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年伏诛,官兵大败溃逃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山东,震动天下!
梁山泊之名,以前所未有的威势,响彻大江南北。以往,梁山在百姓心中多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在官府眼中是难以剿灭的“心腹之患”。而经此一役,梁山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们不仅替天行道,更能正面击溃朝廷精锐,斩杀祸国奸臣!在许多饱受压迫的百姓心中,梁山几乎成了希望的象征。
然而,盛名之下,危机暗藏。
东京,紫宸殿。
道君皇帝赵佶脸色铁青,将一份来自山东的紧急军报狠狠摔在地上。废太子之事已是皇家丑闻,秘而不宣,如今心腹太尉石松年又被梁山贼寇阵斩,数万官兵溃败,这简直是在打朝廷的脸,打他这天子的脸!
“废物!都是废物!”赵佶气得浑身发抖,“堂堂朝廷太尉,竟死于草寇之手!我大宋颜面何存!”
殿内,蔡京、童贯、高俅等权臣面面相觑,心中亦是惊惧交加。石松年之死,不仅削弱了他们在军中的势力,更让他们感到了来自梁山的直接威胁。这群“草寇”的能量,远超他们的想象。
“陛下息怒。”蔡京出列,躬身道,“梁山贼寇如今势大,更兼盘踞水泊天险,急切间难以剿灭。依老臣之见,不若……暂缓征剿,改为招抚。”
“招抚?”赵佶眉头紧锁。
“正是。”蔡京解释道,“可许以高官厚禄,将其首领招安,分化瓦解。一来可免动刀兵,损耗国力;二来,可将这股力量收归朝廷所用,亦可彰显陛下仁德,安抚天下。”
童贯也附和道:“太师所言极是。如今北有辽国虎视,西有夏人扰边,国内若再与梁山长久对峙,恐非社稷之福。若能招安,实为上策。”
赵佶沉吟不语。他虽恼怒,但也知蔡京等人所言不无道理。连石松年都栽了,再派谁去?耗费多少钱粮?若能兵不血刃解决此事,自然是好。
“既如此……便依卿等所奏。着枢密院拟旨,派人前往梁山招安,看看他们……要什么价钱。”赵佶最终摆了摆手,显得有些疲惫。
梁山泊,聚义厅。
大胜的喜悦尚未完全散去,招安的消息已然传来。
厅内众头领齐聚,气氛却不如庆功时热烈,反而带着一种微妙的凝重。
“招安?”宋江看着朝廷使者送来的、盖着玉玺的圣旨副本,上面许诺只要梁山接受招安,大小头领皆可封官赐爵,手下弟兄亦可编入官军,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他自幼受忠君思想熏陶,虽被逼上梁山,但内心深处,始终存着一丝“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渴望。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不由他不心动。
“哥哥!万万不可!”李逵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声如洪钟,“那皇帝老儿和那些鸟官没一个好东西!招什么鸟安?咱们在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快活自在,何必去受那窝囊气!”
“铁牛兄弟说得是!”阮小七也嚷嚷道,“咱们刚杀了石松年,朝廷岂会真心招安?只怕是缓兵之计,等咱们散了伙,再一个个收拾!”
武松、鲁智深、林冲、刘唐等多数头领也纷纷皱眉,对招安之事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他们或是看透了朝廷腐朽,或是与官府有深仇大恨,不愿再受拘束。
吴用摇着羽扇,缓缓道:“诸位兄弟所言皆有道理。朝廷招安,诚意几何,确实难料。然,我梁山如今虽胜,却也暴露于天下,成为众矢之的。长期与朝廷对抗,终非长久之计。若朝廷真有诚意,给予我等应有之位,使弟兄们有个正经出身,免受刀兵之苦,或许……亦是一条出路。”
他这话,说得颇为委婉,但意思却偏向于有条件地接受招安。
卢俊义沉吟道:“军师所言,不无道理。只是,需得谨慎。需朝廷拿出足够诚意,确保我等兄弟安危与前途,方可考虑。”
厅内顿时分成了几派,有坚决反对的,有倾向于接受的,也有犹豫观望的。争论声渐起。
武松一直没有说话。他看着争论的众人,心中明了,这是梁山必然要面对的抉择。原着中,宋江最终选择了招安,导致了梁山集团的悲剧结局。他穿越而来,努力改变了许多,但似乎依旧无法完全扭转这历史的惯性。
他站起身,厅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如今的武松,威望极高,他的态度举足轻重。
“公明哥哥,诸位兄弟。”武松声音沉稳,“招安与否,关乎梁山数千兄弟之前程性命,不可不慎。朝廷腐朽,奸臣当道,此乃事实。即便招安,我等亦需保持警惕,手中力量不可轻易散去。武松以为,若朝廷果真有心招安,需答应我梁山几个条件。”
“二郎请讲。”宋江忙道。
“第一,需赦免梁山所有兄弟过往一切罪责,不得秋后算账。”
“第二,需给予我等实职兵权,弟兄们仍由我等统领,不得打散改编。”
“第三,需严惩蔡京、童贯、高俅等祸国奸臣,以安天下之心!”
“第四,招安之后,需致力于整顿吏治,减轻赋税,使百姓安居乐业!”
武松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宋江脸上:“若朝廷能答应此四条件,显出革新之诚意,招安或可一试。若不能……我梁山便据守水泊,替天行道,亦无愧于心!”
他这番话,既给了宋江一个台阶,也划下了底线,更将梁山的道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觉得武松所言在理。
宋江也松了口气,道:“二郎思虑周全!便以此四条件,回复朝廷使者!若朝廷不允,我梁山便与这腐朽朝廷,周旋到底!”
招安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梁山的未来,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是接受招安,融入那腐朽的体制试图从内部改变?还是坚持独立,走一条充满未知与风险的道路?这个抉择,将决定梁山所有人,乃至天下大势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