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道修炼中,封固与温养相辅相成。封固不仅在于封固被采入炉中的外药,更在于后续的温养过程。温养需要文火,将神、气俱伏于气穴,待时机成熟再行武火烹炼,如此循环往复,方能成就金丹大道。
封固是丹道修炼的基础步骤。所谓封固,即是将采得的外药牢牢封存于丹田之中,不使其散失。外药乃先天一气,采之不易,若不及时封固,恐有走失之患。封固之法,在于凝神静气,意守丹田,以真意轻轻照察,使外药与内气相融相合。此时需用文火温养,不可急躁冒进。文火者,微意也,即似守非守,勿忘勿助。神气相依,渐入混沌,外药自然与内气混融为一,伏于气穴之中。此阶段最忌心浮气躁,若用意过重,反伤丹药。昔人云:温养灵胎,全凭火候调停。可见温养之重要。
温养既久,神气充足,则需再次火逼金行。此时外药已与内气相融,化为真种子,有行动之机。火逼金行者,即以武火烹炼,促使真种运行周天。武火者,猛意也,即凝神聚气,以真意导引真种沿任督二脉运转。当此之时,需把握火候,不可过早亦不可过迟。过早则药嫩易散,过迟则药老无功。须待丹田气动,如春雷乍响,方是运药良机。此时真气自然发动,沿督脉上升,过三关,至泥丸,再沿任脉下降,归于丹田,完成一个小周天循环。此过程需一气呵成,不可间断。
周天运转既起,武火自此起伏。每一次周天运转,都是对丹药的一次烹炼。初时真气运行或有阻滞,需以真意微微引导,不可强力推动。随着功夫深入,真气日益充足,运转自然流畅。此时更需注意火候调节,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火退符,全凭真意掌控。若感觉气机旺盛,可适当延长武火时间;若感觉疲惫,则需转为文火温养。如此文武并用,刚柔相济,方合丹道要旨。
在周天运转过程中,还需注意几个关键点:一是三关通畅。三关者,尾闾、夹脊、玉枕也,乃真气运行之要道。若三关不通,真气难以上升,需以真意微微引导,不可强力冲关。二是任督循环。真气上升为进阳火,下降为退阴符,一升一降,循环不息。三是归炉温养。每次周天运转完毕,真气归入丹田,都需以文火温养,使神气相抱,如鸡孵卵,如龙养珠。
随着功夫日深,丹药日益成熟,会出现各种景象。或觉丹田温热,或见光明闪现,或闻异香扑鼻,此皆丹药将成之兆。然修炼者不可执着于这些景象,当以平常心待之,继续按法修炼。若心生贪着,反易入魔境。须知一切景象,皆是过程,非究竟目的。丹道修炼,贵在持之以恒,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封固温养与火逼金行,乃丹道修炼之核心。封固是基础,温养是关键,火逼金行是升华。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修炼者需明此理,方能不入歧途。初学之人,往往急于求成,或忽视封固,或疏于温养,或冒用武火,皆难见真效。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方能渐入佳境。
丹道修炼,既是炼气,更是炼心。在封固温养过程中,心性修养尤为重要。心不静则气不宁,气不宁则丹不成。故修炼者当时时返观内照,涤除杂念,保持心境平和。如此神气相依,自然能伏于气穴;火候得当,自然能运药烹炼。待到功夫纯熟,金丹可期,大道可成。此中玄妙,非言语所能尽述,唯实践者方能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