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渔舟载恨起沔阳,权术织网覆荆襄。

弑主登坛称汉帝,横江列舰战朱郎。

心机算尽终成空,霸业烟消水茫茫。

若问元末狠人榜,此公当仁占首行。

公元1320年,湖北沔阳的芦苇荡里,比往常多了声婴儿哭——陈家老三出生了,爹娘给他取名“友谅”,盼着这娃能少遭罪、多遇好人。可谁能想到,这娃后来把“友谅”活成了“友凉”,对兄弟凉、对上司凉、对主公更凉,靠一手“黑到发光”的厚黑学,在元末乱世杀成了一方霸主,最后却栽在鄱阳湖的火海里,成了历史书里“狠人”与“悲剧”的代名词。

陈友谅的童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地狱难度”。元朝把人分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他这种渔民连“第四等”都算不上,属于“编外人员”——官府收税能把渔网按“张”算钱,元兵路过能随手抢鱼,心情不好还能把渔船踹个洞。有次他爹为了护着一筐刚捕的鲫鱼,被元兵打断了腿,躺在船上哼哼时,小陈友谅没哭,蹲在船头盯着元兵的背影,把鱼叉攥得能捏出水来。

这娃打小就跟别的渔家娃不一样。别的娃在船上摸鱼抓虾时,他捧着本翻烂的《孙子兵法》啃,还把《韩非子》里“明主务力”四个字抄在渔网上——用他的话说:“光会摸鱼只能混口饭,要想不被人欺负,得会玩脑子。”村里老秀才劝他“安分点,渔民哪有翻身的命”,陈友谅翻了个白眼:“安分?安分能让我爹不挨揍?能让这沔阳的水,不被元人当自家池塘?”

后来他靠识文断字的本事,在县衙谋了个“簿书掾”的差事——说好听是文书,说难听就是“背锅兼打杂的工具人”。上司贪了百姓的赈灾粮,让他把账做平;有人来告官,上司让他把状纸压着。陈友谅表面恭顺,提笔就写,背地里却把上司的贪腐账记得明明白白,还偷偷给告状的百姓指了条“去红巾军诉苦”的路。

有同事劝他“别瞎搞,小心被穿小鞋”,陈友谅眯着眼笑:“他用我做账,我用他攒‘黑料’——这叫互相利用,等哪天他没用了,这些账就是我的‘跳槽资本’。”果不其然,半年后上司贪腐事发,想拉陈友谅垫背,结果陈友谅早把证据递到了州府,还装出“忍辱负重、终于揭发”的委屈样。最后上司被罢官,陈友谅反而因“揭发有功”留了下来——这波“卖主自保”的操作,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厚黑学的甜头:“规则是给老实人定的,想往上走,就得把别人的坑当成自己的台阶。”

可没干多久,陈友谅又辞职了。不是因为挨骂,是他看透了元朝的烂:“这官当得再大,也是元人的狗,哪天他们不高兴了,照样把你宰了。”辞职那天,他对着沔阳的江水喊:“老子要去掀了这元朝的桌子!”而此时,徐寿辉的红巾军已经在蕲州扯起了大旗,口号喊得震天响:“摧富益贫,杀尽贪官!”陈友谅一听,揣着那本记满权术心得的《孙子兵法》,连夜就投军去了。

刚进红巾军时,陈友谅跟着倪文俊混。倪文俊是徐寿辉手下的“第一猛将”,却也是个野心家,见陈友谅识字、会打仗,就把他当成“心腹小弟”培养——啥脏活累活都让他干,比如去杀不听话的小头领,去跟元军打“送死仗”。

陈友谅一点不怵,反而把这些活当成“攒资本”的机会。有次倪文俊让他去招降一支不服管的义军,那头领见他是“外来户”,当场摔了酒杯:“凭啥听你的?”陈友谅没发火,笑着递上一把刀:“要么跟倪帅干,要么我现在就砍了你,提着你脑袋回去交差——二选一,别墨迹。”那头领盯着他眼里的狠劲,愣是怂了,当场就降了。倪文俊听说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小子”,却没注意陈友谅转身时,眼里闪过的算计:“你把我当刀使,我就先当把好刀,等你没用了,我就换把更大的刀。”

公元1357年,倪文俊的野心终于爆了——他想杀了徐寿辉,自己当老大!可计划败露,他带着残兵逃到陈友谅的驻地,进门就喊“兄弟救我”,还许诺“只要你帮我,以后我当皇帝,封你当丞相”。

陈友谅心里当场盘了三笔账:

1. 帮倪文俊:成了是“谋逆同党”,倪文俊翻脸第一个杀他;败了是“株连九族”,家人都保不住。

2. 不帮不杀:倪文俊跑了,徐寿辉会怀疑他“通敌”;倪文俊也可能反过来咬他一口。

3. 杀倪文俊:既能向徐寿辉表忠心,又能吞了倪文俊的部队,还能在红巾军里立威——稳赚不赔!

想明白后,陈友谅脸上堆起笑,亲自给倪文俊倒酒:“大哥放心,我这就派兵保护你。”可酒刚递到倪文俊手里,他突然拍案:“来人!把这弑主叛贼绑了!”倪文俊当场懵了,嘶吼着“你忘恩负义”,陈友谅却冷笑着说:“我只认‘大义’,不认‘私恩’——你想杀徐帅,就是我的敌人!”

第二天,陈友谅就把倪文俊的头砍了,装在木盒里送到徐寿辉面前。《明太祖实录》里记载徐寿辉的反应:“寿辉大悦,封友谅为平章政事,尽领文俊部众。”——徐寿辉又惊又喜,当场给陈友谅升了官,还把倪文俊的两万部队全拨给了他。红巾军里有人骂他“忘恩负义”,陈友谅却在军里开会说:“谁要是敢叛主,倪文俊就是例子!”这波“借刀杀人+吞势扩权”,让他从“中层将领”直接跃升到“核心权臣”,厚黑手段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接下来的两年,陈友谅开启了“扩张模式”,打龙兴(今南昌)时,他让人在城墙下挖地道,元军还在城上喝酒,红巾军直接从地道里钻出来,把元军吓得魂飞魄散;攻瑞州时,他假装撤退,元军出城追击,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没。《明史》里说他“威声日盛,据江西、湖广之地,兵强马壮,莫之能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陈友谅的势力在南方已经卷成顶流了”。

杀了倪文俊后,陈友谅成了徐寿辉身边最“靠谱”的人——至少徐寿辉是这么觉得的。可陈友谅心里清楚,“权臣”不是终点,“帝王”才是。但他没急着动手,反而玩起了“温水煮青蛙”的把戏,一步一步把徐寿辉变成了“笼中鸟”。

徐寿辉想提拔自己的老部下当将领,陈友谅就说:“这些老兄弟忠心是忠心,可打仗不如我手下的人——要不让他们跟着我练练兵,等练好了再提拔?”徐寿辉觉得有道理,结果这些老部下全被陈友谅调到偏远营地,要么被架空,要么被安上“通敌”的罪名杀了。没半年,红巾军的核心兵权,全落到了陈友谅的心腹手里——徐寿辉想调兵,连个士兵都见不着。

徐寿辉想迁都到龙兴(今南昌),陈友谅说:“龙兴地势低洼,容易淹水,不如先定都江州(今九江),我已经把宫殿修好了。”徐寿辉到了江州才发现,所谓的“宫殿”其实是座军营,四周全是陈友谅的士兵,自己连出门都得经过陈友谅同意。有次徐寿辉想召见大臣,陈友谅直接拦在宫门口:“陛下身子弱,朝政有我处理就行,别累着了。”徐寿辉这才明白,自己成了“傀儡”,可悔已经晚了——身边的侍卫都是陈友谅的人,连饭里有没有毒,都得看陈友谅的脸色。

有个老臣看不过去,偷偷对徐寿辉说“陈友谅要反”,结果这话被陈友谅知道了。他没直接杀老臣,反而在朝堂上故意问:“最近有谣言说我要反,陛下觉得是真的吗?”徐寿辉吓得说不出话,那老臣刚想替徐寿辉说话,陈友谅突然让人把老臣拖出去,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砍了头,还说:“谁再敢造谣,就是这个下场!”

从此,再也没人敢反对陈友谅。《明太祖实录》里记载这时候的局面:“事皆决于友谅,寿辉但拥虚位而已。”——徐寿辉成了名义上的“cEo”,陈友谅才是实际掌权的“董事长”。有人劝陈友谅“好歹给徐寿辉留个体面”,他却冷笑着说:“体面是给活人留的,等我称帝了,他连体面的资格都没有。”

公元1360年,陈友谅觉得“挟主专权”已经不过瘾了,他要当皇帝。这年五月,他带着徐寿辉去采石矶,说是“视察水军”,其实早就在船上设好了埋伏。假借上庙烧香拜佛,诱骗徐寿辉到五通庙,让人用铁锤砸烂了他的脑袋——“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明史》对徐老大的死仅仅是两句话,但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

陈友谅带着大军浩浩荡荡杀到采石矶,准备与朱元璋一战定乾坤。“攘外必先安内”,就是他徐寿辉,虽然现在他是名副其实的“司马昭”,但留着这个人终究是个祸患。

“老板,我军可雄壮否?”陈副总拉着老板徐寿辉走在最前面沾沾自喜道。

“啊,雄壮,雄壮”身后的徐老板颤颤巍巍答道。

“老板,我军粮草可充足?”陈副总手指了指堆积如山的粮草道。

“充足,充足”徐老板头上冒出冷汗回道。“这都是大将军的功劳啊!”

“那老板,我可做的否?”陈友谅笑道,转眼阴森的看着徐寿辉。

徐寿辉乍听,吓得两腿发软,看着两旁面目狰狞的士兵,道:“徐总,我愿将老板之位让与你,让我来辅佐您成就千秋伟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陈友谅大笑,“开玩笑呢,老板,我的今日,全是老板您所赐啊!”

徐老板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前面有个‘五通庙’,据说灵验的很,咱们兄弟前去烧柱香吧!愿我们的公司越来越好,老板您早登大宝。”陈友谅说着指了指前面的庙宇。

“据说这里曾经有个老和尚……”陈友谅一边走,一边还在给身后的徐老板讲述这个寺庙的过往。

二人刚进大殿,庙门突然关闭。

徐老板自感大事不妙,“陈哥?”疑惑的看着陈友谅。

“老板,你就安心上路吧!这伟业就让小弟代劳吧!动手。”

随着一声令下,一把大锤朝徐寿辉的头颅砸去,可怜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义军统帅就这样挂了。

杀了徐寿辉后,陈友谅连个正经的登基仪式都没办,就在采石矶的五通庙里,穿着染成黄色的布袍,对着手下喊:“从今天起,我就是大汉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这“大义”的年号,跟他杀主夺权的行为比起来,简直是天大的讽刺。可陈友谅不在乎,他觉得“只要权力在手里,名声好不好听无所谓”。

称帝后,陈友谅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朱元璋。他觉得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朱元璋当过和尚、讨过饭),根本不配跟自己抢天下,还放话:“我要亲自去应天,把朱元璋的头砍下来当酒壶用!”为了打垮朱元璋,他又玩起了厚黑手段:

第一计:反间计——诱降朱元璋部下

他给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写信,许以“高官厚禄”,说“只要你反了朱元璋,我封你当大将军,管辖江浙之地”。结果胡大海是个“铁憨憨”,直接把信交给了朱元璋,还说“陈友谅这小子想策反我,没门!”——陈友谅的“反间计”不仅没成,反而让朱元璋提高了警惕,把边境防守得更严了。

第二计:联盟计——拉张士诚夹击

他给张士诚写信,说“咱俩一起打朱元璋,打下应天后,江南归你,江北归我,咱们平分天下”。可张士诚是个“墙头草”,怕陈友谅打赢后反过来打自己,一直拖着不发兵——陈友谅等了半个月,连张士诚的影子都没见着,气得把信撕了:“张士诚这老狐狸,迟早我也得收拾他!”

第三计:强攻计——率大军直扑应天

一计不成,陈友谅干脆来了个“以势压人”,带着十万大军、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杀向应天。他觉得自己人多船大,朱元璋肯定会吓得投降,可他忘了,朱元璋也是个“厚黑高手”,早就设好了圈套。

朱元璋知道陈友谅骄傲自大,故意让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诈降”,说“我在龙湾当内应,你快来,咱们里应外合灭了朱元璋”。陈友谅果然上当,带着大军冲进了龙湾的浅水区——这里水流浅,他的大船根本动弹不得。朱元璋的伏兵从芦苇荡里冲出来,放火烧船,一时间“火光照天,湖水皆赤”(《明史》语)。陈友谅的十万大军瞬间乱了套,死的死、降的降,最后就剩他带着几艘小船逃了回去。

这场“龙湾之战”,陈友谅输得很惨,手下劝他“先养精蓄锐,以后再找机会报仇”,可他咽不下这口气:“我陈友谅啥时候吃过这亏?朱元璋,我跟你没完!”回到江州后,他立马又造了更大的战船,还把抓来的元军俘虏当“炮灰”,逼着他们去打仗——他的厚黑手段,开始变得“只讲狠,不讲谋”,这也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公元1363年,陈友谅憋了三年的“大招”来了——他造了几百艘“楼船”,这船有多夸张?“高数丈,外饰以丹漆,上下三层,每层都能骑马,船的两侧还开了窗,能射箭、放炮”(《续资治通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古代版航空母舰”。他还凑了六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先去打洪都(今南昌)——洪都是朱元璋的地盘,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陈友谅觉得洪都一攻就破,可他没想到,朱文正也是个“硬骨头”。他攻了八十五天,洪都城愣是没破。这八十五天里,陈友谅的厚黑手段玩到了极致:

—威慑计:杀俘虏吓守军

他让人把俘虏的洪都守军押到城下,当着朱文正的面砍头,想吓退守军。结果朱文正反而杀了自己这边的逃兵,站在城楼上喊:“陈友谅你个弑主贼,有本事就攻进来,别在这玩阴的!”守军见主将这么硬气,也跟着喊“不怕死”,反而更卖力地守城了。

—诱降计:许高官劝投降

他让人在城下喊话,说“只要朱文正投降,封你当太尉,管辖江西之地”。结果朱文正把喊话的人射成了筛子,还让人把劝降书烧了,扔到城下:“你这封破信,还不如我家的厕纸有用!”

—地道计:挖洞想偷城

他见硬攻不行,就想挖地道进城。结果朱文正早有防备,在城里挖了“反地道”,把陈友谅的士兵从地道里拖出来砍了,还把尸体扔回洞里:“陈友谅,你想偷城?先问问我手里的刀同意不!”

陈友谅攻不下洪都,又听说朱元璋带着二十万大军来救,顿时火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撤了,否则会被天下人笑话。他决定放弃洪都,去鄱阳湖跟朱元璋决战——这是一场“赌上全部身家”的仗,他输不起。

鄱阳湖之战刚开始,陈友谅的大船确实占了上风。他的楼船一字排开,像一堵墙似的压向朱元璋的船队,朱元璋的小船根本近不了身。可陈友谅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把船都连在了一起,想“抱团取暖”,结果被朱元璋抓住了机会。朱元璋让人把小船装满干草、火药,点着了往陈友谅的船队里冲,当时正好刮东北风,火借风势,一下子就把陈友谅的楼船烧了起来。

《明史》里记载这场火:“风烈火炽,烟焰张天,友谅兵大乱,焚溺死者无算。”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都在火里死了,他的大军瞬间没了士气。这时候,陈友谅要是能冷静下来,还有突围的机会,可他的厚黑本性又犯了——他觉得是手下“不卖力”,当场杀了几个逃兵,结果反而让更多士兵逃跑了。

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想从湖口突围,可朱元璋早就派常遇春带着船队把出口堵得严严实实。陈友谅站在旗舰的船头,看着四周密密麻麻的朱元璋战船,气得眼睛都红了——他这辈子耍了无数次手段,从渔家娃爬到皇帝位,从没像现在这样狼狈过。

“陛下,咱们冲出去!”部将张定边提着大刀喊,这是陈友谅手下最忠心的猛将,当年跟着他杀倪文俊、夺兵权,从来没皱过眉。陈友谅咬着牙点头,亲自拿起鼓槌敲鼓,想指挥船队突围。可他忘了,战场之上,最显眼的人往往最先挨揍——他穿着明黄色的袍子,站在最高的船楼上,活脱脱一个“移动靶”。

没等船队冲出去,一支流矢“嗖”地飞来,正好射中陈友谅的右眼。《明史·陈友谅传》里就五个字:“友谅中流矢死”,可当时的场面比这惨烈多了——陈友谅惨叫一声,捂着眼睛倒在船板上,鲜血顺着指缝往下流,染红了他那件“龙袍”。周围的士兵慌了,有人想扶他,有人想逃,船队瞬间没了指挥,乱成一团。

张定边见陈友谅死了,红着眼眶把他的尸体裹在战袍里,想带着尸体突围。可朱元璋的士兵已经杀了过来,喊着“活捉陈友谅”,箭如雨下。张定边拼了命才带着几艘小船逃出去,把陈友谅的尸体运回武昌。而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要么被烧死、淹死,要么投降了朱元璋——这场打了一个多月的鄱阳湖之战,以陈友谅的彻底失败告终。

后来有人说,陈友谅死的时候,沔阳的芦苇荡里,好多鱼都翻着肚子漂上来,像是在为他哭;也有人说,鄱阳湖底至今还沉着他的楼船,船里藏着他没来得及用的玉玺和金银——可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个靠厚黑学杀遍天下的枭雄,终究还是栽在了自己的“狠”上。

陈友谅死了,他的儿子陈理在武昌继位,可这小子没他爹的狠劲,朱元璋大军一围武昌,他就吓得开城投降了。朱元璋没杀他,把他送到朝鲜当老百姓——据说陈理在朝鲜活到了明朝永乐年间,一辈子没再回过中原,偶尔跟人说起他爹,只敢小声说“我爹是个厉害人,就是太急了”。

后人说起陈友谅,总爱把他跟朱元璋比。有人说他是“反元英雄”——这话没毛病,他确实打了不少元朝军队,从武昌打到安庆,从江西打到湖广,把元朝在南方的统治搅得稀烂。《元史》里也承认“友谅之兵,实为元之劲敌”,要是没有陈友谅在前面扛着元朝的主力,朱元璋未必能那么快在应天站稳脚跟。

可更多人骂他“心狠手辣”——杀倪文俊、杀徐寿辉,为了权力连“恩主”都敢动;打洪都时杀俘虏,打鄱阳湖时杀逃兵,把“狠”字刻在了骨子里。朱元璋后来在《御制皇陵碑》里说“友谅志骄,好弄权术,故败”,这话虽然有“胜利者踩对手”的嫌疑,但也没说错——陈友谅的厚黑学,只学了“黑”,没学“度”,把身边的人都得罪光了,最后没人愿意帮他。

其实陈友谅的问题,就出在“太想赢”上。他从底层爬上来,见惯了弱肉强食,觉得只要够狠、够黑,就能拿到一切。可他忘了,乱世里争天下,光靠狠劲不行,还得有人心——朱元璋一边打仗,一边搞“屯田”让百姓有饭吃,还请刘伯温、李善长这些谋士出主意;可陈友谅呢,除了杀人夺权,好像就没干过几件让百姓念好的事。

现在去沔阳,还有老人会给小孩讲陈友谅的故事。有个老渔民说,以前在芦苇荡里打鱼,网到过一把生锈的刀,刀把上刻着个“陈”字,不知道是不是陈友谅当年用过的;还有人说,每年鄱阳湖涨水的时候,夜里能听到船桨声,像是陈友谅还在找他的楼船。这些传说真假难辨,但陈友谅的人生,确实像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从渔家娃到皇帝,从巅峰到陨落,活成了元末乱世里最“极端”的一笔。

参考《明史》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