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字门这方小小的院落,仿佛自成一片天地,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余下书香、灵气与六位少年专注的身影。
蒙辰的书房依旧杂乱得无处下脚,但比起之前,终究多了几分人气。
六人各据一角,或倚着书堆,或盘坐于勉强清理出的空处,甚至慕清泠干脆寻了张摇摇欲坠的木梯,坐在顶端,沉浸于手中古籍。
龙行指腹抚过一枚残破玉简上模糊的刻纹,眉头紧锁。
这玉简记录着一种极其偏门的灵力震荡技巧,旨在以特定频率催动灵力,激发更深层次的威力。
他尝试着引导体内一缕灵力,依照玉简所述,极其细微地调整着震动的幅度与频率。
初时毫无反应,甚至几次差点引得灵力岔流。
但他心性坚韧,毫不气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尝试。
终于在某一刻,当频率调整到某个奇异的节点时,他灵关中沉寂的白虎兽灵竟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啸,周身萦绕的那苍白金焰也随之跳跃了一下,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只是细微变化,却让龙行心头剧震,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灵力的运用,并非一味刚猛强横,细微处的掌控,竟也能引发质变!
他立刻沉浸其中,不断体悟、调整,周身气息变得愈发凝练,那苍白色灵力中跳跃的金红光芒似乎也灵动了几分。
苏蔚则对一本泛黄的古朴札记产生了浓厚兴趣。
札记主人似乎是一位精研水属性灵力的前辈,其上记载了他对“水”之形态的种种感悟。
水,至柔,亦至刚;可润物无声,亦可惊涛裂岸;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感悟与她自幼修习的、更侧重于防御与变化的“玄盾诀”隐隐呼应,却又提供了许多截然不同的思路。
她伸出纤指,一缕精纯的水属性灵力自指尖涌出,时而化作一面流转的菱形水盾,时而凝成一柄锋锐的水剑,时而又散作漫天雾气,变幻莫测。
她眼神专注,周身气息,隐隐多了一丝润物无声的绵柔与惊涛骇浪般的暗涌。
明月虽最不耐久坐看书,却也有她的办法。
她专挑那些记录奇闻异志、灵草异兽、乃至各地风土人情的杂书来看,看得津津有味。
遇到不解之处,她便蹦跳着去寻蒙辰。
蒙辰有时在苗圃里忙活,有时不知缩在哪个角落打盹,但对明月的问题,倒大多会含糊地指点几句,虽时常答非所问,却总能给明月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譬如一日,明月看到一种名为“荒火木”的奇木,其木心蕴含一丝先天火精,极难引燃,可一旦点燃,火势极旺且持久。
她正嘟囔着“这破木头有啥用”,一旁假寐的蒙辰眼皮也不抬地哼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火憋久了,才够劲嘛……”
明月眨巴着大眼睛,蹙眉凝思。
片刻之后,忽然跳了起来,兴奋地拉着苏蔚道:“蔚姐姐,我好像明白了!我的火不是不够旺,是以前太散了!得像憋着火精一样,把它压紧了再放出来!”
说着,她掌心“呼”地腾起一团黑红色火焰。
这一次,火焰不再肆意张扬,反而向内微微坍缩,颜色愈发深邃,近乎墨黑,只有核心处一点炽白,散发出令人心悸的高温与能量波动!
陆铭沉稳端坐于一片由古籍堆砌出的“小山”之侧,手捧一本前人的修炼札记,目光沉静。
他身上散发出温和而坚韧的木属性灵力气息,周遭空气仿佛都因他而变得清新湿润,隐隐有草木虚影在他专注的眉宇间流转。
他所阅之书,多为灵植培育、灵力滋养之法,与木之生生不息的特性相合,使他周身气息愈发绵长深厚,如古树盘根,稳中求进。
秦桓则靠墙盘坐,身前摊开数卷描绘地脉走势与土石之灵的古图。
他气息沉厚,土黄色的灵光在他体表隐隐流转,仿佛与大地连为一体。
他所专注的典籍,记载的是山岳之势、地脉之动,使他原本就稳重的气质更添几分如山如岳的坚实。
偶尔见他掌心抚过书页,竟有点点微光如尘砾般悬浮,那是他无意识中引动的土灵之力,与书中记载彼此呼应。
慕清泠独自静坐于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梯顶端,一身清冷气质与他人格格不入。
她手中并非苏蔚所阅那般注重形态变化的水系古籍,而是专注于水系变异、冰霜凝华之道的秘录。
她周身缭绕着若有若无的寒气,指尖偶尔凝出一缕锐利的冰晶,又倏忽散去。
那并非苏蔚的绵柔与暗涌,而是一种纯粹、冷冽、极具穿透力的冰寒之意,仿佛能将一切流动之物冻结、碎裂。
她读得专注,眼神如冰,显然走的是以水化冰、以寒为锋的攻击一路。
一个月期限将至,六人虽收获各异,但眼神较之一月前,无疑都多了几分沉淀与自信。
考核那日,蒙辰依旧那副邋遢模样,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堆书上,歪着头打量着眼前六个年轻人。
他没有问什么高深问题,只是随手拿起他们看过的书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问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
他看向陆铭,指着一本破旧古书,说道:“小子,你说说看,这书上画的那棵歪脖子树,为啥根须往石缝里钻?”
陆铭沉稳答道:“木性向生,石虽坚,却有隙可入。灵植之道,亦如修行,需顺势而为,以柔克刚,于困境中寻生机。”
蒙辰淡淡一笑,看向秦桓:“大块头,一粒石子,若是扔进河里,是沉是浮?”
秦桓稍一思索,答道:“石本沉物,然若与地脉相连,灵力相通,亦可借势而起。土石之灵,不在其形,在其势。”
蒙辰双目一眯,又指着龙行,“小子,那本《灵幻微言》第七页角落里的批注,你如何解读?”
龙行略一思索,从容答道:“批注云:‘灵如潮汐,涨落有时,强催则溃,顺导则昌。’弟子理解为,灵力运转当顺应其性,而非强行驾驭。”
蒙辰不置可否,又看向慕清泠:“慕丫头,那草上的霜,是水还是冰?”
慕清泠冷声答道:“由水化冰,非固非液,乃寒意所凝。冰霜之道,在于一念之间,冻结万物之流动。”
蒙辰微微点头,又望向苏蔚:“女娃子,那本《碧水札记》里,老头我滴上去的墨点,像啥?”
苏蔚一怔,随即冷静应道:“墨点晕开,形似漩涡,暗合水力回旋、蓄势待发之意。”
蒙辰嘿嘿一笑,最后目光落在明月身上:“小丫头,那荒火木,要是老头我想用它点烟,咋整?”
明月眼珠一转,笑嘻嘻道:“先把木头削尖了,再用我的火慢慢烤它芯子,等它憋不住了自己冒烟了,您老就能凑上去点烟啦!不过小心别把胡子点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