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雷霆站在半山腰的指挥室,正观察着山脚下的战况。突然,他面色一滞,脸上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窝槽!怎么会这样?”他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在他的望远镜里,只见无数举着各种工具的少数民族山民,如潮水般从四周的山上喷涌而下。
他们嘴里呼喊着,声音震耳欲聋,仿佛在发泄积累千年的怒火。
这些掸邦山民手中的工具五花八门,有铲子、锄头、铁镐等等,显然是用来挖掘战壕的。
然而,他们并没有将这些工具用于挖掘战壕,而是毫不犹豫地朝着老缅自由民族军的头上,狠狠地招呼过去。
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异常惨烈。老缅民族军显然没有料到,掸邦山民会突然发动攻击,顿时被打得措手不及。
等到最后打扫战场时,人们惊讶地发现,竟然没有一个老缅民族军的士兵还活着。
这十几万修工事的掸邦山民,竟然将他们全部活活打死,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在掸邦山民上千年的历史中,他们一直遭受着老缅族的残暴对待。
老缅族仗着自己是主体民族,人口基数庞大,对其他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长期的压迫和剥削。双方之间的仇恨已经积累了千年之久,可谓是深仇大恨。
如今,老缅人不仅仗着有东洋人撑腰,还成立了自己的自由民族军队,这无疑让掸邦山民等几个少数民族的处境更加艰难。
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他们恐怕连生存的空间,都将被挤压殆尽。
在这种情况下,掸邦山民们意识到,唯有一条出路可以拯救他们的族群,那就是投靠眼前的龙国军队。
只有得到龙国军队的支持和扶持,他们才有可能成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从而与老缅的自由民族军相抗衡。
“这些小鬼子跑得可真是快!我们一路猛追,足足追出了十里地,结果还是让他们给跑掉了!”郭汝栋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满脸懊恼地向孟雷霆报告着。
他身后紧跟着的,是他的那些川军兄弟。经过这一番激烈的追逐,他们也都累得气喘吁吁,但每个人的脸上都还带着一丝不甘。
不过,郭汝栋的第四十三军在往回走的路上,倒也没有空手而归。
他们沿途将战场上的各种装备物资都捡拾了起来,这些可都是小鬼子第九师团,在逃跑时慌不择路丢弃的。
孟雷霆听完郭汝栋的报告,脸色一沉,瞪着眼睛训斥道:“你身为一军之长,怎么能如此莽撞地带头冲锋?你这样做,不仅自己会有危险,还会影响整个军队的指挥和作战!如果再有下次,我让你下去当个突击队长!”
郭汝栋被孟雷霆这么一骂,顿时有些慌了神,他连忙赔着笑脸说道:我当时一看见小鬼子逃跑,心里就着急啊,所以就没顾得上那么多……我保证下不为例!”
孟雷霆将城外修建防御工事的任务,交付给郭汝栋。然后,率领警卫连返回腊戌城。
因为,他刚刚收到了孟田发来的战队频道信息。金陵国府军政部来电,近期将会有美国专家前来考察此地的地形,目的是为了修建一条滇缅公路。
值得一提的是,盟军东南亚战区在一个月前刚刚成立。国府被任命为战区司令长官,而史迪威则被任命为战区参谋长,共同负责指挥和协调战区内的各项事务。
同时还成立了龙国远征军。国府从自己的嫡系部队里,拿出来五十个师。并在滇桂粤三省,招募了另外五十个师的新兵。
这些部队将全部交由美国教官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战斗能力和战术素养。又在这三个省,设立了数十个军事训练基地。
之所以选择在滇桂粤三省,设立训练基地,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和地形与东南亚地区颇为相似。
这样一来,本地新招募的士兵们,对于闷热潮湿的热带丛林环境,会相对更为适应。能够更快地适应战场环境,提高作战效率。
然而,同盟国在推进这一计划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由于东洋国的海军舰队,对龙国沿海实施了严密的封锁。这导致美国政府,援助龙国的大批物资无法顺利运抵。
这无疑给同盟国,在整个东南亚战区的战略部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现如今,摆在眼前的唯一可行之法,便是通过空运来解决问题。
具体而言,就是要从英属印度起飞,穿越着名的驼峰航线,最终抵达龙国滇省昆明。
然而,这种运输方式的运力,实在是太过有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就在众人苦思无计之时,金陵国府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人约翰逊。
早在龙倭战争期间,小鬼子的舰队,就对龙国的港口进行过严密的封锁。但即便如此,约翰逊所提供的军火供应,却从未中断过。
有国府的推荐和担保,约翰逊顺理成章地成为,龙美两国政府之间的物流供应商。
美国政府采取了迂回战术,先将大量援助物资绕道南美运抵西澳。而接下来的运输任务,则全权交由约翰逊的远洋公司负责。
事实证明,约翰逊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的远洋公司展现出了强大的运输能力。
源源不断的各种美国援助物资,如潮水般涌来,纷纷出现他公司在淞沪的私人码头仓库里。
有了这些物资的支持,大批美制军火装备,开始武装龙国远征军那一百个师。
这一百个师的武器装备,无论是枪支、火炮还是其他辅助装备,都与现役的美国陆军完全相同。
甚至连身上的制服,也从原本德国军服的式样,改变成美式军服。
而美国陆军部队的重型武器和车辆比较多,龙国远征军想进入东南亚作战,首先就要解决交通问题。
所以,就派出专家来实地考察滇西的地形,还需要在怒江上建一座钢铁桥梁。
如今的滇西怒江上,仅存一座木质结构的惠通桥,其承载能力,甚至都难以满足卡车的通行需求。
面对这样的状况,专家们下定决心,要在原址上建造一座能够承受坦克行驶的坚固大桥。
原本,专家们认为这条公路的修建范围,仅仅局限于从滇省的昆明延伸至滇西边境的畹町。
可当他们抵达滇西腾冲县城时,才惊讶地发现,龙国第九集团军,不仅已经成功占领了缅甸东北部的重要城镇腊戌,而且还将其纳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一意外的发现意味着,公路的修建可以进一步延伸至腊戌,并与缅甸的公路和铁路网络相互连接。
这个消息迅速反馈到远征军司令部,引起了史迪威将军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史迪威将军凝视着眼前的军用地图,对这一战略决策频频点头称赞。
这支龙国边防部队的长官,具备极其卓越的战略眼光。他果断地派遣军队,攻占缅甸腊戌这一关键节点。
犹如一子落定,全盘皆活。使得远征军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成功占据了最为有利的战略位置。
史迪威将军拿起电话,迅速拨通了金陵国府军政部的号码。他要求将那支第九集团军,纳入龙国远征军的战斗序列。
然而电话那头的何部长,却给了他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对于第九集团军的调动,军政部并没有这样的权力。这需要经过国府去协商和决策。
史迪威将军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堂堂的龙国军政部,竟然没有权力去调动一支,驻扎在滇西的边防部队?
这意味着什么!难道那个龙国的第九集团军,并不隶属于龙国的国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