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玄清派的日子里,陆承志每日天不亮就跟着清衍长老修习。清衍长老的教导不重招式,反而让他先静坐观心,领悟“玄清心法”中“以正御气、以仁养剑”的要义。
起初,陆承志总忍不住心浮气躁,打坐时满脑子都是寒潭对战、山寨救人的场景。清衍长老却不着急,只让他每日去后山“听松崖”静坐,感受风声、松涛与山间灵气的交融。渐渐地,陆承志能沉下心来,体内的内力也开始顺着心法轨迹缓缓流转,指尖偶尔还会泛起淡淡的白光——这是玄清心法初成的征兆。
这日清晨,陆承志在听松崖练剑,刚将“玄清十三式”的前四式连贯使出,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承志,几日不见,你的剑法又精进了!”
陆承志回头,只见林墨背着书箱,站在崖边的青石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他惊喜地跑过去:“林墨先生!您怎么会来玄清派?”
“我受玄真道长所托,来给派中弟子送些武学典籍。”林墨摸了摸他的头,目光落在他手中的剑上,“看来你在这儿适应得不错,心法已有小成。”
两人坐在崖边闲聊,林墨说起黑风寨后续的事:周大人已将黑风老鬼和柳娘判了死罪,被救的孩童们也都平安回家,百姓们还在县城立了块“侠义碑”,刻着陆守安父子的名字。陆承志听了,心中满是暖意——原来守护正义,真的能被人记住。
正说着,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身着华服的少年提着长剑,怒气冲冲地朝着听松崖走来,身后跟着几个玄清派弟子,似乎在阻拦他。“让开!我就要找陆承志比试!凭什么他刚入派就能得到长老指点,我练了三年还只能在外门打转!”
陆承志站起身,认出这是外门弟子赵磊——据说他是山下富商之子,靠捐钱进了玄清派,平日里总爱仗着家世欺负人。
赵磊看到陆承志,立刻挥剑指着他:“陆承志,敢不敢跟我比一场?赢了,我就认你有资格受长老指点;输了,你就滚出玄清派!”
林墨皱了皱眉,刚想开口,却被陆承志拦住。陆承志握着剑,平静地说:“玄清派的武功是用来守护正义的,不是用来争强好胜的。我不想跟你比。”
“怎么?你怕了?”赵磊冷笑一声,突然挥剑朝着陆承志刺来。这一剑又快又急,带着几分蛮横,完全没有玄清剑法的正气。
陆承志侧身避开,同时运转心法,将内力聚在剑鞘上,轻轻一挡——“当”的一声,赵磊的剑被震得脱手飞出,插在旁边的松树上。赵磊自己也踉跄着后退几步,摔坐在地上,满脸难以置信。
“你……你竟敢用内力震我?”赵磊涨红了脸,指着陆承志大喊,“我要告诉掌门,你用邪术伤我!”
“我用的是玄清心法。”陆承志捡起地上的剑,递还给赵磊,“赵师兄,武学之道,贵在用心,不在家世。你若能沉下心来修习,迟早能得到长老指点,何必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
赵磊看着他手中的剑,又看了看周围弟子们的目光,忽然红了眼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我爹总说我没用,连剑都练不好……我只是想证明,我不是废物。”
林墨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必急着跟别人比。你若愿意,日后我可以帮你看看剑法,找出你的问题。”
赵磊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真的吗?林先生,您愿意教我?”
林墨点头微笑:“只要你真心想学,愿意守玄清派的规矩,我自然愿意帮你。”
夕阳西下时,陆承志送林墨下山。临别前,林墨从书箱里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递给陆承志:“这是我早年整理的‘江湖见闻录’,里面记了不少邪派的武功路数和应对之法,你拿着,日后或许能用得上。”
陆承志接过册子,郑重地抱在怀里:“多谢先生!”
看着林墨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陆承志转身往总坛走。晚风拂过松林,带来阵阵凉意,他却觉得心中温暖而坚定——在玄清派的日子,不仅让他的武功有了进步,更让他明白:真正的侠义,不仅是拔刀相助,更是包容与引导,让更多人走上正义的道路。而这,才是玄清派传承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