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尘埃落定与新的开始
清晨的微光透过窗纸,王超准时醒来。他没有立刻进行每日的秒杀,而是先静静躺了一会儿,听着外间母亲准备早饭的细微响动。昨晚,父亲王建国带回消息,钢铁厂那个瞎指挥导致事故的胡主任,被正式免职了,被抓走了。这算是为那场风波,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句号。
他凝神进入系统界面。光屏上浮现出三样商品:
【今日秒杀商品1:精品五花肉,30斤。】
【今日秒杀商品2:白象牌方便面(12袋装),10箱。】
【今日秒杀商品3:1956年度全国粮票,100市斤。】
五花肉是改善伙食的硬通货,直接秒杀存入空间。方便面这东西,包装太超前,暂时不能见光,但可以作为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储备,也秒杀存入。全国粮票更是好东西,比地方粮票用途更广,价值更高,尤其是在这物资调配略显混乱的时期,有备无患。支付,存入。
退出系统,他起身穿衣。今天,他感觉肩上的压力似乎轻了一些。
走到外间,李秀兰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熬着米粥,旁边的笼屉上热着杂面馒头。
“妈,早上吃馒头?”王超随口问道。
“哎,粮站昨天下午到了一批白面,我去得早,抢着买了点。”李秀兰脸上带着一丝满足,“总算能蒸顿白面馒头了,给你们换换口味。”
王超笑了笑,没说什么。系统空间里堆着秒杀来的优质面粉,但他不能轻易拿出来。母亲能凭票买到计划内的白面,这本身就是市场供应正在缓慢恢复的一个积极信号。
到了食品厂,气氛明显与前几日不同。工人们走路带风,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声似乎都更响亮了些。吴干事见到他,脸上带着笑:“厂长,早!好消息,工作组撤了!”
王超点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食品厂账目清晰,身家清白,这场风暴总算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还有,”吴干事压低声音,带着点幸灾乐祸,“陆副厂长……今天没来,听说调令已经下了,调到地区下面一个什么闲散单位去了。”
王超“嗯”了一声,脸上没什么表情。陆飞的离开,是清除内部隐患的标志,也是陈丽花履行承诺的表现。食品厂,终于可以彻底按照他的思路来发展了。
他先在厂区里转了一圈。腐乳车间里,巨大的陶缸排列整齐,工人们正在翻拌,浓郁的发酵气味弥漫空中。小鱼仔罐头车间,改造后的烘烤设备平稳运行,取代了往日呛人的油烟,工人们将烘烤得恰到好处的小鱼仔熟练地装瓶、密封。一切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回到办公室,他仔细审阅了张保国提交的新搅拌器最终改进方案和采购轴承的申请报告。他拿起笔,在申请报告上签下“同意,请尽快落实”几个字。技术革新必须继续推进,这是食品厂保持竞争力的根本。
中午在食堂吃饭,工人们的话题已经不再聚焦于外面的风波,而是重新回到了厂里的生产、技术改进以及家长里短。王超坐在他们中间,听着他们议论谁家孩子考了满分,谁家准备盖新房,心里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
下午,他亲自去了一趟街道办,向陈丽花主任做了一次正式的工作汇报,重点阐述了食品厂下一步巩固现有产品、持续技术革新、挖掘内部潜力的发展思路,完全没有提及任何外部的人事变动。陈丽花听得很认真,对他的务实态度表示赞赏。
“王厂长,食品厂交给你,我是放心的。”陈丽花最后说道,“现在外面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了,你们要抓住机会,把生产搞上去。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向我反映。”
“谢谢陈主任支持,我们一定努力。”王超诚恳地回答。他知道,自己算是初步获得了这位新领导的认可。
从街道办出来,夕阳正好。王超没有立刻回厂,而是推着自行车,在街上慢慢走着。街面似乎恢复了些许往日的生气,供销社虽然货物种类依旧不多,但大门敞开,有人进出。偶尔能看到拉着蔬菜或杂物的板车经过。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恐慌和紧张感,正在逐渐消散。
他特意绕到老陈家伙附近那条胡同。胡同里依旧冷清,老陈家的门面还是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但王超敏锐地注意到,巷口徘徊的人影似乎少了,那种隐秘交易的气氛淡了很多。看来,上面的严厉打击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黑市活动转入更深、更隐蔽的状态。这对于社会秩序来说是好事,但对于王超而言,意味着老陈这条线短期内恐怕难以恢复,他处理系统富余物资的渠道少了一个。
不过,他并不太担心。食品厂厂长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层很好的保护色,系统空间更是绝对安全。那些暂时用不上的物资,就让他们安静地躺在里面好了。
回到家,晚饭桌上果然有白面馒头,虽然不如系统出品的精白,但比起往日掺杂着粗粮的窝头,已是难得的美味。李秀兰还炒了个青菜,切了一小碟咸菜。
“爸,厂里今天怎么样?”王超一边掰开馒头,一边问王建国。
“还能怎么样,慢慢恢复呗。”王建国咬了口馒头,“工作组走了,新调来个车间副主任,听说是个懂技术的老师傅,这下应该能消停一阵子了。”
王刚扒着饭,含糊地说:“我们学校老师说,要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了,不能再瞎闹腾。”
王玥眨着大眼睛:“那我们以后放学还能去河边玩吗?”
“作业写完了才能去。”李秀兰给女儿夹了一筷子青菜。
听着家人絮絮叨叨的日常,王超心里充满了一种平淡的温暖。外面的风风雨雨,终究会过去,生活总要继续。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守护好这份平淡的幸福。
晚饭后,他回到自己房间,关好门。意识沉入系统空间,清点着里面的物资。黄豆、红豆、五花肉、压缩干粮、指南针、方便面、全国粮票……种类繁多,数量可观。这些都是他安身立命的资本,也是改善家人生活的底气。
他拿出那本之前秒杀到的《关于当前地方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若干问题的初步分析与建议》,再次仔细翻阅。里面的许多观点,比如强调经济效益、建立核算制度、鼓励技术创新、挖掘内部潜力,都与他不谋而合,也为他接下来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和支撑。
他铺开稿纸,开始结合文件精神和食品厂的实际,撰写一份更为详尽的“食品厂下一步发展规划”。他计划在维持腐乳和罐头现有产量和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烘烤工艺,尝试开发新的便于储存的食品,同时加强成本核算和班组管理,激发工人的积极性。
夜深人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王超知道,风波平息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相反,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必须抓住这段相对平稳的时期,让食品厂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让自己和家人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
窗外月朗星稀,预示着明天会是一个好天气。
第一百三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