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庭审结束后,实习生们迎来了新的课题——法律援助。这是君合每年都会开展的公益项目,旨在让年轻的法律人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在课题启动会上,王钊律师严肃地说:“法律援助,是法律人社会责任的体现。这次的课题,我们会将你们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个真实的法律援助案件。你们需要深入了解当事人的情况,收集相关证据,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甚至代表他们参与调解或诉讼。记住,你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案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急需帮助的家庭。所以,在工作中,既要坚守法律的底线,也要有一颗同理心,尽可能地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
史欣悦律师补充道:“这次的四个案件,分别是工伤赔付案、入职贷款案、长租公寓暴雷案和家庭赡养纠纷案。这些案件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处理起来难度不小。我们五个带教律师会分别跟进一组,为你们提供指导。林律师,你负责李晋晔和詹秋怡这组,他们的案件是工伤赔付案。”
我接过案件资料,快速浏览了一遍。案件的当事人是一位名叫张建军的农民工,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时,从高处坠落,导致腰椎骨折,生活无法自理。建筑公司却以张建军未签订劳动合同、属于临时用工为由,拒绝支付医疗费和赔偿金。张建军的家庭本就不富裕,这次事故更是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绝境。
看完资料,我心中沉甸甸的。在现实生活中,像张建军这样的农民工,维权之路往往充满了艰辛。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法律知识,面对强势的用人单位,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法律的武器,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我找到李晋晔和詹秋怡,将案件资料交给他们。“你们先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案件,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案件的争议焦点。明天我们一起去见张建军,当面了解他的诉求。”
李晋晔接过资料,认真地说:“林律师,这个案件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劳动关系的认定吧?张建军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建筑公司又不承认与他存在劳动关系,我们该如何收集证据证明这一点呢?”
詹秋怡也皱着眉头说:“是啊,林律师。而且,即使我们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程序,张建军现在急需医疗费治疗,我们能不能先想办法让建筑公司垫付一部分费用呢?”
我对他们的思考表示认可。“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劳动关系的认定是这个案件的关键,我们可以从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方面入手,收集相关证据。至于医疗费垫付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与建筑公司进行协商,或者申请法律援助基金的帮助。明天见到张建军后,我们再详细了解一下他的工作情况和手头现有的证据,制定具体的维权方案。”
第二天一早,我们三人驱车前往张建军的家。那是一个位于北京郊区的城中村,狭窄的街道两旁堆满了杂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异味。张建军的家就在一栋破旧的居民楼里,只有十几平方米,阴暗潮湿,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