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三年(4067年)二月辛酉日初一,皇帝下令赏赐陆仲亨率领的征讨南方的将士,指挥(每人)给予有花纹的丝织品和丝帛各三匹,千户、卫镇抚(每人)各两匹,百户、所镇抚(每人)各一匹,战死的(赏赐数量)加倍,因病去世的比照战死的减少三分之一,士兵赐给数量不等的米。

皇上驾临东阁,翰林学士宋濂、待制王祎等人进讲《大学》传文的第十章,讲到有土地就会有百姓(那部分内容)时,宋濂等人反复讲解这一点。皇帝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道德是自身的根本。德行深厚那么民众就会归向;民众安定那么国家就稳固。所以君主有仁厚的品德,百姓就会归附他,就像归附自己的父母一样。人心既然已经归附,那么土地和财富自然也就会归附了。如果德行不足以使民众归附,即使拥有钱财,又有什么用呢?’

设立神帛制造敕令局。在此之前,皇上命令中书省、礼部设立机构制造神帛诰敕,并且确定商议它们的规格形制。于是中书省和六部商议:神帛上织的文字为‘礼神制币’,诰书上织的文字为‘大明官诰’,敕书上织的文字为‘大明敕命’。文武百官中一品到五品的诰命用五色丝织品织成,六品到九品的敕命用纯白绫织成,都要织上某年某月某日制造及局官姓名。上奏之后,皇帝下令,凡是神帛的织文,郊祀上天以及配享上天的皇帝都写“郊祀制帛”,太庙中供奉的皇帝先祖写“奉先制帛”,配享太庙的亲王写“展亲制帛”;祭祀社稷、历代帝王、先师、孔子以及诸神只,都写“礼神制帛”,祭祀功臣写“报功制帛”,苍、白、青、黄、赤、黑的颜色,各按其应有的颜色制作。诰命、敕命,文官的字用玉箸篆,武官的字用柳叶篆。诰命上的织文是‘奉天诰命’,敕命上的织文是‘奉天敕命’,都使用升降龙文,左右盘绕。

壬戌日。皇上到后宫花园中游玩,看到鹊鸟筑巢时用羽翼保护幼鸟的辛劳,感慨地叹息说:“禽鸟辛勤劳作到这种程度,何况人之间的母子恩情呢?”于是下令群臣中有父母年老的,允许他们回家奉养。当时元朝镇抚陈兴被俘来到京城,朝廷对他的恩宠和待遇非常优厚。陈兴说他的母亲在嵩州,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想请求辞官回家赡养母亲。当即赏赐给他白金、衣服和帽子,然后打发他走。陈兴推辞,皇上回头对身边的大臣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天性,天下人都是一样的。陈兴虽然是个武夫,听到朕的话,就悲伤地想要回家,朕开始不知道他有母亲,如果知道,怎么会让他远离母亲呢?人的寿命不超过一百岁,现在他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万一不能相见,陈兴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痛苦。陈兴回家以后,母子相见,会是多么快乐啊!”侍臣回答说:陛下用孝道治理天下,推究揣测人情,再细微的地方也能洞察到,不只是一家中的老人得到妥善安置,天下的孤苦伶仃、鳏寡之人都蒙受陛下的恩泽了。皇上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亲人的,一定要让(他们)能够尽到自己的孝道。一个人孝顺,大家就都会趋向于孝顺,这是风俗教化的根本。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天下,必定依据人之常情来进行治理。’

甲子日,皇帝祭祀先农。合并祭祀太岁、四季的月将、风、云、雷、雨、大山与重镇、四海与大川、山川、城隍、军旗等众神灵。皇上起初认为太岁、风云、雷、雨都是天神,而岳、镇、海、渎、天下山川、城隍都是地只,各自设立祭坛,在国都的南边专门祭祀,但祭祀的时间、日期以及祭品都不相同。到这时又认为风、云、雷、雨、岳(山)、镇(山)、海、渎(河川)都是阴阳二气,流行不止没有间隙,于是就把两个坛合并成一个坛,并且增加了四季的月将、旗纛等众神。总共设置了十九个神坛,太岁、春、夏、秋、冬,四季月将为第一坛,其次是风云、雷、雨之坛,再其次是五岳之坛,再其次是五镇之坛,再其次是四海之坛,再其次是四渎之坛,再其次是京都、钟山之坛,再其次是江东山川之坛,再其次是江西山川之坛,再其次是湖广山川之坛,再其次是淮东、淮西山川之坛,再其次是浙东、浙西、福建山川之坛,再其次是广东、广西、海南、海北山川之坛,再其次是山东之坛。山西、河南、河北的山川神,其次是北平、陕西的山川神,其次是左江、右江的山川神,其次是安南、高丽、占城等国的山川神,其次是京都的城隍神,其次是六纛大神、旗纛大将、五方旗神、战船、金鼓、铳炮、弓弩、飞镖、飞石、阵前、阵后等神灵。各个祭坛的祭祀,都是皇帝亲自去行礼。先祭祀,礼官上奏:“祝文从太岁以下到四海,一共五坛,上面对应自称‘臣’的地方,请皇帝亲自署名。那些钟山等神(只),(在祭祀祝文中)对皇帝(朕)称‘余’(的情况),请让礼官代(皇帝)签署(祝文)。”皇上说:“朋友之间书信往来,尚且亲自题写姓名,何况是对神明呢?一定都要亲自签署。”等到登上天坛,太常寺丞任以忠担任赞礼官,考虑到皇帝体力疲惫,对参拜的礼节进行了一些简化。行礼结束后,皇上询问原因,任以忠用诚实的话回答。皇帝说:“臣子按照正道敬爱君主,我对于神灵,只担心自己的诚挚恭敬还没有完全做到,怎么敢害怕辛劳。你应当明白朕的心意,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

命令制定四方平定巾的样式并向天下颁布推行。当初,皇上即位以后,更改了一些制度,凡是官员、百姓、男女的衣冠服饰,全都恢复了中国的制度。到这时又因为士人和百姓所戴的四带巾不够完善,又制作了四方平定巾,在全国颁布施行,命令士人、官吏和百姓都按照规定的样式制作并穿戴它。差役、伶人的衣服像原来所规定的那样,只是在衣服的制作上与其他官员不同。

乙丑日,皇帝诏令继续修订《元史》。当时儒士欧阳佑等人采集选取元朝元统年之后的史实返回朝廷,皇帝又命令翰林学士宋濂、待制王祎担任总裁,儒士赵埙、朱右、贝琼、朱世廉、王彝、张孟谦、高逊志、李懋、李汶、张宣、张简、杜寅、殷弼、俞同共十四人一同编纂修订。

丙寅日,朝廷任命中书省郎中夏惟武为户部侍郎。

丁卯日,派遣官员到孔庙祭奠先师孔子。

戊辰日,祭祀大社、大稷。

己巳日,大河卫发生火灾,烧毁了军民的房屋以及广积库。

任命指挥曹兴才为山西行省参政,同时兼管太原卫的事务。朝廷设立太原左右卫,任命同知谢得成担任太原右卫指挥使,兼任太原副总兵;任命同知陈桓担任太原左卫指挥使。

庚午日,在此之前,皇上问户部:‘天下百姓谁最富裕,哪里的物产最优良?’户部大臣回答说:‘按照田税的多少来比较,只有浙西有很多富有的人家。拿苏州这一个府来计算,百姓每年缴纳粮食一百石以上到四百石的有四百九十户,五百石到一千石的有五十六户,一千石到两千石的有六户,两千石年纳税粮三千八百石的有两户,总计五百五十四户,每年纳税粮十五万一百八十四石。’皇上说:‘富裕的百姓中有很多强横之人,所以元代的时候这些人欺凌弱小的百姓,凭借权势在乡间横行霸道,人们受到他们的迫害。应该把他们召来,朕将劝诫他们。’到这时,各郡的富民都到了,入宫拜见,皇上告诉他们说:‘你们居住在乡村田野,平安享受富裕生活的原因,你们知道吗?古人说过:‘人的生存需要欲望,没有君主就会导致混乱。’假如天下有一天没有君主,那么强大的就会欺凌弱小的,人多的就会欺凌人少的,富裕的人不能使自己安宁,贫穷的人不能使自己生存下去了。现在我为你们的君主制定法律制度,让富有的人可以保持自己的财富,贫穷的人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你们应当遵守本分,奉公守法,能够奉公守法,就能保全自身了。不要欺凌弱小,不要侵吞贫穷之人,不要虐待幼者,不要欺侮老者,恭敬孝顺父亲和兄长,与亲族和睦相处,周济救助贫穷困乏之人,在乡里恭顺谦逊。像这样就是良民。如果效仿过去的行为,就不是良民了。’众人都叩头谢罪。于是赏赐给他们酒食,然后将他们送回了家。当时翰林学士宋濂、詹同以及待制王祎、起居注陈敬等人在皇帝身边侍奉,皇帝回头对他们说:‘我告诫这些人,是想勉励他们做善事罢了。’祎回答说:‘自古以来的帝王都兼任君主和老师的职责。夏、商、周三代以后,作为君主的人都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却不知道进行教育。现在陛下您教导告诫(臣下),无异于严师教导弟子,恩情极其深厚,确实是所说的兼有治理和教化的方法了。’

户部上奏说:“开封府军仓储存粮食三万六千多石,支取后缺少了二百五十石,请拘捕相关官吏审讯。”皇帝说:‘储备的粮食时间长了,难道没有损耗吗?不要追究这件事了。’

皇帝问礼部尚书崔亮说:“朕郊祀天地,拜位都在正中,而百官朝见参拜,却站在东西两边,来避开正中间,这是什么礼仪呢?”崔亮回答说:‘我听说天子祭祀上天,从午阶登上祭坛;祭祀土地神,从子阶登上祭坛。社祭是祭土地神而以阴气为主,阴气在北方,所以君主面向南方,以报答阴气的恩德。在郊外祭祀上天而以阳为主宰,阳位在南方,所以君主从午位的台阶登坛,面向北来答谢阳。何佟之在议论中说:“祭祀土地神时要面向北方,因为君主要在土地神面前答话,所以面向南方;祭祀天神时要面向南方,因为君主要在天神面前答话,所以面向北方。”至于群臣在上朝时参拜天子,因为不是报答神灵的祭祀,都应该避开君主的尊位,所以上下都要从卯陛走,朝班则分左右站列,以避开驰道,这是因为二者的意义不同。’皇上说:‘臣子侍奉君主,与君主侍奉上天,那道理是相差不远的。’于是命令侍仪司:从今以后,各级官员入朝参拜,左右两班的距离不能超过二尺。那些行省的官府官员、御史台的官员都只能在甬道上拜见(皇帝),只是不能径直在甬道上行走罢了。

辛未日,赏赐广西卫指挥佥事左君弼的母亲二十石米。因为左君弼有擒获山寨首领黄英杰的功劳。

癸酉日。太常少卿陈昧上奏说:“按照《周礼》的记载,孟冬祭祀司民、司禄,献上百姓的数目、粮食的数目,就接受下来收藏。大概民众的食物都是由上天决定的,所以民众的数量有拜受(天赐食物)的礼仪。现在在圜丘进行郊祀的时候,应该把户口钱粮的簿册陈列在圜丘台下,典礼结束后收藏到内府,以此来体现向天拜受民众数量、粮食数量的意义,这也是本朝一个朝代的制度。”于是皇帝命令中书省的大臣,凡是举行郊祀大礼时,要将全天下的户口、钱粮的簿册陈列在(郊祀坛的)台下,祭祀完毕后收入内库收藏起来。全天下的城池山川、地理上优越的地势,也都绘制成图,写成书籍,收藏在皇宫内库之中,以便流传久远。

甲戌日,皇帝下诏追赠肇庆府经历裴源官职,在其原来职位的基础上加升二等。当初,裴源因为公务来到新兴县北顾岭,突然遭遇了山贼陈勇卿等一百多人,他们抓住了裴源,强迫他下拜,裴源不肯,大骂道:‘你们不过是些反贼罢了!我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怎么能向你下跪呢!’贼人于是杀了他。到这时,广东行省上报了裴源的死状,所以朝廷对他加以追赠。

撤销太仓黄渡市舶司,凡是外国商船到达太仓的,命令军卫衙门和有关部门一同清点登记其数量,送往京城。

丙子日。皇帝在东郊举行朝日之祭,祭祀用的牲畜是一头红色的小牛、一只羊、一头猪。王使用直径五寸的圭璧,一匹帛,帛用红色。设置大尊、着尊、山罍各两个,放在祭坛上的东南角落,面向北;象尊、壶尊、山罍各两个,放在祭坛下,用醴齐、盎齐、清酒来注满(这些酒器),将明水、玄酒分别注满于上位之尊(大尊、象尊)。笾、豆各十个,簠、簋各两个,里面所装的祭品与社稷坛相同。进献盛放在三个登中的食物,实际上是不调五味的肉汁;进献盛放在三个铏中的食物,实际上是加了调料的肉羹。祭祀之前,皇帝要斋戒三天,散斋两天,陪祭的执事官员也一样。祭祀的前一天,皇帝身穿皮弁服,前往天坛视察祭祀用的牲畜,前往神厨视察鼎、锅,洗涤器具,有关官员按照礼仪进行陈设。冬至当天清晨,皇帝乘车到达大次,太常卿上奏说请皇帝准备好。皇帝穿上衮服、戴上冕旒,太常卿奏报外面(准备工作)已经完毕。皇帝进入座位。赞礼官高唱迎神(的仪式开始),协律郎举起麾旗,奏响名为‘熙和’的曲子。赞礼官高声唱说请(大家)行礼拜祭。太常卿上奏说:“有关部门已经恭敬地准备好了,请开始(祭祀等活动)。”皇帝拜了两拜,在位的官员也都拜了两拜。赞礼官高唱进献玉和丝帛。皇帝走到盥洗的位置,太常卿上奏说:‘之前已经斋戒,今天早晨要进行祭祀,要使内心更加纯净。’洁净,以面对神明。皇帝插好圭,洗手、擦干,拿出圭,登上祭坛。太常卿赞颂说:神明就在上方,(大家要)端正严肃庄重的仪态举止。皇帝从午阶登上丹墀,协律郎举旗,演奏《保和之曲》。皇帝走到大明神位前跪下,把圭插在腰间,上香,献上玉帛,抽出圭,再拜,回到原位。赞礼官高唱‘进俎’,皇帝走到神位前,将圭插在腰带上,放下俎,取出圭,回到原位。赞礼官唱“行初献礼”。皇帝来到爵洗的位置,把圭插入腰带(暂放),清洗酒爵、擦拭酒爵,把爵交给拿爵的官员,抽出圭,来到放酒樽的地方,把圭插入腰带(暂放),拿爵接受酒,再把爵交给拿爵的官员,抽出圭,协律郎举起旗帜,演奏《安和》之曲,表演武功之舞。皇帝来到神位前跪下,把圭插在腰带间,进献香,浇酒祭祀,放下酒爵,抽出圭,读祝文的官员拿过祝文,跪着读完后,皇帝俯身下伏,起身,拜了两拜,回到原位。

亚献时,演奏的音乐是《中和之曲》,终献时,演奏的音乐是《肃和之曲》,舞蹈都是文德之舞,仪式与初献时相同。

赞礼官唱礼,让皇帝接受福酒、福肉。皇帝登上祭坛,来到饮福酒的位置,拜了两拜,跪下,把圭插入腰带(表示恭敬),负责奉酒的官员斟满福酒跪着进献给皇帝,太常卿辅助礼仪并说道:‘只有这些美味食物,是神灵所赐予的,(神灵)赐给幸福吉庆,让亿万民众一同受惠。’皇帝接受爵,把酒洒在地上行祭酒礼,饮福酒,将爵交给执事,执事将爵放置在坫上。负责捧持祭肉的官员捧着祭肉跪着进献。皇帝接受祭肉,把它交给执事人员,拿出圭,俯身下伏,起身,拜了两拜。在位的官员都拜了两拜,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赞礼官高唱撤去祭器中的祭品,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乐队奏响《疑和之曲》。掌祭官前往神位前撤下祭器,赞礼唱“送神”,协律郎举旗,演奏《寿和之曲》。皇帝拜了两拜,在位的官员也都拜了两拜。读祝官拿取祝文,奉币官捧着币帛,掌祭官拿取祭品和爵前往焚烧的地方。赞礼官高唱‘望燎’,协律郎举起麾旗,演奏《豫和》之曲。皇帝前往望燎位,等到柴燎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太常卿启奏典礼完毕。

那祝祷的文辞说:‘只有神灵太阳明亮地从东方升起,在天空中运行。神奇的光辉向下照耀,没有私心也没有偏向。新的一年开始了,彰显上天的恩德。世间万物都敬仰(他),(他的)运行规律没有差错。国家有定时的祭祀,要遵循古代的典章制度。太阳的车驾已经停驻,天下都如春天一般温暖。’

乐章中迎接神灵的唱词是:‘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辰,祭祀的典礼按规定进行。纯阳的精华,只有那太阳(最为典型)。那神灵光明伟大,明察我的内心。等待迎接,希望神灵降临享用祭品。’

我和岁星、风神、云神、雷神一样。

丁丑日,皇帝的第十个儿子檀出生,是宁妃郭氏所生。

癸未日,追封已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子张氏为滁阳王夫人,在滁州为他立庙,还画了他的三个儿子在庙中配享。凡是郭子兴的生辰和忌日,以及节日,都命令有关部门前去祭祀。

乙酉日,指挥金朝兴夺取东胜州,俘获了元平章荆麟等十八人。思南宣慰使田仁智派遣都事李懋进献表章和贡马。

丁亥日。长淮、泰州卫的士兵运粮到淮安,遭遇大风翻了船,二百七十多石米被冲走沉没。户部请求责令他们偿还。皇帝说:‘士兵们遇到大风大浪翻船,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帝说:‘士兵遇到风浪翻船,怎么能是他们的过错呢?让他们不要偿还。’

设置留守卫指挥使司。建国初期曾经设立都镇抚司,总管禁卫军,后来隶属于大都督府,品秩为从四品,统率各门千户所,不久后改名为宿卫镇抚司。到这时升为卫,专门统领军队守卫各个城门,以及巡查皇城和城墙建造之事。

戊子这天,皇上晓谕朝廷大臣说:‘六部总管天下的事务,若不是学问渊博、才德俱佳的人,是不足以担任六部官职的。如果有贤能的人才隐居在山林之中,或者屈居在下级官吏的职位上,我不能全都知道。你们都要把(贤才)全部举荐上报,我将任用他们。’于是向天下下诏说:“自古以来,帝王开创基业,建立国家,一定需要贤明杰出的臣子,共同创造功绩,使百姓安康。因此,商汤和周武王平定天下后,任用了优秀的人才,把他们安排在各级职位上,所以才能让恩德光照上下,福泽流传无穷。现在我在江东建立帝业,统治着众多国家,考查古代制度设立官职,期望达到最好的治理(状态)。(朕)长久地思虑六部事务繁多、责任重大,可是在位的官员并不都是合适的人选,难道是我任用贤才的途径不够广泛吗?还是贤能智慧的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节操而甘愿隐居在山洞之中呢?诏书下达的那天,有关部门要尽心尽力去探访,用礼节送他们入朝。

这个月,左副将军李文忠率领军队到达兴和,元军守将献出城池投降,又进兵察罕脑儿,于是俘虏了元平章竹贞。

命令中书省、六部的官员会同太史令刘基参考历代朝服、公服的制度,凡是大型朝会,天子穿戴衮冕(礼服礼冠)驾临宫殿,就穿朝服;会见皇太子就穿公服。又命令制作公服、朝服赏赐给百官。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