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终于在三场倒春寒后,极不情愿地松开了对苍岚山的钳制。积雪消融,汇成涓涓细流,浸润着沉睡一冬的土地。枯黄的草甸下钻出星星点点的嫩绿,光秃的树枝也抽出了细小的芽苞,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苏醒的清新气息和万物萌发的生机。
清风观屋檐下的冰棱滴滴答答地化尽,那扇被风雪摧残、用断闩勉强抵住的观门,也被清虚道长寻了木料重新修葺牢固。但雪夜那短暂而紧张的对峙,如同烙印般留在了两人心底。萧无涯练剑更加刻苦,那三式基础剑招在他手中渐渐褪去了最初的生涩僵硬,多了几分沉稳的力道与流畅的韵律。清虚道长外出的次数似乎减少了,停留观中的时间变长,目光时常若有所思地掠过院墙之外,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审慎。
这日清晨,阳光和煦,微风拂面,带来久违的暖意。萧无涯练完剑,看着观后那一小片因为冰雪融化而变得泥泞湿润的空地,心中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
他找到正在整理药圃的清虚道长,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道长,我看观后那片空地……荒着也是荒着。如今开春了,我想……能不能开垦出来,种些容易生长的菜蔬?”
清虚闻言,停下手中的活计,抬眼看他,目光中带着一丝询问。
萧无涯连忙补充道:“这样……以后我们就不用总是麻烦您频繁进山去寻野蔬,或者等货郎来换那么一点了。我、我能自己种。”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带着一丝期盼。
自雪夜之后,他想要“保护道长”的念头并未消退,反而愈发清晰。但他深知自己力量微薄,无法应对那些未知的危险。那么,至少在这些日常琐事上,他能多做一点,让道长不必再为一口吃食而辛劳奔波,或许……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分担”?
清虚看着他略显局促却认真的神情,沉默了片刻。阳光落在少年沾着些许泥点的衣襟上,映亮了他眼中那点小心翼翼的希冀。道长深邃的眼眸中,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柔和悄然掠过。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走向工具棚,取出了一把略显陈旧、木柄却被磨得光滑的锄头,递到了萧无涯面前。
“好。”他只简单地说了一个字,却已包含了应允与支持。
萧无涯眼中瞬间亮起光彩,接过锄头,只觉得分量沉甸甸的,却让他心里踏实。
然而,开垦土地远比他想象中要难。那一片空地看似平整,实则泥土板结,杂草根茎盘根错节,下面还藏着不少石块。一锄头下去,往往只能刨起一小块硬土,反震的力量震得他虎口发麻。
他咬着牙,一下一下地刨着,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动作笨拙,效率低下,没多久就气喘吁吁。
清虚道长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挽起了道袍的袖口,露出那双看似干瘦、却蕴含着难以想象力量的手臂。他接过萧无涯手中的锄头,示意他站到一边。
“看好了。”道长声音平稳,“翻土非是蛮力。气沉丹田,力从地起,经由腰背,贯于双臂。锄头落下非是砸,而是切入,借助全身的重量与惯性,方能省力而深入。”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那沉重的锄头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落下时精准地切入土中,轻轻一撬,一大块板结的泥土便被轻松翻起,露出下面湿润深色的土壤,纠缠的草根也被干净利落地切断带出。动作看似不快,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高效而从容。
“世间万事,皆有其理。顺其理,则事半功倍;逆其性,则徒劳无功。耕种如是,修行亦如是。莫只看眼前土块坚硬,需见其下沃土生机。”
道长的声音伴随着有节奏的翻土声响起,不急不缓,却字字清晰,如同敲击在萧无涯的心上。他怔怔地看着道长翻土的背影,看着那被轻松驯服的土地,忽然觉得,道长翻动的似乎不仅仅是这片小小的菜地,更是在向他揭示着某种更为宏大、更为本质的“道”。
力量的运用,时机的把握,对土地本身“理”与“性”的尊重……这看似简单的农活之中,竟也蕴含着与修行相通的至理。
在清虚的帮助下,一小片土地很快被翻整平整,散发出泥土特有的芬芳。
萧无涯拿出早已向货郎换来的几包常见菜种——耐寒的菘菜、生长迅速的蔓菁、还有一小包葱籽。他学着记忆中村里老农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挖出浅沟,将细小的种子均匀地撒下,再轻轻覆上一层薄土,最后用木瓢从溪边汲来清水,细细浇灌。
每一个动作,他都做得极其认真专注,仿佛在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
清虚道长站在一旁,默默看着少年忙碌的身影。看着他被泥土弄脏的手脚,看着他额角晶莹的汗珠,看着他凝视那片播下种子的土地时,眼中流露出的那种混合着期盼、责任与一丝成就感的微光。
恍惚间,清虚仿佛看到的不是一片菜畦,而是许多年前,另一个同样年轻的身影,在另一片土地上,播种下希望与未来的场景。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有些东西,却似乎跨越了漫长的岁月,在此刻形成了奇妙的回响。
良久,萧无涯忙完一切,直起腰,看着那片被整理得齐齐整整、浇灌得湿润的黑土地,虽然疲惫,却满心欢喜。他转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道长:“道长,我种好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活……”
清虚道长走上前,目光扫过那片新垦的土地,缓缓颔首。他的视线最终落在萧无涯沾满泥泞的手上,沉默片刻,声音比平日更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你长大了。**”
他顿了顿,目光抬起,望向远方苍翠的山峦,仿佛透过它们看到了更久远的时光,轻轻叹息般补充道:
“**能替我分担了。**”
这句话很轻,落在萧无涯耳中,却重逾千钧。它不仅仅是对他今日劳作的首肯,更像是一种正式的认可,一种将他从需要全然庇护的孩童,视为可以并肩同行、分担责任的“同道”的宣告。
阳光温暖,春风和煦,新翻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草木清香,弥漫在小小的道观之后。
少年望着那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又看向道长那深邃而似乎柔和了些许的侧影。
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与力量感,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冬日的阴霾与雪夜的惊悸,似乎都被这春日的暖阳与新绿悄然驱散。
前路或许依旧艰险,但至少此刻,他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道长,种下了一抹看得见的希望。
而道人负手而立,眼中倒映着少年与春土。
时光无声,却已悄然刻下成长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