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下来的次日,萧无涯便收到了周明师兄的传讯符——紫阳真人召他前往峰顶修习新剑法。
再临峰顶,紫阳真人已不在古松下,而是立于一片开阔的演武场中。场地面铺青玉,刻画着加固阵法,边缘兵器架上陈列着各式木剑、铁剑。
“弟子拜见真人。”萧无涯上前行礼。
紫阳真人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一丝审视:“内门规矩可熟悉了?”
“已熟记于心。”萧无涯答道。
“嗯。内门不比外门,竞争无处不在。功德点、修炼资源、师长青睐,皆需自身争取。你虽得老夫看顾,然自身实力方是立身之本。”紫阳真人语气平和却严肃,“你之根基,《基础镇煞诀》与《清心诀》已筑得坚实,更自悟‘守心剑’,心性剑理皆已入门。然,守御有余,进取或显不足。今日,便传你一门攻伐剑术——《流光剑》。”
话音未落,紫阳真人并指如剑,也未取用兵器架上的剑,只是随手一划。
嗤——!
一道璀璨夺目的流光自他指尖迸发,宛如九天银河倾泻,又似惊鸿一瞥,快得令人目不暇接!空气中只留下一道久久不散的明亮轨迹和尖锐的破空声,仿佛连光线都被这一“剑”斩断!
场边一株用来测试剑招威力的玄铁木桩,无声无息地出现了一道深达数寸的平滑切痕!
“《流光剑》,取其‘流光瞬息’之意,追求极致的快与准。”紫阳真人收指,语气淡然,“练至大成,剑出如光,避无可避,专破护体罡气、法器防御,乃克敌制胜之犀利手段。此剑诀重意不重形,核心在于灵力瞬间的爆发与意念的高度集中,与你所修《清心诀》并非背道而驰,反而需以静心为前提,方能驾驭其速。”
他随即开始讲解《流光剑》的心法要诀与运力法门,涉及数十条特定经脉的瞬间灵力灌注与协调,复杂精妙。
萧无涯凝神静听,将每一字每一句都刻入脑海。《清心诀》运转下,心神空明,理解与记忆速度远超常人。
讲解完毕,紫阳真人道:“你可在此演练,初步尝试灵力运转,无需追求形似,先感其意。”
“是。”萧无涯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断影剑。他并未立刻施展,而是先闭目凝神,于识海中反复推演那灵力运转的路线与爆发节点,直至烂熟于心。
随后,他猛然睁眼,依照心法,调动体内灵力,向着特定经脉狂涌而去,一剑刺出!
然而——
这一剑,却与预想中的“流光”相去甚远。
速度固然比平常快上几分,剑尖也带起了一抹微光,但整体却显得有些迟滞、沉重。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拉扯着剑身,使得剑招失去了那种一往无前、瞬息即至的凌厉感。更像是一道沉重却不够快的流星,徒有其势,未得其速。
萧无涯微微蹙眉,收剑回撤,再次尝试。结果依旧如此。每一次催动《流光剑》心法,灵力爆发之时,他体内那已与灵力初步融合的**煞气**便不由自主地被引动,虽然未曾失控,却自然而然地赋予了剑招一种独特的**沉凝、厚重**之感,仿佛给快剑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使其速度难以提升到极致。
连续试了十余次,皆是如此。剑招威力似乎因煞气的融入而有所增强,带着一股冰冷的侵蚀力,但“快”这一核心,却始终难以体现。
紫阳真人一直在旁静静观看,并未出言打断,眼中反而掠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待萧无涯停下手,面露些许困惑看向他时,紫阳真人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并无失望,反而带着一丝引导:“是否感觉灵力运转不畅,剑招沉重,快不起来?”
“是。”萧无涯点头,“弟子愚钝,似乎难以驾驭此剑速度。”
“非你之过。”紫阳真人微微摇头,“你忽略了你自身最大的‘特质’——那已与你灵力初步融合的煞气。煞气性沉、性寒、性凝,其本质与《流光剑》追求的极致轻灵迅捷,确有相悖之处。你若强行驱散煞气以求速度,便是舍本逐末,不仅事倍功半,更可能引发煞气反噬。”
萧无涯恍然,原来症结在此。
“那弟子该如何是好?”他虚心求教。
紫阳真人抚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万事万物,并非只有非此即彼一条路。你为何一定要追求纯粹的‘快’?”
他指向那根被“流光”斩出痕迹的玄铁木桩:“《流光剑》之快,是为了破敌。而你之煞气,其沉凝厚重,侵蚀特性,同样是为了破敌。二者为何不能结合?”
“结合?”萧无涯若有所思。
“不错。”紫阳真人颔首,“你初悟的‘守心剑’,已得‘守’之三昧,稳如磐石。那么《流光剑》,你或可反其道而行之——**先求其稳,再求其快**。以你煞气之沉凝为根基,先确保剑招根基稳固,力量凝聚不散,在此基础上,再尝试爆发速度。或许初期剑速不及正统《流光剑》,但每一剑都凝聚煞气之威,威力更增,且更适合你自身情况。待你日后对煞气掌控愈发精妙,自可再逐步提升速度。”
“先守后快…结合煞气…”萧无涯喃喃自语,眼中渐渐亮起明悟的光芒。真人的话,如同拨云见日,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适应剑诀,却忘了思考如何让剑诀适应自己!
“多谢真人指点!”萧无涯心中豁然开朗,再次拱手,语气中带着感激与兴奋。
“去吧,于你院中好生体悟。剑是死的,人是活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紫阳真人挥挥手,转身飘然离去。
萧无涯留在演武场中,并未立刻离开。他反复回味着真人的话语,再次握紧煞影剑。
这一次,他不再刻意追求那虚无缥缈的极致快剑,而是沉下心来,以《清心诀》调控煞气,使其均匀流转于剑身,首先追求剑招的**稳定、凝重、力量凝聚**。
一剑刺出,速度不快,却带着一股沉重的压迫感,剑风呼啸,空气仿佛都被压塌。
再一剑,依旧沉稳,但意念开始专注于灵力在数个关键节点的瞬间加速。
第三剑,沉稳之余,速度似乎快了一丝,剑尖那抹微光变得更加凝实。
他沉浸在这种全新的体悟中,不知疲倦地演练着,寻找着那“守”与“快”、“煞气”与“流光”之间的平衡点。
夕阳西下,将他的身影在演武场上拉得很长。
剑光不再追求耀眼的流萤,而是化作一道道沉凝却暗藏爆发力的灰色匹练,于沉稳中,悄然积蓄着撕裂一切的速度。
少年练剑,已初得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