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过云默与婉如的心意后,苏婉清将那份朦胧的情愫暂且压下。她深知此事关乎妹妹终身幸福,也关乎云默这个得力臂膀的未来,不可操之过急,需待水到渠成之机。眼下,她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专注——将她的商业版图,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一日,云翠悄然回府,带来了云默亲笔所书的密函以及厚厚一沓文书。密函中,云默先是禀报了京城五家“锦云轩”近来的营收,数字庞大到足以令任何商贾咋舌,钱庄内存放的属于东家的银票,已累积成一个天文数字。随后,他便详细呈上了关于在京城外开设分店的初步规划。
苏婉清展开那沓文书,仔细翻阅。云默做事,向来稳妥周全。
选址:计划书中罗列了三处备选地点。一是南北漕运枢纽之一的“淮州”,此地商贾云集,消息灵通,货物流转极快;二是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的“苏杭”,在此设店,可就近掌控最新颖的丝绸货源与花样;三是西南重镇“蓉城”,此地虽偏安一隅,但物产丰富,民风富庶,且连接西南诸族,有其独特的商机。云默不仅列出了各地优劣,还附上了初步谈妥的铺面位置、大小及租金,显然前期工作已做得十分扎实。
货源:针对不同分店的地理位置,云默制定了相应的货源策略。淮州店主打南北杂货与快速流转的时新布匹;苏杭店则以高端丝绸、刺绣精品为主,兼顾文人雅士喜爱的笔墨纸砚;蓉城店则准备引入京城的精巧玩意、化妆品,同时收购当地的特色药材、山货,互通有无。他甚至已经初步接触了几家当地的供货商,评估了其资质与价格。
人手:这是最让苏婉清满意的一部分。云默并未打算从京城总店大量抽调老人,而是计划“就地取材”,结合派遣与本地招募。他列出几个这些年来暗中培养、已能独当一面的心腹名字,准备让他们分别前往三地担任大掌柜。同时,他也制定了在当地招募伙计、管事的标准与甄选流程,确保核心管理层绝对忠诚,而基层人员则能更好地融入当地。
字里行间,可见云默的雄心与能力。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她指点、小心翼翼经营一间小铺面的少年,而是成长为了一个能够统筹全局、开拓疆域的商业帅才。
苏婉清合上计划书,心中已有决断。她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笺。
“云默:计划书已阅,详尽周备,吾心甚慰。淮、杭、蓉三地选址颇具慧眼,可同步进行,不必犹豫。资金之事,无需挂怀,随信附上凭证,可随时支取三百万两以作启动及周转之用,若后续不足,可再追加。”
她下笔毫不犹豫。三百万两白银,对于寻常商号来说是倾家荡产也难以企及的数字,于她而言,却只是庞大资金池中的一部分。她信任云默的能力,也愿意为此投入。
但她也深知,财富如同猛兽,过于招摇必遭觊觎。她继续写道:
“然,树大招风,古之明训。所有新设分号之产业,务必分散挂于不同可靠心腹名下,明面上与京城锦云轩及你我,皆无直接关联。各地掌柜须立下死契,确保忠诚无虞。货物流转、账目往来,皆需设置暗语密道,力求隐秘稳妥。”
这是她一贯的原则,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并且将篮子隐藏起来。京城的锦云轩已经足够显眼,外面的分店,必须在暗中发展,成为她潜藏的力量。
“开设分店,非只为牟利。各地商铺需兼具耳目的功用,留意当地官场动向、民情舆论、物产流通,尤其是与京城权贵有牵扯之消息,需定期密报。此事关乎根本,慎之重之。”
她为商业扩张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这些遍布各地的商铺,将来会成为她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她洞察全局的触角。
“京城之事,一切照旧,由你全权处置。遇事不决,或需助力,可随时通过云翠联系。盼汝马到功成,谨记,稳字当头,徐徐图之。”
她落下款,吹干墨迹,随后取出一枚特制的、可在全国最大几家联号钱庄不限额度支取银两的玉质凭证,与回信一同封好,交给云翠。
“告诉你哥哥,放手去做,我信他。”苏婉清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的信任。
云翠郑重接过,她虽不完全清楚具体数额,但也知道这薄薄的信封承载着何等巨大的分量。
望着云翠离去,苏婉清踱步到窗前,目光似乎穿越了重重楼阁,看到了那三座遥远的城池。淮州的漕运帆影,苏杭的织机声声,蓉城的市井喧嚣……仿佛都已在她眼前展开。
这不仅仅是商业的扩张,更是她力量的延伸。当这些分店在各地扎根,她拥有的将不仅仅是富可敌国的财富,更有一张无形而庞大的信息网络和隐藏在民间的潜在势力。这笔巨大的财富和悄然铺开的网络,是她应对未来一切风浪,守护至亲,清算旧怨的最强底气。宏图,始于足下,而她,已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