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米脂寒窑诞烈魂,揭竿敢撼大明根。

均田免赋赢民望,紫禁登坛动帝阍。

山海关前兵甲散,九宫山下是非存。

一生功过凭谁论,只剩悲歌绕故村。

公元1606年,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的一间破窑洞里,寒风顺着墙缝往里灌,李守忠裹紧了怀里的婴儿,对着油灯叹了口气。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取名“自成”,盼着孩子能平平安安长大,别像他一样一辈子刨土还填不饱肚子。可他不知道,这个在饥寒中出生的娃,将来会把大明朝的江山搅得底朝天,最后却连个像样的结局都没有,活成了明末最跌宕起伏的“逆袭剧本”,也成了最让人唏嘘的“悲剧主角”。

李自成的童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穷到只剩一口气”。陕西这地方,在明朝末年就没安生过——万历年间开始,要么旱灾,要么蝗灾,地里的庄稼长得比人还矮,老百姓只能挖野菜、啃树皮,实在没的吃就吃观音土,吃了观音土拉不出来,最后活活胀死的人到处都是。

李自成家也一样,爹李守忠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来,一年忙到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为了让李自成能活下去,李守忠咬咬牙,把他送到附近的皇觉寺当“寄名和尚”——不是真要他出家,就是想借寺庙的“香火气”保孩子平安,顺便在寺庙混口粥喝。可寺庙里的粮食也不够,小李自成每天还是饿肚子,经常偷偷跑到山上挖野草根,有时候运气好,能抓只兔子,烤着吃了就算开荤了。

稍微大一点,李自成不想再靠寺庙接济,就去给地主艾诏家放牛。这活看着简单,其实苦得很:每天天不亮就得把牛赶到山上,中午只能啃口干粮,天黑了还得把牛赶回来,要是牛瘦了一斤,就得挨一鞭子。有次,李自成和几个放牛的小伙伴实在饿得受不了,看着地主家肥嘟嘟的小牛,几个人一合计,干脆把小牛杀了,架在火上烤着吃了。吃完后,几个人怕被地主发现,就把牛尾巴插进石缝里,谎称牛“自己钻山洞里,拽不出来了”。结果地主艾诏哪那么好骗,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把戏,把李自成按在地上一顿好打,打得他皮开肉绽,还把他赶了出去,连工钱都没给。

没了活路,李自成只能四处漂泊,后来在银川驿站找了个“驿卒”的差事。这驿卒,说白了就是古代的“快递员+招待所服务员”,主要工作是送公文、接待过往官员,虽然工资不高,但好歹是个“体制内边缘岗”,能混口饭吃。李自成干得挺卖力,骑马送公文比谁都快,遇到紧急公文,他能连夜赶路,马跑累了就换一匹,从来没误过事;接待官员的时候,他也恭恭敬敬,端茶倒水、安排住宿,把官员伺候得舒舒服服。本以为能就这么安稳过下去,可命运偏要跟他开玩笑。

明朝末年,朝廷财政早就亏空了——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光给自己儿子福王朱常洵就花了几百万两银子;后来又打萨尔浒之战、抗后金,军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到了崇祯皇帝继位,朝廷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为了省钱,崇祯皇帝听了大臣的建议,下了道命令:裁撤全国驿站。这道命令下来,李自成直接失业了,从“体制内打工人”又变回了“无业游民”。

屋漏偏逢连夜雨,失业后的李自成还欠了地主艾诏的钱——之前给艾诏放牛,没拿到工钱,反而因为“丢牛”欠了艾诏一笔赔偿款。艾诏见李自成失业了,怕他赖账,就把他告到了米脂县衙。县官收了艾诏的好处,不问青红皂白,把李自成抓起来,打了四十大板,还判了他“斩立决”,关在大牢里,等着秋天问斩。

李自成在大牢里越想越气:“我给朝廷干活,朝廷说裁就裁;我欠了点钱,就要被砍头,这大明朝还有天理吗?”幸亏大牢里有个狱卒叫高立功,跟李自成是同乡,同情他的遭遇,偷偷把他放了出来。死里逃生的李自成,不敢回米脂,只能躲在外面。后来他偷偷潜回家,想拿点东西再跑,结果正好撞见妻子韩金儿和同村的盖虎在一起鬼混。

李自成本来就一肚子火,这下彻底爆发了——他这辈子,没吃过几顿饱饭,没享过几天福,连自己的妻子都背叛自己。他冲上去,手起刀落,杀了韩金儿和盖虎。杀了人,闯了大祸,李自成知道自己在米脂待不下去了,只能带着侄子李过,连夜逃到甘肃,投了边军。

在边军里,李自成凭着一身力气和敢打敢拼的劲,很快就当上了把总——这是个小官,管着几十个人。可边军的日子也不好过,朝廷欠饷是常事,士兵们连饭都吃不上,有时候只能靠抢老百姓的东西过日子。公元1629年,后金(后来的清朝)军队绕过山海关,从蒙古攻入内地,劫掠了永平、遵化等地,直逼北京。崇祯皇帝急调全国各地的边军去北京勤王,李自成所在的部队也接到了命令。

可部队走到半路,因为欠饷问题,士兵们哗变了——士兵们已经半年没拿到军饷了,连饭都吃不上,谁还有心思去北京勤王?李自成一看,这大明朝是真没救了,朝廷不管士兵死活,老百姓也活不下去,干脆跟着哗变的士兵一起,举起了反旗。从此,那个只想混口饭吃的李自成,成了大明王朝的“反骨仔”,走上了一条要么成功、要么死的路。

刚起义的时候,李自成就是个“小喽啰”,跟着闯王高迎祥混。高迎祥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老牌领袖,手下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比如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大家都叫他“闯王”,意思是“敢闯敢拼的王”。李自成跟着高迎祥,从陕西打到山西,再打到河南,一路上打了不少仗,也学到了不少打仗的本事。

李自成打仗有个特点——不要命。每次冲锋,他都冲在最前面,手里的大刀舞得虎虎生风,敌人见了都怕。有次跟明军打仗,高迎祥被明军将领贺人龙包围了,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李自成带着十几个亲信,骑着马,拿着大刀,从明军的包围圈里杀开一条血路,把高迎祥救了出来。高迎祥对他刮目相看,从此把他当成心腹,还封他为“闯将”,让他统领一部分军队。

李自成不仅能打,还很会笼络人心。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很多都是“流寇”——走到哪抢到哪,不仅抢官府的钱,还抢老百姓的粮食和财物,老百姓见了就躲,像躲瘟疫一样。可李自成不一样,他规定士兵“不许扰民,不许抢老百姓的东西,不许伤害老百姓”,要是有士兵违反了规定,轻则打板子,重则砍头。

而且,李自成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口号——“均田免赋”。就是说,把地主的土地分给老百姓,免除老百姓的赋税。这个口号在当时简直就是“王炸”——明朝末年,土地都被地主和官僚霸占了,老百姓没有土地,还得交沉重的赋税,比如“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饷加起来,比平时的赋税还多,老百姓根本交不起,只能卖儿卖女。现在李自成说要“均田免赋”,老百姓能不高兴吗?

于是,老百姓纷纷加入李自成的队伍,还编了歌谣到处传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明季北略》)这些歌谣就像现在的“洗脑神曲”一样,传遍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李自成的队伍也越来越大,从几千人发展到了几万人。

公元1636年,高迎祥在周至被明军将领孙传庭俘虏。当时高迎祥想从周至突围,结果中了孙传庭的埋伏,全军覆没,高迎祥本人也被抓住了。后来,高迎祥被押到北京,凌迟处死。高迎祥死后,起义军群龙无首,大家就推举李自成为新的“闯王”。从此,李自成成了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核心领袖,开始带领着起义军,跟大明王朝展开了正面硬刚。

可起义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元1638年,明军将领洪承畴、孙传庭率领大军,对李自成的起义军发起了猛烈进攻。洪承畴是个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孙传庭也很会打仗,两人配合默契,把李自成的起义军打得节节败退。李自成先是在潼关被孙传庭打败,然后又在商洛山被洪承畴包围,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躲到了商洛山里的密林中。

这是李自成起义以来最惨的一次——身边的亲信死的死、散的散,他自己也受了伤,胳膊上被箭射穿了,走路都一瘸一拐的。有好几次,明军搜山的时候,都快搜到他藏身的山洞了,幸亏有当地的老百姓帮忙掩护,他才逃过一劫。很多人都以为,李自成这下肯定完了,再也翻不起浪了。

可李自成没放弃。在商洛山里,他一边养伤,一边招兵买马——他派人去联络之前失散的士兵,告诉他们自己还活着,让他们回来;他还跟当地的老百姓搞好关系,给老百姓分粮食,老百姓也愿意帮他。同时,他还不断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之前太注重攻城略地,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所以一旦战败,就没有地方可退;而且,部队的纪律还不够严格,有些士兵还是会扰民,导致老百姓对起义军有意见。

公元1640年,河南发生了大旱灾,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饿死了很多,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李自成抓住这个机会,率领着重新聚集起来的几千人,从商洛山出来,进入河南。

到了河南,李自成还是老办法——笼络人心。他开仓放粮,把官府和地主的粮食分给老百姓,还继续宣传“均田免赋”的口号。老百姓见闯王又来了,而且比以前更仁义了,纷纷响应,有的送粮食,有的送武器,有的直接加入起义军。李自成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几十万人,成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里最强大的一支。当时的河南官员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贼(指李自成)势浩大,河南百姓群起响应,如蚁附膻,不可阻挡。”(《豫变纪略》)

有了人马,李自成开始攻打河南的城池。他先是攻克了洛阳,杀了福王朱常洵。这福王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万历皇帝非常宠爱他,把河南的很多土地都封给了他,还给他了几百万两银子的嫁妆。可福王是个十足的昏庸之辈,他在洛阳城里花天酒地,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河南发生旱灾的时候,他也不肯开仓放粮,老百姓恨透了他。

李自成杀了福王后,把福王的家产分给了老百姓,还把福王的肉和鹿肉一起煮了,号称“福禄宴”,分给士兵们吃。这一下,李自成的威望更高了,老百姓都说:“闯王真是为民除害啊!”之后,李自成又率领起义军攻克了开封等重要城池,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政权,自称“新顺王”,设置了文武官员,开始像模像样地治理地方。

随后,李自成率领大军北上,在郏县大败明军主力。当时明军的统帅是孙传庭,他率领着十万大军,想跟李自成决战。李自成利用孙传庭军队缺粮的弱点,假装战败,引诱孙传庭追击,然后设下埋伏,把明军打得大败。孙传庭在战斗中战死,明军的主力也被消灭了。孙传庭一死,明军再也没有能跟李自成抗衡的力量了,李自成通往北京的道路,彻底打开了。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帝,建立了“大顺”政权,改元“永昌”。称帝那天,西安城里张灯结彩,李自成穿着自己缝的“龙袍”——虽然比不上明朝皇帝的龙袍华丽,但也金灿灿的,看起来很威风。他还封了自己的妻子高氏为皇后,侄子李过为权将军,大将刘宗敏为汝侯,算是有了一个完整的朝廷班子。

称帝后,李自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大军北伐,目标直指大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明军望风而降:先是攻克了太原,然后又攻克了大同,接着又攻克了宣府。很多明军将领知道大明王朝气数已尽,根本不想抵抗,直接开城投降。

三月十七日,大顺军抵达北京城下,开始攻打北京。当时的北京,已经是一座孤城——崇祯皇帝虽然想抵抗,但手下的大臣要么贪生怕死,要么早就跟李自成暗中勾结,根本没人愿意帮他。崇祯皇帝召集大臣们开会,想让大家捐钱充作军饷,可大臣们都哭穷,说自己没钱。有的大臣甚至还偷偷把钱送到李自成的军营里,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三月十八日,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外城。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他先是把自己的妻子周皇后叫到宫里,让她自杀。周皇后哭着说:“臣妾侍奉陛下十八年,陛下从来没听过臣妾一句话,才有今天的下场。”说完,就上吊自杀了。然后,崇祯皇帝又把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叫过来,叹了口气说:“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啊!”说完,就拔出剑,砍向长平公主,长平公主的胳膊被砍断了,昏了过去。崇祯皇帝以为她死了,就没再管她。

之后,崇祯皇帝带着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煤山(今景山)。他看着山下火光冲天的北京,听着远处的喊杀声,心里充满了绝望。他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临死前还在衣服上写下血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明史·庄烈帝本纪》)崇祯皇帝到死都觉得,是大臣们害了他,却没想过,是他自己的多疑和无能,才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当李自成骑着马,走进紫禁城的时候,他心里肯定很激动——从陕西米脂的一个穷小子,到推翻大明王朝、住进紫禁城的皇帝,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他走进太和殿,看着龙椅,犹豫了一下,然后坐了上去。虽然龙椅很硬,但他觉得很舒服,这是他这辈子坐过最舒服的椅子。

进入北京后,李自成一开始还能约束士兵,严禁士兵扰民。他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明季北略》)当时的北京,虽然换了主人,但社会秩序还算稳定,老百姓也以为跟着闯王能过上好日子。有个老百姓后来回忆说:“闯王的士兵都很规矩,不抢东西,不打人,跟以前的明军不一样。”

可没过多久,李自成的大顺军就变了。因为大顺军的军饷不够——大顺军有几十万人,每天都要吃粮食,还要发军饷,可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没找到多少银子,只能靠“追赃助饷”来筹集军饷。所谓“追赃助饷”,就是让明朝的官员交出自己的家产,用来充当军饷。

一开始,“追赃助饷”还只是针对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比如内阁首辅魏藻德、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等人,这些人平时搜刮了很多钱财,让他们交出来也无可厚非。可后来,随着军饷缺口越来越大,“追赃助饷”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不管是清官还是贪官,都被抓起来严刑拷打,逼他们交钱。有的官员交不出钱,就被活活打死。据记载,在“追赃助饷”期间,大顺军从明朝官员手里一共逼出了七千万两银子,可也得罪了所有的明朝官员。

而且,李自成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没有处理好跟吴三桂的关系。吴三桂是明朝的总兵,镇守山海关,手里有一支精锐的“关宁铁骑”。这支军队是明朝最能打的军队之一,战斗力很强。崇祯皇帝自缢后,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他觉得李自成推翻了明朝,是新的天下之主,而且自己的父亲吴襄也在北京,投降李自成可以保全家人。

可就在吴三桂率领军队向北京进发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他的父亲吴襄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抓了起来,还被严刑拷打,逼他交出家产;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抢走了。

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肺都要炸了。他本来就对李自成心存疑虑,现在李自成不仅不尊重他,还欺负他的家人,这让他彻底爆发了。他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恸余杂记》)于是,吴三桂立刻下令,率军掉头返回山海关,拒绝投降李自成。不仅如此,他还派人快马加鞭去联系后金(当时已经改国号为清)的摄政王多尔衮,请求多尔衮出兵帮助自己,一起攻打大顺军。

多尔衮早就想入主中原了,接到吴三桂的请求后,喜出望外,立刻率领十几万清军,日夜兼程向山海关进发。就这样,原本是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因为陈圆圆的一句话(虽然正史中陈圆圆的作用被后世文学放大,但吴三桂家族被打压是事实),变成了清军入关的导火索,李自成的命运也从这里开始急转直下。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还跟后金勾结,气得火冒三丈。他觉得吴三桂就是个“白眼狼”——自己好心招降他,给他高官厚禄,他却反过来跟自己作对。李自成当时刚进北京,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觉得自己有几十万大军,吴三桂只有几万兵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去山海关教训一下吴三桂,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公元1644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领十万大顺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军。出发前,他还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在身边,想在阵前劝降吴三桂。可他没想到,这一去,不仅没能教训吴三桂,反而把自己的家底都赔光了。

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抵达山海关,开始攻打吴三桂的军队。吴三桂的军队虽然精锐,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被逼到了绝境。吴三桂一边率军拼死抵抗,一边派人去催促多尔衮尽快出兵。可多尔衮却按兵不动,他想等大顺军和吴三桂的军队打得两败俱伤后,再坐收渔翁之利。

吴三桂没办法,只能继续硬撑。大顺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山海关的城墙都被攻破了好几个缺口,吴三桂的士兵伤亡惨重。就在这时候,多尔衮看到时机成熟了,才下令清军出击。清军的骑兵非常厉害,个个能征善战,他们穿着八旗铠甲,拿着马刀,从侧面突然发起了进攻。

大顺军根本没料到清军会来,一下子就乱了阵脚。本来大顺军的士兵很多都是临时招募的农民,没经过正规训练,之前打明军还能勉强应付,现在遇到战斗力更强的清军,根本不是对手。清军的骑兵像砍瓜切菜一样,把大顺军的士兵杀得落花流水。李自成在阵前看到清军来了,也慌了神——他之前根本没跟清军打过仗,不知道清军这么能打。

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大顺军伤亡惨重,尸体堆得像小山一样,山海关的护城河都被鲜血染红了。李自成见势不妙,只能率领残兵败将,仓皇逃离山海关。在逃跑的路上,他还不忘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杀了,可这已经没什么用了。

山海关之战,是李自成命运的转折点。经此一战,大顺军的主力被消灭,李自成再也没有能力跟清军抗衡了。而且,山海关之战后,天下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清军开始入关,逐鹿中原,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则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李自成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北京后,知道北京已经守不住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匆匆举行了登基仪式,算是正式当了一天皇帝。登基仪式非常简陋,没有百官朝贺,没有礼乐演奏,只有几个亲信站在旁边,显得格外冷清。李自成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心里五味杂陈——他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打进北京,可还没坐稳皇帝的宝座,就要逃跑了。

第二天,李自成就率领大顺军,撤出了北京,向西安方向逃跑。在逃跑的路上,大顺军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纪律,士兵们开始烧杀抢掠,把北京到西安的路上搞得鸡犬不宁。老百姓见大顺军变成了这样,也不再支持他们了,之前传唱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也变成了“闯王来了要遭殃”。

清军则在后面紧追不舍,多尔衮派吴三桂和阿济格率领大军,一路追击李自成。大顺军接连战败,从北京逃到保定,再逃到太原,又逃到西安,士气越来越低落。很多士兵觉得跟着李自成没有前途,纷纷逃跑或投降清军。

公元1644年六月,李自成终于逃回了西安。西安是大顺政权的“西京”,也是李自成的根据地,他本以为回到西安后,能喘口气,重新组织力量,跟清军抗衡。可他没想到,西安的形势也很糟糕。

首先,粮食不够。大顺军有十几万残兵败将,每天都要吃大量的粮食,可西安的粮仓早就被李自成之前北伐的时候掏空了,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军队。其次,人心涣散。很多将领见李自成接连战败,对他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暗中跟清军联系,准备投降。最后,清军很快就追来了。同年十二月,清军将领多铎率领大军,攻克了潼关——潼关是西安的东大门,潼关一破,西安就暴露在清军的兵锋之下。

李自成知道,西安也守不住了。公元1645年正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放弃西安,向湖北方向逃跑。他想沿着长江东下,占领武昌,然后以武昌为根据地,重新发展势力。可清军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阿济格率领清军,一路紧紧追击,大顺军连吃败仗,士兵越来越少,从十几万变成了几万,又从几万变成了几千。

在逃跑的路上,李自成还遇到了另一支敌人——南明的军队。南明是明朝灭亡后,明朝的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权,他们把李自成当成“亡国之贼”,也对大顺军发起了进攻。李自成腹背受敌,处境越来越艰难。

同年五月,李自成率领残兵败将,来到了湖北通山县的九宫山。九宫山地处偏僻,山高林密,李自成想在这里暂时休整一下,然后再想办法。可他没想到,这九宫山,竟然成了他人生的终点(或者说,成了他历史记载的终点)。

关于李自成在九宫山的结局,历史上有很多说法,至今还是一个谜。流传最广、也最被正史认可的说法,是他在九宫山被当地的村民杀死了。

根据《明史·李自成传》记载:“自成走咸宁、蒲圻,至通城,窜于九宫山。秋九月,自成留李过守寨,自率二十骑略食山中,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缢死。或曰村民方筑堡,见贼少,争前击之,自成脑中鉏死。”意思是说,李自成让侄子李过守着军营,自己带着二十几个亲信,到山里找粮食。结果遇到了当地的村民,村民们以为他们是土匪,就一起围了上来。李自成等人虽然能打,但寡不敌众,最后李自成被村民用锄头砸中了脑袋,当场死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在九宫山自杀了。说他看到自己的大顺军已经彻底溃败,自己也走投无路了,觉得没有颜面再活下去,就选择了自杀。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太多的历史依据,因为李自成是个性格坚韧的人,之前那么多次失败都没有自杀,不太可能在九宫山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最有意思的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在九宫山出家当了和尚。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有个名叫何璘的官员,在担任澧州知州的时候,听说九宫山附近的夹山寺里有个叫奉天玉的和尚,行为举止很奇怪,不像一般的和尚。何璘就去夹山寺调查,结果发现这个奉天玉和尚不仅会打仗,还对明末的事情很了解。何璘觉得这个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还写了一篇《书李自成传后》,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后来,人们在夹山寺里发现了一些跟李自成有关的遗迹,比如“奉天玉和尚墓”,墓里出土的石碑上刻着“奉天玉大和尚”几个字,而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的时候,曾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奉天玉”可能就是“奉天倡义”的简称。还有一块石碑上刻着《梅花诗》,诗里有“金鞍玉马过江来”“徐听三公话政猷”等句子,被认为是李自成怀念过去、感慨现在的诗句。

不过,这种说法也有很多疑点。比如,李自成是陕西人,而奉天玉和尚说话是南方口音;李自成的相貌特征很明显,有一只眼睛受过伤(据说在打仗的时候被箭射伤的),而奉天玉和尚没有;而且,清朝的官员也多次调查过夹山寺,都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所以,这种说法虽然很有意思,但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历史学家的认可。

不管李自成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建立的大顺政权,在他离开九宫山后,很快就土崩瓦解了。他的侄子李过虽然继续率领大顺军抵抗清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李过本人也在公元1649年病逝。至此,明末农民起义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李自成的故事,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在他的老家陕西米脂,还有他的故居和纪念馆,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参观;在九宫山,还有“李自成殉难地”的石碑,吸引着很多游客去探寻他的结局。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他的传奇,他的谜团,都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参考《明史》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