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带来的“毛贼已退”的消息,像一阵暖风,暂时吹散了笼罩在沈家小院上方的阴霾。虽然“幕后之人”的阴影仍在,但至少眼前最直接的威胁解除了。周氏和沈厚德紧绷了多日的神经,终于能稍稍放松一些。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轨道,只是那份小心翼翼,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这天上午,铺子里的生意不忙,周氏正坐在院里边晒太阳边缝补衣裳,沈清辞则在灶房清点药材,盘算着下一批茯苓糕的用量。沈厚德在后院吭哧吭哧地劈着柴,挥汗如雨,仿佛要把这几天的憋闷都发泄在木头上。
“他爹,歇会儿吧,喝口水。”周氏抬头喊了一声。
“没事,就快劈完了!”沈厚德抹了把汗,手下力道更重了些。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个温和却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厚德兄弟在家吗?”
这声音有点陌生,又有点耳熟。周氏一愣,放下针线,沈厚德也停下斧头,疑惑地看向门口。沈清辞从灶房探出头来。
周氏起身走到院门边,隔着门缝小心地问:“谁呀?”
“是我,镇上的王里正。”门外的人答道。
里正?!
王里正是清河镇管理民事的小吏,在普通百姓眼里,算是了不得的“官家人”了。他怎么会突然到访?周氏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打开院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穿着干净青布长衫、面容和善的中年人,正是王里正,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差役。
“王……王里正?您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周氏又惊又慌,连忙侧身让路,一边朝院里喊:“他爹!阿辞!里正大人来了!”
沈厚德也吓了一跳,赶紧放下斧头,搓着大手,有些手足无措地迎上来:“王里正,您……您屋里请!”
王里正脸上带着笑,摆摆手:“不必客气,就在院里说两句就好。”他目光在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小院里扫过,尤其在加固加高的院墙和隐约可见的铃铛线上停留了一瞬,微微点了点头。
“厚德兄弟,周家妹子,别紧张。”王里正语气随和,“我今日过来,是听说前几日……贵府上似乎有些不太平?有宵小之辈前来窥探?”
原来是为了这事!沈家三口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有些打鼓。这事怎么传到里正耳朵里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周氏惴惴不安地答道:“回里正的话,是……是有这么回事。前几天晚上,好像有人想爬墙,被我们发现了,没……没丢东西。”
王里正“嗯”了一声,捋了捋短须:“我听街坊四邻说了些风声。咱们清河镇向来民风淳朴,治安尚可,竟出了这等事,是我这个里正失察啊。你们没受惊吓吧?孩子没事吧?”
听到里正关心孩子,周氏心里一暖,忙道:“劳里正挂心,孩子没事,就是……就是吓了一跳。”
沈厚德也憨厚地补充:“多亏了街坊们帮衬,还有……还有我们自己防备得紧,没让坏人得逞。”
“那就好,那就好。”王里正点点头,神色严肃了些,“此事我已记下,会加派人手在附近巡夜。你们也要继续提高警惕,门户紧闭,夜里留神。若再发现任何可疑之人,立刻敲锣喊人,或者直接去镇公所报信,切莫独自逞强。”
这话如同给沈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有里正出面关注,甚至承诺加强巡夜,这安全感顿时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哎!哎!谢谢里正!谢谢里正大人!”周氏和沈厚德连连道谢,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沈清辞在一旁静静听着,心里却转着念头。里正日理万机,怎么会为了一户普通人家疑似遭贼的小事亲自上门安抚?这背后,会不会有别的缘由?
这时,王里正话锋一转,目光落到了沈清辞身上,脸上带着赞许的笑意:“这位就是沈姑娘吧?听说姑娘手艺精湛,做的卤味和药膳,连陆府和醉仙楼都赞不绝口,真是年少有为啊!”
沈清辞连忙上前一步,敛衽行礼:“里正大人过奖了,不过是些家传的手艺,混口饭吃。”
“呵呵,过谦了。”王里正笑道,“有本事是好事!咱们镇上出了你这样灵巧的姑娘,也是光彩。好好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他顿了顿,似是无意地问道:“我听说……前阵子,好像还有人想打你们家配方的主意?甚至……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
这话问得轻描淡写,却让沈清辞心中一动。她谨慎地回答:“回里正,确有一些人想来谈‘合作’,但都被家父家母拒绝了。至于不光彩的手段……许是些市井流言吧。”她没有直接提如意楼,也没有说药材投毒的事,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王里正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点点头:“嗯,拒绝得好。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为本,童叟无欺。那些歪门邪道,终究长久不了。你们放心,在咱们清河镇的地界上,只要你们行得正,坐得直,官府定然会维护公平交易,不会让守法商户受了委屈。”
这番话,意有所指,分量极重!这几乎是在明确表态,会站在沈家这一边!
周氏和沈厚德听得又惊又喜,只觉得腰杆都硬了几分。
沈清辞心中更是豁然开朗!她几乎可以肯定,里正此次来访,绝不仅仅是例行公事!背后定然有陆府,或者醉仙楼陈家的影响力在起作用!这是来自官面的、无声的支持和警告!
又闲聊了几句家常,王里正便起身告辞了。送走里正,关上门,周氏激动地抓住丈夫的胳膊:“他爹!你听见没?里正大人说会护着咱们!还会加派人手巡夜!”
沈厚德也激动得满脸红光:“听见了!这下可好了!看谁还敢来捣乱!”
连小沈安都从屋里跑出来,好奇地问:“娘,刚才那个伯伯是很大的官吗?”
周氏一把抱起儿子,亲了一口:“是很大的官!是来帮咱们家的好官!”
喜悦之情洋溢在小院里。沈清辞看着兴奋的父母,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但心里却比父母想得更深。里正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官方的保护,但也将沈记彻底推到了明处,成了镇上“有背景”的铺子。这固然能震慑宵小,但也可能引来更多的关注和……嫉妒。
而且,里正那句“维护公平交易”,看似是支持,何尝不是一种提醒和约束?意味着沈家今后行事更要谨言慎行,不能授人以柄。
“爹,娘,”沈清辞待父母稍微平静些,开口道,“里正大人关照咱们,是好事。但咱们自己更要争气,把铺子经营好,把东西做得更好,不能让人说闲话。”
“对!阿辞说得对!”周氏连连点头,“咱们得对得起里正大人的看重!”
沈厚德也道:“嗯!以后更得老老实实做生意!”
正当全家沉浸在柳暗花明的喜悦中时,院门又被敲响了。这次来的是隔壁的张婶,她挎着个篮子,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笑容。
“周家妹子!厚德兄弟!刚才……是不是里正大人来了?”张婶压低声音,一脸八卦。
周氏笑着点头:“是啊,张婶,里正大人听说前几日的事,过来看看。”
“哎呀!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张婶夸张地拍了下大腿,“我听说啊,里正大人是从镇公所出来,直接就奔你家来了!看来你们沈记,如今可是入了上头的眼啦!”
她凑近些,声音更低了:“我还听说啊,前几天那事,好像……跟镇西头那家有点关系……”她朝如意楼的方向努了努嘴,意思不言而喻,“不过啊,现在里正都发话了,估计他们也得掂量掂量了!”
张婶的话,印证了沈清辞的猜测。里正的来访,果然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送走热心又八卦的张婶,沈家小院终于恢复了平静。但沈清辞知道,真正的平静,远未到来。里正的介入,只是将斗争从暗处部分地转移到了明处。那个“幕后之人”会就此收手吗?还是会在新的层面,酝酿新的风波?
她抬头望向晴朗的天空,心中暗道:有了官面的庇护,接下来的路,或许会好走一些。但每一步,仍需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