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秀看着来去一阵风的两个孩子,浑身涌上一股无力感。好像有什么东西从她手中溜走了,她伸手抓却没有抓住。
光明犹自气愤不已,“这两个小兔崽子,大过年的这是来跟他爹娘催债来了!胳膊肘往外拐!”
李秀秀叹一口气,这可能不是胳膊肘往外拐的事情了,是两个孩子都要成人家的孩子了。
自己亲生的孩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现在却像陌生人一样,身上脸上没点热乎劲,一心想着要钱去讨好另一个女人。李秀秀的心里酸不溜秋的。
光明看李秀秀一副伤心的样子,劝道:“不用担心他俩,这是因为这几年咱们不在家,孩子有些生疏了。等相处时间长了他俩的心必然就回来了,总是咱们的孩子,还能一辈子在大哥家待着不成。”
李秀秀打起精神,“眼看要过年了,趁着今天赶集,你去集上买些年货,我在家打扫卫生收拾家里,咱们今年说啥也要过个热闹年,家里有热乎气了,孩子们才愿意回来呢,多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
“好嘞!”光明答应着,赶紧去采购了。
李秀秀手里拿着两个孩子的衣服,若有所思。
没过一会,李秀秀正在扫房棚呢,门口有响动。
光明这么快就回来了吗?
李秀秀没有回头,“把抹布递给我!”
一只手拿着抹布举到她面前,竟然是鑫鑫。
“你怎么又来了?钱不够?”李秀秀心里有气,开口就不客气。
“钱是不够。”鑫鑫也毫不客气。
李秀秀气得差点从凳子上跌下来。
“再要也没有了,好歹先让我们过完这个年吧!”
“我是回来帮你打扫卫生过年的。”
鑫鑫小声说完这话,就拿起扫帚打扫外屋去了。
“你来干什么,不是在她家过年吗?这里什么都没有,去找你娘去吧!”李秀秀语气委屈,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小虎竟然叫大嫂叫娘,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李秀秀的心里像是被剜了一块肉一样地疼。
“小虎叫她娘,我都是叫她大娘的。”鑫鑫耐心解释道。
李秀秀好像听到了又好像没听到。
“我给你买的衣服你不要,就穿她给你买的是吧,小虎什么都听你的,你们两兄弟就合伙气我!”
“小龙也听我的话,他俩是跟着我长大的。”鑫鑫不紧不慢地说,还抬起头看了妈妈一眼。
说起这些,李秀秀可就没话说了。
自己这些年抛家舍业,孩子不管,跑到南方去打工,总是理亏,对不起孩子们的。
鑫鑫好像捏住了她的七寸,总是三句两句就噎得她说不出话来,明明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但李秀秀就是觉得他骂得好大声。
说不过就不说了。
“你怎么又来了?是她让你来的吗?”
“是的,大娘说让我来帮着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事。”
“你还挺能干,做饭洗衣都是你干的吗?她还挺能锻炼人的。把你调教得跟个小丫鬟似的。”
鑫鑫叹口气,站起身,放下扫帚。郑重的表情好像是要好整暇以待地跟他妈理论一番。
李秀秀立马服软,闭嘴。
两人默不作声,开始打扫卫生。
把屋顶棚子扫了一遍,被褥晒上,衣物晒上。所有家具挨着擦洗一遍,玻璃都擦得干干净净。人家打扫卫生是小年之前,咱家腊月二十八倒是大干了一场。
临近中午,两人紧赶慢赶把卫生打扫好,厨房收拾备好,只等着炸年货。
光明回来了。自行车车把上、后座上都是满满的物资。
“鑫鑫来了,小虎呢?”
“小虎没来,鑫鑫是来帮忙打扫卫生的,你看这孩子,干活一点都不偷懒,可是帮大忙了,我还寻思着要打扫一整天呢,现在基本完成了!”
鑫鑫笑笑没说话。
光明看一眼媳妇,“你看你这话说的,这是鑫鑫自己家呢,干活当然不惜力,难不成在自家还要偷奸耍滑?”
李秀秀跟鑫鑫待了一上午,仅仅一上午,娘们之间的默契又回来了,好像又回到了徐三刚去世、秀秀新寡的时候。
那个时候,李秀秀刚成了寡妇,心里恓惶,跟5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小小男孩子的小小肩膀,就是李秀秀赖以依靠的力量。
那个时候,母子俩的关系是最亲密的。
后来,有了郝光明,又有了小虎。鑫鑫对这个后爸没什么感觉,全当是家里一个客人,不排斥但也不用刻意讨好,平平淡淡一起生活而已,光明也不是那种苛待孩子的人。
可自从有了小虎,鑫鑫觉得自己的世界好像被一只斧头劈开了一条缝,耀眼的阳光像不要钱一样从缝隙洒进来,无端地给了他力量。
这是他同根同源的兄弟,是他生命中最亲密的人,是给他带来希望带来光彩的人。
尤其是小虎一岁时,爸爸妈妈就抛下他跑了。那么小的孩子,连自己爹娘的脸都认不全,他们就丢下他跑了,真是太可怜了。鑫鑫觉得,小虎比死了爸爸的自己还要可怜。
好在他们还有彼此。亲生兄弟,相同的血脉,让相依为命的两人在这个世界显得不那么孤单彷徨。
小虎在人生的最开始几年,缺失了爸爸妈妈的陪伴,但却有哥哥、有小龙,还有大爷和娘,他的童年,比起别人来,并没有缺少什么。
可鑫鑫还是对父母存有怨怼啊。又怎能不怨呢?
起码不能马上和这两个人毫无芥蒂地生活在一起。
好在大娘说了,今年过年还是住在那边,等开学后就去学校了,以后慢慢相处吧。
现在看来,跟妈妈之间是没有什么适应问题。至于这个继父......
在鑫鑫眼中,郝光明这个继父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男人,他勤劳朴实的父亲,他能承担责任的郝家大爷,才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丈夫和父亲。
郝光明,无论哪个角色,做得都不够好。
而他,只需要引以为戒,不要长成他那个样子就行了。
这也就是郝光明的用处吧。
郝光明在厨房里任劳任怨地收拾鸡鸭鱼肉,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个十几岁的继子,列为了成长过程中的反面教材。