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昆仑”基地倾尽全力应对“虚空低语者”带来的危机,在精神防御和新型武器上艰难取得突破时,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发现,如同黑暗中意外点亮的一盏孤灯,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艾拉的信息整合中心,始终没有停止对宇宙背景信号的监听和分析。
除了那些充满恶意的“星语”和“虚空低语者”残留的混乱波动,她的团队一直在浩瀚的噪声中寻找任何可能的规律或异常。
这天,一位负责过滤特定低频波段的分析员,注意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异常稳定的重复信号。
它不同于已知的任何自然脉冲星信号,也不同于“虚空低语者”那种充满侵略性的杂音。它更像是一段……加密的、充满数学美感的旋律,每隔一段精确的时间,就会重复一次。
“长官,您最好来看看这个。”分析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艾拉立刻赶到,将信号接入主分析系统,调动“深蓝心智”的全部算力进行解析。
信号源非常遥远,远在柯伊伯带之外,位于奥尔特云边缘的某个未知点。它微弱到几乎被宇宙背景辐射淹没,但其结构的精巧和稳定性,暗示着它的人工起源。
“这不是猎食者的信号,”艾拉喃喃道,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这太……有序了。充满了逻辑和……一种冷静的智慧。”
经过数小时不眠不休的破译,借助玉坠能量对信息流的微妙感应,他们终于剥离了信号的外层干扰,解读出了其核心内容。那不是语言,而是一副星图坐标,以及一组复杂的、关于能量频率和空间共振的数学公式。
星图坐标指向一个连人类最先进望远镜都未曾详细标注的黑暗区域。而那组数学公式,经过蒋欣妍团队的初步验证,竟然与“火种”系列飞船空间跳跃引擎的部分基础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更加高效、精妙!
“这是一个信标!”段子昊在核心会议上,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一个指向某个地点,并提供了一种……更先进跳跃技术的信标!”
这个消息如同在死水中投入巨石。一个陌生的、来自深空的、充满善意的(至少目前看来)信号?
“会不会是陷阱?”林浩天首先提出质疑,经历了柯伊伯带的惨痛教训,他对任何来自星空的东西都抱有极大的警惕,“猎食者故意抛出的诱饵?”
“可能性存在,”艾拉承认,“但信号的特性与我们所知的任何敌对信号都截然不同。它充满了秩序和逻辑,甚至带着一种……古老的疲惫感,而非侵略性。而且,提供跳跃技术这一点,如果是陷阱,代价未免太高,这技术本身的价值就无可估量。”
“我们需要验证,”蒋欣妍盯着那组公式,眼中闪烁着技术人员的狂热,“如果这公式是真的,我们的跳跃效率至少能提升50%,冷却时间大幅缩短!这能彻底改变我们的战略机动性!”
吴佑楠闭目感受着信号记录中残留的意念碎片,缓缓开口:“我没有感受到恶意。只有一种……漫长的等待和一丝微弱的希望。发出这个信号的存在,无论它是什么,它似乎也在寻找着什么。”
经过激烈的辩论和风险评估,联盟最高指挥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派遣经过紧急改装、加装了初步“心灵壁垒”生成器和试验型“归墟炮”的“火种二号”,前往信标指示的坐标进行侦察。任务代号:“探针”。
与此同时,在太阳系的另一端,另一支沉默的力量,也正悄然改变着局势。
“内部之影”的残部,那些潜伏在人类社会阴影中、渴望利用(或投靠)外星力量攫取权柄的势力,并未因“昆仑”的崛起而消失。
他们同样捕捉到了“虚空低语者”的出现和“火种一号”的败退。这让他们更加确信,与“摇篮”外的强大存在合作(或臣服)才是生存之道。
在一个秘密的小行星带基地里,数艘风格与“火种”系列迥异的舰船正在组装。
它们线条狰狞,装甲厚重,武器系统充斥着一种扭曲、不祥的美感,其技术明显借鉴了部分未被完全理解的归墟能量应用,但又混合了某种来自星空的、充满掠夺性的设计理念。
这是“内部之影”依靠其渗透和掠夺来的资源,秘密建造的“黑星”舰队。
他们的领袖,一个自称“影瞳”的神秘人物,正看着星图上“火种二号”即将出发的航线,发出冰冷的笑声。
“守护者们想去寻找新的希望?真是天真。”影瞳的声音经过处理,毫无感情,“跟上他们。那个信标,无论是陷阱还是机遇,都只能属于我们。让‘火种二号’替我们开路,然后……夺取一切。”
“黑星”舰队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悄然调整了航向,目标直指奥尔特云边缘。
希望的信标已然点亮,但通往信标的道路,却布满了已知和未知的危机。
“探针”行动,不仅是一次对未知的探索,更将成为一场与时间、与阴谋、与潜在危险的残酷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