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丹药方案”(量衣计划)的成功实施,如同为流云宗残存的战力穿上了一件件量身打造的灵能护甲,在个体层面显着提升了伤员的救治效率和部分精锐的战力。科学派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精准制造能力,将丹药这一传统修真资源的价值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局部的利好,丝毫未能缓解那悬于头顶的、日益迫近的终极威胁。
潜伏者“林风”通过隐秘渠道向外传递出的情报——“星陨仪式最终阶段”、“阵眼逆转计划”、“钥匙位于陨星台遗址”——如同一道惊雷,在流云宗高层内部炸响。玄骨魔君的图谋,远比召唤天魔更加阴险和致命!他竟打算利用仪式产生的庞大能量,逆转并夺取流云宗赖以生存的护山大阵控制权!而那把关键的“钥匙”,竟然就隐藏在宗门腹地的“陨星台”遗址!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脊背发凉。一旦护山大阵被逆转,流云宗将门户大开,任人宰割,所有抵抗都将失去意义。
“立刻加强对‘陨星台’遗址的监控!封锁所有通往该区域的通道!同时,对林风的监控提升至最高等级,严密监视其一切动向,务必挖出他的联络网!”云鹤真人厉声下令,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
科学派迅速行动。“灵力雷达预警网”的探测波束如同密集的蛛网,聚焦于陨星台区域;“全自动防御塔群”中机动性最强的“鹰隼”侦察塔被秘密部署在遗址周边制高点;甚至动用了尚在试验阶段的、基于“空间折叠仓储术”原理的微型空间传感器,试图捕捉任何异常的空间波动。
然而,就在对流星台的监控网刚刚铺开,对林风的监视尚未发现进一步动作之时,人工智能器灵“灵枢”的核心预警系统,却发出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广、性质更为严峻的最高级别警报!
警报并非来自陨星台,也非针对林风个人,而是源于对“灵力区块链防伪”系统日常监控数据的大规模异常模式识别!
“检测到宗门内部物资流通记录出现系统性异常!”灵枢冰冷的声音在控制中心回荡,主屏幕上瞬间被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点覆盖,“异常模式:多批次、小规模、分散式物资损耗与转移记录,其时间分布、物资品类组合及流转路径,经‘星算一号’超大规模关联分析,与已知的魔修小队潜伏、建立安全屋、布置触发式陷阱的典型行为模式,匹配度超过92.7%!”
灵枢将分析结果可视化:一张流云宗境内的地图上,数以百计的红色光点如同瘟疫般在防线后方闪烁!这些光点代表着近期通过区块链系统记录的、看似合理的物资消耗或调配事件,但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时空关联分析后,却勾勒出了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大量魔修精锐小队,已经化整为零,利用某种极高明的伪装手段,渗透过了外层防线,正潜伏在流云宗内部各个不起眼的角落!他们在悄悄地建立据点、囤积物资、布置暗桩!
“渗透规模评估:”灵枢继续汇报,“根据物资异常流量反推,已确认的潜伏小队数量预计在三十至五十支之间,每支小队人数约三到五人。其渗透行动并非近期开始,而是有组织、分批次、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至近期活动才因需要为某个重大行动做准备而变得频繁,从而被系统捕捉到异常模式!”
“大规模渗透预警!”赵乾脸色剧变,“他们不是在强攻,而是在我们眼皮底下织网!目标绝不仅仅是陨星台!他们是想要在‘星陨’仪式最终发动时,里应外合,从内部彻底瘫痪我们的防御!”
这才是玄骨真正的杀招!正面攻击是佯攻和消耗,真正的致命一击,来自于内部早已埋下的、即将同时引爆的无数炸弹!林风,很可能只是这个庞大潜伏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甚至可能只是一个被抛出来吸引注意力的诱饵!
“立刻启动‘清场’应急预案!”云鹤真人当机立断,“所有单位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巡逻队加强巡查,重点排查所有物资异常流动区域!各防御节点提高自检频率!‘灵力雷达预警网’扩大主动扫描范围,重点搜索神识伪装和能量隐匿迹象!”
整个流云宗瞬间风声鹤唳。原本稍显缓和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处不在的警惕和猜疑。弟子们看向彼此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丝审视,谁也不知道身边的同门是否已被魔修替换或控制。
然而,魔修的渗透手段极其高明。他们似乎掌握了某种能完美模拟流云宗弟子灵波特征、甚至复制其“灵力区块链”身份标识的诡异技术。常规的巡逻和神识扫描很难将他们识别出来。即便“灵力雷达预警网”偶尔捕捉到一丝异常,待巡逻队赶到时,对方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被巧妙伪装过的痕迹。
“这样下去不行!”护法堂首座焦急万分,“敌暗我明,我们像没头苍蝇一样被动!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把他们揪出来!”
压力再次来到了科学派这边。必须有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大规模、快速、准确地甄别出这些潜伏的魔修。
“系统,推演基于现有技术,实现大规模潜伏者识别的可行性方案。”赵乾对灵枢下令,声音因疲惫而沙哑。
“指令收到。项目‘照妖’启动。”灵枢迅速响应。
【需求分析:需在不对宗门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干扰的前提下,实现对内部人员的大规模、快速、高精度身份验证与魔气检测。】
【技术路径推演:】
1. 基于区块链身份强化验证: 对现有“灵力区块链防伪”系统进行升级,增加动态身份验证环节。方案:为每位弟子发放新型身份玉牌,内含微型“纳米机器人清炉术”制造的动态灵纹密钥,需定期与区块链主网进行双向认证。潜伏者即便复制了静态身份信息,也难以实时伪造动态密钥。
2. 大规模快速魔气筛查: 核心难点!需一种能快速扫描大量人员、且能探测出经过高度伪装或压制的魔气的方法。方案:
? 广域灵波共振扫描法: 利用“护山大阵3.0”的网络节点,发射一种特定频率的、极其微弱但覆盖全宗的“探魔灵波”。该灵波与纯净灵根共振微弱,但与魔气本源(即使被压制)会产生特征性干扰谐波。通过分析全宗范围的灵波反馈图谱,定位异常区域。
? 环境魔气代谢物检测法: 魔修即使能隐藏自身魔气,其存在和活动也会不可避免地向环境中释放极微量的魔气代谢残留。方案:在宗门各关键区域部署高灵敏度“魔气污染检测警报”传感器网络,监测空气、水源中的异常魔气微粒浓度变化,进行溯源分析。
? 行为模式AI识别法: 利用“人工智能器灵雏形”分析所有弟子在“VR幻境心魔试炼”、任务执行、日常交流中留下的海量行为数据,与已知的魔修行为模式库进行比对,寻找异常模式(如对某些关键词的异常反应、回避特定检测、活动轨迹异常等)。
3. 定点精准甄别技术: 对筛查出的可疑目标,进行更精确的检测。方案:使用升级版“弟子灵根检测仪”(明镜型)进行快速扫描;或在特定区域(如重要设施入口)设置“反夺舍脑波屏障”增强版,对经过者进行无意识层面的神识波动扫描。
【关键挑战:1. 大规模扫描的隐蔽性与对正常弟子的影响。2. 魔修可能拥有对抗扫描的更高明伪装技术。3. 海量行为数据的实时处理与隐私边界。4. 甄别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狗急跳墙)。】
【推荐方案:采用多技术融合、分步筛查策略。先进行不引人注目的广域扫描和行为数据分析圈定可疑范围,再进行定点精准甄别。】
方案复杂,但时间不等人。在云鹤真人的全力支持下,“照妖”计划迅速启动。
技术部署与初步筛查:
科学派与器堂、符堂协作,日夜赶工。新型动态身份玉牌开始分批换发;“护山大阵3.0”的节点被悄然调整,开始间歇性发射特殊的“探魔灵波”;数以千计的高灵敏度环境监测传感器被秘密安装在通风管道、水源节点等处;“星算一号”则开始疯狂分析近期的所有任务记录、通讯日志甚至食堂消费数据,构建行为模型。
初步结果很快显现,令人触目惊心!
? 广域灵波扫描发现,在宗门西南角的废弃矿区、东北部的灵植园仓库区、以及主峰下错综复杂的旧矿道等数个区域,存在明显的灵波干扰异常区,疑似潜伏者聚集点。
? 环境监测显示,这些区域附近的空气中,确实检测到了高于背景值的、极其细微的特定魔气代谢物颗粒。
? 行为分析更是圈定了上百名“可疑度较高”的弟子,他们的行为模式中存在难以解释的异常点。
精准甄别与初次交锋:
根据筛查结果,护法堂组织了数次精心策划的“定点清查”行动。行动人员佩戴新型身份玉牌,携带便携式“明镜”检测仪,以例行检查或设备检修为名,突袭可疑区域。
起初的几次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成功揪出了几支潜伏小队,击毙和俘虏了十余名魔修,缴获了一批物资和通讯法器。科学派的技术手段证明了其价值。
然而,魔修的反应极其迅速和狡猾。在损失了几支小队后,剩余的潜伏者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立刻改变了策略:
1. 深度蛰伏: 大部分潜伏者停止了活动,利用更高明的隐匿术彻底隐藏起来,使得广域扫描和环境监测的效果大打折扣。
2. 主动干扰: 他们开始有组织地破坏环境监测传感器,甚至尝试用伪造的灵波信号干扰“探魔灵波”扫描。
3. 制造混乱: 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区域制造小规模的破坏和骚乱,吸引巡逻队的注意力,企图打乱清查节奏。
4. 残忍灭口: 对可能暴露的据点,他们毫不犹豫地启动预设的毁灭符阵,销毁证据,甚至杀害被俘的同伙以防泄密。
清理行动陷入了僵局。魔修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蛇,变得愈发谨慎和危险。大规模的筛查虽然确认了渗透的存在,却难以将他们彻底清除。而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转折点与更深层的发现:
就在“照妖”行动似乎陷入停滞时,转机出现在对一名被俘魔修(在灭口符阵启动前被强行打断擒获)的紧急审讯中。科学派采用了“VR幻境心魔试炼”的技术,将其置于高度逼真的、模拟其内心恐惧的幻境中,并结合“反夺舍脑波屏障”技术监测其神识波动,最终撬开了他的嘴。
获得的情报至关重要:
1. 此次大规模渗透行动,代号“阴影织网”,由玄骨麾下最擅长隐匿和渗透的“暗影殿”执行。
2. 他们的核心任务,并非强攻,而是在“星陨”仪式达到顶峰、引发天地异变、护山大阵出现短暂能量紊乱的特定时刻,同时引爆预先埋设在各大关键防御节点、能源枢纽、指挥中心附近的“蚀灵魔阵”,从内部瘫痪流云宗的指挥和防御体系,接应外部主力总攻。
3. 所有潜伏小队,都在等待一个统一的行动指令。指令将通过一种极其隐秘的单向通讯方式下达——利用“星陨”仪式本身产生的、某种特殊的全球性空间背景灵波震荡作为载体,进行加密广播!这种方式几乎无法被拦截和干扰。
更重要的是,这名俘虏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暗影殿的魔修,之所以能完美伪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种秘术,能够将自身部分本源魔气,暂时封印在一种特制的“敛魔符”中,从而极大降低被探测的风险。而制作这种“敛魔符”的一种关键材料,正是之前“丹药品控危机”中出现的、那些被魔气污染的低级储物袋的材质!这证实了之前的猜测,玄骨的布局,早已开始!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探测到那种被封印的魔气,或者……干扰那种基于‘星陨’灵波的通讯!”赵乾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依然绕不开对“星陨”仪式本身的干扰。
就在这时,灵枢在整合所有“照妖”行动数据时,结合从俘虏口中得到的信息,进行了新一轮的推演,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分析结论:”灵枢汇报,“‘暗影殿’潜伏者所依赖的‘敛魔符’,其封印原理,类似于一种微型的‘空间褶皱’。而‘星陨’仪式产生的全球性背景灵波,其本质是大规模空间规则扰动。两者之间存在能量层级的关联。”
“推论:若我们能主动制造一种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空间灵波扰动,其强度不足以影响‘星陨’仪式主体,但恰好能干扰‘敛魔符’的稳定性,或覆盖掉其指令接收频段,则有可能迫使潜伏者暴露,或切断其与玄骨的联系!”
这个思路,将防御的重点,从单纯的内部搜查,再次引向了主动的技术对抗!利用对空间法则的理解,去破解魔修的隐匿和通讯!
“立刻研究这个方案!”云鹤真人看到了希望,“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精准发射特定空间灵波的装置!”
科学派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已部署的“全自动防御塔群”。或许,这些集成了力场护盾、灵能攻击、空间干扰等多种功能的战争堡垒,在经过特定改装后,能够承担起这项“驱散阴影”的使命。
“魔修大规模渗透预警”如同一记警钟,彻底敲醒了流云宗。敌人不仅强大,而且无孔不入。传统的防御手段已难以应对这种阴影中的战争。科学派再次临危受命,必须研发出一种能够照亮黑暗、让潜伏者无所遁形的新技术。最终的较量,早已从明面的攻防,延伸到了更加隐秘和复杂的科技与诡计的对抗层面。时间,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