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太太听完,脸直接就黑了。
“你妈一定是疯了,也不嫌丢人。”
“这事根本就不怪我妈,是我爸的错!”孟老四站了起来。他不明白为何孟小六一张嘴就说是他妈不要他们的。明明爸妈离婚时,他妈是让他们自己选择以后跟谁的。
要不是他爸说,会管他以后结婚的彩礼,他根本就不会选他。
他早就后悔选他了。
他大步向外走去,等孟小六追出来时,他已经消失在夜色里。
孟小六唇角扬了扬,他这个四哥,真不会看眼色。在他爷他奶面前,还向着他妈。这种人,以后也不会有前途。
他象征性的在外面站了几秒,便转身回屋。
“没追上?”孟老头问。
“嗯,太黑了,又没有月亮。”孟小六说完,神色里带了一丝忐忑,“爷,我爸的胳膊被人全打断了,只有我在伺候他。可我太小了,不能出去挣钱,我和我爸要活不下去了,他说让我来找你们借点钱。”
孟老头看向孟老太太。
孟老太太说,“睡吧,这事明早再说。”
孟小六心里一喜,知道借钱有望。他乖顺的起身,“奶,我帮你铺床,我只能在这睡一晚上,我不在家,我担心我爸会吃不上饭。”
他一边铺床一边把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不管他爸的事,全都说了出来。
“奶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小六,明天奶就给你拿钱。”
。
杨知雾在镇上住下后,晚上睡在二儿媳妇房里,帮着照顾龙凤胎。白天,她继续进山采药,一天忙得脚不沾地。
早上,她做月子餐,翠枝做大家吃的饭,母女两个分工明确。进山之前,她在背篓里带上几个煮鸡蛋当午餐。
还要把中午要做的月子餐,跟翠枝仔细交代一遍。
镇子后面的山,也是北山延续出来的,算是北山分支。她进山后,专挑贵的药材采,她想让空间快点升级,看看这次能换点什么。
上次的神农百草经,她已经快看完了。
连采了几天药,空间里终于传来期盼已久的声音。
“恭喜宿主,交够二百斤中级药材,成功激活空间的升级功能。空间自动解锁一本《杨氏脉学》,请查收。”
杨氏脉学?
杨知雾被这几个字惊到。
是她想的那个吗?她记得小时候,在爷爷的房间扫到过一眼同样名字的书。
她迫不及待的将书抓在手里,当她翻开扉页,看到熟悉的字体时,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那是爷爷的字。
她记得。
她再也控制不住心情,抱着这本《杨氏脉学》在空间里崩溃大哭。当年她一直想看,却一直没看到的书,终于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了她手里。
只是这书,怎么在空间里呢?
她记得爷爷活着时,葫芦还是葫芦,还没被人激活。按理,书不可能跑到空间里来。
其实要验证这个事情,也简单,那就是她再多多采药,再让空间升级。看看下次奖励的书,是不是她家祖上留下来的就知道了。
想通之后,她看着又一贫如洗的空间,不禁哑然失笑。
她后面一阵子又有得忙了。
晚上,杨春风过来吃饭。饭后,姐弟两个闲聊时,她提到了从前爷爷和爸爸还在时,家里祖上传下来的医书都哪去了。
弟弟神色一凛。
“姐,那些书没在你手里吗?”
“怎么会在我手里?”杨知雾一愣。
她爷和她爸就因为她是女孩子,连她看一眼书都不行,还能把书给她?
她弟弟想什么呢。
“可我听爸说,他是把书送给你了。”杨春风看着她。
“姐你知道的,我对那些书没兴趣,所以我也没细问。”杨春风眉心紧皱。他们家祖上的藏书,他见过的,足足有两大箱子那么多。
他又回忆了一下当年的情景。
“姐,我记得当时爸说,他后悔了,没把医术传给你。他说,医书给你后,以你的聪明,也能学个七七八八。杨家医术也不算后继无人。”
杨知雾听得红了眼眶,她爸去世那一年,她刚生完老三,正在坐月子。等到的,是个死信。
“没在我手里。”她摇头。
“这事怪我,我事后应该问问你收没收到的。”杨春风都要后悔死了。他当时因为父亲的离世,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
虽然事后没听他姐提过医书,也没见他姐看,但他也没多想。还以为姐姐嫁人后,既要照顾病秧子孟景生,又要照顾那一堆的孩子。理想早被现实磨灭,已经断了学医的心思。
是他大意了。
“不怪你。是我的,早晚会回到我手里。”杨知雾想到了空间里那本杨氏脉学。
“姐,一定是孟景生捣的鬼。要么在他手里,要么在他外面的女人手里。”杨春风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孟景生。
孟景生可是有前科的,还少惦记他家那本偏方了吗?
“这事我自己来处理。”杨知雾说。
“不行,这口气我咽不下去。我现在就去大杨树村,我要去问孟景生。爸说给你了,就一定是送过去了,他不可能骗我。”
杨春风觉得这事太窝火了。
必须问个清楚。
说不定孟景生,早就把医书都卖了。还在背地里一边数钱,一边嘲笑他无能。连祖传的医书丢了,他都不知道。
他是不喜欢医术,但是那些书给他姐,他没意见。
给孟景生就不行。
他算个什么东西,他怎么吃的,就得怎么给他吐出来!
杨知雾按住他,“春风,你先别激动,都丢这么多年了,咱们慢慢查就是。”
医书不管落到谁手里,不可能一点痕迹不留下。而且那么多的医书,能说一下子就能都卖了吗?
当年,替他爸给她送书的人,一定是他爸信得过之人。
这个人也要找出来。
她安抚了一会弟弟,等他情绪稳定,才送他离开。
弟弟刚走,孟老二就骑自行车回来了。
他一进院就问,“妈,有吃的吗?我还没吃晚饭。”
“有,我现在给你热。”杨知雾给二儿子热了饭,见他吃上,她就说,“你来得正好,妈有事要回村里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