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眠核心在身后无声湮灭,最后的警示如同冰冷的刻印,烙在陈星的心头。“归零力场”——“织网者”用于彻底抹除秩序痕迹的终极手段之一。这意味着“沉寂图书馆”并非简单的废弃,而是被列为了必须从存在层面清除的目标。其内部保存的信息,或许重要到连“织网者”都感到忌惮。
这反而更加坚定了陈星前往的决心。越是敌人严防死守的地方,越可能隐藏着关键的答案。
凭借核心提供的精确坐标,他调整方向,再次踏上征程。接下来的路途,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令人不安的“虚无”感逐渐增强,仿佛连空间本身都在变得稀薄、脆弱。荒漠中的废墟和残骸开始减少,并非被风沙掩埋,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被“抹平”的状态,就像用橡皮擦去了铅笔的痕迹,只留下些许不自然的轮廓。
他甚至亲眼看到一小片暴露在外的金属结构,在其边缘处,物质如同沙堡般无声无息地瓦解、消散,没有爆炸,没有闪光,就那么彻底地归于虚无,连一点尘埃都未曾留下。那片区域的边界,空间微微扭曲,光线经过时会发生不自然的偏折。
这就是“归零力场”的边缘效应。
陈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敢再依靠单纯的灵觉探路,那无异于将手指伸向无形的绞肉机。他取出谐波短杖,将其调整到特定的低频探测模式。短杖尖端发出细微的、非攻击性的振动波,当振动波接触到“归零力场”的边缘时,会立刻被中和、湮灭,并在短杖的反馈机制中产生清晰的阻断信号。
他就像一个盲人,依靠着这根探路杖,在无形的死亡边界上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极其缓慢,精神紧绷到了极致。力场的边界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如同潮水般不断微微涨落、扭曲变化,他必须时刻调整自己的位置。
周围的景象越来越诡异。大地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平滑,色彩也变得单调灰暗,仿佛整个世界正在失去其“存在”的实质。风声在这里也变得喑哑,仿佛连声音都被那无形的力场吞噬了。
根据坐标判断,他距离“沉寂图书馆”的入口应该已经不远。但放眼望去,前方只有一片更加彻底的、令人心悸的“空无”。那里没有任何建筑的轮廓,没有任何能量的波动,只有一片仿佛连时空概念都模糊了的绝对寂静区域。
难道“沉寂图书馆”已经被彻底“归零”了?
陈星不甘心。他绕着那片“空无”区域的边缘,以最大的耐心,用谐波短杖一寸寸地探测着。能量在飞速消耗,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终于,在沿着边缘行进了大半日后,谐波短杖的反馈突然发生了变化!
在某一处,力场的强度似乎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周期性的波动低谷!虽然依旧危险,但相比于周围那绝对的湮灭领域,这里仿佛出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缝隙”!
陈星立刻集中精神,仔细感知这个波动。他发现,这个低谷每隔大约三十个标准呼吸周期会出现一次,持续时间不到一次呼吸的时间。波动的原因不明,可能是力场发生器本身的微小瑕疵,也可能是“图书馆”内部某种尚未完全失效的防御机制在顽强抵抗。
这是唯一的机会!
他必须在这转瞬即逝的窗口期内,穿过这道死亡边界!
他计算着波动的周期,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将状态提升到巅峰。谐波短杖被收回,他需要将所有的能量和精神都集中在穿越那一刻的爆发上。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当感知中那力场的波动再次滑向谷底时——
就是现在!
陈星眼中精光爆射,将隐匿场功率催发到极致,同时身形如同离弦之箭,将速度提升到极限,朝着那感知中的“缝隙”猛冲过去!
在穿越边界的一刹那,他感觉仿佛撞破了一层冰冷粘稠的胶质薄膜,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要将他从存在层面彻底抹除的力量作用全身!他体表的秩序能量与那“归零”之力激烈对抗,发出细微的、如同玻璃碎裂般的声响!
剧痛传来,并非肉体上的,而是源自灵魂和存在本身的震颤!
他不敢有丝毫停留,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秩序火种的守护,硬生生扛住了这恐怖的侵蚀,冲过了那道界限!
噗通!
他重重地摔落在坚硬冰冷的地面上,连续翻滚了好几圈才稳住身形。身后的那股恐怖压力骤然消失,但他依旧能感觉到皮肤表面残留的、仿佛被灼烧过的冰冷刺痛感。
他成功了!
他喘息着抬起头,看向前方。
眼前,并非一片空无。
一座巨大得超乎想象的、由某种暗沉金属构成的金字塔形建筑,静静地矗立在前方。它通体没有任何缝隙和窗口,表面光滑如镜,却布满了无数细密的、如同电路板般的能量纹路,这些纹路大部分已经黯淡,只有少数几处还在极其微弱地闪烁着,仿佛风中残烛。
建筑的顶端,并非尖顶,而是一个平台,平台上悬浮着一个不断旋转的、结构复杂的多面晶体,晶体表面同样黯淡,旋转也显得滞涩缓慢。
这就是“沉寂图书馆”?它竟然在“归零力场”的内部核心区域幸存了下来?!
陈星心中震撼。这座建筑本身,显然拥有着极其强大的、能够抵抗“归零”力量的防护。
但此刻,它如同大海中的孤岛,被死亡的潮汐紧紧包围。
而他,是唯一登上这座孤岛的访客。
他挣扎着站起身,检查了一下自身。秩序能量消耗巨大,灵魂层面的震荡依旧存在,但并无大碍。他看向那座沉默的金字塔,迈动了脚步。
希望,答案,或许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