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狭小的空间里,唯一的光源是便携终端屏幕发出的冷光,映照着林蔷薇专注而紧绷的侧脸。窗外,城市已完全苏醒,但对于即将潜入“凡星圣宝”心脏的两人而言,白昼的光明不过是更危险的帷幕。时间,是悬在顾夜寒生命线上、不断收紧的绞索——68小时,不,现在可能只剩不到67小时。
屏幕上,一份电子文档正在林蔷薇指尖下被精心雕琢。文档标题赫然是:“‘敦煌新韵’系列高定基因纹样深度开发合作协议”。甲方是“凡星圣宝基因银行”,乙方则是一个虚构的、但背景资料齐全的壳公司——“凤鸣古典基因纹样研究所”。
“协议”的核心诉求写得冠冕堂皇:为完善“敦煌新韵”系列的艺术深度与生物活性契合度,乙方(研究所)首席纹样师“林凤芝博士”需亲临甲方(凡星圣宝)的“历史纹样档案馆”,实地调阅并分析一批核心历史数据,特别是莫高窟第321窟藻井纹的原始高精度扫描件及其关联生物信息学分析报告。
林蔷薇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停顿,眼神锐利如鹰。她调出母亲林晚歌(林凤芝)留在设计稿上、以及那份2003年实验笔记中的原始签名样本。屏息凝神,她开始操控光笔,在乙方签名栏的位置,极其精细地、一笔一划地模仿着母亲的笔迹,签下了“林凤芝”三个字。
这并非简单的伪造。在签名的末尾,她手腕微动,用一种特制的、含有纳米级荧光微粒的微型喷笔(从顾夜寒的工具箱中找到),在“芝”字的最后一笔旁,极其隐蔽地画上了半朵绽放的莲花。这半朵莲花线条流畅,充满了母亲设计的神韵,在普通光线下几乎隐形,但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下——比如顾夜寒机械心散发的光芒——它将清晰显现,并且,其形态能与顾夜寒机械心核心处那颗精密切割蓝宝石(作为能量聚焦器)周围预设的、同样由母亲设计的半朵莲花蚀刻图案,完美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独一无二的莲花符号!
“这是进入‘档案馆’表面的钥匙,也是我们身份的‘锚点’。”林蔷薇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这份伪造的协议,利用的是“凡星圣宝”内部流程的漏洞——对于“历史纹样”这种非核心敏感区域,权限审批相对宽松,尤其当申请者是“已故天才设计师林凤芝”的“学术继承人”时,更容易通过初步核查。而那份签名处的莲花,将是顾夜寒在必要时进行生物能量场“共鸣认证”的触发器。
“档案馆本身只是跳板。”顾夜寒的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但眼神已恢复了战斗前的冷峻。他靠坐在行军床边,胸前的机械心蓝光在药物和林蔷薇蓝血的双重压制下暂时稳定,但每一次搏动都显得沉重而勉强。他面前的终端屏幕上,正显示着一张极其详尽的、带有明显内部标记的建筑剖面图——这正是老K那位代号“石青”(取自敦煌颜料,呼应着母亲“石青入脉”的线索)的线人提供的。这位线人曾在基因银行核心维护部门工作多年,熟知不为人知的密道。
顾夜寒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剖面图上“历史纹样档案馆”区域的一个不起眼的通风口标记上。“档案馆的通风主管道,内部代号‘文脉回廊’,直径1.2米,理论上只承担温控循环。”他的指尖沿着管道延伸的方向滑动,穿过层层标注着防火墙和传感器符号的壁垒,“但它有一个隐藏的、废弃的‘清洁维护’支路,代号‘暗渠’。这条‘暗渠’...直接接入‘圣殿回廊’的次级废气排放管道!”他的手指最终停在剖面图深处一个被红色虚线框标注的区域——那里正是通往“圣殿回廊”的入口!
“圣殿回廊”——通往基因银行最核心禁区、保存着原始数据库和“圣殿”主控节点的咽喉要道!
“但‘暗渠’入口有三道基因锁。”顾夜寒的眉头紧锁,“第一道,需要匹配‘历史纹样档案馆’的访问权限和生物特征,你的伪造协议和签名能解决。”他看向林蔷薇。
“第二道呢?”林蔷薇追问,心脏因紧张而加速跳动。
顾夜寒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贴身的口袋里,缓缓掏出一件物品。冰冷的金属触感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那是一枚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经典的四叶草造型手镯!铂金的材质,镶嵌着细密的碎钻,奢华而精致。然而,在四叶草的中心,本应是宝石的位置,却镶嵌着一小块灰白色的、带有细微结晶纹路的物质——这正是从γ-19李雅彻底结晶化的右臂残骸深处取出的!
林蔷薇的呼吸一窒。γ-19...编号0419...
顾夜寒将手镯翻转,露出内侧。那里,用极其微小的激光蚀刻着一行编号:“0419”。
“‘石青’的情报确认,”顾夜寒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这是‘圣殿’早期植入核心实验体的身份标识兼低级权限密钥。其内部嵌有特殊的生物惰性金属和早期实验体的基因信号残留。它能...暂时欺骗第二道基因锁的低频扫描场,屏蔽掉非目标生物信号,制造一个大约15秒的‘安全窗口’。”
γ-19的遗物,成为了打开生路的钥匙之一。这冰冷的物件,承载着逝者的痛苦,也寄托着生者的希望。
“第三道锁,是动态能量屏障。”顾夜寒的目光转向桌边。那里,倚靠着他的标志性武器——那柄看似典雅、实则致命的乌木手杖伞。此刻,伞的外观有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光滑的伞骨表面,被极其纤细、闪烁着寒光的铂金丝线精密地缠绕包裹着,这些丝线并非装饰,而是连接着数个米粒大小、紧贴伞骨凹槽的微型高能炸药(来源正是污水处理厂废墟中未被完全引爆的残留物)。
伞柄底部的乌木旋钮被卸下,露出一个隐藏的微型夹层。夹层内,一支细长的玻璃管静静躺着,里面封存着大约半管粘稠的、如同活体水银般缓慢蠕动、散发着不祥幽光的液体——正是那份从顾夜寒机械臂芯片旁找到的、揭示“双生锚”计划残酷真相的泛黄实验报告中提到的——“锈蚀之怒”病毒原液!这是母亲林晚歌当年为了反制“圣殿”而设计的、理论上能摧毁“圣殿”技术核心的终极武器,却也是悬在顾夜寒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三道屏障,只能用‘伞’强行撕开。”顾夜寒的语气平静得近乎冷酷,手指轻轻抚过伞柄,“铂金丝网配合定向爆破制造缺口,原液...是最后的手段,也是最大的变数。”
他抬起头,看向林蔷薇,眼神深处是无法掩饰的疲惫和一丝决绝:“我的机械心...被强行压制和加速运转的负担太大。‘石青’提供的内部数据模型推演,它最多能承受3小时的高频能量输出状态。超过这个时间...”他停顿了一下,胸腔内的机械心仿佛感应到主人的话语,发出一阵沉闷的、如同濒死叹息般的“咔哒”声,“...内部预设的自毁程序被触发的概率...将超过95%。你必须...在那之前,拿到原始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密钥!”
3小时!这是深入虎穴、完成任务、并活着带回顾夜寒的最后时限!
就在这时,顾夜寒的通讯器屏幕无声亮起。一条来自“石青”的加密信息跳了出来:
“回廊入口守卫换班时间:03:00。换班流程耗时127秒,监控扫描存在78秒重叠盲区。路径坐标已更新。祝好运。-- 石青”
凌晨3点。78秒的生死窗口。
林蔷薇深吸一口气,将这条关乎生死的时间信息同步给顾夜寒。她的目光回到伪造的协议屏幕上,指尖在“数据需求”一栏的最后,郑重地添加上一行字:
“特别需求:调阅莫高窟第321窟中心藻井莲花纹原始扫描件(最高分辨率)及关联共振频率分析报告(含原始实验数据)。”
这行字,表面是为了完善“敦煌新韵”的设计依据,实则是为了靠近那份被“圣殿”封存的、母亲关于“飞天泪”和“谐振湮灭效应”的最核心研究数据!那是解锁b4-7下方“源点·净”的终极密码线索,也是对抗“圣殿”科技的关键!
伪造的协议、母亲的签名、半朵莲花的密钥、γ-19的遗物、改造的伞刃、致命的病毒、3小时的倒计时、78秒的窗口...所有的伪装都已备妥,所有的预案都已就绪。安全屋内,只剩下两人沉重的呼吸声,以及那柄静静倚立、缠绕着铂金丝线与毁灭之力的乌木手杖伞,在终端冷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冰冷而决绝的寒芒。
潜入“圣殿回廊”的倒计时,正式启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