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炎的意识与赵括这位年轻将领的记忆融合的瞬间,便清晰地看到了赵国必败的症结。
秦赵国力悬殊,秦国经商鞅变法,国力、动员能力、粮草储备远胜赵国。赵国虽经胡服骑射军力强盛,但经过廉颇三年防守的消耗,赵国仅能提供四十万大军最后的一月之粮,而秦国凭借蜀地沃土粮草充足可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赵国在战略上已失先机。秦军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坚固壁垒,反客为主,将赵国拖入被迫防守战争的泥潭,大军对大军,看谁先耗光国力。
临阵换将急于求成,赵孝成王中反间计,用主张进攻的赵括替换坚壁固守的廉颇,正中国相范雎下怀。赵括年轻气盛,缺乏实战经验,急于求胜,必然落入白起陷阱。
白起战术核心是“诱敌深入,分割包围”。他利用赵括求战心切,佯败后撤,诱使赵军主力离开丹水防线,进入秦军预设的口袋形包围圈,同时派出两万奇兵夺后方关隘断赵军后路,另派五千精骑断赵军粮道,同时派出一支秦军突袭赵军丹水北岸壁垒,将四十万赵军彻底分割包围,截断退路斩断粮道。
方炎深知,若要逆天改命,绝不能重蹈赵括的覆辙。他需在“兵道空间”的规则内,以谋略对谋略,以凡人之躯,行神机妙算之事。
方炎继任后,并未立即发动进攻。他首先整肃军纪,安抚因换将而浮动的军心,成功挽留廉颇担任副统帅,并严厉处置了几个散布恐慌情绪的军官,迅速掌握了军队控制权,查明了军中一批秦国奸细故意不动声色。
然后他则大张旗鼓,摆出积极备战的姿态,派出多股小部队佯动,做出即将大规模出击的假象,并故意安排几处小战场的失败,坐实自己纸上谈兵统帅无能的形象,迷惑白起与秦军。暗地里,他派出最精锐的斥候,严密探查长平战场上白起可能用于迂回包抄的所有小路险隘。
白起见赵括“上钩”,按计划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意图绕道百里石长城,奇袭赵军后方关隘,彻底关门。
然而,这支秦军刚进入预定峡谷,便遭遇了赵军滚木礌石和强弓硬弩的毁灭性伏击。方炎早已根据地形和历史知识,预判了白起的迂回路线,提前设伏。此役,白起的奇兵部队全军覆没无一人逃脱,赵军后路无忧。
在夺关伏兵出发后,白起同时派出部队企图截断赵军来自邯郸方向的粮道。方炎早已将计就计,以运粮队为诱饵,设下双重埋伏。
当秦军劫粮部队出现时,不仅“粮队”瞬间变成武装到牙齿的精兵,外围更有赵军骑兵迅速合围,企图断赵军粮道的秦军反被包抄围剿无一人生还,赵军粮道得以畅通。
为了让白起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方炎又故意安排几处含有秦国奸细的大营制造赵国大军断粮多日的假象,当谍报传回秦军大营,白起断定自己派出的夺关伏兵与断粮道伏兵均已完成任务,于是派出两万秦军前往丹水北岸土城壁垒夺城。
丹水北岸土城壁垒,是历史上白起完成对赵军的彻底分割包围重要军事堡垒。方炎早已施展空城计,白天派老弱病残在城上晃荡,夜晚则悄悄挖掘地道直通城外一处隐蔽草丛。一夜秦军突袭拿下壁垒,迅速释放狼烟告知白起已夺下此城。
在得知秦军夺取丹水北岸壁垒后,并且派出的间谍谍报显示赵军已断粮多日,估摸着先前派出的秦国夺关伏兵已断赵军后路,白起终于决心施行最终收网计划。他先是故意示弱,将秦军主力后撤,摆出一个巨大的“口袋阵”,料定赵括会急于求胜全军压上,钻入秦军包围圈。
方炎看穿了这诱敌之计于是将计就计,命令廉颇打着赵括旗号率领大军佯装中计缓慢深入,采用步步为营打法,一方面减少战损一方面稳定军心。
当白起陆续收到战场上各方面谍报与战报,认为赵括大军已入瓮中,为求全功,竟将身边最后的中军护卫都投入了对赵国大军围歼之中,意图迅速扎紧口袋。
此刻,白起所在的中军大营,兵力变得极为空虚,仅剩约三千老弱士卒。
就在秦军注意力完全被诱饵吸引,整个战线向西北运动远离白起中军之时,方炎动了!他亲率早已隐藏在战场边缘的三万赵国精锐骑兵,如同离弦之箭,绕过正面战场,沿着一条隐秘路线,直扑白起中军大营!
同时在丹水北岸土城壁垒,一支赵军在拂晓时分趁着城内秦军人困马乏之际,通过事先准备的地道突入城内,四处纵火,制造混乱。秦军守将惊慌失措,赵军骑兵与城内伏兵内外夹击全歼了这支秦军。战斗结束,赵军又利用城内之前隐藏的水源迅速控制城内火势,以保存这座战略支点。
至此,赵军夺回丹水北岸立足点并歼灭夺城秦军,赵军后路无忧。
就在方炎攻击秦国中军时,秦军主力皆在围歼赵军,回援不及。白起中军仓促应战,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战斗,秦军主帅旗被砍倒,杀神白起,竟在自家大营内,被方炎生擒!同时,方炎早先布置的另一支奇兵,趁机袭击并控制了秦军后方的粮草转运点,截断了秦军粮道。
主帅被擒,粮道被断,秦军群龙无首,士气崩溃,数十万大军陷入混乱。方炎指挥赵军乘胜追击,大败秦军,斩首数万,俘虏超过四十万人。
面对粮草短缺,方炎一天仅提供秦国战俘一顿稀粥确保不被饿死,等待秦国割地赔款将四十万俘虏赎回。
面对如此众多的俘虏,方炎展现了超越时代的冷酷与理智。坑杀有伤天和且减少谈判筹码,亦会激起秦国举国死仇;全部释放则等于资敌。他采取了一种看似残忍却极具兵家智慧的处置方式。
方炎下令砍去四十万秦军俘虏右手大拇指,并打断其左腿。此举确保他们终生无法再持兵器作战,彻底消除其军事威胁。
将这四十万丧失劳动力、需要持续消耗粮食的伤残人口交还秦国,将成为秦国巨大的社会负担,极大削弱秦国战争潜力,使其在未来数年内无力大规模东侵。
此举既避免了坑杀恶名,又实际重创了秦国,可谓一举两得。赵国赢得了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威震天下。
当方炎以赵括之身,站在长平战场之上,接受赵军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时,他感到自己对兵家之道“以正合,以奇胜”、“上兵伐谋”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以凡人之躯,凭借谋略信息差,逆转了必死之局,这种对兵道的实践,正是兵道感悟的关键。
为了避免赵国在历史中注定的败亡,方炎让廉颇继续驻守长平,自己率领三十万大军还朝,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重塑赵国朝堂,逼迫赵孝成王退位,拥立赵佾为新赵王,大力推行“商鞅变法”,兴水利促农业,建立军功制 ,推行科举取士,吸纳各国精英人士与国民人口,最终赵国用了二十年,先后灭秦、韩、魏、燕、齐、楚、吴统一全国。
方炎已成为全国摄政王,站在赵皇身侧,底下群臣高呼赵皇应行尧舜之举禅位于赵括(方炎),方炎再三推辞后登基为帝。
又过了十年,方炎陆续施行新政,废分封,设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力扶持诸子百家,焚书坑儒,行推恩令等等一系列政策,将整个社会彻底改革。
“兵道空间”开始波动,大赵国的景象如烟云般消散。新的时空之力包裹了他,下一个考验即将来临。恍惚间,他听到了楚歌四面,看到了绝境中的霸王的悲凉身影!
垓下战场,十万楚军被六十万汉军团团围困,项羽穷途末路。
方炎的意识融入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体内,新的绝境,等待他再次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