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带回“影石”后,段子昊和吴佑楠并未立刻动身前往南海。
那片被称为“魔鬼三角”的海域绝非等闲,盲目前往无异于自杀。他们需要最周密的准备。
苏氏集团顶层的秘密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除了段子昊、吴佑楠、林浩天和蒋欣妍这核心四人组外,还多了几位值得信赖的、签下了严格保密协议的顶尖专家——海洋地质学家、流体力学工程师、以及一位退役的特殊潜航器指挥官。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南海海图,其中一片区域被醒目的红色圈出,标注着“目标海域:疑似‘归墟’坐标”。
“根据‘影石’提供的坐标,位置在这里。”海洋地质学家陈教授指着屏幕,眉头紧锁,“这片海域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海底存在巨大的海沟、热液喷口以及强磁场异常区。”
“历史上确实有过不少船只和飞机在此神秘失踪的记录,传统的科学解释包括突然的海洋风暴、剧烈的海底甲烷气体释放以及强烈的电磁干扰导致导航失灵。”
“但结合你们提供的信息,”陈教授顿了顿,看向段子昊和吴佑楠,“我认为,这些现象很可能与你们所说的‘时之隙’或那个‘归墟’观测点(或遗迹)的能量泄漏有关。一种超越我们理解的强大能量场,足以扭曲局部物理规则,引发各种超常现象。”
流体力学工程师接着介绍了该海域变幻莫测的洋流和可能存在的、由能量场引发的“空间湍流”假设。
而前潜航器指挥官则重点分析了深海探测将面临的极端挑战:巨大的水压、未知的能量干扰对设备的威胁,以及可能存在的……非自然风险。
“我们需要一艘能够抵御极端环境,并且具备强大抗干扰能力的深潜器。”指挥官强调,“最好是目前最先进的、甚至尚未公开的型号。”
林浩天立刻接口:“深潜器交给我来想办法。苏氏集团旗下有涉及深海资源勘探的子公司,我们可以调用最新型号的‘海龙-x’深潜器,并进行必要的抗电磁脉冲和能量屏蔽改装。船员必须绝对可靠。”
蒋欣妍则负责后勤与物资保障,包括特种防护服、应急生命维持系统,以及一系列为应对未知情况准备的、看似古怪却可能至关重要的装备。
就在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时,林浩天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我们的‘朋友’又活跃起来了。”他调出监控数据,“‘遗产回收公司’和‘普罗米修斯基金会’的动向表明,他们似乎也捕捉到了南海方向的异常能量波动,虽然精度远不如我们,但他们显然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了那片海域。有迹象显示,他们正在集结船只和深潜设备。”
“是‘影石’激活时泄露了能量信号?还是‘拾荒者’的持续扫描让他们有所察觉?”吴佑楠推测。
“都有可能。”段子昊面色沉凝,“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抢在他们之前。归墟的秘密,绝不能落入他们手中。”
与此同时,段子昊和吴佑楠也在抓紧时间熟悉“影石”与玉坠(明钥)的进一步协同使用。
他们发现,“影石”不仅仅是一个记录介质,在玉坠能量的激发下,它能形成一个微弱的、指向性的能量护盾,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秩序场”,可以在小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抵消混乱能量的侵蚀。
这或许是他们深入“归墟”险境的关键保障。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
改装后的“海龙-x”深潜器及其支援母船“探索者号”悄然从海南某处保密港口启航,驶向那片诡谲莫测的红色海域。
海天一色,波澜壮阔,但船上每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
他们知道,这次航行的目的地,可能已经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边界。
段子昊和吴佑楠站在船舷边,望着远方海平面下隐约泛着不同颜色的海水,那是海底复杂地质和能量活动的表象。
掌心的玉坠和贴身收藏的“影石”传来持续而清晰的共鸣,既是指引,也是警示。
“准备好了吗?”段子昊轻声问。
吴佑楠握住他的手,眼神坚定:“无论前面是什么,我们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