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艺中符箓是孟如意的强项,她先把书架上的书籍全部都一一翻看,这里的书籍十分的齐全,有一品到九品的各种符箓的画法,有符箓绘制方法、绘制技巧、有这传承大师从简到深的心得,有传承大师的自创的符箓跟自创的感悟可以说方方面面十分的齐全。
如果这里的传承拿出去,分分钟都能在修仙界掀起轩然大波。
而且四艺其实是想通的,这里也记载了很多把符箓如何融合在丹药里,如何融合在阵法里、如何融合在炼器里,还记载了两种符箓的折叠三种符箓的折叠多重符箓的折叠,可以说让孟如意看了后,简直就是如壶灌顶。
是啊!这修仙界四艺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符箓与符箓之间也同样可以相辅相成,既然阵法都可以,为什么符箓就不可以呢?果然以前的自己太过狭隘了,而且为什么说会炼丹的修士也能炼器,会符箓的修士也能学会阵法,这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这样想着,孟如意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玄之又玄的境界中,她眼中开始出现了一条泛着金光的线后面又出现了第两条第三条,每一条线从最开始勾勒出简单的符箓到后面这些线条越来越快,勾勒出来的符箓也越来越复杂,层层叠叠但是又没有任何的违和感,每一条线好像跟活着的一样。
孟如意看着眼前反复呈现着不同的符箓,有的符箓看起来好像都一样但是最后呈现的效果又不一样。
孟如意也把自己的思路带了进去,跟着这些线条演练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成为了这线条的一部分,孟如意觉得这感觉十分的玄妙。
嘀嗒~嘀嗒~嘀嗒
在孟如意跟着这些线条不断的跳跃旋转和不断的变化,她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
是的,她此刻正在顿悟中,因为顿悟她身体直接无意识的大量吸收的周围的天地灵气,也还好这密闭的空间灵气十分的充足要不然孟如意未必能顿悟成功,只见灵气在功法自主的引导下吸收挤压吸收挤压,在一次次的吸收一次次的挤压中,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从丹田深处传来,就这样练气期的璧垒就这样应声而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火海,这海好像一眼望不到头一般,此刻丹田的海水在不断的旋转翻腾着好像在雀跃又好像在狂欢,因为此刻的孟如意已经筑基了所以体内的灵气不再是雾气状直接已经呈现液态状。
因为孟如意还在顿悟中,这些灵液在丹田中不断的旋转着,本来已经在丹田中狂欢的灵液看到不断自动涌进来的小火伴,自动形成一道道火红色的旋涡,而这些旋涡自动融合了起来,因为这些旋涡的自动的融合,这片火海也从最开始的不断翻腾到如今融合后的慢慢平息下来,好像最开始弄出那么大阵仗的不是这丹田,是的,因为孟如意是火灵根所以她的灵海是一片火红的海水。
修士筑基时有的人会提前服下筑基丹,有的人会靠自身不断的吸收灵气修炼筑基,而有的人会因为一场顿悟筑基,而孟如意就属于因为一场顿悟筑基成功的。
而修士从练气期升到筑基期是需要吸收大量的天地灵气的,应该说修士每提升一个境界都需要大量灵气,尤其提升一个大境界所需的灵气就会越多,所以很多人如果提升一个大境界都会提前设置一个高阶聚灵阵同时在周围摆满各种灵石,丹药,灵液等就怕晋升的时候突然出现周围灵气供应不足导致晋升失败的状况。
而练气期晋升到筑基期,丹田内的灵气从雾态转化成液态,而丹田也会发生变化,从最开始的雾蒙蒙的一片到开辟出一片气海,气海是筑基后丹田转化的重要特征,它能为修士提供更广阔的灵气储存空间。
而每个修士筑基后气海的形成都不一样的,有的人的气海是一汪灵泉,有的人的气海是一面湖,有的人的气海是一望不尽的海。气海越大储存的灵气就越多,证明其天赋就越好,同时以后每次晋升所需的灵气同时也越多。
但是灵气的储存越庞大,打斗中更占优势,为什么有的人不需要任何的辅助都能把对手耗死就是这个道理。
而同时孟如意体内的经脉又扩张了数倍,而且经脉在灵气的不断冲刷中又变得更加的坚韧。
等孟如意从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筑基初期了,而且修为十分的稳固都不需要自己再打坐巩固修为,难道自己刚是顿悟了,又从顿悟中自动筑基了,这种无意识筑基真的非常的不错。
孟如意赶紧对着自己施展好几个清洁术,虽然现在她体内的杂质早就已经排除的十分干净,晋升后并没有排出什么杂质来,但是孟如意还是觉得身体有点不太清爽。
孟如意也没有过多的浪费时间,而是又开始拿起这些书籍看了起来。
而且筑基好啊!筑基后自己的灵气更加的充沛,识海也更加的强大。
孟如意看着这些书籍对于自己在画符中出现的问题和自己未发现的细节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孟如意看着这些书籍,看到有意思的符箓就直接坐在矮桌上就画了起来,她也没有管这光幕的要求,因为从第一关的炼丹室中她也猜出点规则来了,直见她拿起符笔,屏息凝神,只见笔尖在符纸上灵动游走,一笔合成不带一丝的停留,一道金光一闪而逝说明此符已成。
孟如意直接把这里记载的符箓从一品直接画到五品,不是她不想画再高,她总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是,万一光幕让自己画六品,自己刚好还可以趁这个机会冲击六品。
都说修炼无岁月,孟如意觉得画符同样也无岁月,她都不知道自己画了多少符,也不知道自己待了多久。
她就知道自己在符箓一道天赋是最好的,孟如意先把所有的书籍收进空间后,又开始尝试着画折叠符,而手扎记载这种折叠符其实就是叠加符,两种符箓之间要找到它能够重合的部分或者重和的节点。
在原有的重和部分或者节点再叠加上一个符箓进去,而这就要考验修士对符箓的理解和对神识的一种考验,因为这种叠加符箓是以神识控制住符笔画出来的符箓节点中找到重和点,
而节点与节点之间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就连灵气的输入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使两者的灵气轨迹融合贯通,让二者至独立又相互兼容。
可以说难度不亚于让现在的孟如意画九阶符箓的难度。
就好比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相同的叶子,而你非要找出一片相同的叶子,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你就说难不难。
孟如意想着能不能把隐身符叠加在传送符中,她先把这两种符箓单独各画一张对比其它能叠加的节点,随后她又画了很多的传送符,在传送符中又叠加进隐身符,很好,不出意外全都失败了。
别问孟如意为什么要先画传送符再画隐身符,而不是先画隐身符再画传送符,那是因为符箓激活的瞬间,对方发现你使用传送符,但如果好巧不巧刚好对手会空间法术锁定了你周围的空间呢?那如果你的身体先隐藏了起来就不一样,因为对手不知道你隐身符下还有一道传送符。
孟如意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事先画好了传送符,而到了隐身符的时候,灵气的输入力道不同才导致失败。
所以这一次孟如意直接就一笔把这两种符直接就这样叠加画起来,她先在识海中推演完,确定无误后,再在纸上画了起来,她没有想到这一次自己竟然成功了。
就在孟如意打算先把光幕中的任务全做了,竟然发现自己所在场景又发生了变化,要不是自己手里还握着符笔,此刻的她都以为自己是不是精神分裂了产生了错觉。
想到那一地的符箓自己都没收起来真的觉得万分的可惜,而且自己还打算多尝试一些画叠加符到时候出来好试试效果的,反正有羊毛被薅王八蛋,谁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全被光幕看穿了。
而且孟如意真的没有想到,自己都没有通过符箓的考核,就被传送了,说好的考核呢?不过孟如意也没有作死的问出来,因为她发现这光幕是有意识的。
孟如意收起符笔,毕竟这符笔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上品灵宝,就是可惜了那桌上上好的朱砂和妖兽血,发现这一关竟然是炼器,都说炼器跟炼丹有异曲同工之处。
自己炼丹都会了,那么这炼器又有什么难得,孟如意依旧先翻看书籍,毕竟节奏不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