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卷甲兵,西行万里取真经。
剑挑诸国称雄主,杯落残阳误帝名。
铁骑曾踏流沙碎,荒坟空对暮云平。
功过且凭青史论,河西旧梦几人明。
话说公元337年,枋头(今河南浚县)一户将门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爹是前秦名将吕婆楼,这孩子就是吕光。这小子打小就不一般,《晋书》说他沉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翻译过来就是:看着闷葫芦一个,心里门儿清,再大的事儿脸上都不带表情,典型的面相。
但年轻时的吕光,其实是个标准的问题少年。他不爱读书,就爱舞刀弄枪,跟一群纨绔子弟在街头赛马,差点没把他爹吕婆楼气晕过去。有回他跟人打架,把人家揍得鼻青脸肿,吕婆楼罚他跪祠堂,他梗着脖子说:大丈夫当提三尺剑定天下,跪在这里算什么本事?这话一出,吕婆楼反而愣了——这小子,好像有点野心。
后来吕光投奔了苻坚,才算真正走上正道。苻坚这人眼光毒,一看吕光身长八尺四寸,目有重瞳(《晋书》),立马觉得这是个奇才,让他跟着自己南征北战。吕光也确实能打,第一次上战场就敢带着几十个骑兵冲人阵,把敌军主将的头盔都挑飞了,回来时战袍上全是血,苻坚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比当年的楚霸王还猛!
从此吕光成了苻坚的救火队长:
- 平定苻洛叛乱时,他假装战败,把敌军引进山谷,一把火点燃早就备好的柴草,活活烧死三万多人,《晋书》里烟焰蔽日,贼众大溃八个字,写尽了这场仗的惨烈。
- 打张平的时候,对方有个猛将叫张蚝,据说能倒拽牛尾巴走,吕光跟他单挑,俩人从早上打到中午,最后吕光瞅准机会,一矛刺穿了张蚝的铠甲,把人挑落马下,从此万人敌的名声传遍北方。
就这么打了十几年,吕光从一个愣头青打成了前秦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可他自己也没想到,苻坚接下来交给他的任务,会让他这辈子都回不了中原。
公元383年,苻坚脑子一热,想讨伐东晋,也就是后来的淝水之战。但出兵前,他还有个小目标——派人去西域把高僧鸠摩罗什请回来。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实则比登天还难:西域诸国林立,路途万里黄沙,没点硬实力根本办不成。
找谁去呢?苻坚眼珠一转,想到了吕光。你带七万兵,五千骑兵,去西域一趟,把鸠摩罗什给我接回来,顺便让那些小国知道大秦国威。吕光一听就懵了:七万大军去接个和尚?这苻坚怕不是打仗打傻了?但君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领命。
这哪里是,分明是。吕光的大军刚到流沙(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就遇到了麻烦:沙漠里缺水,士兵渴得互相喝尿,战马渴死了一半。有部下劝他退兵,吕光拔出剑劈断身边的旗杆:苻坚陛下等着我们凯旋,谁敢说退,这旗杆就是榜样!正说着,突然天降大雨,《晋书》载大雨滂沱,水深三尺,士兵们直呼天助我也,这才走出沙漠。
到了西域,第一个不服的是焉耆国。焉耆王觉得吕光是来送死的,联合了周边小国出兵抵抗。吕光根本不跟他废话,白天假装攻城,晚上派精锐绕到敌军后方,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粮草。焉耆王第二天一看,粮仓没了,吓得光着脚跑来投降,吕光笑着说:早这样不就省事了?
但真正的硬骨头是龟兹国(今新疆库车)。龟兹王帛纯底气足,不仅自己有十万大军,还请来了狯胡、温宿等国的援军,号称引诸胡来救,旌旗蔽野(《晋书》)。吕光打了几仗没占到便宜,就想出个损招:他让人在龟兹城外筑了座土山,比城墙还高,士兵站在上面往城里射箭,把龟兹人吓得不敢出门。
僵持了半年,吕光觉得差不多了,夜里带大军偷袭。龟兹军没防备,被杀得尸横遍野,帛纯带着家人连夜跑路。吕光进了龟兹城,才算开了眼:这地方比长安还繁华,宫殿全是玉石铺的,老百姓穿的丝绸比前秦贵族还好。他一时没忍住,把龟兹的财宝、美女抢了个遍,连鸠摩罗什都看不下去了,劝他:将军是来请佛的,不是来抢劫的。吕光翻了个白眼:我大军万里而来,拿点东西怎么了?
就这样,吕光在西域待了一年多,把诸国收拾得服服帖帖,连波斯国(今伊朗)都派人来送贡品。他觉得差不多了,带着鸠摩罗什和抢来的财宝,准备回长安复命。可他不知道,这时候的前秦,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吕光的大军走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就收到了消息: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被姚苌杀了,前秦已经没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七万大军瞬间成了没家的孩子。
部下都慌了,有人说回中原找机会,有人说干脆投降后秦。吕光却异常冷静,他站在凉州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突然一拍大腿:苻坚没了,这凉州沃野千里,又有黄河天险,咱们干嘛要走?于是他干脆率军攻下凉州,自封凉州刺史,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
但凉州这地方不好占,周边全是虎狼:东边有后秦姚苌,西边有西秦乞伏国仁,南边还有秃发乌孤(后来南凉的开国君主)。吕光的办法就一个字:打。
他先收拾了凉州本地的反抗势力。张掖太守彭晃不服,吕光亲率三万大军攻城,《晋书》说他身先士卒,登城大呼,三天就攻破张掖,把彭晃全家砍了头。这一下,凉州境内再没人敢说个字。
然后他又跟秃发乌孤死磕。秃发乌孤是个狠角色,带着鲜卑骑兵天天骚扰凉州边境。吕光派儿子吕纂出战,结果吕纂被打得大败而回,还丢了战马。吕光气得把吕纂关了三天禁闭,自己亲自带兵出征,把秃发乌孤赶到了青海湖以西,才算暂时稳住了南线。
公元386年,吕光觉得时机成熟了,正式称帝,国号,史称。登基那天,他穿着抢来的波斯锦袍,戴着缀满宝石的王冠,接受百官朝拜,鸠摩罗什站在人群里,看着他得意的样子,轻轻叹了口气——这和尚大概已经预料到,这个靠武力起家的皇帝,恐怕坐不稳这龙椅。
当了皇帝的吕光,好像变了个人。年轻时的勇猛果决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猜忌和暴躁。他总觉得有人要谋反,动不动就杀人,连跟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都不放过。
尚书沮渠罗仇(后来北凉开国君主沮渠蒙逊的伯父)打了场败仗,吕光二话不说就把他砍了。这一下彻底捅了马蜂窝,沮渠蒙逊打着为伯父报仇的旗号,联合羌人起兵反凉,短短一个月就聚集了十万大军,把后凉搅得鸡犬不宁。
更要命的是,他的几个儿子也不争气。大儿子吕纂是个莽夫,天天喝酒打猎,喝醉了就跟人打架;二儿子吕弘野心勃勃,总想夺权;小儿子吕绍懦弱无能,根本镇不住场子。吕光想立吕绍为太子,又怕吕纂不服,就让吕纂发誓永远辅佐弟弟,还把吕弘外放当刺史,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
可他忘了,在权力面前,亲情根本不值钱。
晚年的吕光,身体越来越差,脑子也越来越糊涂。他听不进任何劝谏,整天躲在宫里喝酒,有时候喝多了,就对着苻坚的画像哭:陛下,我对不起你啊,没能把鸠摩罗什送到长安......哭完了又继续喝,把朝政全抛到了脑后。
鸠摩罗什劝他:陛下年纪大了,要少喝酒,多关心国事。吕光却瞪着眼睛说:你一个和尚懂什么?我打了一辈子仗,现在享受享受怎么了?后来他甚至因为鸠摩罗什名气太大,怕他影响自己的统治,把这高僧关了起来,直到死都没放。
公元399年,吕光病重,他躺在病床上,看着围在身边的儿子们,想说些什么,却只能发出含糊的声音。最终,这位征战一生的枭雄,在悔恨和糊涂中咽了气,享年63岁。
吕光一死,后凉立刻就乱了。吕纂果然没遵守誓言,杀了弟弟吕绍,自己当了皇帝;没过多久,吕弘又起兵反吕纂,被吕纂镇压;最后吕纂被堂兄吕隆所杀,后凉陷入无休止的内斗。
短短十年后,后凉就被后秦和南凉联手灭掉了。这个由一支远征军建立的王朝,像一颗流星,在十六国的乱世中划过,留下的只有凉州大地上的断壁残垣,和吕光那充满争议的一生。
有人说吕光是英雄,他万里西征,把西域重新纳入中原版图,《晋书》赞他威震西陲,声播殊俗;也有人说他是暴君,靠杀戮和掠夺起家,晚年昏聩误国,导致后凉短命而亡。就像那首诗里写的:铁骑曾踏流沙碎,荒坟空对暮云平,功过是非,终究只能留给青史去评说。
参考《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