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如同裹着冰碴的鞭子,抽打在白虎街三十六座连绵起伏、气势森严的悬山顶大殿上。殿顶厚重的积雪在惨淡的冬日下泛着冷硬的白光,檐角狰狞的鸱吻沉默地俯瞰着下方。
距年关仅剩五天。锦衣卫总衙那如同巨兽咽喉般深邃幽暗的正门,终于再次缓缓开启。
李珩不得不走出官衙。他身上那袭象征着无上权柄,与天子亲信的正红色蟒纹飞鱼服,在灰蒙蒙的天地间显得格外刺眼夺目。金线绣制的四爪巨蟒盘踞周身,鳞爪贲张,在冰冷的光线下反射着令人心悸的寒芒。
玉带紧束,勾勒出他挺拔如松的身姿。然而,他那张俊美无俦的脸上,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与冷肃,薄唇紧抿,眉宇间凝聚着如同万年寒冰般的煞气。明明看上去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却仿佛刚刚从尸山血海的修罗场中踏出,周身萦绕着浓重得令人窒息的杀伐之气。
他似乎对自己手上沾染的血腥与结下的仇怨心知肚明,更清楚这趟入宫之路绝非坦途。因此,他身边的护卫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森严程度,几乎是在昭告天下他的戒备之心。
指挥使大人的贴身护卫的阵容堪称奢华:锦衣卫指挥同知梅清璇,一身玄色劲装,外罩御赐斗牛服,腰悬绣春刀,面容冷峻如霜雪,眼神锐利如鹰隼,寸步不离地护卫在李珩左后方,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凛冽气息。
柳含烟,另一位锦衣卫指挥同知,同样玄色劲装,勾勒出玲珑身段,同样外罩飞鱼服,面罩轻纱,俏脸紧绷,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每一个角落,右手始终虚按在腰间软剑的机括上,护卫在右后方。
姜太虚这位以奇门遁甲,五行八卦,借住诡异阵法而闻名、手段狠辣的玄武房主事,四大镇抚使之一,此刻也全副武装,亲自率领一队二十名身着玄甲、眼神如狼似虎的精锐缇骑,手持精钢圆盾与锋利的长柄雁翎刀,在李珩前后左右形成一道移动的钢铁人墙,步履整齐划一,踏在积雪上发出沉重而压抑的“咔嚓”声。
更令人侧目的是,在护卫圈的外围,还有十名身着特制皮甲、背负连发火铳的军士!他们眼神专注,步伐沉稳,火铳的铳口虽朝下,但那黑洞洞的枪口和身上散发的硝烟气息,无声地宣告着,这是一支足以粉碎一切血肉之躯的恐怖力量——这正是冷月一手训练出的神机营精锐!他们如同一道沉默的钢铁与火焰交织的屏障,拱卫着核心处的指挥使大人。
这支杀气腾腾、令人望而生畏的队伍,簇拥着那一抹刺目的猩红,缓缓离开锦衣卫衙门那森然的阴影,踏上了通往皇城的、同样被积雪覆盖的御道。
李珩今日必须入宫面圣。缘由是锦衣卫近日行事,已在冰冷的朝堂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就在前几日,一场震动整个京城的风暴由锦衣卫亲手掀起。指挥同知梅清璇,这位以冷硬无情着称的女罗刹,竟亲自率领大队缇骑,在光天化日之下,悍然闯入了当朝丞相谢明远的府邸!没有丝毫通传,没有丝毫顾忌,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强行锁拿了谢丞相府上的大管家以及两位深得丞相倚重的门客,如同拖拽死狗般,将他们投入了那令人闻风丧胆的诏狱!
此举无异于在丞相脸上狠狠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丞相谢明远,这位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权势熏天的文官领袖,德妃谢素素的亲父,何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他当即怒不可遏,亲自摆开仪仗,驾临锦衣卫白虎街总衙,欲以堂堂宰相之尊,强行要人!
然而,现实给了这位权相更沉重的一击。他连锦衣卫那扇象征着无上权柄与森严壁垒的大门都未能踏入!梅清璇亲自带人守在门口,态度冷硬如铁,言语间毫无转圜余地。
无论谢明远如何怒斥、如何以权势相压,那扇厚重的大门始终紧闭,如同沉默的嘲讽。堂堂一国宰相,竟在自己国家的暴力机关门前吃了闭门羹,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瞬间传遍朝野,引起一片哗然与惊惧。
后来,据某些隐秘渠道流传出来的、语焉不详的消息称,似乎是谢丞相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割肉饲虎”,向锦衣卫内部某位实权人物——据传是四大镇抚使之一的尚有道。送上了极其丰厚的“心意”。这才使得那位镇抚使大人“法外开恩”,经过一番“严密”的“复审”,最终“认定”丞相府管家等三人“实属无辜”,得以开释。
此事虽暂时了结,但其恶劣影响却如同瘟疫般蔓延。锦衣卫的缇骑们仿佛被彻底打开了枷锁,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在梅清璇抓人事件的余波中,他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又连续“拜访”了四五位正五品以上官员的府邸。每一次“拜访”,都伴随着令人窒息的压迫和无声的威胁,让整个京城官场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
其中一位倒霉的礼部郎官,更是被坐实了“贪墨渎职”的罪名,证据“确凿”,已被正式打入诏狱。更有小道消息在暗中疯传,说这位郎官大人,恐怕难逃一死,锦衣卫内部已经在拟定斩刑的文书了!
如此横行无忌,自然激起了巨大的反弹。督察院几位素以刚直敢言着称的御史,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的义愤,联名上奏,以极其严厉的措辞,参锦衣卫指挥使李珩!罪名清晰而致命——索贿!直指他利用职权,敲诈勒索当朝宰相谢明远及多位文武重臣。
奏章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朝堂。龙椅上的皇帝陛下,终于降下口谕:召锦衣卫指挥使李珩,即刻入宫,当面对质!
这便是李珩今日不得不离开他那固若金汤的巢穴,顶着凛冽寒风,在如此森严护卫下踏入皇城的真正原因。避无可避,唯有直面这场由他自己掀起的惊涛骇浪。
但!恐怕,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正是李珩与皇帝、丞相三人定下的计策罢了!李珩就是要以身为饵,打草惊蛇!
若不故意把水搅浑,让人以为他李珩如今已举世皆敌,谁会傻呵呵主动暴露自己去针对李珩?只有让敌人感觉,他只是李珩诸多对手的其中一员,而非唯一,才会对李珩出手。只有在重兵环卫之下,他们才会相信,李珩是真的小心谨慎,而不是故意引人上钩。倘若他故意减弱护卫力量,无疑告诉人家:“我这儿设置好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