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的规划在云旌心中日渐清晰。
盖新房这般大事,自然要先与最亲近的娘家人通个气,也盼着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宝贵经验。
于是,挑了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云旌和李宴清便提着些新摘的瓜果和野鸡,回了云家。
一进院子,那熟悉的喧闹和烟火气便扑面而来。
云瑶正追着家里的大黄鸡满院子跑,钱桂花在井边浆洗衣裳,云大山坐在屋檐下编着竹筐,云峰三兄弟则在一旁整理农具,说着开春后的活计安排。
“阿爹,阿娘,哥哥,瑶瑶。”云旌人未到,声先至,那清亮雀跃的嗓音立刻打破了院中的平静。
“哎哟!是旌哥儿和宴清回来了!”钱桂花最先反应过来,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
云瑶也立刻放弃了追鸡,像颗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在云旌面前站定:“小哥,你可回来啦。”
云大山和三个哥哥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脸上都洋溢着真切的笑容。
李宴清将礼物放下,恭敬地向岳父岳母问好。
在堂屋坐下,喝着钱桂花特意泡的蜂蜜水,云旌便按捺不住,将小两口计划今年盖新房的事情说了出来。
“……我和宴清哥哥想着,现在的屋子确实有些窄仄了,往后……往后若再添丁进口,就更转不开了。所以打算今年就把新房子盖起来。”云旌说着,脸颊微红,尤其是提到“添丁进口”时,声音更是细若蚊呐。
云家人一听,先是一愣,随即都露出了欣喜和支持的神色。
“盖新房?这是大好事啊!”大哥云峰第一个表态,他拍了拍自己结实的胸膛,语气豪爽,“这是正经过日子的打算 放心,到时候大哥肯定去帮忙,力气活包在我身上。”
二哥云岭也立刻接口,带着点调侃却真诚的笑意:“就是!咱们旌哥儿如今可是当家的小夫郎了,这主意拿得好。需要二哥做什么,尽管开口,绝无二话!别的不说,帮你盯着点材料、跑跑腿还是没问题的。”
三哥云岳心思细腻,想得更周到:“选址定了吗?材料可要提前准备,好的青砖和木料都得提前订。我认识镇上砖窑的伙计,到时候可以帮你们问问价钱。”
连最小的云瑶也蹦跳着表态:“小哥盖新房子,瑶瑶也去帮忙,瑶瑶可以……可以送水。”
云大山看着儿女们如此团结热心,捋着胡子,欣慰地点头:“嗯,是该盖了。宴清有本事,旌哥儿会持家,这日子啊,是越过越有奔头。这是大喜事,家里肯定支持。”
钱桂花更是拉着云旌的手,眼眶微热,连声道:“好,好,我的旌哥儿真是长大了,知道规划未来了。这是顶顶好的事,娘支持你。”
家人毫无保留的支持,让云旌心里暖流涌动,鼻尖微微发酸,他看着围坐在身边的至亲,由衷地说道:“谢谢爹,谢谢娘,谢谢大哥、二哥、三哥,还有瑶瑶。”
他这话音刚落,二哥云岭立刻做出一副西子捧心状,眉头紧皱,语气夸张:“哎哟喂,旌哥儿,你这话可就见外了,伤透二哥的心了。我们可是你嫡亲的哥哥,帮你那不是天经地义吗?你这一谢,显得我们多生分似的。”
大哥云峰也板起脸,故作严肃:“就是,自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再这么说,大哥可要生气了。”
三哥云岳没说话,却也配合着哥哥们,露出了一个“我很伤心”的表情。
云瑶更是戏精上身,小嘴一瘪,眼圈说红就红,扯着云旌的袖子摇晃:“小哥不要瑶瑶帮忙了吗?瑶瑶不要小哥谢……”
云旌被他们这突如其来的、整齐划一的“表演”给弄懵了,看着哥哥们“痛心疾首”和妹妹泫然欲泣的模样,信以为真,顿时慌了神,连忙摆手解释:“不是不是,我没有见外!我……我就是……哎呀,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我不该说谢的。”
看他急得脸颊绯红,手足无措的样子,云岭第一个憋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紧接着,云峰、云岳,连同刚才还“眼泪汪汪”的云瑶,都哈哈大笑起来,堂屋里瞬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钱桂花在一旁看得哭笑不得,伸手虚点了点几个“捣蛋鬼”,嗔怪道:“好了好了,你们这几个皮猴子,就知道合起伙来逗你们弟弟\/小弟!看把旌哥儿急的。”
云旌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耍了,顿时恼羞成怒,尤其是对带头“使坏”的二哥云岭,嗷呜一声就扑了过去,小拳头没什么力道地捶在他结实的臂膀上。
“好啊,二哥你太坏了,竟然骗我,害得我差点真哭了,看我不打你。”
云岭一边笑着躲闪,一边告饶:“哎哟,好旌哥儿,二哥错了,二哥下次不敢了!”
兄妹几人顿时笑闹作一团,李宴清在一旁看着,冷硬的唇角也忍不住高高扬起,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活力四射、笑容明媚的小夫郎,心中一片柔软。
笑闹过后,云大山开始发挥他作为一家之主和村里老户的经验,仔细地叮嘱起来:“盖房子是大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镇上‘刘记’砖窑的青砖质量最好,烧得透,价格也公道。”
“‘王木匠’那里的木料种类全,但你们要自己去挑,防止他以次充好。瓦片的话,村东头老赵家烧的就不错,离得近还便宜……”
他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将镇上有口碑的、需要注意的商家和事项都一一告知。
云旌和李宴清都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记在心里。
云峰三兄弟也在一旁补充,说着自己知道的一些门道。
在云家得到了满满的支持和实用的建议后,小两口心里更加踏实了。
回到李家,将云家的大力支持告知柳林和李发财,两位长辈也十分高兴。
接下来,便是正式启动盖房计划的关键一步——找工头。
李发财提议去县城找他的一位老友,姓陈,是个经验丰富、为人实在的匠人头儿,手下有一批手艺不错的工人,李发财年轻时曾与他有过几次合作,对其人品和能力都信得过。
于是,选了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李家四口人一大早便搭乘村里去县城的牛车,出发了。
县城比镇上要繁华许多,街道更宽,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
云旌不是第一次来县城,但是现在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一双杏眼好奇地左顾右盼。
李宴清紧紧牵着他的手,将他护在自己身侧,防止被人流冲撞。
按照李发财的记忆,他们很快在城西的一条巷子里找到了陈工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