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元年(4065年)八月初一日,下诏令把金陵作为南京,大梁作为北京。

诏书说:“我认为建立国家的根基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振兴王业的根本是首要的;处在中原而治理四方,确立国家的规制最为重要。

自从赵宋末年,夷狄入主中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元朝的气数已尽。各路英雄纷纷争夺天下,尚未有人能统一,百姓遭受的苦难,也已到了极点。

我出身平民,在天下动乱之际,投身军队,率领众人渡过长江。承蒙天地庇佑、祖宗积德,臣子忠诚、将士效命,向西平定了陈友谅,向东消灭了张士诚,向南平定了福建、广东,向北占有了中原。如今武功已成,天下统一的局势已经形成。

十七年间,凡是粮饷、军需物资,各种物品的征收,让百姓不得休息,而江东地区尤为繁重,最终换来了天下太平的局面。

我看中原大地,四方前来朝贡,路程远近适中,父老们的说法,正合我的心意。

然而建立国家的规划固然重要,创立帝王大业的根基也不可轻视。

现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我会在春秋两季往来巡视。向百姓宣告我的心意。”

庚午日,大将军徐达命令马指挥守卫通州,率军攻打元朝都城。

军队到达齐化门,徐达命令将士填埋壕沟,登上城墙进入城中。

徐达登上齐化门楼,捉拿了元朝监国的皇族淮王帖木儿不花,以及太尉、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人,并将他们处死。还俘获了宣让、镇南、威顺等王子共六人,以及两枚玉印、一枚成宗王玺,查封了元朝的府库、图册典籍和宝物等。

又封闭了故宫殿门,命令指挥张焕率领一千士兵看守。对于宫中的宫女、嫔妃和公主,命令宦官进行看护,号令士兵不得侵犯施暴,百姓都安居乐业。

第二天,顺德的守将吉右丞、胡参政、郑参政都从西山前来归降。

武德卫的军校抓获了先前从乐安逃跑的将领俞胜,以及高参政、张郎中等。

徐达派遣指挥邓旱前往京城献上捷报,同时命令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平章曹良臣、都督副使顾时率领军队,侦察巡逻古北口各个关隘。

壬申日,皇帝对中书省的大臣说:“最近京城发生火灾,四方接连发生水旱灾害,我日夜不安。

难道是刑罚失当、战事未停、徭役频繁、赋税征收不定期,导致阴阳失调才这样的吗?

我和你们共同承担国家的祸福,你们应辅助我修身反省,以消除上天的责罚。”

参政傅??等人回答说:“古人说:上天若爱护君主,就必定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告诫他,让他知晓变化并自我反省。君主遇到灾异而能警惕畏惧,上天的异常就可以消除。

如今陛下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忧愁显露在脸上,身居高位却能体察下情,上天定会看在眼里。只是我们担任宰辅却有失职之处,没能调和阴阳,让陛下忧心,这是我们的罪过。”

皇帝说:“君臣本为一体,若能知晓警醒畏惧,上天的心意就能回转。你们一定要尽心尽力,来纠正我的不足。”

于是诏令中书省及御史台各部召集年老博学的儒士,讨论便利民众的事宜,以及能消除上天灾异警示的办法。

大将军徐达派遣原元朝尚书九住返回太原,去告知并劝谕扩廓帖木儿。

又派蒋应宗前往涿州,招降劝谕前广平守将平章周昱。

不久,千户陈权从古北口俘获了周昱的将校及其妻儿、车辆后返回。

癸酉日,大将军徐达命令镇抚吴勉代理大都路知府,知印谢秘代理同知,与本路原有官员暂且处理官府事务。

甲戌日,任命张正常为真人,去掉他之前“天师”的称号。

皇帝对群臣说:“最尊贵的是上天,哪有什么‘师’?用‘天师’作为称号,实在太亵渎神明了。”

于是下令去掉“正一教主天师”的称号,将天师印改为真人印,级别为正二品。

他的属官有赞教、掌书。

皇帝诏书说:“我认为道家这一流派,以清净无为为根本,由来已久。张氏从汉代以来,宗派代代相传。

你(指张正常)作为第四十二代孙,内心淡泊,品德纯和,远承祖业,坚守正一道,我因此嘉奖你,赐给你名号。

你要进一步振兴宗风,永远弘扬道教。可任命为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掌管天下道教事务。”

当初,皇帝率军攻取江西时,张正常就派人前来拜见。

此后,他多次到京城朝见。

张正常有道术,曾将符投进原永寿宫的井中,饮用井水的人,疾病往往能痊愈。

皇帝下诏在井上建亭,命名为太乙泉。

张正常七年后去世。

大将军徐达派人到东昌,命令平章韩政分兵驻守广平。

韩政于是招降了白土等三十六个村寨。

乙亥日,漳州府通判王祎上疏说:“臣听说自古以来,帝王平定天下、成就大业后,必定会祈求上天赐予长久国运,以此作为千秋万代的谋划。

而祈求的关键,在于君主自身修养德行。

君主德行修养好了,上天的眷顾自然不会停止。

《尚书》说:‘上天不分亲疏,只辅助有德行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君主修养德行的要点有两个:一是心存忠厚,二是为政宽大。这两点是君主德行的核心。

因此,周王朝凭借忠厚开国,奠定了八百年基业;汉朝以宽大为政,成就了四百年帝业。

史书的记载,是不可否认的。

陛下拥有非凡的资质,怀着大有作为的志向,历经十年艰辛,成就大业,即使是周朝的文王、武王,汉朝的高祖、光武,也未必能超过陛下。

臣私下认为,君主没有比效仿天道更重要的事,也没有比顺应民心更紧迫的事。

上天以化育万物为心意,所以春夏生长养育,秋冬敛藏,都是为了化育万物。

其间雷霆霜雪,有时会冲击、肃杀,但都是暂时的。

如果雷霆霜雪毫无定时地出现,上天化育万物的心意就会消失。

君主体会上天化育万物的心意,言行举止就务必与上天契合。

否则,上天必定会显示异常来警告。

君主若真能修养德行,难道还不能符合天意、承受上天眷顾吗?

这是我希望陛下效仿天道的原因。

百姓依靠君主生存,所以君主看待百姓的祸福,应如同自己的祸福一样,因为君臣本为一体。

古代说‘藏富于民’,是说索取要有节制。

索取有节制,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陛下最近发布善政,减少茶税、免除军需、减免边境郡县租税,百姓感激喜悦,或许能过上安稳日子。

但如今浙西已经平定,租税增多,征收赋税仍有可减免之处,这是我希望陛下顺应民心的原因。

效仿天道、顺应民心,内心就会自然忠厚,施政就会自然宽大,祈求上天长久庇佑的方法,没有能超过这个的。

如今陛下建国之初,正要制定法律典章,需要讨论的制度礼仪很多,臣不敢一一列举,仅冒昧提出帝王治国的关键,希望陛下不要当作儒者的老生常谈,而能予以关注。”

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丙子日,皇帝对中书省大臣说:“任命官员的原则,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

就像优秀的工匠对待木材,无论大小曲直,都能各尽其用,这样就没有废弃的材料。

人也是如此,有大才能的人或许缺乏小技能,有小技能的人不足以担当大事,任用人才的关键在于考察是否合适。

骅骝这样的骏马,能穿越险阻、远行千里,但若让它去抓兔子,还不如猎狗;铅刀能切割腐朽之物,但若要分解全牛,就必须用锋利的刀。

所以国家用人,应根据各自才能安排,不能一概而论。

否则,人才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朝廷也会有缺人的忧虑。”

骁骑右卫千户陈谅在古北口巡逻,抓获了貊高的部将李德明、刘答失帖木儿、谢文振、尹野闾等三十九人后返回。

丁丑日,派官员到先师孔子庙举行释奠礼。

当初,礼官上奏说:“按照周朝制度,凡是开始建立学校,一定要向先圣先师行释奠礼。

各类学校,春夏祭祀先师,秋冬也一样。

汉代儒者认为,先圣是周公或孔子,先师是传授礼、乐、诗、书的官员,比如传授礼的高堂生、传授乐的制氏、传授诗的毛公、传授书的伏生,这些人可以称为先师。

大概四季学习,是为了掌握其中道理,所以释奠礼各自祭祀传授学业的老师,不涉及先圣。

只有春秋合乐时,天子视察学校,有关部门才会统一祭祀先圣先师。

由此,汉代的释奠礼也大略可见了。

魏正始年间,朝廷派太常在辟雍举行释奠仪式。

晋朝的释奠礼都在国学举行。

东晋的成穆皇后、孝武帝都曾亲自参加释奠礼。

隋朝制度规定,国子监每年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的第一个丁日,祭祀先圣、先师。

州县学校则在春秋两季的第二个月举行。

唐朝初期,释奠礼祭祀儒家先圣先师。

官员自己担任主祭,祭祀文中直接写博士姓名,称“敢昭告于先圣”。

许敬宗上奏请求让国子祭酒担任初献,祭祀词称“皇帝谨遣”,仍让司乐担任亚献,博士担任终献;县学则让县令担任初献,县丞担任亚献,主簿和县尉共同担任终献,作为永久制度。

武德、贞观年间,皇帝都在二月亲自到国子监举行释奠礼。

开耀、景龙年间,都是皇太子到太学行释奠礼。

开元年间,下诏规定春秋释奠礼由三公代理主持,写入常规礼仪。

若遇大型祭祀,就用仲丁日(每月第二个丁日),州县则用上丁日(每月第一个丁日)。

宋、元两朝沿袭古礼,并有所增减。

如今应制定制度,在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日进香,派遣官员到国学祭祀,由丞相担任初献,翰林学士担任亚献,国子祭酒担任终献。”

皇帝同意了。

到这时,派官员前去祭祀。

正位(孔子神位)的祭品用牛、羊、猪各一头,白色帛一块。

笾(竹制礼器)八个,盛放形盐、干肉、鱼、枣、栗、榛子、菱角、芡实、鹿肉干;豆(木制礼器)八个,盛放韭菜腌菜、肉酱、蔓菁腌菜、鹿肉酱、芹菜腌菜、兔肉酱、笋腌菜、鱼酱。

簠、簋(均为盛谷物的礼器)各两个,盛放黍、稷、稻、粱。

登(瓦制礼器)一个,盛放大羹(不加调料的肉汁);铏(盛羹的礼器)两个,盛放和羹(加调料的肉汁)。

牺尊、象尊、山罍(均为酒器)各一个,分别盛着醴齐、盎齐、事酒(均为不同规格的酒),演奏音乐用大成乐、登歌乐。

四配位(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神位)的祭品用羊、猪各一头,白色帛一块。

笾四个,盛放形盐、干鱼、枣、栗;豆四个,盛放芹菜腌菜、兔肉酱、蔓菁腌菜、鹿肉酱;登一个,盛放大羹;簠、簋各一个,盛放黍、稷。

陪祀的十哲、两庑(孔庙两侧廊房供奉的其他儒家代表人物),每个笾盛放栗、鹿肉干;每个豆盛放蔓菁腌菜、鹿肉酱;簠、簋各一个,盛放黍、稷。

祭祀前,皇帝斋戒,献官及陪祀执事官都要散斋两天、致斋一天。

祭祀前一天清晨,有关官员准备好仪仗,百官穿着公服排列班次。

皇帝身穿皮弁服(礼帽礼服),到奉天殿降香,献官捧着祭品从中间道路走出,到午门外,放入龙亭内,由仪仗队、鼓吹乐队引导至庙学。

当天,献官穿上法服,和执事官在斋戒处集合。

省视祭品和牲畜,报告祭品充足、牲畜肥壮,检查鼎镬,洗涤干净后报告。

到祭祀当天丑时前的五刻(约凌晨1点至3点),执事者将祭品放入礼器,献官及陪祀执事官各就各位。

监礼官、监祭官检查祭祀陈设,纠正不合礼仪的行为。

赞礼官高唱:“有关官员已备好,请开始祭祀。”

唱“迎神”,音乐响起,献官及在场人员都行再拜礼,音乐停止。

赞礼官唱“奠币(献帛)”。

献官到盥洗处,将笏板(官员手持的礼板)插在腰带上,洗手擦手,抽出笏板,到大成至圣文宣王神位前,音乐响起。

献官插好笏板,上香、献帛,抽出笏板,行再拜礼,接着依次到兖国复圣公(颜子)、郕国宗圣公(曾子)、沂国述圣公(子思)、邹国亚圣公(孟子)神位前,都按前述仪式行礼。

回到原位,音乐停止。

赞礼官唱“进俎(献祭肉)”,音乐响起。

献官到孔子神位前,插好笏板,献俎(盛祭肉的礼器),抽出笏板,依次到四配神位前,按前述仪式行礼。

抽出笏板,回到原位,音乐停止。

赞礼官唱“行初献礼”,献官到爵洗位(洗酒爵处),插好笏板,洗涤、擦拭酒爵,交给执事者。

到酒尊旁,插好笏板,接过斟满酒的爵,交给执事者,抽出笏板,音乐响起。

献官到孔子神位前,跪下,插好笏板,上香,祭酒(将酒洒在地上祭祀),放下酒爵,抽出笏板,音乐停止。

读祝官取出祝文,跪着读完,献官伏身行礼,起身,再拜,依次到四配神位前,按前述仪式行礼。

亚献、终献的仪式和初献相同,只是不读祝文。

行终献礼时,赞礼官唱“行分献礼”,分献官到盥洗位,插好笏板,洗手擦手,抽出笏板,到爵洗位,插好笏板,洗涤擦拭酒爵,交给执事者,抽出笏板,到十哲、两庑神位前,插好笏板,献帛、上香、祭酒、献爵,抽出笏板,伏身、起身、平身,回到原位。

赞礼官唱“饮福、受胙(接受祭祀后的酒肉)”。

初献官到饮福位,再拜,跪下,插好笏板,捧爵者递上酒爵。

献官接过酒爵,饮下福酒,奉胙者献上祭肉。

献官接过祭肉,交给执事者,抽出笏板,伏身、起身、再拜,亚献官以下都再拜,回到原位。

赞礼官高唱撤去祭器中的食物,音乐响起,掌管祭祀的官员各自撤去祭器中的食物,音乐停止。

赞礼官唱“送神”,奏乐,献官以下官员都行再拜礼,音乐停止。

读祝官取来祝文,捧币者捧着礼币,各自前往瘗坎(祭祀时掩埋祭品的坑),献官前往望瘗位(祭祀时观望掩埋祭品的位置),东西两边各有两人举着火把焚烧(祭品),等烧到一半时,把土填到坑的一半。

赞礼的仪式结束了。

祝文说:“只有您的德行能与天地相配,您的道义冠绝古今,删定阐述六经,成为万世的准则。现在正值仲春或仲秋,恭敬地献上礼币、牺牲、谷物等各种祭品,按礼仪明确进献,让兖国复圣公、郕国宗圣公、沂国述圣公、邹国亚圣公配享。请享用。”

中书省奏请确定六部官制,六部各设尚书,为正三品;侍郎,正四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正七品。

在此之前,中书省只设四个部门,分别掌管钱粮、礼仪、刑名、营造方面的事务。皇上于是命令李善长等人商议设立六部,来分别处理各项政务。到这时,才确定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官员。

任命滕毅为吏部尚书,樊鲁璞为侍郎;前任司农卿杨思义为户部尚书,少卿刘诚为侍郎;钱用壬为礼部尚书,世家宝为侍郎;陈亮为兵部尚书,朱珍为侍郎;周祯为刑部尚书,盛原辅、张仁为侍郎;单安仁为工部尚书,张文为侍郎。

皇上驾临奉天殿,六部官员入朝觐见,皇上对他们说:“朕在江南开创基业时,军事事务正繁忙,所以官职制度尚未完备。现在让你们分别担任六部官职,国家事务由中书省总领、六部分理,这是极为重要的职位。所有政务,都要尽心为朕处理,一旦出现差错,就会给天下带来祸患,不可不慎重。”

将作司改隶属于工部,撤销司农、大理二司。

御史中丞刘基请假回青田。

当初,皇上北巡时,命令丞相李善长和刘基等人留守京城,并且嘱咐刘基监察奸诈邪恶之人,以整肃京城,即便是皇宫内府的事务,也应检举。刘基向来刚正严厉,凡是中书省属吏有犯罪的,立即逮捕惩治。宦官监督工匠时不严格,刘基启奏皇太子,将宦官逮捕依法处置。皇帝的侍卫在值班处下棋,刘基加以惩处,人们都因畏惧刘基而小心翼翼。

恰逢中书都事李彬犯法被揭发,李彬向来依附李善长,私下作威作福,李善长托请刘基延缓审理李彬的案子,刘基不答应,派人快马奏报皇上,请求诛杀李彬,皇上批准了。

上奏时正遇大旱,李善长等人正商议向神灵祈祷求雨,而诛杀李彬的批复恰好送达,李善长说:“如今想要祈祷降雨,怎能杀人呢?”刘基愤怒地说:“杀了李彬,上天必定降雨。”于是斩杀了李彬。李善长因此记恨刘基。

等到皇上返回,很多怨恨刘基的人在皇上面前告状,李善长也说刘基专权放肆,言辞十分激烈,皇上都没有听信。恰逢刘基妻子去世,他便请假回乡,皇上批准了。

有两位风宪官在朝廷上互相揭发对方的短处,其中一人言辞敏捷流畅,另一人说话简洁而舒缓。皇上说:“道理源自内心,话语从口中说出,内心没有亏缺,言辞就会简洁;内心有所蒙蔽,言辞就会胜过道理。那两人中,话少的人正直,话多的人不对。”于是召集朝廷大臣查问,话少的人果然正直。

皇上对群臣说:“他们两人都在御史台任职,应当秉持公正来纠察统领百官,怎能因私人恩怨互相攻击呢?所以古人重视分辨言论,能分辨言论,就能清楚区分正邪,那些靠阿谀奉承谋取利益的人,又有什么用呢?”

中书省参政傅??被免职。

参政傅友德因攻克龙华寨,派人向大将军徐达报捷。

大将军徐达命令指挥华云龙负责修缮元朝旧都新筑的城墙,城墙向北取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

戊寅日,祭祀大社(土地神)、大稷(谷神)。

大社的祝文说:“土地神啊,您承载万物的功绩深厚,养育众生的恩德广大,包容培育万物,创造化育之功成就世间万物。值此仲秋,谨依常礼,恭敬献上牲畜、币帛、美酒等祭品,举行祭祀掩埋之礼,以报答您的根本恩德。以后土勾龙氏配享,作为神主。”

大稷的祝文说:“谷神啊,您使良种生长成熟,洁白的谷物居首,受天帝之命养育众生,奠定了百姓生存的根基。恭敬献上牲畜、币帛、美酒等祭品,按礼仪举行掩埋祭祀,依循常礼,以后稷弃配享,作为神主。”

后土的祝文说:“值此仲秋,选此吉日,谨依常礼,向大社进献祭品。您治理水土有功,百姓永远依赖,查考典籍,理应以礼配享。恭敬献上祭品、美酒,陈列于神位前,设神主配享神灵。”

后稷的祝文说:“值此仲秋,选此吉日,谨依常礼,向大稷进献祭品。您致力于农业根本,成就农事,为百姓奠定生存根基,功绩惠及万世。恭敬献上祭品、美酒,陈列于神位前,设神主配享神灵。”

皇上准备再次巡幸北京,对六部官员说:“自古以来,帝王开创基业之初,所任用的人才大多来自前代,比如汉、唐、宋、元,都任用了秦、隋、五代、宋、金的旧臣。朕刚平定中原,你们多是前代优秀人才,都归附于朕。既然设立六部选拔任用官员,你们各自承担职责,凡是官员选拔、钱粮、礼仪、军政、刑狱、工程劳役等事务,必须亲自用心处理,不要只是委托他人。若用人不当,难免出现失误。朕即将北巡,你们留守京城,应当体会朕的心意,尽职尽责,不要懈怠。”

湖广行省平章杨璟等人从广海返回,入宫觐见。皇上询问广西两江、黄、岑二处的边防事务。杨璟说:“蛮夷之人天性粗野,分散时是百姓,聚集起来就成了强盗,难以用文治教化,应当用武力震慑,他们才会畏惧服从。”皇上说:“蛮夷之人习性虽不同,但他们好生恶死的心思和常人并无不同。如果用安定平和的方式安抚他们,用真诚对待他们,用道理开导他们,他们怎会不顺从教化呢?”

大将军徐达派遣宣武卫杨镇抚率兵驻守直沽。

己卯日,大赦天下。诏书说:

“上天孕育百姓并为他们设立君主,君主是尊奉上天旨意安定养育百姓的人。过去元朝政治衰败,百姓失去安定生活,群雄崛起,国家分裂。朕以平民身份投身军队,痛心百姓遭受苦难,率领孤军与志同道合的豪杰,希望平定战乱。

仰仗上天神灵和百姓支持,大军所到之处,强敌败亡、弱方臣服,从黄河以北到南海之滨,无不归附。但又想到自登基以来,军士劳苦、农民疲惫,未能让他们安定;贤人君子隐居山林,未能招揽;诉讼繁多,未能平息;物资征调频繁,未能缓解。朕为此寝食难安,特此大赦天下,与百姓重新开始。

自八月十一日黎明前,除谋反、杀害祖父母父母、妻子杀害丈夫、奴婢杀害主人、预谋或故意杀人、强盗、蛊毒、邪术害人等罪行不赦免外,其余无论是否结案、是否发觉,罪行轻重,全部赦免。敢有拿大赦前的事告发他人的,依法治罪。

跟随出征的将士极为辛苦,中书省、大都督府发文命令有关部门优厚抚恤他们的家属。新归附的士兵中,年老患病无成年男子代替服役的,以及阵亡病故士兵的寡妇无依无靠的,都听凭自便。

跟随出征的逃兵,向官府自首的免罪,仍供给军装、路上的粮食,遣送回军队。守卫城寨的逃兵,也允许自首免罪,当地官府供给路费,遣送回原服役处。一个月后不自首的,按法律论处。

新攻克的州郡,那里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不许随意杀戮。前来投降的人要优厚安抚。

民间向京城缴纳赋税,路途遥远的,有关部门要设法转运,不要让百姓困苦。

今年遭受水旱灾害,有关部门要如实上报,免除受灾地区的租赋。镇江靠近京城,运送物资从未停歇,且旱灾严重,全部免除今年的秋租和明年的夏税。

州郡百姓因战乱逃往他乡,田产已归有能力的人家,那些已耕种成熟的田地,准许占有者作为自己的产业。若回乡复业,官府在附近荒田中按数量分给他们耕种;其余荒田,也允许百姓开垦作为自己的产业,免除三年徭役。

孔子故乡曲阜,朝廷常派官员祭祀,孔子世袭的衍圣公和授予的曲阜知县,都按前代制度,免除其家族的赋税徭役。

怀有才能品德而隐居山林的人,有关部门查访核实后上奏,朝廷立即派人带着礼物聘请来京。

学校是培养贤才的地方,战乱以来很多人荒废学业,中书省商议兴办学校,务必追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天下选拔的贤良官吏,中书省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年老患病不愿做官的听凭自便,被判流放迁徙的释放回乡为民(城寨将校及已调发隶属军队的人除外)。

不久前因平定叛乱,按军法判刑的人,处理不够公平恰当。中书省应重新慎重研究,务必使用恰当的刑罚。判处重刑的,须等秋后执行,不得在不合时令时行刑,以免伤害万物生机。

书籍、农具等物品不得征税。民间拖欠官府的钱粮全部免征。

蒙古人、色目人既然居住在我们的土地上,就是朕的子民,有才能的一律选拔任用。

鳏夫、寡妇、孤儿、独老、残疾患病无法自养的,由官府供养。

京城遭受火灾的人家,中书省根据情况加以救济。

百姓中七十岁以上的,允许一个儿子侍奉养老,免除其差役。

御史台、提刑按察司是朝廷的耳目,务必整肃百官,谨慎选拔贤良方正的人,以辅助朕做得不足的地方。

民间有不便之事、应兴之利、应除之害,诏书未提及的,有关部门要详细上报。

唉!百姓遭受苦难已有十七年,如今天下刚安定,天地间的正气从此恢复。从今往后,大家应各自从事本业,改善生活,共享太平,实现和乐升平的治理。”

大将军徐达派人到东昌,命令平章韩政分兵驻守陵州。

监督工匠修筑元朝旧都西北的城墙。

皇上考虑到律令中还有量刑轻重不当、违背公正法典之处,命令四位儒臣和刑部官员一起研讨唐律,每天抄录二十条呈请皇上裁决,选择合适的采用。若有量刑轻重不当的,皇上亲自增减调整,务必力求恰当。

辛巳日,大将军徐达派遣使者进献平定元都的捷报表章到达京城。

捷报说:“五百年才出现王者的典章,仰赖圣人在位;实现大一统而天下安定,正遇上天赋予的新使命。彻底驱除胡虏的膻腥之气,广泛传布国家疆域内的教化。天地清平安宁,日月光明。

恭敬地想到皇帝陛下,上天赋予您神圣的资质,德行完备、智勇双全,手握帝王符命开启国运,秉持黄钺(象征兵权)兴兵出征。

攻打滁阳时,百姓有了重生的希望;开创基业时,英雄豪杰识得真主而归附。看到豺虎般的敌人肆虐、龙蛇般的叛贼兴起,于是整顿军队,恭敬地秉承天威出征。

征战江汉,陈友谅在彭蠡被歼灭;讨伐荆吴,张士诚在姑苏被捆绑投降。驱赶逃敌而闽越安定,平定叛乱而交广稳固。

建立纲纪,治理措施完备;发布政令施行仁政,民心大悦。东南百姓已安居乐业,西北仍受战乱困扰。推究缘由,有其根源。

那元朝百姓,最初来自荒远之地。趁宋朝灭亡,从众多胡族中崛起。以夷狄身份冒犯天道纲纪,以犬羊般的野蛮搅乱华夏风尚。崇尚编发而抛弃汉族礼帽,紊乱家族姓氏而败坏伦理。

到了后代,更加不像君主。沉迷享乐而荒废政务,不知兢兢业业;制作奇技淫巧,沉溺骄奢。天象变异警示不断,黄河泛滥决堤,却不知修身反省,只知游猎,朝廷政治混乱,英雄于是奋起,战争遍及天下,灾祸聚集中原。

因此出兵讨伐以拯救困苦百姓,大力安定天下、排除祸患以平定战乱。这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众人共同的谋划。

我才能微薄,有幸承担统率军队的重任。陛下亲自授命,让我拯救百姓于水火;驻守边疆掌握军机,希望能在军事外交上克敌制胜。

旌旗一挥,淮沂平定;金鼓震响,青兖安定。济水一带敌军缴械,莱阳百姓叩首臣服。军队如风雷般迅猛,直捣大梁;如闪电流星般快速,收复西洛。

率军攻取卫、相之地,轻装疾进奔赴邯郸。率领军队从临清出发,声威如破竹;指挥勇猛将士打通道路,攻势如燎原烈火。

元军镇守部队溃败如土崩,禁军瓦解。君臣在困迫中相对无言,父子谋划逃跑。早上还在宫中的妃嫔,晚上就随车马从北门逃走。

我和常遇春等人,已于八月初二率领军队进入元的都城。

百姓拿着酒食前来迎接,像赤身顶着瓦盆仰望白日一样仰慕(明军);家家户户相互庆贺,如同驱散了阴霾终于见到青天。

奉行宣扬圣上的恩德威望来安抚百姓,全部收缴地图和户籍档案,并封存官府仓库。

各郡县百姓的歌颂之声从四方汇集,被败坏了百年的风气焕然一新。

虽然奔走效劳建立了微薄功劳,但策略实际上是遵循既定的谋划。

所以功业显赫,奠定了卓越的武功。

从东边的沧海到西边的昆仑山,从南边的雕题(代指南方边远地区)到北边的穷发(代指北方边远地区),无论远近,没有不尊崇亲近(朝廷)的。

诸侯会盟,文字、车轨统一,兴盛太平时代的礼仪和音乐;人伦得到整顿,风俗得以改变,端正千秋万代的纲常伦理。”

壬午日,因攻克元都的奏表送到,群臣向皇帝上表祝贺。

礼仪结束后,侍臣又进言说:“自古以来改朝换代时,以臣子身份夺取君主之位的情况很多,只有汉高祖夺取秦朝天下,是从民间崛起的。

如今陛下没有凭借一尺土地、一个百姓就平定了天下,元朝君主逃归沙漠,军队不滥用武力,这一功绩超越千古。”

皇帝说:“我思考夏、商、周三代以及汉、唐、宋各朝存在时间长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的祖宗仁厚,深得人心,根基牢固,所以人们不会忘记。

元朝自从世祖统一天下,宽厚体恤、爱护百姓,也可以说是有仁爱之心的。但如果他的子孙能秉持仁厚之心,坚守而不改变,那就是国家的福分了。”

下诏将大都路改名为北平府,命令征召元朝原来的官员送到京城。

皇帝从南京出发,又前往北京。

大将军徐达命令参政傅友德分兵驻守卢沟桥。

癸未日,皇帝下诏让大将军徐达设立燕山等六个卫所,用来守卫北平。

于是徐达将飞熊卫改名为大兴左卫,淮安卫改名为大兴右卫,乐安卫改名为燕山左卫,济宁卫改名为燕山右卫,青州卫改名为永清左卫,徐州的五个所改名为永清右卫。

皇上因元都已被攻克,于是命令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率军夺取山西,另外留下三万士兵分别隶属于六卫,命令都督副使孙兴祖、佥事华云龙守卫北平。

下诏任命御史大夫汤和为偏将军,与平章杨璟一起跟随大将军徐达征讨山西。

在此之前,汤和从福建回到庆元,皇上命令他建造海船,运粮前往直沽,等候大军出征。

这一年,海上多飓风,无法航行,于是皇帝下诏让汤和把储存在镇江的粮食运回京城。

到这时,又有了(让他随征山西的)任命。

皇帝下诏,因浙西长兴、吉安的百姓自从归附朝廷以来,连年为供应粮饷所劳累,特地免除他们明年的秋粮。

乙酉日。右丞薛显等人率领巡逻骑兵到古北口,追击元朝溃散的残兵,俘获一千六百匹马、八千多头牛羊、二百五十辆车后返回。

戊子日,大将军徐达派遣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陆聚等人率军夺取大同,命令指挥叶国珍测量北平南城,周长共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南城是金朝时的旧地基。

元朝的翰林学士危素、张以宁、曾坚等人到军营拜见大将军徐达,徐达因他们是儒生,以礼相待。

己丑日,设立广洋卫亲军指挥使司,任命千户李员为指挥佥事。

升江阴千户所为江阴卫,任命千户王贞为指挥佥事。

元朝郴、桂等地守将参政陈虎都率领部众投降,皇帝下诏任命陈虎都为邳州千户所镇抚,将他的四千部卒释放为平民。

庚寅日,皇上亲手写诏书给中书省大臣说:“昨天张冲上书谈论时事,他所说的有两件事可取:一是让朝廷大臣各自议论朝廷的得失,这样皇上就能有依据地任用他们的长处;二是让中书省命令各衙门的正官各自议论得失,每月选取三人的言论,言论贵在简洁恰当,选择那些陈述事情恳切不避忌讳的人,酌情提拔任用,以培养忠诚正直的风气。”

这话很有道理。

听到政事的得失就能知道利弊,知道利弊百姓就能得到福祉;听从忠直之言,正直的人就会增多,正直的人多了,朝廷就会清明。

自古以来治理天下的君主,都是遵循这个道理。

像秦二世、隋炀帝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不这样做。

千户李某从古北口抓获扩廓帖木儿的间谍,佥院余某将其押送到大将军(徐达)那里。

壬辰日,指挥曹谅等人攻克裕州泉白寨,擒获元朝平章郭云及其将领刘祥等人。

起初,指挥唐黑塔率军围攻该寨,郭云坚守,无法攻克。

等到大将军徐达写信前去劝降,他也没有回应。

到这时,郭云的粮草即将耗尽,大将军又派遣曹谅等人率军合力攻打,郭云支撑不住,于是趁夜逃跑。

曹谅等人追击并擒获他,送往皇帝所在之处。

皇上嘉奖他的忠义,加以安抚,赐给他三套衣服及被褥,任命他为溧水知县,他的妻妾子女也都有赏赐。

癸巳日,皇帝的车驾到达北京。将卫辉路改为卫辉府,把获嘉县隶属于它。

大将军徐达派遣指挥张焕测量原元朝皇城,周长一千零二十六丈,又派遣指挥薛某带领东安州投降的将领左卫帅府副使叚英、署丞刘蛮子前往东安州讨伐尚未归附的守将哈剌赤。

原元朝留守迭里迷失等人阴谋作乱,想要推举原平章哈剌那海为首领,玉田县尹史??告发了他们。

大将军徐达派人搜捕,抓获迭里迷失、哈剌那海、郎中金刚奴、顺德达鲁花赤金刚宝、员外郎完者不花、指挥脱帖木儿、和林省管勾脱列不花、僧人寿奴以及随从伯帖木儿等人,将他们处死,用白银、金币、丝帛赏赐史??。

甲午日,命令右副将军冯宗异率军跟随大将军徐达夺取山西。

温州南溪人董孟怡等人聚众作乱,温州卫指挥佥事吴广率领四百名士兵前去抓捕,对部将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和他们正面交战不是好办法。”

那些是乌合之众,向来不受军队纪律约束,一时被胁迫跟随,必定有很多人怀有二心。

不如派人向他们说明利害,他们各自挂念父母妻儿,背离叛逆者而归顺朝廷,易如反掌。

于是他按兵不动,询问居民,派与贼寇有亲友关系的人前去劝谕。

过了两天,贼寇中数十人捆着董孟怡等三个为首作乱的人前来投降,吴广处死了这三个人,其余部众全部遣送回乡。

吴广是合肥人,原名继先,曾跟随余阙学习,问安身立命的关键,余阙告诉他要忠孝,所以吴广作为将领,通晓儒家学说,遇事能秉持大义。

后来调任汀州卫,因年老多病去世。

派遣宦官前去释放元朝宫女,并告诉她们说:“元朝君主奢侈荒淫,不顾国家政事,所以导致灭亡。”

这些宫女都是良家女子,被幽禁在深宫,实在令人怜悯。

你到那里后,就释放她们让她们嫁人,不要让她们流离失所。

当时有御史上奏揭发陶安隐秘的过错,皇上说:“我一向了解陶安,陶安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御史回答说:“是从路上听来的。”

皇上说:“御史只根据道听途说就来诋毁他人,这能算尽到职责吗?”

命令中书省罢免他。

中书省大臣进言说:“御史负责进言,言论有失误,请求宽容他。”

皇上说:“不是这样。种植优良树木必须除去蛀虫,培育优良禾苗必须铲除杂草,任用正直的人必须排斥奸邪之人。

凡是奸邪之人侍奉君主,必定先以小信获取信任,然后施展大的欺诈。这个人曾经说过一些话,我没有怀疑就听从了,所以他今天才敢说这种狂妄的话。

除去小人应当像扑火一样,趁火势未大时扑灭,就容易见效,否则,危害会越来越大。”

最终还是罢免了他。

夜里,火星侵犯太微垣西垣的上将星。

丙申日,将嵩州、陕州隶属于南阳府。修筑京师草堂川城的城墙三百多丈。

这个月,有关部门上奏制造皇帝的车马、服饰等物品,凡应使用黄金的,皇帝命令都用铜代替。

有关官员说:“花费不多,不必吝啬。”

皇上说:“我拥有天下,怎么会吝啬这些?”

但所说的俭约,如果不亲自带头,怎么能做臣下的表率?

小的用度不节俭,大的浪费就会到来,奢侈的源头、浮华的开端,未必不是由小到大发展而来的。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