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安排的“一对一技术交流”,在一家格调高雅、私密性很好的酒店咖啡厅进行。
柔和的灯光,舒缓的钢琴曲,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香,与论坛会场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志明早已等候在靠窗的卡座,见到吴思远,立刻热情地起身招呼,笑容如同经过精确测量般无懈可击。
“吴兄,快请坐!这里的蓝山咖啡很不错,我特意为你点了一杯。”陈志明示意服务生上咖啡,态度亲近得仿佛多年老友。
“陈博士太客气了。”吴思远依言坐下,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寒暄几句后,陈志明切入了正题,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诚恳:“吴兄,昨天晚宴上人多眼杂,有些话我不便深说。今天这里就我们两个,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他顿了顿,观察着吴思远的反应,见对方只是平静地搅拌着咖啡,便继续说道:“你在今天报告会上的表现,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不卑不亢,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说实话,像你这样的人才,在国内的环境里,实在是……龙游浅水啊。”
吴思远抬眼看他,语气平和:“陈博士过奖了。国内现在求贤若渴,平台和机会也很多。”
“平台?机会?”陈志明轻轻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吴兄,我们都是搞技术的,何必自欺欺人呢?真正的顶尖平台、最前沿的课题、不受限制的资源,在哪里,你我都心知肚明。”
他不再绕圈子,直接抛出了筹码:“我们Sm集团亚太研发中心,正在组建一个由总部直接拨款、预算上不封顶的前沿实验室,专注于下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低功耗芯片设计。实验室主任的位置,我一直觉得非你莫属!”
他伸出三根手指:“年薪,这个数起,美元。独立的、世界顶级的实验室,百人规模的团队由你全权组建。你和家人的绿卡、孩子进入顶尖私立学校,所有手续,集团全程包办。只要你点头,一周内就可以办妥所有手续,直飞西海岸!”
这条件,几乎是许多海外学子梦寐以求的终点。若是在数月前,刚刚回国遭遇挫折时的吴思远,或许真的会心动。
但此刻,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陈志明,心中没有任何波澜,甚至觉得有些可笑。对方试图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他对脚下这片土地重新燃起的归属感和为之奋斗的价值。
“陈博士,”吴思远放下咖啡勺,声音依旧平稳,“感谢你和贵公司的厚爱。但是,我回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里或许暂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成绩,才更能体现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价值。我很满意现在的状态,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
陈志明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随即又换上更加“真诚”的表情。
“我理解,我理解!人各有志嘛!”他摆摆手,仿佛毫不在意,但话锋随即一转,“不过,吴兄,即使你不愿意离开,我们也可以有其他的合作方式嘛。比如……技术顾问?或者,项目合作?”
他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诱惑:“你知道,我们集团在信息渠道和资源整合方面,有着国内无法比拟的优势。很多你们在国内难以获取的关键设备、特殊材料,甚至是……一些受限的学术资料,我们都有办法弄到。只要……你愿意在某些方面,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咨询和协助。”
吴思远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对方见直接策反不成,开始退而求其次,试图用“合作”的名义进行技术渗透和情报窃取。
他按照事先与后方商定的预案,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犹豫”和“挣扎”,沉默了片刻,才显得有些为难地开口:“陈博士,你的提议……很让人心动。但是,你也知道,国内对这方面管理很严格,有些信息是签了保密协议的……”
他刻意留下一个口子,没有把话说死。
陈志明眼中精光一闪,仿佛看到了突破口,立刻趁热打铁:“理解!完全理解!规矩我们都懂!肯定不会让吴兄你为难!”他做出一个“放心”的手势,“我们只需要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一些……不涉及具体核心的、宏观的技术趋势判断。这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报酬绝对让你满意,可以以外汇形式,存放在任何你指定的海外账户。”
他紧紧盯着吴思远,如同盯着即将上钩的鱼儿:“怎么样?吴兄,这只是我们之间私下的、互惠互利的小合作。对你没有任何损失,却能获得实实在在的资源和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吴思远内心冷笑,面上却依旧维持着“挣扎”后的松动,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这件事……关系重大。我需要时间考虑。”
“当然!当然!”陈志明心中大喜,知道鱼儿已经咬钩,只是还需要最后收线,“这么大的事,确实应该慎重考虑。这样,论坛还有两天结束,在我离开之前,你给我答复,如何?”
他递过一张只有电话号码的名片,“想清楚了,随时打这个电话找我。”
吴思远接过名片,指尖仿佛能感受到那冰冷号码背后隐藏的陷阱与危险。他郑重地将名片收好,点了点头:“好,我会认真考虑的。”
“那我就静候佳音了!”陈志明笑容满面地举起咖啡杯,“以咖啡代酒,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吴思远也举了举杯,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将杯中剩余的、已经微凉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却让他此刻异常清醒的大脑更加冷静。
交流在一种看似“融洽”实则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陈志明志得意满地离开,而吴思远则独自在卡座里坐了一会儿,平复着有些加速的心跳。
他通过加密通道,将这次“鸿门宴”的详细经过,包括陈志明的最终条件、联系方式以及自己的应对,一字不落地汇报了回去。
……
“星火”指挥点。
听完吴思远的汇报,秦念和陆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冷意。
“果然不出所料。”陆野声音冰冷,“‘猫头鹰’的手段,比‘秃鹫’更隐蔽,也更难缠。他们不急于一时,擅长放长线,用资源和利益慢慢腐蚀。”
“他们想要‘投名状’。”秦念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哪怕只是一点无关紧要的信息,只要吴工收了他们的钱,提供了任何形式的情报,就等于被他们抓住了把柄,以后就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越陷越深。”
安全部门负责人补充道:“那个电话号码,我们已经安排追踪。陈志明在接触吴工后,与一个之前未被监控到的加密号码进行了短暂通讯,内容无法破译,但信号源指向境外。可能是他在向上线汇报进展。”
“吴工的表现很好,既没有立刻拒绝吓跑对方,也没有轻易答应引起怀疑。”秦念沉吟道,“他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接下来,就是我们为他们准备‘回礼’的时候了。”
她看向陆野和安全负责人:“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恰到好处’的、看似有价值实则无害,甚至包含误导信息的‘技术趋势判断’,作为吴工‘考虑’后的答复。同时,利用这次机会,摸清陈志明在国内的活动规律和联络网络。”
“这份‘回礼’,要既能满足对方的部分窥探欲,显示吴工的‘价值’和‘诚意’,又不能泄露任何真实的核心情报,最好还能将他们的研究方向引入歧途。”陆野总结道,“难度不小。”
“但必须做到。”秦念目光坚定,“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吴工,更是为了反击。我们要让‘猫头鹰’以为他们成功发展了一个有价值的内线,从而露出更多的破绽。”
一场精心设计的“投饵”与“反投饵”行动,在无声中紧密部署。吴思远在前方,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而后方的“星火”与安全部门,则如同最耐心的猎手,编织着捕捉更大猎物的罗网。
吴思远回到酒店房间,再次通过加密渠道收到了后方的指示和准备好的“资料”。他仔细阅读、记忆,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他看着窗外这座繁华却陌生的城市,心中充满了一种奇异的使命感。像一名战士,一名用智慧和信念,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与敌人周旋的战士。
他拿起陈志明给的那张名片,冰冷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猫头鹰”……他低声念着这个代号,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准备好,送出这份特殊的“回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