溪虾、清蒸泸溪虾、麻辣泸溪虾,还有上清豆腐、天师板栗,以及刚煮好的莲子羹,香味飘满了整个道观,引得游客们纷纷围过来,想尝尝这 “神仙宴席”。渔民大叔还拎来一坛米酒,笑着说:“大家尝尝这米酒,是俺们自己酿的,喝了暖身子!”
孙悟空坐在桌子旁,左手拿着油焖虾,右手拿着天师板栗,嘴里还塞着上清豆腐,像个 “饿死鬼投胎”,道袍上沾了不少酱汁,活像个 “脏兮兮的小绿猫”。他吃着吃着,突然发现旁边的小道士在学画符,就凑过去想试试。小道士递给她一张黄纸和一支毛笔,孙悟空拿起毛笔,蘸了点墨汁,就往黄纸上画,结果把 “太极图” 画成了 “歪脸太阳”,还在旁边画了个金箍棒,引得小道士 “噗嗤” 笑出声:“孙大圣,你画的不是太极图,是‘金箍棒太阳’!” 孙悟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俺老孙不是故意的!就是想给太极图加个‘武器’,这样更威风!”
旁边的道道看了,也凑过来教孙悟空画符:“画太极图要先画个圆,再画两条曲线,像这样……” 孙悟空跟着学,可他的手太笨,画圆画成了 “椭圆”,画曲线画成了 “直线”,最后画出来的太极图,活像个 “歪歪扭扭的小虫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孙悟空只好放弃画符,又拿起一只泸溪虾,剥壳就往嘴里塞,嘴里还念叨着:“画符太难了!还是吃虾好吃!”
下午的时候,文化节的 “道教仪式表演” 开始了。道长们穿着朱红色的道袍,手里拿着拂尘,在道观里表演画符、炼丹,动作整齐划一,像一群 “红衣仙人”;道童灵们则跟着表演 “道童舞”,手里拿着拂尘,转着圈,淡绿色的道袍飘起来,像一群 “青衣小仙子”;河虾精们则在泸溪河里表演 “虾精舞”,化成人形,穿着虾须裙,在水面上跳舞,裙摆泛着银光,像一群 “水上精灵”,她们还时不时往岸边扔些小水花,引得游客们欢呼雀跃。
孙悟空看得心痒,也想表演。他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在手里转了个圈,就跟着道童灵们跳了起来。可他根本不会跳 “道童舞”,只会瞎转圈,金箍棒转得太快,差点把旁边的小道士绊倒,气得道长赶紧喊:“小道士,慢点跳!别把人绊倒了!” 孙悟空赶紧放慢速度,可还是时不时出错,一会儿把道袍的袖子甩到小道士脸上,一会儿又把金箍棒戳到地上,引得游客们哈哈大笑,他却毫不在意,反而跳得更欢了,活像个 “调皮的小猴子”。
有个游客还掏出随身带的笛子,吹起了欢快的曲子,道童灵们和河虾精们跟着曲子调整舞步,场面热闹极了。小青花也飞过来,瓷簪泛着蓝光,跟着曲子晃来晃去,像个 “小指挥家”;小焰焰则扇动翅膀,尾羽的瓷片泛着微光,把风里的香味扇到大家鼻子前,像在 “献殷勤”。
傍晚时分,文化节接近尾声。道童灵们和河虾精们开始给大家送礼物。道童灵们给唐笙送了个太极吊坠,吊坠泛着淡绿光,戴在脖子上能静心安神;给二郎神送了个柏叶书签,书签上印着迷你太极图,看书的时候还能闻到柏香;给哪吒送了个炼丹炉模型,模型小巧玲珑,炉身还泛着金光,像个 “小宝贝”;给孙悟空送了一袋天师板栗,还送了件新的淡绿色道袍,说:“孙大圣,你的道袍脏了,这件新的给你穿!” 孙悟空接过道袍,高兴地 “嗖” 地穿上,结果穿反了,把后面穿到了前面,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赶紧脱下来重新穿,总算穿对了,可道袍还是太长,拖在地上,像个 “小矮子穿大衣服”。
河虾精们则给大家送了袋泸溪虾干,虾干泛着红光,闻起来香极了;还给小青花送了个迷你虾壳吊坠,吊坠泛着淡蓝光,戴在脖子上能防溺水;给小焰焰送了颗虾籽,虾籽泛着银光,吃了能增强火焰灵力。小焰焰接过虾籽,一口就吞了下去,顿时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尾羽的瓷片泛着的微光更亮了,高兴得扇动翅膀,差点把旁边的竹筐掀翻。
大家收拾好东西,准备回画舫。道童灵们和河虾精们在岸边挥手,像在送别老朋友。道道喊着:“孙大圣,下次来鹰潭,俺教你炼丹!” 虾虾也喊着:“下次来,俺请你吃新鲜的泸溪虾!” 孙悟空站在画舫上,挥着手大声喊:“俺老孙肯定来!下次俺还要学炼丹,还要吃泸溪虾和天师板栗!”
画舫驶离泸溪河码头时,夕阳洒在河面上,泛着金光,像给河水盖了层 “金纱”;道观里的太极旗在风中飘扬,柏香和河水的气息混在一起,格外特别;泸溪河里的河虾精们还在跳舞,虾须裙泛着银光,像一群 “水上精灵”。唐笙靠在船舷边,手里把玩着太极吊坠,脸上带着微笑;二郎神和哪吒坐在船板上,聊着今天的文化节,时不时还调侃一下吃撑的孙悟空;孙悟空则躺在船板上,摸着肚子,嘴里还念叨着泸溪虾的味道,尾巴晃来晃去,像个 “满足的小猴子”;小青花和小焰焰则靠在一起,把玩着手里的吊坠,像在回忆今天的趣事。
突然,孙悟空想起了什么,从道袍口袋里掏出之前揣的板栗壳,结果壳上的尖刺戳了他一下,疼得他直咧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画舫载着满满的欢乐和回忆,慢慢驶离了鹰潭,朝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船尾留下的水波纹,像给泸溪河画了个 “大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