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廒(厫)áo,储存粮食的仓库。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一:“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息米:作为利息交纳的米)

我们来全面解析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这段关于唐代“和籴”政策的记载。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背后关联着唐代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以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治理智慧。

一、原文、注释与翻译

1. 原文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一《市籴考二》)

“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盖所谓常平者矣。”

2. 注释

· 凡:总共。

· 十有四年:有,通“又”。即十四年。

· 息米:通过粮食买卖获得的利润(或盈余)米。这里的“息”指通过和籴(官方购粮)政策,在买卖差价中产生的盈利。

· 造:建造。

· 仓廒:粮仓。“廒”特指存放粮食的库房。

· 盖:文言发语词,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就是”。

· 常平:即常平仓,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而设置的粮仓。政府在粮价低时买入(平籴),粮价高时卖出(平粜),以稳定市场,故称“常平”。

3. 翻译

(这项政策执行了)总共十四年,用(和籴买卖中)获得的利润米,建造了新的粮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常平仓”制度了。

二、故事背景与上下文

这句孤立的话需要一个更大的背景来理解。它描述的是唐代宗时期,政治家刘晏改革漕运和粮食政策后取得的卓越成效。

完整的故事是这样的:

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凋敝,尤其是首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旦粮食歉收,便粮价飞涨,民不聊生。当时,财政专家刘晏被任命为转运使,负责漕运和粮食供应。

· 旧有问题:以往,政府在丰收年景用高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名为“和籴”,实则近乎苛捐),不仅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收购来的粮食需要昂贵的运费从江淮运到长安,成本极高,财政难以维系。

· 刘晏的改革:

1. 改革漕运:他改进了运输方法,大大降低了运输损耗和成本。

2. 创新“和籴”:他不再在关中高价收粮,而是将改革漕运所节省下来的经费,运到丰收的江淮地区,以市场价格收购粮食。

3. 建立循环机制:他将这些粮食通过高效的漕运送至长安,不仅保障了供应,还可在京师粮价上涨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百姓(平粜)。

4. 产生利润:这种“低价地区收购,高价地区平价销售”的模式,不仅平抑了物价,还产生了可观的利润(即“息米”)。

马端临的记载,正是描述了这个良性循环的结果:刘晏用这十四年来积累的“息米”作为资本,建造了大量的粮仓。这些粮仓具备了常平仓的功能,但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比传统的、依赖国家拨款的常平仓更为先进和可持续。

三、作者与作品介绍

1. 作者:马端临

· 时代: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约1254—1323年)。

· 身份:杰出的历史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马廷鸾曾任南宋宰相。宋亡后,他隐居不仕,专心着述。

· 成就: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撰写了《文献通考》,与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并称为“三通”。

2. 作品:《文献通考》

· 性质:一部记载从上古到宋宁宗时期(约1224年)的典章制度通史。

· 内容:共348卷,分为24考(即24个门类),如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官考、学校考、经籍考等,内容极其浩博。

· 特点与价值:

· “文”与“献”结合:“文”指历代典籍的记载,“献”指学士名流的议论。马端临不仅罗列史料,还附上大量前人和自己的精辟分析。

· 尤其详于宋代制度,是研究宋史不可或缺的核心史料。

· 其《市籴考》专门论述了历史上的市场、贸易、和籴、常平仓等经济制度,体现了作者先进的经济史观。

四、寓意与启示

这句记载的深层寓意在于它揭示了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公共治理模式。

1. “造血”优于“输血”:传统的常平仓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是纯粹的消耗。而刘晏的模式,通过精明的市场运作,让公共政策本身产生了利润(息米),再用利润去扩大公共服务(造仓廒),形成了一个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一种“以政促商,以商养政”的智慧。

2. 效率是公共治理的核心:刘晏的成功,根源在于他通过改革漕运、洞悉市场,极大地提升了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节省下的成本和新创造的利润,成为了推行善政的资本。

3. 宏观调控的智慧:政府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而是利用市场规律来平抑市场波动。在产区低价购入,在销区平价售出,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宏观调控,实现了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的大致平衡。

五、结合现实论述

刘晏的故事和马端临的记载,对于今天的公共管理、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强的镜鉴意义:

1. 对现代公共财政的启示:

· 许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如公共交通、公共文化设施)往往被视为纯投入、纯消耗。而刘晏的模式启示我们,可以探索“可持续公共运营” 模式。例如,通过开发地铁上盖物业的利润来反哺地铁运营;将部分公共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收益,用以覆盖成本和扩大服务范围。关键在于,要让公共资金能够“滚动起来”,实现增值。

2. 对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的启示:

· “息米造仓”本质是建立了一个稳固的粮食储备体系。在今天,这直接对应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我们不仅要守住耕地红线,更要建立现代化的仓储物流体系(相当于“造仓廒”),并完善粮食收购和价格形成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相当于高效的“和籴”),确保任何时候都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3. 对企业与个人发展的启示:

· 个人成长:与其一味地消耗存量(时间、金钱、精力),不如投资于自我提升(教育、技能),创造出新的“息米”(能力、机会),再用这些“息米”去建造更大的人生“仓廒”(事业平台、生活品质)。

· 企业经营: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当前盈利,需要有长期主义的“十四年”规划。将利润(息米)持续投入到研发、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仓廒)建设上,才能形成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正如任正非所说,“活下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结语:

“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这句平淡的史料,蕴含的是中国古典政治经济思想中关于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与制度创新的深邃智慧。它告诉我们,最优秀的治理,不是消耗性的给予,而是创造一个能够自我生长、自我完善的系统。这套千年前的智慧,在今天这个呼唤高效政府和可持续未来的时代,依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